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月面重力条件下的涡旋压缩机重力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孙小珠 王长焕 +6 位作者 许安易 李双菲 孙培杰 李鹏 杨旭 宋昱龙 曹锋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新一代高温热泵空间热管理技术可大幅提升系统散热温度,从而降低辐射器体积等发射成本,以应对探月工程中日益增长的散热能量密度需求。在月面重力或微重力环境下,高温热泵系统中压缩机的性能稳定性问题是制约高温热泵空间热管理技术发... 新一代高温热泵空间热管理技术可大幅提升系统散热温度,从而降低辐射器体积等发射成本,以应对探月工程中日益增长的散热能量密度需求。在月面重力或微重力环境下,高温热泵系统中压缩机的性能稳定性问题是制约高温热泵空间热管理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此问题,针对月面重力条件要求,对压缩机性能参数进行重力相关性研究,在地球常规重力情况下,通过改变涡旋压缩机轴向安装方位与角度,探究不同重力条件下压缩机的运行特性;分别设定蒸发/冷凝温度为10/55℃以及10/60℃下,对涡旋压缩机在轴向全空间位置情况下的性能参数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压缩机的轴向安转角度对压缩机的功耗几乎没有影响,而对系统制冷量以及系统效率则有显著影响,且随着冷凝温度的升高而影响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重力 热泵技术 涡旋压缩机 重力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月面下降过程研究
2
作者 张敏捷 梁鲁 杨雷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4,共7页
针对载人月面着陆器和载人月面移动实验室的动力下降过程中环境复杂、模型不确定性大、干扰强、总体设计难度大的问题,搭建了月面下降高精度模型软着陆控制-羽流-着陆缓冲-人控多学科联合仿真平台,并利用改进的自抗扰控制方法研究月面... 针对载人月面着陆器和载人月面移动实验室的动力下降过程中环境复杂、模型不确定性大、干扰强、总体设计难度大的问题,搭建了月面下降高精度模型软着陆控制-羽流-着陆缓冲-人控多学科联合仿真平台,并利用改进的自抗扰控制方法研究月面缓速下降过程。以载人月面移动实验室为研究对象,首先,在Adams软件中建立了月面移动实验室包含承力结构、大容量贮箱、着陆支腿、发动机、气电管路等部件的精细多体动力学模型;然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构建了月面移动实验室下降过程的导航、制导与控制功能模块,针对月面下降过程中的羽流等复杂干扰、发动机推力模型不准确等强不确定性问题,采用了改进的自抗扰控制方法;最后,利用该联合仿真平台对月面下降过程进行迭代仿真,验证了飞行器系统对发动机推力特性不确定性等各类干扰的鲁棒性以及对单台发动机故障的冗余控制能力。结果表明:采用对飞行器精细化建模并进行跨平台、多学科联合仿真的方法,能有效评估飞行器在复杂干扰、强不确定性及故障条件下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着陆器 自抗扰控制 多体动力学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月面微型热管堆电源概念设想
3
作者 赵泽龙 杨睿 +4 位作者 王傲 徐驰 郭键 安伟健 胡古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3-518,共6页
未来月球科研站建设及月面探测等任务需解决长期稳定能源及电力供给问题,受月面复杂环境影响,月面能源供给挑战极大。核反应堆电源具有长寿命、全天候、环境耐受力强等优势,是解决月面任务长期能源需求的理想选择,热管冷却型反应堆作为... 未来月球科研站建设及月面探测等任务需解决长期稳定能源及电力供给问题,受月面复杂环境影响,月面能源供给挑战极大。核反应堆电源具有长寿命、全天候、环境耐受力强等优势,是解决月面任务长期能源需求的理想选择,热管冷却型反应堆作为一种新型反应堆电源具有系统简单、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等特点,且易于实现长寿命设计。针对目前月面能源问题,提出了采用500 W电功率月面微型热管堆电源供电的初步设想,并重点对其屏蔽设计及辐射防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屏蔽设计方案及辐射防护措施。经过初步屏蔽设计研究,该电源可采用移动式、月面固定点位布置及浅坑式布置多种方式为月面用电设备供电,质量可约束在500 kg左右,轻质且微型,为科研站月面核反应堆电源屏蔽设计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科研站 月面能源需求 月面微型热管堆 屏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月球探测月面活动机器人的发展机遇及关键技术
4
作者 张崇峰 王慎泉 韩亮亮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3-561,共9页
世界航天领域迎来了月球探测的新热潮,在日益丰富、复杂的载人月球探测月面活动中,机器人可在人机联合探测、原位资源利用等任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围绕月面机器人在载人探月月面活动中的应用,调研了国外载人月球探测计划中提出的机器人... 世界航天领域迎来了月球探测的新热潮,在日益丰富、复杂的载人月球探测月面活动中,机器人可在人机联合探测、原位资源利用等任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围绕月面机器人在载人探月月面活动中的应用,调研了国外载人月球探测计划中提出的机器人任务及方案;结合我国载人月球探测规划,梳理分析了无人验证、航天员首次登月、科考与开发等不同阶段对机器人的配置需求和发展机遇;面向极端地形条件下的人机联合探测、联合大范围移动、熔洞宜居性探测等典型场景,设计了机器人的活动流程;梳理分析了月面机器人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及难点,可为我国载人月球探测月面活动机器人系统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探 月面活动 月面机器人 发展机遇 人机联合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月面建造机器人组装挂载控制
5
作者 李博鑫 王兆魁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1-599,共9页
