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溶胶-凝胶法功能性有机硅微球研究进展
1
作者
韩璐
聂振宇
阚成友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5期70-77,共8页
功能性有机硅微球既有无机骨架赋予的优异机械性能,也能通过有机基团实现功能化,在众多领域都很有应用前景。近年来,制备具有不同化学组成的功能性有机硅微球,调控微球的形貌结构并拓展其应用领域,已成为聚合物微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功能性有机硅微球既有无机骨架赋予的优异机械性能,也能通过有机基团实现功能化,在众多领域都很有应用前景。近年来,制备具有不同化学组成的功能性有机硅微球,调控微球的形貌结构并拓展其应用领域,已成为聚合物微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重点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功能性有机硅微球的制备方法和特点,综述了其在色谱固定相、药物递送、光学材料、废水处理和改性剂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微球
功能化
溶胶-凝胶法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硅微球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尹晓东
邵青霞
杨凤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36-241,共6页
以二氯二甲基硅烷(DMDC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单体,采用水解-缩合法合成有机硅微球.重点研究反应条件,如单体配比,单体浓度,偶联剂使用等对产物形态的影响,并进一步表征产物的疏水性及其耐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单体配比、单体浓度、硅...
以二氯二甲基硅烷(DMDC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单体,采用水解-缩合法合成有机硅微球.重点研究反应条件,如单体配比,单体浓度,偶联剂使用等对产物形态的影响,并进一步表征产物的疏水性及其耐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单体配比、单体浓度、硅烷偶联剂的使用对反应过程和产物颗粒形态有重要影响;产物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600℃下质量热损失率仅为10.5%;同时,产物还具有高疏水性,静态接触角达13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微球
疏水性
粒子形态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硅微球粒径对PC光扩散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9
3
作者
沈超
高跃生
+4 位作者
聂矗
夏锐
李小荣
周廷利
曾扬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123,共4页
以有机硅微球作为光扩散剂填充到聚碳酸酯(PC)中制备光扩散板,研究了光扩散剂粒径大小对光扩散板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光学性能而言,随着粒径的增大,光扩散板的透光率增加,雾度减小;就力学性能而言,随着粒径的增大,光...
以有机硅微球作为光扩散剂填充到聚碳酸酯(PC)中制备光扩散板,研究了光扩散剂粒径大小对光扩散板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光学性能而言,随着粒径的增大,光扩散板的透光率增加,雾度减小;就力学性能而言,随着粒径的增大,光扩散板的拉伸强度升高,缺口冲击强度下降。实验中有机硅光扩散剂的最佳粒径为2μm,此时光扩散板同时具备较高的透光率和雾度且满足使用时力学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微球
光扩散剂
粒径
光学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方法制备有机硅微球粒径分布及成球机理浅析
4
作者
贺贤举
欧阳昌伟
+1 位作者
王翔
杨军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83-85,共3页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原料,以不同反应方式制得有机硅微球,利用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及扫描电镜研究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氨水做催化剂时,先加氨水再加MTMS制备的微球粒径,较MTMS完全水解后再加氨水催化反应制备的微球粒径大,...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原料,以不同反应方式制得有机硅微球,利用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及扫描电镜研究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氨水做催化剂时,先加氨水再加MTMS制备的微球粒径,较MTMS完全水解后再加氨水催化反应制备的微球粒径大,分布宽;NaOH做催化剂时,粒径较氨水做催化剂的小,先加NaOH后加MTMS的微球粒径较MTMS完全水解后加NaOH的小,分布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缩合
有机硅微球
MT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硅微球协同膨胀型阻燃剂改性HDPE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蔡安惠
宋立新
+1 位作者
陆遥
李娟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1,共7页
采用焦磷酸哌嗪(PAPP)和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组成膨胀型阻燃剂(IFR),引入有机硅微球(SRB)作为协效剂,用于提高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阻燃性能。通过垂直燃烧(UL-94)和氧指数(LOI)及锥形量热(Cone)测试研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焦磷酸哌嗪(PAPP)和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组成膨胀型阻燃剂(IFR),引入有机硅微球(SRB)作为协效剂,用于提高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阻燃性能。通过垂直燃烧(UL-94)和氧指数(LOI)及锥形量热(Cone)测试研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引入1%的SRB后,只需添加18%的IFR就能使P-5复合材料实现UL-94 V-0等级,且最大热释放速率(pHRR)和总热释放量(THR)较纯HDPE分别下降77.6%和16.7%。SRB促进IFR成炭,改善了炭层的质量。IFR降低了HDPE的力学性能,但SRB提升了HDPE/IFR体系的拉伸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型阻燃剂
有机硅微球
高密度聚乙烯
高质量炭层
原文传递
微米级共聚有机硅球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江波
辛忠
陆馨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4-698,共5页
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MDS)为原料,采用水解缩聚一步法制备出超细共聚有机硅微球,粒径在1-5μm之间。研究了油水比、氨水浓度和单体投料比等对共聚产物形态、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当油水比在1∶3-1∶20...
