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混合料有效温度的计算和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静 戴经梁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2-36,共5页
笔者从沥青路面的疲劳开裂和车辙两大病害出发,分析了温度对沥青混合料和沥青路面设计的影响,并以沥青混合料疲劳和车辙试验为基础,以陕西省的气候温度状况为例,按照损伤等效原则计算出陕西省典型地区的沥青路面疲劳和车辙有效温度,为... 笔者从沥青路面的疲劳开裂和车辙两大病害出发,分析了温度对沥青混合料和沥青路面设计的影响,并以沥青混合料疲劳和车辙试验为基础,以陕西省的气候温度状况为例,按照损伤等效原则计算出陕西省典型地区的沥青路面疲劳和车辙有效温度,为沥青路面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车辙有效温度 疲劳有效温度 损伤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气压环境下标准有效温度与舒适区的计算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海英 王美楠 +2 位作者 胡松涛 刘国丹 亓峰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25,共4页
在低气压环境下对两节点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通过实测皮肤温度验证了其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热环境评价指标——标准有效温度(SET*)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低气压下SET*的变化规律,并在不同低气压环境下对ASHRAE Standard 55中的舒适区进行... 在低气压环境下对两节点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通过实测皮肤温度验证了其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热环境评价指标——标准有效温度(SET*)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低气压下SET*的变化规律,并在不同低气压环境下对ASHRAE Standard 55中的舒适区进行了修正。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参数条件下,随着大气压力的降低,对应的标准有效温度降低。相应地,随大气压力的下降,人体舒适区范围向干球温度较高的方向移动。低气压环境下舒适区对应的干球温度上下限值均比常压下高,且温差范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有效温度 低气压环境 舒适区 两节点模型 热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空有效温度的探讨 被引量:30
3
作者 刘森元 黄远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1983年第1期63-68,共6页
本文讨论了天空与地面之间的辐射换热,以北京日射站的实测资料为依据,导出了由地面基本气象资科确定天空有效温度的计算公式: T_(sky)=[0.9T_S^4-(0.32-0.026e_d^(1/2))(0.30+0.70S)T_a^4]^(1/4)(k) 根据我国82个台站1960年至1970年的... 本文讨论了天空与地面之间的辐射换热,以北京日射站的实测资料为依据,导出了由地面基本气象资科确定天空有效温度的计算公式: T_(sky)=[0.9T_S^4-(0.32-0.026e_d^(1/2))(0.30+0.70S)T_a^4]^(1/4)(k) 根据我国82个台站1960年至1970年的月平均资料,求得了这些台站的天空有效温度及其与气温之差值,并绘制了分布图。 本文还对世界上目前流行的有代表性的天空有效温度计算式,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空有效温度 计算式 天空温度 气温 天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混凝土箱梁桥有效温度与应变的实测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顾斌 陈志坚 陈欣迪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7-884,共8页
基于苏通大桥辅助航道桥运营期两年内实测的温度、气象和应变数据,对混凝土箱梁的有效温度与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箱梁的尺寸越小,有效温度变化的范围越大,设计基准期为100年的墩顶梁和跨中箱梁的有效温度范围分别为(-4.3℃,37.3℃... 基于苏通大桥辅助航道桥运营期两年内实测的温度、气象和应变数据,对混凝土箱梁的有效温度与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箱梁的尺寸越小,有效温度变化的范围越大,设计基准期为100年的墩顶梁和跨中箱梁的有效温度范围分别为(-4.3℃,37.3℃)和(-6.1℃,42.2℃);大气前3天的最高(低)平均温度与箱梁有效温度的相关性系数高达0.97,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的箱梁有效温度与大气前3天平均最高(低)温度的关系式,可用来对箱梁有效温度进行预测。最后提出了修正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方法,并使用箱梁有效温度对主墩墩底混凝土的竖向相对应变和支座截面箱梁顶板混凝土的纵向相对应变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混凝土箱梁 有效温度 大气温度 相对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温度与日粮能量水平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胴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顾宪红 李升生 赵向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80-1187,共8页
