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煤层结构数字井筒反演的有机质丰度评价方法及应用
1
作者 黄红星 杨秀春 +4 位作者 陈国辉 朱文涛 师斌斌 何睿 赵浩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7,共7页
煤层气是典型的自生自储型气藏类型之一,甲烷气体主要由煤层中的有机碳热演化生成并大量吸附于孔隙表面,有机成分的含量对于煤层生气及储气能力十分重要。但煤层气储层结构复杂,有机煤岩和无机夹矸层交互叠置发育,层内非均质性强,单井... 煤层气是典型的自生自储型气藏类型之一,甲烷气体主要由煤层中的有机碳热演化生成并大量吸附于孔隙表面,有机成分的含量对于煤层生气及储气能力十分重要。但煤层气储层结构复杂,有机煤岩和无机夹矸层交互叠置发育,层内非均质性强,单井纵向煤层结构可视化难度大,制约了煤层气单井有机质丰度评价及高效开发。全直径CT扫描是近年来针对大尺度岩心的一种重要实验技术,应用该技术扫描得到的煤岩灰度值与其构成关系密切,灰度值越高则煤岩灰分、密度以及矿物含量越高,反之则越低。以大宁—吉县区块目的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全直径CT扫描技术与测井解释技术相结合,探究了岩石灰度与伽马、密度以及声波时差等测井数据的关系,建立了煤层结构数字井筒反演数学模型,并结合灰度与有机组分的关系,提出了全直径CT扫描单井有机质丰度评价方法。将研究区A1井反演获得的纵截面与全直径CT扫描真实灰度截面对比,二者相似度高,反演灰度值与CT真实灰度值散点图分布规律一致,表明反演模型能够有效反映煤层内部非均质性结构变化。数字井筒反演及有机质丰度评价方法可为研究区煤层气井压裂选段及产能预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全直径CT扫描 测井解释 数字井筒 单井有机质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乌图美仁地区石炭系烃源岩风化作用下有机质丰度校正
2
作者 蔡廷俊 赵洪岳 李吉庆 《地质装备》 2024年第1期26-31,共6页
通过对青海省乌图美仁地区石炭系的路线调查研究,采集地表烃源岩样品,对西北地区烃源岩校正数据进行对比,系统地分析乌图美仁地区未风化的石炭系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参考研究区附近的盆地烃源岩地表样品与钻孔样品对比结果,采用距离较... 通过对青海省乌图美仁地区石炭系的路线调查研究,采集地表烃源岩样品,对西北地区烃源岩校正数据进行对比,系统地分析乌图美仁地区未风化的石炭系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参考研究区附近的盆地烃源岩地表样品与钻孔样品对比结果,采用距离较近盆地的有机碳风化因子,依据研究区内地表样的化验数据,对研究区风化前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进行反推。结果显示:校正前缔敖苏组碎屑岩段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0.34%,大干沟组碎屑岩段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0.56%,综合评价差,经校正后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83%和1.37%,评价为中等烃源岩。与未校正前综合评价差距过大,校正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地层年代越老,有机碳风化因子越大,风化作用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烃源岩 风化作用 有机质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评价标准 被引量:233
3
作者 张水昌 梁狄刚 张大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2,共5页
我国海相碳酸盐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如何确定其有机质丰度下限和划分有效烃源岩与非烃源岩的标准。长期以来,国内一些颇具影响的论点使人们相信,有机碳含量低到0.1%的碳酸盐岩仍能作为有效烃源岩。然而,国内外大量的... 我国海相碳酸盐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如何确定其有机质丰度下限和划分有效烃源岩与非烃源岩的标准。长期以来,国内一些颇具影响的论点使人们相信,有机碳含量低到0.1%的碳酸盐岩仍能作为有效烃源岩。然而,国内外大量的勘探实践和实验室研究表明,有机碳含量为0.1%-0.2%的纯碳酸盐岩不能作为有效烃源岩,否则,有机质丰度不会成为油气勘探评价中的一个限定因素。在海相地层或海相碳酸盐岩中,能有效生烃的烃源岩是其中有机质丰度高的泥岩、泥灰岩和泥晶灰岩。碳酸盐岩或泥质岩中相同类型干酪根的有机质转化率相似,不存在碳酸盐烃源岩烃转化率高于泥岩的现象;生排烃过程一般并不会导致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因此,评价海相地层或碳酸盐岩地层中的烃源岩,沿用泥岩的有机质丰度下限值(有机碳含量为0.5%)是合适的。有效烃源岩的厚度不必很大,但有机质丰度必须高(有机碳含量大于0.5%),且要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图3表1参31(张水昌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界 烃源岩 有机质丰度 评价评价 石油地质 碳酸盐岩 烃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源岩中可溶有机质丰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英 李剑 +3 位作者 张奎 关平 李谨 王晓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16-1722,共7页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源岩有机质丰度是控制该区生物气资源的关键因素。通过重新设计实验流程,建立了针对未成熟生物气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评价方法。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源岩可溶有机质含量约是不溶有机质含量的2.6倍,有机质大...