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MDS)为原料,采用水解缩聚一步法制备出超细共聚有机硅微球,粒径在1-5μm之间。研究了油水比、氨水浓度和单体投料比等对共聚产物形态、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当油水比在1∶3-1∶20,氨水浓度在0.01%-0.16%,PTMS占总单体含量70%-100%范围内时,制得的共聚有机硅微球球形度较好,其平均粒径随氨水浓度、PTMS占总单体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油水比的减小而减小。并运用FT-IR、1H-NMR、GPC等表征手段对共聚微球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共聚
有机硅微球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淀粉纳米晶涂覆的有机硅弹性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
2
7
作者
钱景茹
李琛
杨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5-688,691,共5页
通过酸降解蜡性玉米淀粉制备了淀粉纳米晶。利用淀粉纳米晶乳化稳定乙烯基硅油和含氢硅油混合物形成Pickering乳液,然后通过硅氢加成制备了淀粉纳米晶涂覆的有机硅弹性微球。当淀粉纳米晶浓度为0.1%以上,就可以获得稳定乳液。随淀粉纳...
通过酸降解蜡性玉米淀粉制备了淀粉纳米晶。利用淀粉纳米晶乳化稳定乙烯基硅油和含氢硅油混合物形成Pickering乳液,然后通过硅氢加成制备了淀粉纳米晶涂覆的有机硅弹性微球。当淀粉纳米晶浓度为0.1%以上,就可以获得稳定乳液。随淀粉纳米晶浓度从0.1%增加到5.0%,乳液的粒径从70μm减小至17μm。有机硅微球的粒径同乳液粒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涂覆在有机硅微球表面的淀粉纳米晶由聚集的微粒变成连续的层状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纳米晶
有机硅
弹性
微
球
Pickering乳液聚合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米级有机硅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
2
8
作者
冯晓彤
邓才双
+2 位作者
廖健聪
江一明
胡杨
《有机硅材料》
CAS
2020年第6期72-76,共5页
综述了微米级有机硅聚合物微球的3种主要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介绍了该类微球在光学材料、改性添加剂、催化剂载体、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有机硅
聚合物
微
球
微
米级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米级ZnS-Qds@聚硅氧烷核-壳型光扩散杂化微球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
2
9
作者
罗培栋
赵程
+2 位作者
罗秋萍
张强
颜妃妃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38-1445,共8页
在液晶背光模组中通常使用扩散膜来提高光的散射效果,提高光的利用率。光散射粒子是影响光散射材料透光率和雾度的主要因素。有机硅微球由于热稳定性好,尺寸稳定性佳,粒径和折射率可以通过反应调控的特点,作为光扩散粒子应用于光扩散材...
在液晶背光模组中通常使用扩散膜来提高光的散射效果,提高光的利用率。光散射粒子是影响光散射材料透光率和雾度的主要因素。有机硅微球由于热稳定性好,尺寸稳定性佳,粒径和折射率可以通过反应调控的特点,作为光扩散粒子应用于光扩散材料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聚硅氧烷微球上面沉淀一层被巯基聚硅氧烷包裹的硫化锌量子点(ZnS-Qds),制得微米级ZnS-Qds@聚硅氧烷核-壳型光扩散杂化微球,并制备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杂化微球的光扩散膜。采用TEM、TEM映射分析、荧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用该杂化粒子制备得到的光扩散膜进行了光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ZnS-Qds@聚硅氧烷光扩散杂化微球具有核壳结构,平均粒径约3.6μm,壳层平均厚度为87.4 nm,平均粒径为2 nm的ZnS-Qds均匀地分散在壳层中。将该粒子添加到丙烯酸树脂中并涂覆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上以制成光扩散膜,实验结果表明,当杂化粒子添加量从0wt%增加到20wt%时,光扩散膜的雾度从1.67%提高到91.11%,而光扩散膜的透光率仅从90.10%降低到8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微球
ZnS量子点
量子点杂化核壳-型
微
球
光扩散膜
雾度
原文传递
题名
溶胶-凝胶法功能性有机硅微球研究进展
1
作者
韩璐
聂振宇
阚成友
机构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出处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5期70-77,共8页
文摘
功能性有机硅微球既有无机骨架赋予的优异机械性能,也能通过有机基团实现功能化,在众多领域都很有应用前景。近年来,制备具有不同化学组成的功能性有机硅微球,调控微球的形貌结构并拓展其应用领域,已成为聚合物微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重点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功能性有机硅微球的制备方法和特点,综述了其在色谱固定相、药物递送、光学材料、废水处理和改性剂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有机硅微球
功能化
溶胶-凝胶法
性能
应用
Keywords
silicone microspheres
functionalization
sol-gel process
property
application
分类号
TQ264.17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硅微球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尹晓东
邵青霞
杨凤
机构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36-241,共6页
文摘
以二氯二甲基硅烷(DMDC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单体,采用水解-缩合法合成有机硅微球.重点研究反应条件,如单体配比,单体浓度,偶联剂使用等对产物形态的影响,并进一步表征产物的疏水性及其耐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单体配比、单体浓度、硅烷偶联剂的使用对反应过程和产物颗粒形态有重要影响;产物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600℃下质量热损失率仅为10.5%;同时,产物还具有高疏水性,静态接触角达138.6°.