采用4×3双因子多水平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有效环境温度(ET,15.0、21.2、35.3和37.6℃)和日粮能量浓度(ME,11.71、12.55和13.39 MJ/kg)对4-6周龄肉鸡生产性能、屠体性能和肌肉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AA肉鸡216只,随机分为1... 采用4×3双因子多水平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有效环境温度(ET,15.0、21.2、35.3和37.6℃)和日粮能量浓度(ME,11.71、12.55和13.39 MJ/kg)对4-6周龄肉鸡生产性能、屠体性能和肌肉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AA肉鸡216只,随机分为12个组,置于4个环控舱中,每舱3组,每组等分成3个重复(笼),每个重复(笼)6只鸡,饲喂1种试验日粮,为期3周。试验开始及结束时测量试鸡的个体体重和相应阶段各重复的耗料量;饲养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测量屠宰指标,并取胸、腿肌测定其成分。结果表明:(1)有效温度对肉鸡的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影响显著(P〈0.05),当温度超过常温时,日采食量及日增重显著下降(P〈0.05),料肉比显著升高(P〈0.05);(2)高温或极端高温显著提高肉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P〈0.05),显著降低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胸肌率、皮下脂肪厚、肌间脂肪宽(P〈0.05)。低温组屠宰率显著升高(P〈0.05),皮下脂肪厚显著下降(P〈0.05)。随着日粮能量浓度的升高,肉鸡屠体重显著升高(P〈0.05),胸肌率及皮下脂肪厚显著降低(P〈0.05);(3)有效温度对胸肌常规成分和胆固醇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与常温组相比,极高温组鸡的胸肌和腿肌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P〈0.05);有效温度的上升与下降都显著增加了胸肌及腿肌的粗脂肪含量(P〈0.05);高温及极高温显著增加了胸肌的水分含量(P〈0.05);低温显著降低腿肌的粗灰分(P〈0.05)。日粮能量水平对腿肌粗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与适能组相比,高能组腿肌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有效温度与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胸肌粗灰分含量有交互作用(P〈0.05)。由此可得,有效温度对肉鸡生产性能、屠体组成和胸肌、腿肌成分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日粮能量浓度,高温能显著降低肉鸡生产性能、屠体性能、肌肉蛋白质含量,增加肌肉脂肪含量,而提高日粮能量浓度则可增加肉鸡屠体重,但能否通过调整日粮能量浓度以减缓高温对肉鸡生产性能、其它屠体指标和肌肉成分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有效温度 代谢能 生产性能 胴体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标准有效温度和不舒适指标研究哈尔滨热舒适状况 被引量:9
6
作者 陈莉 李帅 +1 位作者 周永吉 张洪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探讨哈尔滨市非采暖期自然热舒适状况,采用标准有效温度这一从人体生理角度得到的热舒适指标来进行研究。考虑到舒适感因人而异,在大多数实际环境条件下,即使对某一个人来说也并非尽善尽美,同时采用热不舒适指标来评价不舒适程度。以... 为探讨哈尔滨市非采暖期自然热舒适状况,采用标准有效温度这一从人体生理角度得到的热舒适指标来进行研究。考虑到舒适感因人而异,在大多数实际环境条件下,即使对某一个人来说也并非尽善尽美,同时采用热不舒适指标来评价不舒适程度。以哈尔滨市2005年非采暖期(4月下旬至10月中旬)的逐时气温、相对湿度以及风速资料为基础,计算了该市春、秋季非采暖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9月上旬至10月中旬)逐旬、夏季(6-8月)逐月每3小时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平均值。假设夏季人们穿着的服装热阻为0.6clo(典型服装为长裤、短袖衬衫或裤、长袖衬衫),春、秋非采暖期服装热阻为0.9clo(典型服装为长裤,长袖衬衫,夹克衫),当人们活动量为1.0met时(如室内伏案工作),根据计算得到各气象要素平均值,对比热舒适图得到逐旬(月)的每3小时标准有效温度和不舒适指标。对比发现哈尔滨市非采暖期没有能够使80%的人感到满意的时间区域,大致只有5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10:00—18:00期间,能够达到70%的人感到满意。从4月下旬到5月上旬,平均来看一天中75%的时间感觉很冷,不舒适;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天中有一半时间感觉很冷,不舒适。由这两个指标所得到的哈尔滨非采暖期热舒适状况比较符合实际,可以采用这两种指标作为人体舒适度研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有效温度SET 热不舒适指标DISC 非采暖期 自然热舒适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地区倒Y形混凝土桥塔有效温度的预测与极值估计 被引量:6
7
作者 顾斌 谢甫哲 +1 位作者 钱海 雷丽恒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4-1129,共6页
