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内啡肽、环氧合酶-2、多巴胺受体D2在右向左分流合并有先兆偏头痛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焦虑状况的关联性
1
作者 郑瑶 王宝月 +2 位作者 贾琳楠 曲海丽 孙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101-104,109,共5页
目的 研究β内啡肽(β-EP)、环氧化酶-2(COX-2)、多巴胺受体D2(DRD2)在右向左分流(RLS)合并有先兆偏头痛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焦虑状况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214例检查存在RLS的有先兆偏头... 目的 研究β内啡肽(β-EP)、环氧化酶-2(COX-2)、多巴胺受体D2(DRD2)在右向左分流(RLS)合并有先兆偏头痛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焦虑状况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214例检查存在RLS的有先兆偏头痛患者,记作RLS偏头痛组,50例检查无RLS的有先兆偏头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β-EP、COX-2、DRD2水平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另将RLS偏头痛组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少、中、大量RLS偏头痛组(78例),分别为90、46、78例,比较三组血清β-EP、COX-2、DRD2水平及SAS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RLS偏头痛组患者血清β-EP、COX-2、DRD2水平与RLS分级、SAS评分的关系。结果 RLS偏头痛组血清β-EP、DRD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OX-2水平及S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大量RLS偏头痛组血清β-EP、DRD2水平低于少量RLS偏头痛组,大量RLS偏头痛组低于中量RLS偏头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大量RLS偏头痛组血清COX-2水平、SAS评分高于少量RLS偏头痛组,大量RLS偏头痛组高于中量RLS偏头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LS偏头痛组患者血清β-EP、DRD2水平与RLS分级、SAS评分呈负相关(rs<0,P<0.05),血清COX-2水平与RLS分级、SAS评分呈正相关(rs>0,P<0.05)。结论 随着RLS合并有先兆偏头痛患者RLS分级的升高,其血清β-EP、DRD2表达降低,COX-2表达升高,且三者均与患者的焦虑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先兆偏头痛 右向左分流 Β内啡肽 环氧合酶-2 多巴胺受体D2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先兆偏头痛发作间期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茜 王志红 +2 位作者 耿左军 张阳 张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fMRI)技术描述有先兆偏头痛(MA)患者大脑自发脑活动的局部一致性(ReHo)的改变,为MA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见解。方法收集12例发作间期的MA患者和15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被试,并进行临床... 目的本研究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fMRI)技术描述有先兆偏头痛(MA)患者大脑自发脑活动的局部一致性(ReHo)的改变,为MA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见解。方法收集12例发作间期的MA患者和15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被试,并进行临床资料的采集及rfMRI检查。计算每个被试大脑相邻体素的ReHo值,并对两组被试的ReHo值脑图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ReHo脑图相比,偏头痛组右侧丘脑、右侧壳核、右侧小脑、脑干的ReHo值显著降低,而右侧枕叶的ReHo值显著增高(P<0.05)。结论MA患者发作间期疼痛处理及调节相关的脑区功能异常,中枢敏化作用及皮质高反应性在MA发病机制中可能占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先兆偏头痛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扩展性皮质抑制 中枢敏化作用 皮质高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先兆偏头痛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竹强 白雪 +2 位作者 云青 关柏成 晁爽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fMRI)技术描述研究有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的MRI表现。方法:选取30例有先兆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无头痛健康人作为对照组。GE Discovery 750w 3.0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平面回波成像序列采集...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fMRI)技术描述研究有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的MRI表现。方法:选取30例有先兆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无头痛健康人作为对照组。GE Discovery 750w 3.0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平面回波成像序列采集对象静息态功能MRI图像,计算每个被试者大脑相邻体素的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值,并对两组ReHo值组间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在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先兆偏头痛组多个脑区存在局部一致性ReHo降低,低频振幅(ALFF)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先兆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间期疼痛处理和调节相关脑区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先兆偏头痛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先兆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范凯威 任璐 +4 位作者 张茜 王志红 耿左军 张阳 张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有先兆偏头痛患者的自发神经元活动,分析其脑功能网络的变化,以便更好地认识有先兆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方法对7例发作间期有先兆偏头痛患者和7例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行静息态功...