关键词
有机硅微球
疏水性
粒子形态
热稳定性
Keywords
organic silicon composite materials
hydrophobicity
particle morphology
thermal stability
分类号
TQ264.17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硅微球粒径对PC光扩散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9
3
作者
沈超
高跃生
聂矗
夏锐
李小荣
周廷利
曾扬
机构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出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123,共4页
文摘
以有机硅微球作为光扩散剂填充到聚碳酸酯(PC)中制备光扩散板,研究了光扩散剂粒径大小对光扩散板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光学性能而言,随着粒径的增大,光扩散板的透光率增加,雾度减小;就力学性能而言,随着粒径的增大,光扩散板的拉伸强度升高,缺口冲击强度下降。实验中有机硅光扩散剂的最佳粒径为2μm,此时光扩散板同时具备较高的透光率和雾度且满足使用时力学性能的要求。
关键词
有机硅微球
光扩散剂
粒径
光学性能
力学性能
Keywords
Organic Silicon Microspheres
Light Diffusion Agent
Diameter
Optical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Q323.41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方法制备有机硅微球粒径分布及成球机理浅析
4
作者
贺贤举
欧阳昌伟
王翔
杨军
机构
贵州正业龙腾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83-85,共3页
基金
球形有机硅微粉的功能化制备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黔科合成果[2021]一般111)。
文摘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原料,以不同反应方式制得有机硅微球,利用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及扫描电镜研究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氨水做催化剂时,先加氨水再加MTMS制备的微球粒径,较MTMS完全水解后再加氨水催化反应制备的微球粒径大,分布宽;NaOH做催化剂时,粒径较氨水做催化剂的小,先加NaOH后加MTMS的微球粒径较MTMS完全水解后加NaOH的小,分布较窄。
关键词
水解—缩合
有机硅微球
MTMS
Keywords
hydrolysis condensation
silicone microspheres
MTMS
分类号
TQ032.4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硅微球协同膨胀型阻燃剂改性HDPE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蔡安惠
宋立新
陆遥
李娟
机构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出处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1,共7页
基金
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2022Z113)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21J149)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LQ2020008)。
文摘
采用焦磷酸哌嗪(PAPP)和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组成膨胀型阻燃剂(IFR),引入有机硅微球(SRB)作为协效剂,用于提高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阻燃性能。通过垂直燃烧(UL-94)和氧指数(LOI)及锥形量热(Cone)测试研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引入1%的SRB后,只需添加18%的IFR就能使P-5复合材料实现UL-94 V-0等级,且最大热释放速率(pHRR)和总热释放量(THR)较纯HDPE分别下降77.6%和16.7%。SRB促进IFR成炭,改善了炭层的质量。IFR降低了HDPE的力学性能,但SRB提升了HDPE/IFR体系的拉伸模量。
关键词
膨胀型阻燃剂
有机硅微球
高密度聚乙烯
高质量炭层
Keywords
Intumescent flame retardant
Silicon microspheres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igh-quality carbon layer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微米级共聚有机硅球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江波
辛忠
陆馨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4-698,共5页
文摘
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MDS)为原料,采用水解缩聚一步法制备出超细共聚有机硅微球,粒径在1-5μm之间。研究了油水比、氨水浓度和单体投料比等对共聚产物形态、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当油水比在1∶3-1∶20,氨水浓度在0.01%-0.16%,PTMS占总单体含量70%-100%范围内时,制得的共聚有机硅微球球形度较好,其平均粒径随氨水浓度、PTMS占总单体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油水比的减小而减小。并运用FT-IR、1H-NMR、GPC等表征手段对共聚微球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共聚
有机硅微球
制备
表征
Keywords
PTMS
DMDS
copolyme silicone microsphere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分类号