基于1年多的实测温度和气象数据,使用统计学和极值分析等理论,对长江下游某大跨斜拉桥倒Y形混凝土桥塔有效温度变化规律、预测方法以及极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桥塔有效温度近似以年为周期呈正弦式变化,并在2.0~31.3℃之间波动;桥... 基于1年多的实测温度和气象数据,使用统计学和极值分析等理论,对长江下游某大跨斜拉桥倒Y形混凝土桥塔有效温度变化规律、预测方法以及极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桥塔有效温度近似以年为周期呈正弦式变化,并在2.0~31.3℃之间波动;桥塔日最高和最低有效温度分别主要发生于22∶00—00∶00和10∶00—12∶00之间,桥塔日最高有效温度的发生时间与日最高气温相比滞后6.5 h左右,桥塔日最高有效温度的发生时间与日最低气温相比滞后4.5 h左右;桥塔的日最高和最低有效温度均与连续6 d平均日最低气温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可达0.982和0.981,故使用连续6 d平均日最低气温能对桥塔日最高和最低有效温度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桥塔最高和最低有效温度的50年一遇标准值分别为38.65和-1.84℃,100年一遇标准值分别为39.61和-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实测数据 倒Y形桥塔 有效温度 极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恒星表面有效温度的非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健楠 吴福朝 +1 位作者 罗阿理 赵永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088-2091,共4页
恒星表面有效温度是恒星的一个重要物理参量,是恒星光谱差异的重要因素。文章采用非参数估 计算法对恒星表面温度进行估计。首先对历史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处理,再根据PCA特征数据 与其表面温度的对应关系建立温度的估计模型,... 恒星表面有效温度是恒星的一个重要物理参量,是恒星光谱差异的重要因素。文章采用非参数估 计算法对恒星表面温度进行估计。首先对历史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处理,再根据PCA特征数据 与其表面温度的对应关系建立温度的估计模型,该模型是基于高斯核函数的。方法不依赖对光谱进行精确 测量,就可以得到较高估计精度的温度值,对大样本光谱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光谱 恒星表面有效温度 非参数估计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恒星表面有效温度的曲面拟合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健楠 吴福朝 +1 位作者 罗阿理 赵永恒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9-258,共10页
恒星表面有效温度是恒星的一个重要物理参量,是恒星光谱差异的决定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恒星表面有效温度的曲面拟合方法,所使用的拟合曲面模型是多项式的指数函数。首先对历史光谱数据进行PCA处理,再根据PCA特征数据与其表面温度... 恒星表面有效温度是恒星的一个重要物理参量,是恒星光谱差异的决定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恒星表面有效温度的曲面拟合方法,所使用的拟合曲面模型是多项式的指数函数。首先对历史光谱数据进行PCA处理,再根据PCA特征数据与其表面温度的对应关系计算拟合曲面。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使用2维PCA数据和指数为3次多项式,根为10的指数函数模型所得到的拟合曲面,不仅有效好的拟合精度而且有很好的鲁棒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恒星表面有效温度的自动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 星表 有效温度 星光 光谱差异 曲面模型 曲面拟合 拟合精度 表面温度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桑蚕(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 D)发育有效温度与种蚕繁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泽君 陈秀蓉 +2 位作者 郭明 宋哲良 杨雪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28,共7页
马桑蚕(蓖麻蚕PhilosamiacynthiariciniD)发育有效温度与种蚕繁殖特性的研究田泽君,陈秀蓉(四川省林科院〕郭明,宋哲良,杨雪(四川省乐至县林业局)1989~1991年作者先后从湘西和广西引进马桑蚕... 马桑蚕(蓖麻蚕PhilosamiacynthiariciniD)发育有效温度与种蚕繁殖特性的研究田泽君,陈秀蓉(四川省林科院〕郭明,宋哲良,杨雪(四川省乐至县林业局)1989~1991年作者先后从湘西和广西引进马桑蚕684品种和木薯蚕(系蓖麻蚕改用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桑蚕 发育 有效温度 蚕种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温度评价舞厅微小气候的探索
11
作者 杜慧兰 《现代预防医学》 CAS 1997年第4期430-431,共2页
有效温度是人体受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综合作用而产生的热感觉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微小气候因素的综合作用。采用有效温度评价舞厅微小气候与直接用单项指标观测结果评价有不同结论,前者是比较科学客观的,它可排除由特殊地理环... 有效温度是人体受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综合作用而产生的热感觉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微小气候因素的综合作用。采用有效温度评价舞厅微小气候与直接用单项指标观测结果评价有不同结论,前者是比较科学客观的,它可排除由特殊地理环境造成的单项指标严重超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温度 评价 微小气候 舞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梁桥有效温度取值的地域差异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志元 刘江 +2 位作者 刘永健 吕毅 张国靖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09-919,共11页
