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6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个月内疾病进展在套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意义
1
作者 马瑞雪 张芊芊 +6 位作者 陈惠敏 胡瑾 陆丰艺 韩倩楠 李振宇 徐开林 陈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2-707,共6页
目的:探讨24个月内疾病进展(POD24)对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总生存的影响,比较POD24和非POD24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有治疗指征且经过正规治疗的MCL患者50例,根据POD24发生情... 目的:探讨24个月内疾病进展(POD24)对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总生存的影响,比较POD24和非POD24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有治疗指征且经过正规治疗的MCL患者50例,根据POD24发生情况进行分组,进行预后评估及临床特征比较。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发生POD24、PLT、白蛋白、MIPI评分、ECOG PS评分、LDH均是影响初诊MCL患者OS的因素(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POD24[HR=16.797(95%CI:3.671-76.861),P=0.001]、白蛋白<40 g/L[HR=3.238(95%CI:1.095-9.572),P=0.034]、ECOG PS≥2分[HR=4.005(95%CI:1.033-15.521),P=0.045]是影响MC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OD24患者较非POD24患者起病时PLT<100×10^(9)/L的发生率(33.3%vs 5.9%,P=0.033)及ECOG PS≥2分的发生率(45.5%vs 5.9%,P=0.040)明显增高。结论:POD24为影响MCL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起病时伴PLT<100×10^(9)/L、ECOG PS≥2分的患者发生POD24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24个月内疾病进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7月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涝—旱转折事件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炜 赵艳丽 +2 位作者 高晶 李林惠 王慧敏 《干旱气象》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2022年7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且呈前期偏多、后期偏少的涝—旱转折性分布特征,分析不同阶段环流分布差异和影响系统间的配置对进一步做好内蒙古汛期降水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内蒙古116站逐日降水量、国家气候中心130项气... 2022年7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且呈前期偏多、后期偏少的涝—旱转折性分布特征,分析不同阶段环流分布差异和影响系统间的配置对进一步做好内蒙古汛期降水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内蒙古116站逐日降水量、国家气候中心130项气候指数、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逐月海表温度资料,分析2022年7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涝-旱转折事件的成因。结果表明:(1)2022年7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降水量严重偏少,为该地区1991年以来同期降水最少、气象干旱最为严重。(2)7月1—11日降水相对偏多,冷空气路径偏北且强度较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位置偏北、偏西,冷暖空气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交绥,加之这一时段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偏北,内蒙古中西部位于急流轴以南,有利于高层辐散和上升运动发展。7月12—31日降水明显偏少,环流经向度加大,冷空气活动路径偏南且强度增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且位置明显偏南,不利于水汽输送,加之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偏南,内蒙古中西部位于急流轴以北,不利于高层辐散和上升运动发展;7月中旬后期至下旬高空西风急流南北向扰动偏强有利于激发东亚—西北太平洋经向遥相关波列,使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从而导致降水偏少。(3)日本海至北太平洋西北部地区的海温异常是影响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降水多寡的重要外强迫信号之一。2022年7月该海区海温异常偏高,其上空激发的气旋式环流减弱了南方暖湿水汽的经向输送,是导致内蒙古中西部降水由涝转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西部 2022年7 涝-旱转折 气象干旱 海温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东亚冬季风月内尺度振荡特征及其与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齐冬梅 李跃清 +1 位作者 陈永仁 德庆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30,共12页
利用NCEP/NCAR R2逐日再分析资料和西南地区气象台站逐日气温资料,通过带通滤波、小波分析、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2010年东亚冬季风月内尺度振荡特征及其与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的联系。结果表明,2010年东亚冬季风在月内时... 利用NCEP/NCAR R2逐日再分析资料和西南地区气象台站逐日气温资料,通过带通滤波、小波分析、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2010年东亚冬季风月内尺度振荡特征及其与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的联系。结果表明,2010年东亚冬季风在月内时间尺度上主要存在7天左右、12天左右以及30天左右为主要振荡周期的低频振荡。东亚冬季风月内尺度,准1周、准2周时间尺度内的振荡特征可以很好指示出同期西南地区较强的低温过程,且在准2周尺度比准1周尺度对西南地区冬季低温的影响更明显。月内尺度、准1周、准2周尺度上东亚冬季风正、负位相时,无论是对流层高层、中层、低层环流场分布形势均有显著差别,当东亚冬季风正位相时对流层从高层到低层环流场形势均有利于西南地区冬季低温,而负位相时环流形势相反,不利于西南地区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冬季风 月内时间尺度 西南地区 冬季气温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内尺度南半球环状模对应的大气环流异常传播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晓峰 李建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9-1113,共15页
