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清代“家长奸家下人有夫之妇”例考论--满、汉法律融合的一个例证 |
胡祥雨
|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2
|
警幻仙子即秦可卿的心理分析 |
李新灿
|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6
|
|
3
|
从一例病态嫉妒谈超价观念 |
许又新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1993 |
1
|
|
4
|
从“二流子”到“救世主”的嬗变——《金陵十三钗》中的约翰和《魔境仙踪》中的奥兹比较 |
胡淑英
|
《写作》
|
2014 |
1
|
|
5
|
有毒的浪漫——从影视艺人婚变说开去 |
王伟
|
《社会科学论坛》
|
2017 |
0 |
|
6
|
从贺拉斯情爱诗看古罗马人的精神世界 |
岳成
|
《中国发展观察》
|
2015 |
0 |
|
7
|
当田沁鑫遇到张爱玲——浅析话剧《红玫瑰白玫瑰》 |
王艺璇
|
《戏剧之家》
|
2017 |
3
|
|
8
|
略论基度山伯爵的复仇 |
毕成德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6 |
2
|
|
9
|
出污泥而不染的奇葩──试谈《源氏物语》中的空蝉形象 |
陈祝君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2
|
|
10
|
《现代汉语大词典》质疑 |
戴建华
|
《辞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1
|
对一代青年的思考和讴歌——评四川反映青年生活的短篇小说 |
陈朝红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12
|
有害的探索 可虑的效果——评自传体小说《求索》 |
黎生
|
《学习与研究(北京)》
|
1984 |
1
|
|
13
|
东台戈公振——纪念戈公振先生诞辰130周年 |
赵培龙
|
《江苏地方志》
|
2020 |
0 |
|
14
|
两个情人(节录) |
王璞
|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
1995 |
0 |
|
15
|
谈谈《子夜》中几个女性肖像的魅力 |
杨有业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1985 |
1
|
|
16
|
徐志摩与梁启超 |
赵稀方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0 |
1
|
|
17
|
放饭 |
李九龙
|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8
|
新编传统剧──金殿赐鸩 |
贺荪
印运烨
|
《文化艺术研究》
|
1996 |
0 |
|
19
|
月色撩人 |
仲超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20
|
文苑沧桑 谁主沉浮——论“劳伦斯热”与劳伦斯爱情观 |
周汉林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