月球基地建造是未来月球长期驻留科学探测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要求,月面建造机器人的组装挂载控制是未来月面探测和月面建造中亟须突破的关键技术。为应对月面动态非结构化环境和建造任务自主性带来的挑战,规划了月面建造机器人组装挂... 月球基地建造是未来月球长期驻留科学探测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要求,月面建造机器人的组装挂载控制是未来月面探测和月面建造中亟须突破的关键技术。为应对月面动态非结构化环境和建造任务自主性带来的挑战,规划了月面建造机器人组装挂载的任务场景,提出了基于视觉和力反馈多模感知融合的两阶段深度强化学习组装挂载控制方法,提出了基于视觉位姿范数和基于分阶段力导数的奖励函数准则。通过仿真和地面真实机器人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实现了由图像和力输入到组装挂载动作直接输出的端到端控制,解决了月面建造中复杂部件的高精度机器人组装挂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建造 月面机器人 组装挂载控制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TS器件的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智能计算系统
6
作者 龚健 原大康 +5 位作者 王华伟 衣学慧 冯丹 邢琰 高瑛珂 李圣龙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0,共8页
在空间应用领域,微小型化、低成本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和发展趋势.本文面向深空探测,提出一种基于商用货架(commercial off the shelf,COTS)软硬件的微小型化人工智能计算系统架构和设计方法,实现了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的智能计算... 在空间应用领域,微小型化、低成本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和发展趋势.本文面向深空探测,提出一种基于商用货架(commercial off the shelf,COTS)软硬件的微小型化人工智能计算系统架构和设计方法,实现了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的智能计算基础硬件和软件,通过了地面各项环境试验验证,并成功完成了月面在轨飞行验证.该方法为COTS器件的进一步空间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S器件 智能计算 微小型化 月面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元法在月面建造力学分析中的研究及应用
7
作者 周诚 李浩然 +1 位作者 夏一峰 周燕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6-42,共17页
【目的】为了深入了解月面建造过程中月壤的力学特性,评估月基装备性能,优化月面建造作业,开展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在月壤接触力学领域的应用调查研究,旨在利用离散元法为未来月球基地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目的】为了深入了解月面建造过程中月壤的力学特性,评估月基装备性能,优化月面建造作业,开展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在月壤接触力学领域的应用调查研究,旨在利用离散元法为未来月球基地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研究现状】基于地质勘探、资源采集及运输、建造作业等月面原位建造任务场景,分析月壤颗粒的建模与参数标定,介绍月基装备与月壤的接触作用研究现状,概述离散元法在钻-壤作用模拟、铲-壤作用模拟、轮-壤作用模拟及足-壤作用模拟中的应用,探讨基于离散元法的天然月基承载力分析。【结论与展望】提出降低几何模型复杂度、优化粒间接触模型及参数是提高宏观尺度月壤离散元建模精度以应对大规模月面建造场景的有效方法。认为利用离散元法进行铲挖式月壤采集装置及足式月球车设计在未来可以为月面建造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面向月面建造,离散元法将在水冰资源利用、建筑物月面承载力分析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建造 离散元法 壤采集 基装备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面建造结构的微流星体撞击防护分析研究与展望
8
作者 周诚 李雄彬 +1 位作者 高玉月 周燕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7-1349,共13页
为应对微流星体的超高速撞击对未来月球基地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威胁,概述了微流星体环境对月面结构所带来的潜在危害,梳理和归纳了不同的月面防护结构类型及其组成、建造方式和特点等,并重点分述了微流星体对月面防护结构撞击作用的3种分... 为应对微流星体的超高速撞击对未来月球基地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威胁,概述了微流星体环境对月面结构所带来的潜在危害,梳理和归纳了不同的月面防护结构类型及其组成、建造方式和特点等,并重点分述了微流星体对月面防护结构撞击作用的3种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月面防护结构抵御微流星体超高速撞击的防护效果,同时总结了不同的月面防护结构超高速撞击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最后提出了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未来月面建造结构的防护设计、模拟试验和分析计算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星体环境 月面防护结构形式 防护性能 超高速撞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面通信导航基础设施总体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炯卉 王孖杰 +5 位作者 白帆 顾征 辛鹏飞 贾敏 赵洪博 彭兢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42,共13页
