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金属有机电解质的双相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1
作者 赵来安 《福建冶金》 2024年第2期32-37,共6页
本文将一组金属有机电解质应用于双相氧化还原液流电池。该电解质由铁和联吡啶衍生物配体组成络合物,带有+2或+3价离子电荷,只溶于乙腈和3-戊酮等有机溶剂,但极不溶于水。特别是铁(II)-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络合物的3-戊酮溶液在... 本文将一组金属有机电解质应用于双相氧化还原液流电池。该电解质由铁和联吡啶衍生物配体组成络合物,带有+2或+3价离子电荷,只溶于乙腈和3-戊酮等有机溶剂,但极不溶于水。特别是铁(II)-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络合物的3-戊酮溶液在1.2V vs. SHE的电位下循环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可逆性、动力学和稳定性。这是首次报道这些电解质有机溶液在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金属有机电解质 联吡啶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氧化铝膜在有机电解质中的击穿机理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绪飞 刘霖 赵宝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31-1035,共5页
简述了高纯铝在有机电解质中形成的氧化铝膜的击穿和电解液闪火的过程,分析了氧化铝膜击穿和电解液闪火的机理。实验结果证明:氧化铝膜的缺陷和缺陷处微孔中高压氧的析出是氧化铝膜击穿和电解液闪火的前驱点;形成槽周围气体的压力对阳... 简述了高纯铝在有机电解质中形成的氧化铝膜的击穿和电解液闪火的过程,分析了氧化铝膜击穿和电解液闪火的机理。实验结果证明:氧化铝膜的缺陷和缺陷处微孔中高压氧的析出是氧化铝膜击穿和电解液闪火的前驱点;形成槽周围气体的压力对阳极上氧气的析出有很大影响,导致氧化铝膜的击穿电压和电解液的闪火电压发生变化。在压力为0.01MPa时,阳极氧化铝膜的击穿电压只有435V;在压力为0.10MPa时,氧化铝膜的击穿电压为460V;在压力为0.20MPa时,氧化铝膜的击穿电压大于500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有机电解质 击穿电压 闪火 氧化铝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电解质在胶束催化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高保娇 张昕 刘启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91,共6页
在实施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的胶束催化体系中加入四丁基溴化铵((Bu)4NBr,TBAB),研究了有机电解质TBAB对胶束催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10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的胶束催化体系中,TBAB的加入使聚苯乙烯氯... 在实施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的胶束催化体系中加入四丁基溴化铵((Bu)4NBr,TBAB),研究了有机电解质TBAB对胶束催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10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的胶束催化体系中,TBAB的加入使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的速率明显增大,前者尤为突出;而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的胶束催化体系中,TBAB的加入几乎对反应速率无促进作用.这种结果一方面归因于加入电解质TBAB会降低SDS的临界胶束浓度,从而增强对聚苯乙烯四氯化碳溶液的增溶能力;更主要的原因是TBAB的丁基与表面活性剂碳氢链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会使季铵离子(Bu)4N+嵌入SDS的胶束之中,结合到NP-10的胶束表面,使SDS胶束的阴离子头基对亲核取代反应(控制步骤)的禁阻作用得以减缓,使NP-10的胶束表面携带了正电荷,显著促进亲核取代反应的进行,而对于CTAB的胶束,由于静电排斥作用,季铵离子(Bu)4N+不能接近CTAB的胶束,故TBAB的加入对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不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催化 表面活性剂 有机电解质 疏水相互作用 聚苯乙烯 氯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钕铁硼磁体在有机电解质中的电镀铝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守民 周永洽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3-65,共3页
研究了钕铁硼磁体自AlBr3和KBr的烷基苯溶液中进行铝的沉积(包括电解质的制备).结果表明,电流密度0.5A/dm2时可获得银白色、细晶致密、纯度较高。
关键词 钕铁硼磁体 电镀铝 有机电解质 防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电解质活度系数的MSA计算
5