TQ324.2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O634.4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淀粉纳米晶涂覆的有机硅弹性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
2
7
作者
钱景茹
李琛
杨成
机构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5-688,691,共5页
文摘
通过酸降解蜡性玉米淀粉制备了淀粉纳米晶。利用淀粉纳米晶乳化稳定乙烯基硅油和含氢硅油混合物形成Pickering乳液,然后通过硅氢加成制备了淀粉纳米晶涂覆的有机硅弹性微球。当淀粉纳米晶浓度为0.1%以上,就可以获得稳定乳液。随淀粉纳米晶浓度从0.1%增加到5.0%,乳液的粒径从70μm减小至17μm。有机硅微球的粒径同乳液粒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涂覆在有机硅微球表面的淀粉纳米晶由聚集的微粒变成连续的层状物。
关键词
淀粉纳米晶
有机硅
弹性
微
球
Pickering乳液聚合
形态
Keywords
starch nanocrystal
silicone elastomer microsphere
Pickering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or-phology
分类号
TQ031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米级有机硅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
2
8
作者
冯晓彤
邓才双
廖健聪
江一明
胡杨
机构
新辉(中国)新材料有限公司
出处
《有机硅材料》
CAS
2020年第6期72-76,共5页
文摘
综述了微米级有机硅聚合物微球的3种主要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介绍了该类微球在光学材料、改性添加剂、催化剂载体、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有机硅
聚合物
微
球
微
米级
合成
应用
Keywords
silicone microspheres
micron-sized
synthesis
application
分类号
TQ264.17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米级ZnS-Qds@聚硅氧烷核-壳型光扩散杂化微球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
2
9
作者
罗培栋
赵程
罗秋萍
张强
颜妃妃
机构
宁波东旭成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出处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38-1445,共8页
文摘
在液晶背光模组中通常使用扩散膜来提高光的散射效果,提高光的利用率。光散射粒子是影响光散射材料透光率和雾度的主要因素。有机硅微球由于热稳定性好,尺寸稳定性佳,粒径和折射率可以通过反应调控的特点,作为光扩散粒子应用于光扩散材料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聚硅氧烷微球上面沉淀一层被巯基聚硅氧烷包裹的硫化锌量子点(ZnS-Qds),制得微米级ZnS-Qds@聚硅氧烷核-壳型光扩散杂化微球,并制备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杂化微球的光扩散膜。采用TEM、TEM映射分析、荧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用该杂化粒子制备得到的光扩散膜进行了光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ZnS-Qds@聚硅氧烷光扩散杂化微球具有核壳结构,平均粒径约3.6μm,壳层平均厚度为87.4 nm,平均粒径为2 nm的ZnS-Qds均匀地分散在壳层中。将该粒子添加到丙烯酸树脂中并涂覆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上以制成光扩散膜,实验结果表明,当杂化粒子添加量从0wt%增加到20wt%时,光扩散膜的雾度从1.67%提高到91.11%,而光扩散膜的透光率仅从90.10%降低到82.57%。
关键词
有机硅微球
ZnS量子点
量子点杂化核壳-型
微
球
光扩散膜
雾度
Keywords
organosilicon microspheres
ZnS quantum dots
quantum dot hybrid core-shell microspheres
light diffusion films
haze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溶胶-凝胶法功能性有机硅微球研究进展
韩璐
聂振宇
阚成友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有机硅微球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尹晓东
邵青霞
杨凤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有机硅微球粒径对PC光扩散板性能的影响
沈超
高跃生
聂矗
夏锐
李小荣
周廷利
曾扬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方法制备有机硅微球粒径分布及成球机理浅析
贺贤举
欧阳昌伟
王翔
杨军
《广州化工》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有机硅微球协同膨胀型阻燃剂改性HDPE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蔡安惠
宋立新
陆遥
李娟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原文传递
6
微米级共聚有机硅球的制备工艺
王江波
辛忠
陆馨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淀粉纳米晶涂覆的有机硅弹性微球的制备
钱景茹
李琛
杨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微米级有机硅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应用
冯晓彤
邓才双
廖健聪
江一明
胡杨
《有机硅材料》
CAS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微米级ZnS-Qds@聚硅氧烷核-壳型光扩散杂化微球的制备与应用
罗培栋
赵程
罗秋萍
张强
颜妃妃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