月面通信导航基础设施是地月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月面局部热点区域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通信网络服务,同时可与近月导航星座相配合提供月面区域定位导航基准和一定的定位导航授时能力。面向当前重大工程和未来大规模月面... 月面通信导航基础设施是地月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月面局部热点区域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通信网络服务,同时可与近月导航星座相配合提供月面区域定位导航基准和一定的定位导航授时能力。面向当前重大工程和未来大规模月面活动的中长期战略发展,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月面通信导航基础设施总体架构,包括月面通信导航网络架构以及月面与空间接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月面频率规划、电波模型、网络接入、高速传输、定位导航等核心问题的解决途径。最后,提出分步建设建议和技术发展路线图,为未来月球探测任务通信与导航系统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 通信导航 基础设施 总体架构 发展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测绘首幅月面图背后的故事
10
作者 王树连 《资源导刊》 2024年第2期55-57,共3页
“第一幅月面图像是绕月探测工程成功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宣示我国千年奔月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第一幅月面图像。中国首幅月面图,是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与测绘科学技术人员... “第一幅月面图像是绕月探测工程成功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宣示我国千年奔月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第一幅月面图像。中国首幅月面图,是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与测绘科学技术人员精诚合作,利用中国航天器、探测器获取的月面图像研制的重要探月成果。十几年过去了,让我们追忆中国首幅月面图的研制过程,关注这一重大创新成果背后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 测绘科学技术 中国国家航天局 球探测工程 重大创新成果 中国航天 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面飞行器动力下降段多目标轨迹规划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义宇 袁帅 张泽旭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针对未来月面着陆动力下降段轨迹规划需综合考虑多性能指标的问题,提出一种对飞行轨迹先优化后决策的多目标轨迹规划方法.在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D-AWA(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based on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we... 针对未来月面着陆动力下降段轨迹规划需综合考虑多性能指标的问题,提出一种对飞行轨迹先优化后决策的多目标轨迹规划方法.在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D-AWA(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based on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weight adjustment)的框架下对轨迹规划的多个指标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单指标的子问题.将凸优化算法作为求解单目标轨迹优化子问题的底层算法,嵌套在MOEA/D-AWA的框架中,经过迭代优化获得一组动力下降段飞行轨迹,其构成多目标轨迹规划问题的帕累托最优解集.根据模糊决策理论对各个帕累托最优解对应的多个轨迹指标逐步降阶并进行综合评估,经过决策得到多指标约束下的飞行轨迹.仿真实验表明,该轨迹规划方法能够在综合多目标的情况下,优化获得一组动力下降轨迹集合,且能够根据不同任务要求从中决策出最优的动力下降段轨迹,可有效解决月面飞行器的多目标轨迹规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飞行器 轨迹优化 多目标优化 帕累托前沿 模糊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月面探测高效能源技术综述
12
作者 张德斌 朱超 +1 位作者 马季军 何小斌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103,共15页
根据我国载人月球探测规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后续将进入月球科考与开发阶段。能源作为制约月球科考与开发阶段的关键因素,将直接影响整个任务规划的有效实施。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月面探测能源系统发展现状;总结出载人月面探... 根据我国载人月球探测规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后续将进入月球科考与开发阶段。能源作为制约月球科考与开发阶段的关键因素,将直接影响整个任务规划的有效实施。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月面探测能源系统发展现状;总结出载人月面探测能源系统的发展启示。基于载人月面探测能源系统的研究,对大功率高效发电技术、大规模储能技术、控制与管理技术、传输与分配技术进行分析。通过调研多种能源技术发展现状,结合月面应用场景,针对性地提出了工程验证类、技术攻关类和创新发展类3类关键技术发展建议,可为我国后续载人月面探测高效能源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月面探测 高效能源系统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行走一体式月面探测器性能分析与优化
