-
题名朗县辣椒种植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徐平
张海芳
-
机构
西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2002年第1期22-25,共4页
-
文摘
朗县辣椒在朗县及其周边地区是较为突出的特色优势经济作物。为实现朗县辣椒产业化生产,本文就朗县辣椒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
关键词
朗县辣椒
现状
措施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西藏朗县辣椒露地高产种植技术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艺
-
机构
朗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技服务》
2020年第4期67-68,共2页
-
文摘
朗县辣椒属西藏特色产品,种植面积在166.7 hm^2左右,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但生产上存在育苗质量较差、种植不规范、病害控制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为朗县辣椒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介绍了露地高产种植的育苗、移栽、管理技术。
-
关键词
朗县辣椒
露地栽培
育苗
移栽
田间管理
-
分类号
S6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西藏朗县地方辣椒品种的产业化发展思考
被引量:4
- 3
-
-
作者
王忠红
王元林
关志华
岳海梅
李梁
-
机构
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
西藏农牧学院科研处
西藏农牧学院食品科学学院
-
出处
《高原农业》
2018年第6期629-63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560554)
西藏自治区重点项目"作物学学科建设(XBTSZWXK-2015-01
XBTSZWXK-2016-01)
-
文摘
朗县地方辣椒品种是西藏地方辣椒品种的典型代表,承载着成为特色产业、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的希望。经实地调研,认为朗县辣椒具有成为特色产业的前景,但存在品种有混杂、群体不够纯,种植无规范、认识有误区,病害控制不到位、管理存在空档期,专业人才匮乏、缺乏科学论证等方面的问题;建议科研单位参与、科技有效助力,政府部门扶持、政策大力支撑,专业人才经营、科学高效发展,挖掘地标价值、打造特色品牌,促进朗县辣椒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
关键词
朗县辣椒
地方品种
产业化
-
Keywords
Lang Xian county pepper
local varieties
industrialization
-
分类号
S63-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西藏本地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控措施的研究
- 4
-
-
作者
王义凤
-
机构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仲达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0155-0157,共3页
-
文摘
辣椒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它不仅可以增加人们的收入,还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因此,辣椒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以及病虫害有效防治措施的推行变得极为重要。为了有效提高西藏辣椒种植经济效益,朗县坚持科技赋能助力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朗县辣椒高产栽培技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病虫害防治措施,推动了西藏本地辣椒种植产业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以西藏朗县辣椒为例,探究西藏本地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
关键词
西藏
朗县辣椒
高产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
分类号
S6
[农业科学—园艺学]
-
-
题名西藏地方辣椒栽培模式探究
被引量:3
- 5
-
-
作者
赵艳宁
王陆州
蒋兵涛
-
机构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出处
《南方农业》
2022年第5期78-80,共3页
-
基金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创新专项(YDZX20185400004704)。
-
文摘
为提高西藏自治区辣椒种植的经济效益,以提纯复壮的西藏地方辣椒——朗县地方辣椒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种植模式,通过分析辣椒的生长势、首花节位、产量、发病率等指标,综合计算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最终得出最适合西藏地方辣椒种植的模式为起垄覆双色地膜种植。
-
关键词
地方辣椒
朗县辣椒
栽培模式
西藏
-
分类号
S641.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辣椒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盐分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次仁罗布
次仁曲珍
-
机构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气象局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气象局
-
出处
《西藏科技》
2021年第12期73-80,共8页
-
文摘
2018年,西藏朗县辣椒通过国家评审成为地理标志性产物,朗县被誉为“辣椒之乡”。朗县地处西藏自治区林芝市西南部,这里全年气候平均11.4℃,全年日照2400h~2600h。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孕育了特有的辣椒品种,辣椒成为带动朗县经济收入的一项重要的农产品。盐分是限制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淡水资源相对缺乏,但淡盐水资源丰富,因此研究辣椒的最适灌溉水盐度,对提高辣椒产量和合理利用微咸水资源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研究进行了盆栽辣椒盐分胁迫试验。试验共设置5个灌溉水盐分处理,灌溉水的含盐量分别为0.9dS/m^(-1)(CK)、1.6dS/m^(-1)、2.7dS/m^(-1)、4.7dS/m^(-1)、7.0 ds/m^(-1)。结果表明,与0.9dS/m^(-1)处理的结果相比,灌溉水含盐高于1.6dS/m^(-1)产量显著降低15%~56%.灌溉水含盐量7 dS/m^(-1)处理的与CK处理的相比,株高、果实含水率、水分利用效率等分别下降了15%、2.7%和29.64%,总体上随着灌溉水含盐量的增加,辣椒的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灌溉水含盐1.6 dS/m^(-1)是灌溉辣椒的最适盐度。但随着灌溉水含盐量的增加,土壤盐分累积导致ECe增加到11.3dS/m^(-1),因此考虑适当的盐分淋洗对于土壤盐渍化问题尤为重要。
-
关键词
朗县辣椒
含盐量
耗水量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
分类号
S641.3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