为了研究不同地区组合梁桥有效温度的精确取值,对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节段模型开展长期温度测试,基于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模拟温度场的准确性.采用有限元和气象相关性公式2种方法得到有效温度样本数据,基于广义帕累托(GP)分布模型计算有效温... 为了研究不同地区组合梁桥有效温度的精确取值,对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节段模型开展长期温度测试,基于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模拟温度场的准确性.采用有限元和气象相关性公式2种方法得到有效温度样本数据,基于广义帕累托(GP)分布模型计算有效温度代表值并进行对比.调研中国839个基准气象站数据,对其中91个具有太阳辐射数据的站点进行23 a长期数值模拟,并逐个站点建立有效温度与气温和太阳辐射2个气象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公式.采用空间插值方法得到有效温度全国等值线地图.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组合梁桥最高有效温度为20.56~51.99℃,最低有效温度为-42.94~15.81℃,有效温度变化为26.16~87.57℃,在等值线地图中,约占全国面积的1/7的区域的有效温度变化超过规范中最大值71℃,给桥梁的安全运营带来较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有效温度 气象相关性 钢-混凝土组合梁 地域差异性 等温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不同城市天空有效温度模型的分析及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亚平 谢静超 +1 位作者 刘加平 白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55-462,共8页
为确定中国不同地区天空有效温度的合理预测模型,建立并验证中国辐射观测一级站城市地面有效辐射及天空有效温度模型,对比分析所建立模型与中国常用模型的预测效果,提出辐射数据缺失城市天空有效温度模型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地... 为确定中国不同地区天空有效温度的合理预测模型,建立并验证中国辐射观测一级站城市地面有效辐射及天空有效温度模型,对比分析所建立模型与中国常用模型的预测效果,提出辐射数据缺失城市天空有效温度模型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地面有效辐射模型的拟合优度R2均大于0.5,除漠河、乌鲁木齐外其他城市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小于10%。不可将中国常用天空有效温度模型直接应用于全国其他地区。地面有效辐射对日照时数变化的响应更敏感,对温度、相对湿度变化的响应较弱,且随日照时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的增大而有增有减。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辐射数据缺失城市地面有效辐射模型确定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预测理论 敏感性分析 地面有效辐射 天空有效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全断面有效温度的测量及数据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永军 葛少学 +1 位作者 岳中涛 李刚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2年第2期11-15,共5页
论述了自行研制的钢轨全断面有效温度测试仪的原理及结构。提出了钢轨全断面有效温度的概念 ,并给出了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 ,从而得出了钢轨同一断面温度的分布曲线 ,并分析了有效温度与平均温度、环境温度与有效温度、... 论述了自行研制的钢轨全断面有效温度测试仪的原理及结构。提出了钢轨全断面有效温度的概念 ,并给出了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 ,从而得出了钢轨同一断面温度的分布曲线 ,并分析了有效温度与平均温度、环境温度与有效温度、轨顶温度与轨底温度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全断面 测量 数据分析 有效温度 温度分布 平均温度 数理统计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燃料栅元有效温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钊 肖英杰 +1 位作者 赵鹏程 彭梁兴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3-82,共10页
环形燃料可显著提高压水堆堆芯功率密度,对实现反应堆小型化设计和经济性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获得环形燃料栅元的有效温度计算方法,以西屋公司设计的环形燃料栅元为计算对象,开发了环形燃料单通道热工水力分析程序THCAFS(Thermal... 环形燃料可显著提高压水堆堆芯功率密度,对实现反应堆小型化设计和经济性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获得环形燃料栅元的有效温度计算方法,以西屋公司设计的环形燃料栅元为计算对象,开发了环形燃料单通道热工水力分析程序THCAFS(Thermal-Hydraulic Code of Annular Fuel with Single channel),建立了环形燃料栅元的有效温度的计算模型。基于THCAFS分析了西屋公司四环路压水堆所设计的环形燃料栅元的热工水力性能,并与VIPRE-01、TAFIX和NACAF的计算结果进行Code-to-Code对比验证。同时,利用蒙特卡罗程序SERPENT模拟燃料棒中径向功率分布和燃耗过程,通过自主开发程序THCAFS模拟燃料棒中的热力学行为,获得不同燃耗下的径向功率分布、核素密度变化和栅元温度场。结果表明:THCAFS可初步应用于环形燃料设计以及热工水力分析,且有效温度计算方法也可为相关环形燃料共振有效温度的机理性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燃料 径向功率分布 燃耗过程 栅元温度 有效温度
原文传递
基于二节点模型的热舒适评价指标新标准有效温度(SET~*)存在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衡 杨昌智 《暖通空调》 2018年第12期12-17,共6页