13
作者 何天宇 董洋 +2 位作者 周士明 赵军鹏 王春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47-2556,共10页
针对缓冲行走一体式月面探测器将着陆缓冲与月面行走功能融为一体,导致设计优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缓冲特性和行走特性的性能分析与优化方法。根据月面探测器着陆腿的功能需求,设计了构型为RUP-2RUPS的冗余自由度并联机构,并... 针对缓冲行走一体式月面探测器将着陆缓冲与月面行走功能融为一体,导致设计优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缓冲特性和行走特性的性能分析与优化方法。根据月面探测器着陆腿的功能需求,设计了构型为RUP-2RUPS的冗余自由度并联机构,并建立其参数化模型,该构型可通过运动副生效或失效实现缓冲和行走2种功能的构型切换。结合全因子实验方法分析月面探测器的两功能运动学特性与动力学特性,依据月面复杂着陆和行走工况,给出综合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在敏感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随优化过程更新的全工况响应面模型与非劣排序遗传算法,完成月面探测器着陆腿构型参数的优化。所提方法在提高运算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每轮优化均能筛选出当前构型的最恶劣着陆工况,并计算其极限值。优化后,最大有效工作空间增加了8.7%,抗翻倒性能最小值提高了4.0%,抗底面触月性能最小值提高了0.2%,整体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探测器 运动学分析 动力学分析 响应模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月面原位制造/建造的月壤成型利用技术综述
14
作者 张日晗 王统才 +1 位作者 李亮 王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5-830,共16页
月面资源原位利用技术对于我国月球探测任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月面原位建造技术是月球基地建设和运维的支撑性技术,以月壤为原料的增材制造技术有望在未来月面原位建造/制造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国内外主要的... 月面资源原位利用技术对于我国月球探测任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月面原位建造技术是月球基地建设和运维的支撑性技术,以月壤为原料的增材制造技术有望在未来月面原位建造/制造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国内外主要的月壤原位成型利用技术进行了详细调研及分类汇总,介绍了月表环境及月壤特性,从月面环境约束、月壤材料特性及工程实际需求出发,按照是否需要额外添加剂将月壤成型技术分为直接成型利用和间接成型利用两类技术,分别从技术原理、预处理方法、添加物种类、工艺条件、设备类型、成型速度、成型精度、能耗及后处理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相关技术及其优缺点,并且从未来月球探测任务中月面原位制造/建造的需求出发,结合各项技术的特点及不同的应用场景,提出了月壤原位成型利用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壤成型 月面资源原位利用技术 增材制造 球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节热离子型月面堆电源堆芯方案研究
15
作者 王征 孙征 +1 位作者 侯丞 赵守智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443,共9页
核反应堆电源是月球科研站电力供应最重要选项之一。根据月球科研站的用电需求,给出了净电功率为40kWe,寿命为10a的单节热离子型月面核反应堆电源堆芯方案。由于单节热离子燃料元件既可以在地面完成燃料装载也可较为方便地在月面进行燃... 核反应堆电源是月球科研站电力供应最重要选项之一。根据月球科研站的用电需求,给出了净电功率为40kWe,寿命为10a的单节热离子型月面核反应堆电源堆芯方案。由于单节热离子燃料元件既可以在地面完成燃料装载也可较为方便地在月面进行燃料装载,提出两种不同燃料装载模式下的堆芯方案。通过燃料分区装载对堆芯方案进行了径向功率分布的优化,并对堆芯的功率分布、温度效应、转鼓与安全棒价值、燃耗及氢泄漏效应、反应性平衡以及特殊临界安全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堆芯方案均能满足中子学设计及特殊临界安全的要求且各有特点。研究成果可为月面堆电源堆芯方案的选择以及工作流程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科研站 月面堆电源 单节热离子燃料元件 氢化钇 堆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公司奥德修斯号月面着陆器任务浅析
16
作者 许健 王平 +4 位作者 黄克武 王丹 赵毓 余欢 侯振东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1-I0011,共11页
针对M公司的Nova-C级月面着陆器奥德修斯号开展了分析,从整器构型、飞行过程、载荷配置、任务评价4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此次任务中遇到的故障以及处置措施进行了梳理,剖析了商业航天的特征,最后总结了商业航天运营模式对于我国航天事... 针对M公司的Nova-C级月面着陆器奥德修斯号开展了分析,从整器构型、飞行过程、载荷配置、任务评价4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此次任务中遇到的故障以及处置措施进行了梳理,剖析了商业航天的特征,最后总结了商业航天运营模式对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启示,以及本次飞行任务中的亮点和故障情况对我国月球探测任务的启示,并给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着陆器 奥德修斯号 商业航天 载人球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G⁃YOLO:基于YOLOv8改进的轻量化月面障碍物检测算法