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有先兆偏头痛患者的自发神经元活动,分析其脑功能网络的变化,以便更好地认识有先兆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方法对7例发作间期有先兆偏头痛患者和7例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分析原始数据,得出全脑低频振幅(ALFF),进行双样本t检验,并以ALFF差异脑区为感兴趣区(ROI)校正后行功能连接(FC)分析,比较两组之间影像学表现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双侧额上回、左侧眶额皮质低频振幅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18~5.12,P<0.05)。病例组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左侧尾状核、双侧丘脑、右侧运动前区低频振幅ALFF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5.12^-2.18,P<0.05);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右侧眶额皮质、左侧额中回、双侧前扣带皮质、右侧缘上回与左侧额上回功能连接增强,病例组左侧小脑、右侧脑岛、脑干与左侧额上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结论有先兆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间期疼痛处理相关脑区功能异常,支持偏头痛并非单纯的发作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先兆偏头痛 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143) 耳穴综合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单秋华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5期79-80,共2页
偏头痛属中医“头风”范畴,临床表现为头痛暴作,疼痛剧烈,或左或右,反复发作为特征,极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和心理压力。偏头痛主要分为有先兆偏头痛和无先兆偏头痛两种,其中无先兆偏头痛占偏头痛总数80%左右。目前仅是对症治疗,探讨一... 偏头痛属中医“头风”范畴,临床表现为头痛暴作,疼痛剧烈,或左或右,反复发作为特征,极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和心理压力。偏头痛主要分为有先兆偏头痛和无先兆偏头痛两种,其中无先兆偏头痛占偏头痛总数80%左右。目前仅是对症治疗,探讨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耳穴综合疗法是集耳背放血、自体血穴位注射及耳穴点刺于一体的一种综合疗法,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技术成熟度高,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头痛 耳穴综合疗法 中医适宜技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对症治疗 农村 有先兆偏头痛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相关研究进展
6
作者 段雪蒙 郭爱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6期703-710,共8页
大量的研究发现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这两种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关系性质尚不清晰。而引发偏头痛的病理机制也尚不确切,所以针对病因的治疗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多项研究结果也提示,对于合并PFO的部分偏头痛患者,行PFO封堵术后临床... 大量的研究发现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这两种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关系性质尚不清晰。而引发偏头痛的病理机制也尚不确切,所以针对病因的治疗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多项研究结果也提示,对于合并PFO的部分偏头痛患者,行PFO封堵术后临床症状得以改善,但也有研究认为介入手术的疗效优势尚不明显。本文主要从PFO与偏头痛之间的关系、两者相关的发病机制、PFO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的相关研究及临床症状改善的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有先兆偏头痛 卵圆孔未闭 封堵术 右向左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亚型多,先区分有无先兆症状
7
作者 三石 《医师在线》 2017年第31期27-27,共1页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表现为发作性头痛,多数无先兆,有些患者在头痛前有眼前闪光或视野缺损、麻木等先兆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症状,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偏头痛分为多种亚型,以下重点介绍有先兆的偏头...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表现为发作性头痛,多数无先兆,有些患者在头痛前有眼前闪光或视野缺损、麻木等先兆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症状,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偏头痛分为多种亚型,以下重点介绍有先兆的偏头痛和无先兆的偏头痛这两种亚型。有先兆偏头痛所谓有先兆偏头痛,是指有明确前驱症状的偏头痛。最常见的前驱症状是视觉症状,如闪光、冒金星、暗点等。部分患者会有感觉异常和回旋性眩晕。多数患者头痛时伴有羞明,对光和声音过敏,若头摇动则头痛增强,咳嗽和呕吐等动作时亦会使头痛一过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先兆偏头痛 先兆症状 亚型 神经系统疾病 前驱症状 原发性头痛 发作性头痛 视野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兆偏头痛心血管病发病风险高