本文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半球环状模(Sou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简称SAM)在月内时间尺度(sub-monthly timescales,5~30天)上相关环流的垂直和水平传播特征。结果表明,月内SAM对应的纬向风异常和温度异常具有... 本文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半球环状模(Sou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简称SAM)在月内时间尺度(sub-monthly timescales,5~30天)上相关环流的垂直和水平传播特征。结果表明,月内SAM对应的纬向风异常和温度异常具有明显自南极地区向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水平传播特征;在垂直方向上,纬向风异常为明显上传特征,温度异常则具有在极地和高纬度地区明显上升、低纬度地区下沉的特点。月内SAM对应的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上传信号表明,在较短的月内时间尺度上,对流层信号可以突破对流层顶,上传达到平流层;而月内SAM对应的整层南传信号表明,南极地区环流变化超前于中高纬度地区,因此在1~3周的月内时间尺度上,极区信号可能对中高纬地区信号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半球环状模 月内时间尺度 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汛期降水月内时间尺度周期振荡的年代际变化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海文 丁一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7-167,共11页
利用中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使用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华北汛期降水的月内时间尺度周期振荡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华北夏季风的月内时间尺度周期振荡存在显著的年... 利用中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使用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华北汛期降水的月内时间尺度周期振荡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华北夏季风的月内时间尺度周期振荡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使得华北汛期降水在两个不同阶段,存在着显著不同的月内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在华北汛期降水偏多阶段,华北在整个汛期从开始到结束,都存在单一的、显著的3~8d天气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高频降水;华北日降水量具有典型的单峰结构,汛期日降水于7月下旬达到最大,随后逐步减弱,遵循着"7下8上"之规律。华北汛期降水偏少阶段,显著的天气时间尺度的高频降水,直到7月中旬才开始出现,出现时间较迟;7月22日以后,华北汛期日降水又存在着3~8d和10~20d两种时间尺度周期振荡的叠加;日降水值于7月上旬出现次极大值,随后降水有所减弱,到8月上旬出现最大值,随后降水再减弱,显示出一定的低频振荡特征;而且在7月26日至8月6日期间,10~20d低频降水又以负位相开始,正位相结束,这些都表现出和降水偏多阶段"7下8上"之规律不一样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降水 月内尺度 年代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半球环状模月内活动的主要时间尺度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晓峰 李建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5-231,共17页
基于"大气环状活动带"的概念,利用逐日再分析资料对南、北半球环状模(简称SAM、NAM)的季节活动特征及月内活动的主要时间尺度(Submonthly timescale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M具有冬季强、夏季弱的年循环特征,而SAM则表现出... 基于"大气环状活动带"的概念,利用逐日再分析资料对南、北半球环状模(简称SAM、NAM)的季节活动特征及月内活动的主要时间尺度(Submonthly timescale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M具有冬季强、夏季弱的年循环特征,而SAM则表现出明显的准半年循环特征。并且,逐年的功率谱分析进一步显示:NAM的月内活动的主要时间尺度以准1周和准2周为主,且它们具有共生性,准3周为相对次要的周期;而SAM的月内活动周期与NAM相似,准2周和准1周较强,准3周次之。NAM和SAM的月内活动在不同特征时间尺度上的空间特征及其时间演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状活动带 南、北半球环状模 月内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内重要天气过程与气候趋势预测系统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伯民 信飞 +4 位作者 沈愈 李震坤 杨雅薇 史印山 林纾 《气象科技进展》 2013年第1期46-51,共6页
对月内(延伸期)重要天气过程与气候趋势预测系统(MAPFS 1.1)的框架、预测方法与模块功能、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该系统包含三种强降水过程预测方法模块和一种月降水趋势预测方法模块,目前已在华东区域等10个省市业务单位投入... 对月内(延伸期)重要天气过程与气候趋势预测系统(MAPFS 1.1)的框架、预测方法与模块功能、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该系统包含三种强降水过程预测方法模块和一种月降水趋势预测方法模块,目前已在华东区域等10个省市业务单位投入应用或业务试验,初步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试验效果。上海、江苏、浙江气候中心等10家业务单位用低频图预报的2012年汛期月内强降水过程准确率平均达到67.7%,其中6家单位的准确率超过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内强降水过程 预测业务系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内尺度北半球环状模水平和垂直活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晓峰 李建平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6-1061,共16页
采用李建平等定义的更好表征北半球环状模变化的指数,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从对流层的角度分析了北半球环状模在月内时间尺度上的相关环流的垂直和水平传播特征。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温度异常在对流层,尤其是近地层,表现为... 采用李建平等定义的更好表征北半球环状模变化的指数,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从对流层的角度分析了北半球环状模在月内时间尺度上的相关环流的垂直和水平传播特征。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温度异常在对流层,尤其是近地层,表现为由极区和高纬度地区向中低纬度地区强的南传特征,而在平流层则为由中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弱的北传特征;纬向风场异常则表现为整层由高纬度地区向中低纬度地区的南传特征。垂直方向上,温度异常在中纬度地区具有较强的自下对流层向平流层上传现象,在高纬度和热带地区则为下传特征;纬向风异常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表现为明显的上传特征。在水平方向上,与北半球环状模月内主要特征尺度(即准1周、准2周和准3周)上相关的环流传播特征比较相似;在垂直方向上,北半球环状模准1周和准2周时间尺度上的环流传播特征较为相似,而准3周尺度上的环流传播特征与它们差异稍大。在对流层中低层,上述环流异常较强的南传特征表明,在月内时间尺度上中高纬度环流异常对中低纬度环流异常可能具有重要的预测意义;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月内北半球环状模对应温度异常和纬向风场异常信号存在明显的上传特征表明,与北半球环状模异常活动相关的天气变化并非完全源于平流层,在较短时间尺度上,对流层的信号可以突破对流层顶,上传达到平流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半球环状模 月内时间尺度 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冬季风月内活动的主要时间尺度及其振荡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齐冬梅 李跃清 +2 位作者 唐信英 岑思弦 周长艳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5年第4期42-47,共6页