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源岩有机质丰度是控制该区生物气资源的关键因素。通过重新设计实验流程,建立了针对未成熟生物气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评价方法。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源岩可溶有机质含量约是不溶有机质含量的2.6倍,有机质大部分以可溶的形式存在。鉴于未成熟生物气源岩有机质赋存形式的特殊性,提出了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大量存在的可溶有机质揭示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第四系仍处于生物甲烷生成阶段,较高的气源岩有机质丰度为生物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三湖地区 生物气 烃源岩 有机质丰度 可溶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测井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40
5
作者 曲彦胜 钟宁宁 +2 位作者 刘岩 李园园 彭波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2期80-84,99,共6页
近年来,结合丰富的地球物理信息和地球化学实验数据来研究烃源岩,可有效克服常规岩样分析资料连续性差、成本高的难题,且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其准确性并非很高。文中以辽河西部凹陷为例,结合取心井SG1的烃源岩地... 近年来,结合丰富的地球物理信息和地球化学实验数据来研究烃源岩,可有效克服常规岩样分析资料连续性差、成本高的难题,且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其准确性并非很高。文中以辽河西部凹陷为例,结合取心井SG1的烃源岩地球化学和测井资料,重点对比了不同成熟度范围的烃源岩的测井响应差异。通过讨论影响烃源岩TOC测井计算方法准确性的各种因素,对比了最小二乘法与ΔlgR方法的优缺点,认为最小二乘法拟合公式的3个常数(A,B,C)包含了多种影响计算结果的因素,因此,最小二乘法更能反映烃源岩层TOC的变化,且在应用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丰度 测井响应 成熟 辽河西部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的一种新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湖相泥质烃源岩为例 被引量:33
6
作者 高岗 柳广弟 +1 位作者 付金华 姚泾利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6,118,共5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长6、长7和长9段暗色泥岩为例,利用有机碳与氯仿沥青"A"转化率、热解有机质相对生烃量(IHC=S1/w(TOC),%)的关系,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湖相有效泥质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下限值...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长6、长7和长9段暗色泥岩为例,利用有机碳与氯仿沥青"A"转化率、热解有机质相对生烃量(IHC=S1/w(TOC),%)的关系,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湖相有效泥质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下限值.热解S1和氯仿沥青"A"含量代表烃源岩中的已生烃量,在不排烃情况下,随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增大,当其减小时则表明有烃类的排出.代表有机质相对生烃量的热解参数IHC和沥青转化率(w(A)/w(TOC),%)随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开始降低的转折部位对应的有机碳含量即为有效烃源岩的下限值,研究区的有机碳质量分数为1.1%,相应的热解S1+S2下限值为2.2 mg/g,氯仿沥青"A"质量分数下限值为0.03%,总烃质量分数下限值为150×10-6.该下限值主要适合于研究区湖相有效烃源岩的识别,不同含油气盆地不同层段的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值应根据相应的分析数据加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烃源岩 有机质丰度下限 生烃转化率 鄂尔多斯盆地 陇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史过程中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变化的模拟计算 被引量:46
7
作者 卢双舫 薛海涛 钟宁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2-297,共6页
在同时考察源岩中有机质因生、排烃而损失和无机质因成岩作用而失重的基础上,模拟计算了地史过程中,随有机质类型、初始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及排烃效率的改变,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的变化,探讨了有机碳恢复系数及生烃潜力损失率的... 在同时考察源岩中有机质因生、排烃而损失和无机质因成岩作用而失重的基础上,模拟计算了地史过程中,随有机质类型、初始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及排烃效率的改变,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的变化,探讨了有机碳恢复系数及生烃潜力损失率的可能变化范围。结果表明,地史过程中,有机质生烃潜力和有机质丰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源岩的生、排烃效率,对性质偏差的有机质,有机质的实测丰度随演化程度的增高不降反升;而对位于高成熟阶段的优质有机质,有机碳的恢复系数可达2以上;随有机质类型变好和成熟度升高,生烃潜力损失率增高;一般情况下,有机质生烃潜力的恢复幅度比有机质丰度的恢复大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有机质丰度 成岩作用 成熟 生烃潜力 排烃效率 地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暗色泥质岩有机质丰度变化特征和生烃潜力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践发 卢进才 +4 位作者 唐友军 魏建设 朱雷 姜亭 王冠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9-864,共6页