8
《江苏卫生保健》 2021年第12期10-10,共1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头痛疾患,以女性多见,临床上分为无先兆偏头痛和有先兆偏头痛等类型。先兆偏头痛指发病前有明显的先兆症状,比如眼前出现闪光、或者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等。近期一项研究表明,有先兆偏头痛的女性,与无先兆...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头痛疾患,以女性多见,临床上分为无先兆偏头痛和有先兆偏头痛等类型。先兆偏头痛指发病前有明显的先兆症状,比如眼前出现闪光、或者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等。近期一项研究表明,有先兆偏头痛的女性,与无先兆偏头痛的女性或没有偏头痛的女性相比,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症状 眼前发黑 先兆头痛 发病风险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病 有先兆偏头痛 反复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9
作者 尹延英 徐严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97-699,共3页
关键词 家族性瘫型头痛 先兆头痛 有先兆偏头痛 CACNA1A基因 ATP1A2基因 SCA1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2C)受体基因Cys23Ser多态性与偏头痛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艳 于生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5-HT2C受体基因Cys23Ser多态性与偏头痛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84例无先兆偏头痛、37例有先兆偏头痛患者作研究,以120例健康人作对照。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所研究对象的5-HT2C受体基因Cy...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5-HT2C受体基因Cys23Ser多态性与偏头痛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84例无先兆偏头痛、37例有先兆偏头痛患者作研究,以120例健康人作对照。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所研究对象的5-HT2C受体基因Cys23Ser多态性。结果:偏头痛组患者中并未发现该多态性,仅在1个正常女性个体发现5-HT2C受体基因Cys23Ser多态性,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本研究提示5-HT2C受体基因Cys23Ser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的偏头痛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有先兆偏头痛 先兆头痛 5-HT2C受体基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的基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艳 于生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有一定家族性的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涉及遗传和环境等多重因素。近10年来的研究发现,偏头痛与离子通道基因、5-HT代谢基因、多巴胺代谢基因、血管病危险因子基因、炎性因子基因、性激素受体基因等有关,但这类研究尚...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有一定家族性的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涉及遗传和环境等多重因素。近10年来的研究发现,偏头痛与离子通道基因、5-HT代谢基因、多巴胺代谢基因、血管病危险因子基因、炎性因子基因、性激素受体基因等有关,但这类研究尚未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应用连锁和全基因组扫描方法,发现了许多偏头痛遗传易感位点,但目前还没有发现一般性偏头痛的单一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先兆偏头痛 先兆头痛 遗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宋维伟 陈金波 +1 位作者 田荣娜 郑海非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6-330,共5页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在人类常见疾病中位居第三位,致残率居全球疾病第三位。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是胎儿循环的残留物,是成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PFO在偏头痛患者中更为常见,...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在人类常见疾病中位居第三位,致残率居全球疾病第三位。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是胎儿循环的残留物,是成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PFO在偏头痛患者中更为常见,行PFO封堵术后,部分患者偏头痛症状得以缓解。目前,偏头痛和PFO之间的联系机制尚未明确,血栓反常栓塞和血管活性物质学说在两者的联系机制中占主导地位。本文对PFO和偏头痛的联系机制以及PFO封堵术对偏头痛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有先兆偏头痛 卵圆孔未闭 右向左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病年龄与偏头痛临床特点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冯智英 李颖 +1 位作者 邹静 李焰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分析发病年龄与偏头痛临床特点的关系,为临床判断偏头痛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门诊诊断为偏头痛的连续患者447例,其中先兆性偏头痛(MA组)62例,无先兆性偏头痛(MO组)38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头痛发病年龄(AAO)、首次就... 目的分析发病年龄与偏头痛临床特点的关系,为临床判断偏头痛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门诊诊断为偏头痛的连续患者447例,其中先兆性偏头痛(MA组)62例,无先兆性偏头痛(MO组)38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头痛发病年龄(AAO)、首次就诊年龄、病程、家族史以及头痛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相关资料。