17
作者 汤子旋 张伟 +3 位作者 李俊麟 陈思宇 徐岩松 刘然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6-675,共10页
为了提高月面障碍物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改进的轻量化陨石坑和月面岩石检测算法FSG⁃YOLO。首先,采用FasterNet作为主干网络,提升模型对于陨石坑和月面岩石的特征提取能力,同时减少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提升检测速度... 为了提高月面障碍物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改进的轻量化陨石坑和月面岩石检测算法FSG⁃YOLO。首先,采用FasterNet作为主干网络,提升模型对于陨石坑和月面岩石的特征提取能力,同时减少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提升检测速度;然后,引入Si⁃mAM注意力机制模块,在不增加原始网络参数的同时提高模型的特征融合能力;最后,采用GIoU作为模型的损失函数,提高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原模型,FSG⁃YO⁃LO在自建月面障碍物数据集上的平均精度均值提升了4.0%,模型参数量减少了41.86%,计算量减少了38.27%,检测速度提高了19.99%。算法能够平衡精度和轻量化的需求,能有效适用于复杂空间环境下月面障碍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障碍物检测 YOLOv8 轻量化 注意力机制 GIo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面科研站核反应堆电源系统发展现状
18
作者 夏彦 朱凯博 +1 位作者 孙韶蕾 魏志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04-423,共20页
伴随着月球科考与开发的全面展开,月面科研站的工程建设已逐渐提上日程,为月面科研站提供可靠、持续、长寿命的电力供应是先决条件。核反应堆电源系统,因适应月球各纬度地区和长昼夜交替条件,具有持续提供高功率输出、高能量密度和长寿... 伴随着月球科考与开发的全面展开,月面科研站的工程建设已逐渐提上日程,为月面科研站提供可靠、持续、长寿命的电力供应是先决条件。核反应堆电源系统,因适应月球各纬度地区和长昼夜交替条件,具有持续提供高功率输出、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特点,被视为月面科研站能源系统主电源最有潜力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总结了人类探月历史的演化,紧接着介绍了月面科研站能源系统面临的环境条件以及能源需求,然后介绍了月面核反应堆电源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梳理了国内外当前各种月面科研站核反应堆电源系统的概念设计和开发阶段情况,最后对未来月面用核反应堆电源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针对技术突破和应用需求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科研站 核反应堆 热电转换系统 热排散系统 电源管理与分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面“车路耦合”运输系统设想
19
作者 严一粟 郭继峰 《空间科学与试验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40-48,共9页
我国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突出“科学认识+资源利用”双核心目标,以月球原位资源利用为首要技术内容。为有效配合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的工程实施,本文对贯穿月球原位资源勘察、开采与建筑建造环节的月面运输能力进行探究与设想,首先分析了... 我国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突出“科学认识+资源利用”双核心目标,以月球原位资源利用为首要技术内容。为有效配合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的工程实施,本文对贯穿月球原位资源勘察、开采与建筑建造环节的月面运输能力进行探究与设想,首先分析了现有月面移动能力在里程、速度与感知设施的缺陷;随后针对月面运输线路与载具的作业特点,梳理了对二者的基本要求,提出“载具+道路设施”的车路耦合运输系统架构;最后在总结、分析现有潜力工程技术后,提炼出一体化与标准化两条运输系统推进路径,建立基于任务区域环境特性的车路耦合运输系统遴选指标,并进一步给出三个关键研究方向建议,以求在系统顶层设计上为月面交通系统的过渡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资源利用 月面运输能力 车路耦合 载具+道路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面积及漫射体假设月面模型的月表红外辐射外热流计算误差分析
20
作者 刘秀斌 李猛 +2 位作者 朱晔 王海亮 尚坤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357-361,共5页
月面外热流分析是月面航天器热控设计的前提,而月面红外辐射是月面外热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研究而言,月面辐射外热流计算所采用的几何模型及光学参数并不相同,计算结果相差较大。本文针对有限面积的月面几何模型及采用漫射体假设... 月面外热流分析是月面航天器热控设计的前提,而月面红外辐射是月面外热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研究而言,月面辐射外热流计算所采用的几何模型及光学参数并不相同,计算结果相差较大。本文针对有限面积的月面几何模型及采用漫射体假设的辐射参数模型开展误差分析,旨在提高月面红外辐射外热流计算精度。笔者依据热辐射原理及月面环境特点建立了月面红外辐射外热流模型,面对具体案例,利用理论计算及仿真分析进行求解,最后针对有限面积及漫射体假设两种影响因素开展误差分析,分析结果能够为月面外热流计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红外辐射 外热流 有限 漫射体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