作者 凌月 宋文煜 +1 位作者 张维权 王风云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91-96,共6页
该文应用MSA模型理论,并考虑溶质-溶剂相互作用的贡献,对一系列浓度的有机电解质(MAc,M=Li,Na,K,Rb,Cs;RCOONa,R=H,CH_3,C_2H_5,C_3H_7,C_4H_9,C_5H_(11))... 该文应用MSA模型理论,并考虑溶质-溶剂相互作用的贡献,对一系列浓度的有机电解质(MAc,M=Li,Na,K,Rb,Cs;RCOONa,R=H,CH_3,C_2H_5,C_3H_7,C_4H_9,C_5H_(11))在水溶液中的活度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值吻合较好。最后还对各相互作用项的贡献及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解质 活度系数 MSA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角度下有机电解质锂空气电池放电机理研究
6
作者 崔建弘 杨静宜 +1 位作者 张红梅 杨俊岩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2-584,614,共4页
从宏观角度建立了有机电解质锂空气电池放电模型,借助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放电过程中过氧化锂沉淀形貌系数对放电电压的影响、正极厚度对比容量的影响、过氧化锂体积分数分布、有机电解质电流密度及电势的变化情况。结果可知,高放电电流情... 从宏观角度建立了有机电解质锂空气电池放电模型,借助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放电过程中过氧化锂沉淀形貌系数对放电电压的影响、正极厚度对比容量的影响、过氧化锂体积分数分布、有机电解质电流密度及电势的变化情况。结果可知,高放电电流情况下,电池放电电压随着过氧化锂沉淀形貌系数的降低而降低;减小正极电极厚度会提高电池的放电性能,但正极厚度较薄会降低正极中容纳沉积物的溶剂,减少电池容量;集流体近侧为放电反应的主要聚集区域,同时会生成较多的过氧化锂沉淀物,使得有机电解质电流密度骤降。该研究为锂空气电池放电机理的理解和放电性能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空气电池 放电特性 宏观角度 有机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电解质片式钽电容器稳定性的提高 被引量:3
7
作者 田东斌 杨生川 +1 位作者 敬通国 龙继云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26,65,共6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求有机固体电解质片式钽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ESR)小,更需要在严酷环境中使用时电容量、ESR和漏电流保持稳定。影响钽电容器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界面稳定性是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在此类电容器生产中...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求有机固体电解质片式钽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ESR)小,更需要在严酷环境中使用时电容量、ESR和漏电流保持稳定。影响钽电容器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界面稳定性是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在此类电容器生产中引入一种新的界面预处理方法,即在介质氧化膜表面涂敷硅烷偶联剂预涂层,抑制介质氧化膜-聚合物界面的劣化。经过高低温、浪涌电压和125℃-2000 h寿命测试,静电容量、漏电流和ESR的稳定性有明显改善。试验结果表明,该界面预处理技术是制造高稳定性高压有机钽电容器非常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处理 有机电解质 钽电容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电解质锂/聚苯胺二次电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长志 张伯荣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8,11,共3页
关键词 电池 锂/聚苯胺 有机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超大容量有机电解质片式钽电容器高温稳定性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田东斌 龙道学 +1 位作者 潘齐凤 张选红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1-814,共4页
高压超大容量有机固体电解质片式钽电容器是适应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而开发的一种新型电容器。但行业内规定高低温(-55℃,125℃)容量变化±30%,严重限制了其在一些特殊领域的应用。通过对电介质化成工艺的调整,以及添加电介质和聚合... 高压超大容量有机固体电解质片式钽电容器是适应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而开发的一种新型电容器。但行业内规定高低温(-55℃,125℃)容量变化±30%,严重限制了其在一些特殊领域的应用。通过对电介质化成工艺的调整,以及添加电介质和聚合物膜界面的后处理等方法有效改善了高温容量的稳定性,并通过一系列可靠性试验验证,电容器的容量变化率ΔC/C不超过20%,漏电流的稳定性也得到显著改善,从而满足了此类产品在特殊环境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超大容量钽电容器 有机电解质 高温稳定性 界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材料所在宽温域锂离子有机电解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10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1-272,共2页