两组患者按AAO进行再分组(≤18岁为未成年组,>18岁为成年组),分别对AAO与家族史和头痛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A组和MO组患者中女性分别占81.3%和66.1%(P<0.05),两组患者的首次就诊年龄、病程和头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O患者中,未成年组与成年组的首次就诊年龄、病程、家族史及头痛频率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就诊年龄、病程、家族史、头痛频率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起病早、家族史明显、头痛严重的偏头痛患者,预后较差;在中国人群中,AAO可作为反映偏头痛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先兆头痛 先兆头痛 发病年龄 头痛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雯 徐恩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6年第3期181-184,共4页
关键词 有先兆头痛 家族性瘫性头痛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梁软胶囊合用西比灵治疗偏头痛52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明军 李谧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3期278-279,共2页
目的为了选择一种更适合患者治疗、经济实惠、效果又好的治疗偏头痛方法,笔者使用都梁软胶囊合用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方法 96例偏头痛患者均选由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30例,女66例,年龄22~66岁,病... 目的为了选择一种更适合患者治疗、经济实惠、效果又好的治疗偏头痛方法,笔者使用都梁软胶囊合用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方法 96例偏头痛患者均选由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30例,女66例,年龄22~66岁,病史1~30年。就诊前大多数患者曾服用数种镇痛药物,疗效不佳。临床表现均有反复发生及症状相似的头痛发作。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均相似。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都梁软胶囊合用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价格低,用药方便,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头痛 有先兆偏头痛 都梁软胶囊 西比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姜和 于虹雪 +1 位作者 苏欢欢 张宏利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年第8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5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诊断为偏头痛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头皮针和体针治疗方案,患者取坐位...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5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诊断为偏头痛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头皮针和体针治疗方案,患者取坐位,对穴位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采取快速进针法对所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眼针疗法,对所选穴位采用框外横刺法进行针刺。两组在针刺结束后均留针45分钟,1次/d,21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根据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的疗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结论眼针联合头皮针和体针能够有效地缓解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头痛程度,且不良反应少,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眼针疗法 临床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先兆头痛 典型有先兆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先兆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病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慧萍 陆强彬 +2 位作者 陆梦茹 朱祖福 姜岐涛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25-829,共5页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woA)及有先兆偏头痛(MA)患者脑白质病变及认知功能障碍特点。方法收集56例MwoA患者(MwoA组),22例MA患者(MA组)及3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头颅MRI检查和操作化定义的年龄相关的白质改变(OD-ARWMC)量表及Ma...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woA)及有先兆偏头痛(MA)患者脑白质病变及认知功能障碍特点。方法收集56例MwoA患者(MwoA组),22例MA患者(MA组)及3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头颅MRI检查和操作化定义的年龄相关的白质改变(OD-ARWMC)量表及Mattis痴呆评定量表(DRS)评定,并探讨不同类型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病变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MA组脑白质病变的发生率(40.9%)显著高于对照组(13.3%)(Х^2=27.44,P〈0.01);MA组及MwoA组OD—ARWMC评分(0.73±1.12)分、(0.36±0.6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13±0.35)分(t=2.76,P〈0.01;t=1.75,P〈0.05)。与MwoA组比较,MA组脑白质病变的发生率及OD—ARWMC评分均显著增高(Х^2=22.80,P〈0.01;t=1.79,P〈0.05)。