新标准有效温度SET*是Gagge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热舒适评价指标,收录于ASHRAE标准,长期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现有SET*计算方法并不能使实际环境与标准环境达到良好的等价,而对热环境评价产生误差,在实际... 新标准有效温度SET*是Gagge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热舒适评价指标,收录于ASHRAE标准,长期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现有SET*计算方法并不能使实际环境与标准环境达到良好的等价,而对热环境评价产生误差,在实际环境代谢率较高时误差更显著。分析了SET*理论与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误差产生的原因。指出现有SET*指标计算方法较适用于人体代谢率接近1met的热环境评价。若实际环境代谢率较高,计算方法需作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节点模型 新标准有效温度 代谢率 平均皮肤温度 皮肤湿润度 皮肤散热量 热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系统内表面温度对空间有效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忠辉 李茂德 《能源技术》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通过将平均辐射温度引入到建筑热舒适性传热计算中的方法简化建筑热舒适性和能耗的相互关系及其计算公式 ,进行平均辐射温度和房间的有效温度分布情况对热舒适性的影响分析。用这种方法来比较在不同热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工况下变墙面温... 通过将平均辐射温度引入到建筑热舒适性传热计算中的方法简化建筑热舒适性和能耗的相互关系及其计算公式 ,进行平均辐射温度和房间的有效温度分布情况对热舒适性的影响分析。用这种方法来比较在不同热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工况下变墙面温度时建筑内的热舒适性。理论分析和辐射、对流换热及其结合工况的热舒适性测试数据结果分析表明 ,热舒适性可以用平均辐射温度和有效温度来表征。用平均辐射温度和有效温度分析计算热建筑舒适性的方法 ,在优化建筑热系统的设计时 ,也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辐射温度 热舒适性 有效温度 热系统 建筑房间 空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有效温度为基础的人体舒适度评价模型的发展概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芬 刘何清 +3 位作者 朱凯颖 米立华 吴世先 吴国珊 《采矿技术》 2019年第5期106-111,共6页
通过对有效温度指数的评价指标模型的产生背景、建立条件、相互关系及适用环境的梳理,发现评价模型的衍化随人们的认知水平、测量仪器、计算工具的变化而变化,考虑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评价精度也越来越高;模型适用范围越来越广,... 通过对有效温度指数的评价指标模型的产生背景、建立条件、相互关系及适用环境的梳理,发现评价模型的衍化随人们的认知水平、测量仪器、计算工具的变化而变化,考虑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评价精度也越来越高;模型适用范围越来越广,逐渐由局限性模型向普适性模型转化;评价领域逐渐向特殊环境领域和重度活动强度从业领域深入;引用国外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时,不能生搬硬套,必需根据我国环境特点及具体需要分析的环境特点,进行科学的论证、修正才能用于环境舒适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 有效温度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温度场的火灾后结构损伤初步判定方法
19
作者 傅崇 《江西建材》 2014年第19期2-3,共2页
本文总结了火灾对结构产生实际损伤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利用有效温度场概念进行结构损伤初步判定的方法。通过工程实例,以构件离散的局部损伤特征直接作为温度场的判定条件,推导得出有效温度场的云图表达。该方法安全易操作,排除了过火时... 本文总结了火灾对结构产生实际损伤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利用有效温度场概念进行结构损伤初步判定的方法。通过工程实例,以构件离散的局部损伤特征直接作为温度场的判定条件,推导得出有效温度场的云图表达。该方法安全易操作,排除了过火时间、燃烧过程、材料属性等因素的影响,结果简单直观,可以为鉴定评级和加固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温度 火灾 损伤鉴定 温度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有效温度和舒适带的分布
20
作者 毛政旦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48-255,共8页
本文根据Ellis等人(1971)的公式 T_(nef)=0.492T.+0.19e.+6.47利用大气温度和水汽压的月平均值计算新有效温度,并按新有效温度划分舒适带。结果表明,决定我国新有效温度分布的基本因素是纬度、地形、海陆分布和大气环流,季节不同,则各... 本文根据Ellis等人(1971)的公式 T_(nef)=0.492T.+0.19e.+6.47利用大气温度和水汽压的月平均值计算新有效温度,并按新有效温度划分舒适带。结果表明,决定我国新有效温度分布的基本因素是纬度、地形、海陆分布和大气环流,季节不同,则各因素所起作用有差异。我们以新有效温度12.5~20.5℃表示舒适带,计算表明我国舒适带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整异和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温度 气候 舒适带 中国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