近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夏永高团队提出了通过在循环过程中调控溶剂和锂盐之间的竞争分解的概念,使锂二次电池在宽操作温度窗口下形成稳定的富无机SEI膜,从而提升锂金属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该工作建立了一种简单... 近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夏永高团队提出了通过在循环过程中调控溶剂和锂盐之间的竞争分解的概念,使锂二次电池在宽操作温度窗口下形成稳定的富无机SEI膜,从而提升锂金属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该工作建立了一种简单的通用电解质体系,以己二腈(ADN)为共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二次电池 SEI膜 电解质体系 中国科学院 有机电解质 循环过程 循环稳定性 己二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电解质的黏性系数对超级电容充电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高海峡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71-79,共9页
黏性系数是量度流体黏滞性大小的物理量,它是与流体传输现象相关的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在超级电容充电过程中,电解质黏性系数对充电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目前大部分理论计算将其忽略,而Archer的动态密度泛函理论对其进行了很好的考虑.... 黏性系数是量度流体黏滞性大小的物理量,它是与流体传输现象相关的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在超级电容充电过程中,电解质黏性系数对充电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目前大部分理论计算将其忽略,而Archer的动态密度泛函理论对其进行了很好的考虑.该文采用Archer的动态密度泛函理论,对超级电容两种常见有机电解质(四乙基六氟磷酸铵/碳酸丙烯酯和四氟硼酸锂/乙腈)的充电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模拟运算得到超级电容在充电过程中电极表面的电荷密度随时间的动态演化及电极附近的离子密度分布和电容内的静电势分布情况.并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描述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超级电容电解质黏性系数较小时,在充电过程中电极表面的电荷密度随时间存在弱阻尼振荡现象,从而证明有机电解质黏性系数对超级电容充电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系数 动态密度泛函理论 有机电解质 超级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在宽温域锂离子有机电解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12
《浙江化工》 CAS 2021年第6期28-28,共1页
目前,常规锂离子电池在-20℃~45℃条件下工作,这种电池一般在-20℃条件下放电容量仅为常温的70%左右,而在60℃高温条件下长时间工作或存储,电池寿命会急速衰减。因此,为了解决现有电池耐候性差等问题,迫切需要发展新一代宽温域锂离子电... 目前,常规锂离子电池在-20℃~45℃条件下工作,这种电池一般在-20℃条件下放电容量仅为常温的70%左右,而在60℃高温条件下长时间工作或存储,电池寿命会急速衰减。因此,为了解决现有电池耐候性差等问题,迫切需要发展新一代宽温域锂离子电池有机电解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寿命 放电容量 有机电解质 中国科学院 高温条件 耐候性 宽温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常用有机液体电解质中有机溶剂的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雨晗 郁亚娟 +2 位作者 王冬 陈博 王翔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83-1287,共5页
评价了锂离子二次电池常用有机液体电解质对环境的影响.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电解液中不同有机溶剂配比的不同,使得其对环境的影响值不同,碳酸乙烯酯和碳酸甲乙酯两种有机溶剂按不同比例混合,比例越大对环境影响越小.通过评价和分析... 评价了锂离子二次电池常用有机液体电解质对环境的影响.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电解液中不同有机溶剂配比的不同,使得其对环境的影响值不同,碳酸乙烯酯和碳酸甲乙酯两种有机溶剂按不同比例混合,比例越大对环境影响越小.通过评价和分析两种有机溶剂对环境影响值的贡献率,可为二次电池研发者提供选择最优配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有机液体电解质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凝胶电解质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鹏飞 冯亚青 +1 位作者 宋健 田建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4,共4页