银-额盆地石炭系—二叠系1100多个暗色泥质岩样品的有机质丰度、热解分析结果表明,依据TOC的评价标准,银-额(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暗色泥岩和页岩达到烃源岩标准的样品占总样品数的50%以上,达到好烃源岩标准的样品占总样品... 银-额盆地石炭系—二叠系1100多个暗色泥质岩样品的有机质丰度、热解分析结果表明,依据TOC的评价标准,银-额(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暗色泥岩和页岩达到烃源岩标准的样品占总样品数的50%以上,达到好烃源岩标准的样品占总样品数的15%以上。纵向上银-额盆地石炭系—二叠系从下部的上石炭统—下二叠统阿木山组/甘泉组、中—下二叠统埋汗哈达组、中二叠统阿其德组/菊石滩组到上二叠统哈尔苏海组,暗色泥质岩的有机质丰度具有从下到上总体降低的趋势;平面上同一层段中具有北部地区TOC高于南部地区、西部地区TOC高于东部地区的分布特征,这种分布特征与该区的沉积环境相吻合。研究区露头样品热解分析所获的生烃潜量和氢指数结果不能作为评价烃源岩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 有机质丰度 烃源岩 生烃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古沉积环境及其对有机质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鹿坤 左银辉 +2 位作者 梅冰 曹宏明 丁艳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9-594,共6页
东濮凹陷南北古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差别巨大,运用有机地球化学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方法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古沉积环境及其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北部为典型的咸水、还原环境;南部为淡水-微咸水、弱氧化环境... 东濮凹陷南北古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差别巨大,运用有机地球化学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方法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古沉积环境及其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北部为典型的咸水、还原环境;南部为淡水-微咸水、弱氧化环境。古沉积环境对有机质丰度起决定性作用:古盐度越高,还原性越强,有机质丰度越高。在此基础上,对北部盐岩发育区有机质富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水生生物来源和闭塞强还原环境是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有机质丰度 沙河街组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及贝尔凹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恢复 被引量:20
10
作者 姜福杰 庞雄奇 +1 位作者 姜振学 田丰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5,93,共5页
在综合分析已有有机质丰度恢复方法的基础上,对各种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综合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认为热解模拟实验方法是一种相对较好的有机质丰度恢复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和贝尔凹陷的5套源岩的... 在综合分析已有有机质丰度恢复方法的基础上,对各种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综合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认为热解模拟实验方法是一种相对较好的有机质丰度恢复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和贝尔凹陷的5套源岩的有机碳进行了恢复,并对资源量进行了校正。结果表明:乌尔逊凹陷和贝尔凹陷的有机碳恢复系数分别在1.10-1.32和1.03-1.18之间,各套源岩的恢复系数并不一致;恢复后的总资源量增加了1.86×10^8t。不难看出,有机质丰度的恢复对于含油气盆地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源岩演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沉积盆地进行评价,尤其应该重视有机质丰度恢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丰度 有机碳恢复系数 烃源岩 乌尔逊凹陷 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测试新方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鹏 王晓锋 +3 位作者 房嬛 郑建京 李孝甫 孟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0-206,共7页