(2)在偏头痛发作期,MwoA组及MA组DRS总分及注意、起始与保持、概念形成、结构和记忆5个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MA组DRS总分及注意、概念形成2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MwoA组(均P〈0.01);在发作间期,MA组DRS总分及概念形成和记忆2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MwoA组只有记忆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A组起始与保持1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MwoA组(P〈0.05)。(3)MA组发作期DRS总分以及注意、概念形成和记忆因子评分与OD-ARWMC评分呈负相关(r=-0.584,P〈0.01;r=-0.465,P〈0.05;r=-0.558,P〈0.01;r=-0.439,P〈0.05);MwoA组发作期DRS总分及概念形成因子评分与OD—ARWMC评分呈负相关(r=-0.328,P〈0.05;r=-0.276,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可出现脑白质病变及认知功能损害,尤其以有先兆偏头痛及发作期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头痛 有先兆偏头痛 发作期 发作间期 脑白质病变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高压氧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48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唐志华 毕波 唐志英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57-159,共3页
无先兆偏头痛也称普通偏头痛,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偏头痛的80%.相对于有先兆的偏头痛,其缺乏典型先兆,常为双侧颞部及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头痛反复发作,伴呕吐.头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日,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使症状复杂化.发作时常... 无先兆偏头痛也称普通偏头痛,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偏头痛的80%.相对于有先兆的偏头痛,其缺乏典型先兆,常为双侧颞部及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头痛反复发作,伴呕吐.头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日,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使症状复杂化.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呕吐偶可使头痛终止[1].与有先兆偏头痛相比,无先兆偏头痛具有更高的发作频率,可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常需要频繁应用止痛药治疗.其病因与遗传、内分泌与代谢因素、饮食与药物、精神因素等相关.有临床实验[2]显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有明确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头痛 养血清脑颗粒 疗效观察 临床实验 治疗 患者 高压氧 有先兆偏头痛
原文传递
应用对比经颅多普勒技术评价偏头痛和卵圆孔未闭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志彬 于生元 +3 位作者 王广义 刘秀芳 王芳 刘若卓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8年第4期380-383,共4页
目的:观察门诊有先兆偏头痛(MA),无先兆偏头痛(MO)患者和无头痛人群中卵圆孔未闭(PFO)的发生率,以及产生中或大分流PFO的发生率。方法:经受试者同意后,随机抽取我院神经内科门诊从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就诊的MA患者38例(男14例,女24例)... 目的:观察门诊有先兆偏头痛(MA),无先兆偏头痛(MO)患者和无头痛人群中卵圆孔未闭(PFO)的发生率,以及产生中或大分流PFO的发生率。方法:经受试者同意后,随机抽取我院神经内科门诊从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就诊的MA患者38例(男14例,女24例),MO患者44例(男15例,女29例),无头痛对照24例(男10例,女14例)。以肘前静脉注射手振生理盐水作为造影剂,并结合Valsaval动作,行经颅多普勒(TCD)监测,诊断PFO并对分流量进行分级。结果:MA组与对照组比,具有PFO者占42%,高于对照组的20%;其中中分流或大分流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O组具有PFO者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A患者比无头痛人群存在较多的PFO,其中出现中分流或大分流的显著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卵圆孔未闭 有先兆偏头痛 先兆头痛
原文传递
经颅多普勒和经食道超声诊断卵圆孔未闭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志彬 于生元 +3 位作者 王广义 王芳 刘秀芳 刘若卓 《中国医药》 2010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目的对门诊的偏头痛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经食道超声两项检查来诊断卵圆孔未闭,评估两者的优劣。方法经受试者同意后,选取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41例,无先兆偏头痛15例,有先兆偏头痛26例,自肘前静脉注射手... 目的对门诊的偏头痛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经食道超声两项检查来诊断卵圆孔未闭,评估两者的优劣。方法经受试者同意后,选取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41例,无先兆偏头痛15例,有先兆偏头痛26例,自肘前静脉注射手振生理盐水作为造影剂,并结合Valsava动作,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和经食道超声检测,诊断卵圆孔未闭。结果22例经颅多普勒超声和经食道超声检查两项均为阴性。16例两者均阳性,1例显示经食道超声阳性而经颅多普勒超声未发现微栓子信号。2例经颅多普勒超声阳性而经食道超声未发现卵圆孔未闭。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卵圆孔未闭的检测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可作为怀疑卵圆孔未闭患者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卵圆孔未闭 有先兆偏头痛 先兆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