首次利用凝胶因子1,3:2,4-二(对甲基苄叉)山梨醇(MDBS),将三乙基甲基铵四氟硼酸盐的碳酸丙烯酯溶液制成有机凝胶电解质,测试了它的解缔温度,研究了其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并组装了活性炭电极双电层超级电容器。通过交流阻抗、循环伏安和... 首次利用凝胶因子1,3:2,4-二(对甲基苄叉)山梨醇(MDBS),将三乙基甲基铵四氟硼酸盐的碳酸丙烯酯溶液制成有机凝胶电解质,测试了它的解缔温度,研究了其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并组装了活性炭电极双电层超级电容器。通过交流阻抗、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等手段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凝胶因子质量分数为3%时,有机凝胶解缔温度为92℃。室温下,凝胶电解质电导率为11.24mS/cm。两种电解质组装的电容器循环伏安曲线非常类似,都具有典型的双电层电容行为。当用有机凝胶作电解质,电极几何面积为4cm2,工作电压为2V时,得到的电容器单体电容为10.23F,电容器单体比能量为19.89Wh/kg,单电极比电容达到196.56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因子 有机凝胶电解质 超级电容器 电导率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大容量有机固体电解质片式钽电容器可靠性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东斌 潘齐凤 +4 位作者 龙道学 李美霞 王富权 陈果 曾金萍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80-85,共6页
高压大容量有机固体电解质片式钽电容器是适应现代电子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款新型产品,但由于缺乏其高温可靠性检测报道,严重限制了此类电容器的广泛应用。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55^+105℃的使用温度范围,而不能满足特殊领域如125℃的使... 高压大容量有机固体电解质片式钽电容器是适应现代电子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款新型产品,但由于缺乏其高温可靠性检测报道,严重限制了此类电容器的广泛应用。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55^+105℃的使用温度范围,而不能满足特殊领域如125℃的使用要求。本文通过对电介质和聚合物膜层的处理,以及增加防潮涂层,经过一系列可靠性试验后电容器的各项性能参数趋于稳定,电容器的可靠性得到明显证实。此研究结果将为高压大容量有机固体电解质片式钽电容器在特殊环境下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高温 大容量 有机电解质 钽电容器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延鲍 马晓华 +2 位作者 杨清河 徐幸琪 宗祥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25-230,共6页
聚合物电解质是现在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 ,有机 -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 (CSPE)是现在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主流。在聚合物电解质中添加无机粉末 ,特别是纳米材料 ,大大改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性能、离子导电性能以及界面稳定性... 聚合物电解质是现在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 ,有机 -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 (CSPE)是现在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主流。在聚合物电解质中添加无机粉末 ,特别是纳米材料 ,大大改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性能、离子导电性能以及界面稳定性能。对CSPE性能进行了评价 ,对在CSPE中添加无机粉末性能改善机理作了概括和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 研究进展 纳米无机粉末 锂离子电池 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自组装聚电解质/有机染料插层蒙脱土光致变色纳米复合膜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钟 李强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2-426,共5页