常规有机碳测试中仅对残余固相进行测试而忽略了酸解液,而前人研究证实酸解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为了准确定量碳酸盐岩样品的总有机碳(TOC),提出蒙脱石增稠元素分析的新方法。本次研究以配比标样(CaCO3+SiO2+有机质标样)作为... 常规有机碳测试中仅对残余固相进行测试而忽略了酸解液,而前人研究证实酸解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为了准确定量碳酸盐岩样品的总有机碳(TOC),提出蒙脱石增稠元素分析的新方法。本次研究以配比标样(CaCO3+SiO2+有机质标样)作为研究对象,对配比标样进行传统有机碳测试以及酸解后利用蒙脱石增稠进行元素分析的新方法测试。结果显示加入有机质标样为小分子有机酸(盐)的配比标样的传统有机碳测试的相对误差为98.5%99.6%,加入大分子有机质的配比标样传统有机碳测试的相对误差较小,为11.9%48.1%。而酸解后蒙脱石增稠进行元素分析测试的方法中,总有机碳(TOC)的相对误差为0.76%19.46%。不同有机碳浓度的配比标样的元素分析法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随着有机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新有机碳测试方法中,由于除去无机碳后将残渣与酸解液混合均匀并增稠,避免了有机碳的流失,更能客观反映样品总有机碳(T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有机质丰度 蒙脱石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油源岩有机质丰度分级评价标准 被引量:11
12
作者 薛海涛 王欢欢 +1 位作者 卢双舫 钟宁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2-786,共5页
碳酸盐岩油源岩分级评价标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以塔里木、渤海湾、鄂尔多斯盆地地质参数(地层、地史、热史)为例分别计算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单位面积碳酸盐岩的生油量及源岩和围岩的残留油量,进而根据物质平衡原理(排油量=... 碳酸盐岩油源岩分级评价标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以塔里木、渤海湾、鄂尔多斯盆地地质参数(地层、地史、热史)为例分别计算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单位面积碳酸盐岩的生油量及源岩和围岩的残留油量,进而根据物质平衡原理(排油量=生油量-残油量)计算出排油量,以排油量为指标给出划分油源岩分级评价的标准,并计算出其对应的有机质丰度。模拟计算显示油源岩有机质丰度工业下限值TOCgy随源岩厚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成熟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随有机质类型(生烃潜力)的变好而减小,碳酸盐岩油源岩评价标准随地质条件的不同变化很大。建立了塔里木、渤海湾、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油源岩的分级评价表。经过分析综合,归纳出我国碳酸盐岩沉积区有机质类型为Ⅱ型的成熟油源岩"非、无效、差、中、好"各级对应的TOC界限值分别为"0.25、0.5、0.8、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油源岩 有机质丰度 物质平衡原理 分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预测有机碳含量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有机质丰度空间分布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7
13
作者 贺聪 吉利明 +2 位作者 苏奥 张明震 吴远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36-1847,共12页
为了快速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有机质丰度的空间分布特征,选取盆地南部不同地区的5口典型钻井,通过基于测井数据定量预测有机碳(TOC)含量的快捷方法,评价了不同钻井区域长9段~长4+5段烃源岩的TOC丰度,并对其差异性分布的控制因素进行... 为了快速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有机质丰度的空间分布特征,选取盆地南部不同地区的5口典型钻井,通过基于测井数据定量预测有机碳(TOC)含量的快捷方法,评价了不同钻井区域长9段~长4+5段烃源岩的TOC丰度,并对其差异性分布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研究区西部和西南部延长组TOC含量以烃源岩评价标准中的"好"和"很好"等级为主,而盆地中部、东部和南部地区以"一般"和"好"等级为主。华池、合水和瑶曲地区有机质富集层主要集中在长7段,达到"很好"烃源岩标准的连续厚度约30m,志丹地区有机质富集层集中在长9段,达到"很好"等级的连续烃源岩厚约20m,它们形成于延长组层序Ⅰ或层序Ⅱ的高位体系域中;而宜川地区不发育有机质富集层段。研究认为,沉积相的展布和演化是导致延长组有机质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火山活动和沉积速率的变化加剧了有机质丰度的空间差异,而深部热流体活动和古气候条件等可能也是延长组有机质丰度差异分布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丰度 烃源岩 测井定量模型应用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测井信息计算页岩有机质丰度——以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曦 王兴志 +2 位作者 李宜真 冯明友 王珏博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112,共6页
充足的有机质是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有机质丰度决定了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因此获取页岩有机质丰度对指导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在选取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下段泥、页岩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时,利用总有机碳含量作为有机质丰度评价指... 充足的有机质是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有机质丰度决定了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因此获取页岩有机质丰度对指导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在选取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下段泥、页岩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时,利用总有机碳含量作为有机质丰度评价指标,对泥、页岩样品化验得出的有机碳含量和对应深度的测井数据进行拟合,得出总有机碳含量的计算公式,并依据不同测井响应参数的选取,总结出3种测井计算方法,相应地回归出3个计算公式,在研究区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Δlg R-密度法和密度-铀多元回归法得出的有机碳含量与样品实测的有机碳含量符合程度较高;单井纵向上表现出龙马溪组有机碳含量在下段底部附近较高,具有由底部向上逐渐降低的趋势;密度-铀多元回归公式计算的误差最小,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可在长宁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丰度 测井计算 页岩气 龙马溪组 长宁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5
作者 倪春华 周小进 +2 位作者 王果寿 杨帆 刘运黎 《海相油气地质》 2009年第2期20-23,共4页
影响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因素主要为有机质来源、生物生产率以及沉积环境,其次是矿物岩石作用和沉积速率,其他因素还包括微量元素、物理化学作用、保存条件和演化程度等。以甲藻、颗石藻等浮游藻类为有机质来源的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 影响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因素主要为有机质来源、生物生产率以及沉积环境,其次是矿物岩石作用和沉积速率,其他因素还包括微量元素、物理化学作用、保存条件和演化程度等。以甲藻、颗石藻等浮游藻类为有机质来源的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往往很高,TOC一般大于1%。在高生物生产率海洋区域,海相有机质具有很高的富集程度。海相烃源岩大多形成于弱碱性水、咸水以及弱水动力的还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 烃源岩 有机质丰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评价中有关有机质丰度下限的几点讨论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华 彭平安 +1 位作者 刘大永 林玉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00-1103,共4页
综述了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有机质下限研究的若干进展,认为针对不同需求,应提出碳酸盐岩烃源岩最低下限、有效烃源岩下限、战略选区下限3个不同的下限标准。高成熟碳酸盐岩原始有机质丰度恢复一直存在争议,根据生烃动力学,结合热史,可实现... 综述了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有机质下限研究的若干进展,认为针对不同需求,应提出碳酸盐岩烃源岩最低下限、有效烃源岩下限、战略选区下限3个不同的下限标准。高成熟碳酸盐岩原始有机质丰度恢复一直存在争议,根据生烃动力学,结合热史,可实现原始有机质总量的恢复。碳酸盐岩中泥质与有机质丰度、排烃能力是否相关仍存在争论,认为碳酸盐岩中泥质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烃源岩评价 下限 有机质丰度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金羊盆地北票组烃源岩分布及有机质丰度 被引量:15
17
作者 何保 付秋萍 张亚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7,共4页
为了更好地评价金羊盆地石油地质条件,采取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资料收集、野外实测剖面以及具有代表性岩样的采集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金羊盆地北票组分布广泛,是盆地主要烃源岩,为盆地油气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北票组烃源岩属差—中等... 为了更好地评价金羊盆地石油地质条件,采取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资料收集、野外实测剖面以及具有代表性岩样的采集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金羊盆地北票组分布广泛,是盆地主要烃源岩,为盆地油气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北票组烃源岩属差—中等烃源岩,其有机质丰度虽然不高,但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金羊盆地发育的凹陷中,章吉营子--巴图营子凹陷面积最大,北票组沉积厚度大,保存条件相对较好,是找油气的最有利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羊盆地 侏罗系下统北票组 烃源岩 有机质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沉积速率及其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袁伟 柳广弟 罗文斌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26,共7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富有机质页岩为对象,基于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计算了该段3个小层的沉积速率,发现长7段的沉积速率整体较小(平均1.31 cm·a^(-1)),并且具有从长73到长71逐渐增大的特征。