从构筑静电自组装聚电解质 /有机染料插层蒙脱土光致变色纳米复合膜所必需的基本纳米构件有机染料插层蒙脱土光致变色纳米复合物的设计出发 ,制备了具有光致变色功能的蒙脱土 /阳离子偶氮染料 (GTL)插层纳米复合物 .研究发现 ,插入蒙脱... 从构筑静电自组装聚电解质 /有机染料插层蒙脱土光致变色纳米复合膜所必需的基本纳米构件有机染料插层蒙脱土光致变色纳米复合物的设计出发 ,制备了具有光致变色功能的蒙脱土 /阳离子偶氮染料 (GTL)插层纳米复合物 .研究发现 ,插入蒙脱土层间的GTL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 .由于GTL在纳米受限空间的超分子有序结构共轭 ,使偶氮基团的光吸收带发生了高达 91nm的显著红移 .使用该插层纳米复合物构件与阳离子聚电解质 (PDAC)通过静电自组装得到了生长均匀、排列规整有序的光致变色聚电解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有机染料 蒙脱土 纳米复合膜 静电自组装 插层纳米复合物 光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硅烷在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子龙 肖凡凡 +2 位作者 尹玉华 李森雨 汪靖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002-5015,共14页
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不仅具有聚合物电解质的柔韧性和界面相容性,还能显著提高离子传导性和力学性能。然而,构建良好的填料/聚合物分散体系是制备此类复合电解质的难点,设计新型有强相互作用的功能化填料以调控界面渗流结构也面临... 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不仅具有聚合物电解质的柔韧性和界面相容性,还能显著提高离子传导性和力学性能。然而,构建良好的填料/聚合物分散体系是制备此类复合电解质的难点,设计新型有强相互作用的功能化填料以调控界面渗流结构也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功能硅烷对无机填料进行化学键联改性或原位合成是解决无机填料与聚合物间分散性和界面相容性问题的有效策略。本文综述了在复合固态电解质中利用功能硅烷对无机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和原位合成、功能硅烷作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交联中心和制备离子胶类复合固态电解质四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硅烷功能化填料与固态电解质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功能硅烷在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 功能硅烷 纳米填料 表面改性 原位合成 离子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分子/聚电解质体系的自组装性能
19
作者 余海湖 周灵德 +1 位作者 许丕池 姜德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7,共3页
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刚果红、铜酞菁衍生物、富勒醇与聚电解质的复合薄膜 ,研究了这些有机分子 /聚电解质体系的自组装性能。有机分子 /聚电解质体系的自组装性能与有机分子上的荷电基团的数量、性质以及有机分子的形状有关。有关... 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刚果红、铜酞菁衍生物、富勒醇与聚电解质的复合薄膜 ,研究了这些有机分子 /聚电解质体系的自组装性能。有机分子 /聚电解质体系的自组装性能与有机分子上的荷电基团的数量、性质以及有机分子的形状有关。有关结果可以作为制备静电自组装有机薄膜时选择有机分子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分子/聚电解质体系 自组装性能 静电自组装 复合薄膜 化学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化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20
作者 邱玮丽 杨清河 +2 位作者 马晓华 付延鲍 宗祥福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6-500,共5页
以有机改性聚硅氧烷为单体加入液态电解质通过紫外光辐射固化制备了无机有机杂化聚合物电解质.含有丙烯酸酯端基的有机改性聚硅氧烷单体是通过正硅酸甲酯(TMOS)的水解缩合反应产物与丙烯酸2羟乙酯(HEA)进行脱甲醇反应合成的.它是一种多... 以有机改性聚硅氧烷为单体加入液态电解质通过紫外光辐射固化制备了无机有机杂化聚合物电解质.含有丙烯酸酯端基的有机改性聚硅氧烷单体是通过正硅酸甲酯(TMOS)的水解缩合反应产物与丙烯酸2羟乙酯(HEA)进行脱甲醇反应合成的.它是一种多官能团单体,其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红外光谱(FTIR)分析及二氧化硅分析进行了表征,分子式可表达为SiO1.143(OH)0.016(OCH3)1.339(OCH2CH2OCOCHCH2)0.357.无机有机杂化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通过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法进行了表征.其离子电导率随着液态电解质含量的增大而提高,当液态电解质含量为85wt%时,电导率在22℃为5.5×10-3Scm-1,在-23℃也能达到1.1×10-3Scm-1.界面电阻经过开始2天的增大后达到稳定,电化学稳定窗口超过5.0V,不锈钢电极上锂的电化学沉积与剥离循环可逆性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杂化聚合物电解质 有机改性聚硅氧烷 正硅酸甲酯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紫外光辐射固化 无机-有机杂化 聚合物电解质 电化学性能 制备 多官能团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