另外,利用△logR法对已经计算了沉...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富有机质页岩为对象,基于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计算了该段3个小层的沉积速率,发现长7段的沉积速率整体较小(平均1.31 cm·a^(-1)),并且具有从长73到长71逐渐增大的特征。另外,利用△logR法对已经计算了沉积速率的井进行TOC含量测井预测,并结合沉积速率和TOC含量的数据建立了两者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当沉积速率小于1.35 cm·a^(-1)时,TOC含量与沉积速率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丰度主要受其他因素的控制,如古生产力条件和保存条件;当沉积速率大于1.35 cm·a^(-1)时,TOC含量具有随沉积速率变大而逐渐减小的趋势,说明沉积速率越大,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被稀释或破坏越严重,有机质丰度就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速率 有机质丰度 烃源岩 米兰科维奇旋回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排烃条件及其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喆 钟宁宁 黄志龙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7-173,共7页
碳酸盐岩排烃问题一直是地球化学界争论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模拟实验中的一个难点。通过对碳酸盐岩与泥岩生排烃过程中的产物和排烃动力的定量模拟实验研究,确定了碳酸盐岩烃源岩的有效排烃方式,讨论了碳酸盐岩在排烃临界条件下... 碳酸盐岩排烃问题一直是地球化学界争论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模拟实验中的一个难点。通过对碳酸盐岩与泥岩生排烃过程中的产物和排烃动力的定量模拟实验研究,确定了碳酸盐岩烃源岩的有效排烃方式,讨论了碳酸盐岩在排烃临界条件下的有机质丰度的取值范围。实验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排烃模式与泥岩的模式不同,有其特殊的排烃方式;在碳酸盐岩排烃过程中生烃增压是主要的排烃驱动力;有机质丰度下限值不是一个定值,正好相反,随着热演化温度的不同,有机质丰度下限值也不尽相同。根据碳酸盐岩特殊的排烃模式,源岩有机碳含量0.4%~0.5%可能是满足碳酸盐岩源岩有效排烃条件的临界有机质丰度范围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排烃模式 生烃增压 有机质丰度下限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中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特征及有机质丰度控制因素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雪峰 吴伟 +1 位作者 王星 白万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1-686,共6页
根据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学特征和沉积学特征,分别从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方面综合评价了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东营组三段和东营组二段下亚段的富有机质泥岩,并分析其生烃能力。同时研究构造沉降、沉积速率、... 根据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学特征和沉积学特征,分别从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方面综合评价了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东营组三段和东营组二段下亚段的富有机质泥岩,并分析其生烃能力。同时研究构造沉降、沉积速率、稀释效应以及沉积相等对有机质丰度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富含藻类、快速沉降,并且泥岩厚度占地层总厚度比例高的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在辽中凹陷南洼和中洼有机质丰度高,北洼有机质丰度为中等,有机质类型整体为Ⅱ型,生烃潜力大。热沉降阶段发育的沙河街组一段和二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表现为高—最高,有机质类型为Ⅰ型和Ⅱ型,整体表现为低成熟—成熟。伸展张裂陷阶段快速沉降的东营组三段烃源岩在南洼和中洼有机质丰度高,北洼表现为中等,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和Ⅱ2型为主,整体表现为未成熟—低成熟。东营组二段下亚段整体"稀释效应"比较明显所以有机质丰度不高,整体表现为未成熟—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坳陷 辽中凹陷 古近系 烃源岩 沉积速率 生烃潜力 有机质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