利用1979~2012年NCEP/NCAR R2逐日再分析资料和西南地区气象台站观测资料,通过小波分析、带通滤波、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东亚冬季风月内活动的主要时间尺度及其振荡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亚冬季风具有明显... 利用1979~2012年NCEP/NCAR R2逐日再分析资料和西南地区气象台站观测资料,通过小波分析、带通滤波、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东亚冬季风月内活动的主要时间尺度及其振荡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亚冬季风具有明显的月内周期性活动特征,其月内活动时间尺度主要以准1周、准2周和准3周左右的时间周期为主,其中准2周比准1周和准3周略强。月内尺度、准1周、准2周时间尺度内的东亚冬季风指数的强盛期和西南地区冬季低温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其月内尺度、准1周、准2周时间尺度内的振荡特征可以很好指示出同期西南地区较强的低温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冬季风 月内时间尺度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六个月内再次早、中孕终止方法探讨——附4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爱华 陈勤芳 程利南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6个月内再次妊娠终止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412例剖宫产6个月内再次妊娠的住院女性终止妊娠方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选择在B超下负压吸宫术与药物流产两种方法终止≤10周的宫内妊娠,出血分别为9.56±5.28ml... 目的:探讨剖宫产6个月内再次妊娠终止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412例剖宫产6个月内再次妊娠的住院女性终止妊娠方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选择在B超下负压吸宫术与药物流产两种方法终止≤10周的宫内妊娠,出血分别为9.56±5.28ml和14.65±15.02ml,P<0.05,负压吸宫术前行宫颈准备与不准备两组术时出血分别为:8.47±3.72ml和12.0±8.22ml。药物流产清宫率妊娠≤10周和>10周分别为85.7%和96.2%(平均87.2%)。利凡诺引产前行宫颈准备与未行宫颈准备两组出血量无明显差异,但引产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35.06±5.38h和41.37±13.07h。结论:终止剖宫产6个月内再次妊娠,孕早期可采用药物流产或B超监测下行吸宫术,术前以米索药物宫颈准备,出血少,安全性高。若终止10-16周的妊娠,可选择药物流产,但清宫率较高。孕期超过16周以利凡诺引产宜作宫颈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6个月内 妊娠终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再住院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艺萍 何文芳 +2 位作者 熊淑云 李观蓝 程丹微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6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再住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COPD住院并在出院1个月内再住院的患者46例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时期,病情严重程度相近的COPD住院并在出院1个月内未再住院患...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再住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COPD住院并在出院1个月内再住院的患者46例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时期,病情严重程度相近的COPD住院并在出院1个月内未再住院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确定造成COPD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再住院的影响因素。结果结果显示,合并症数量、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药物使用、住院期间全身激素使用是COPD患者发生1个月内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出院后药物吸入和出院后良好医嘱依从性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COPD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再住院的相关影响因素诸多且复杂,医护人员需针对COPD患者临床需求合理选择应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重视培养患者用药依从性,联合多学科全面诊断治疗,以降低患者二次入院率,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1个月内再住院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月内婴儿麻疹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史庆国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9-489,共1页
关键词 婴儿麻疹 临床分析 8个月内 发病年龄 麻疹疫苗 上升趋势 临床特点 发病率 低龄化 误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月内婴儿麻疹91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29期3575-3576,共2页
目的分析8个月内婴儿麻疹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91例8个月内婴儿麻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除了1月龄无婴儿发病外,2~8月龄均有婴儿发病,其中以6~8月龄为主,占66%。②全年散发,2—4月份为... 目的分析8个月内婴儿麻疹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91例8个月内婴儿麻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除了1月龄无婴儿发病外,2~8月龄均有婴儿发病,其中以6~8月龄为主,占66%。②全年散发,2—4月份为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的56%。③农村婴儿发病较多,占75%。④临床症状典型,皮疹多为充血性斑丘疹,口腔麻疹黏膜斑(科氏斑)明显。⑤并发症较多。以肺炎、喉炎、肝脏损伤、心肌损伤为主,重症病例可导致死亡。结论8个月内婴儿麻疹,临床表现典型,病情偏重,并发症多。为减少婴儿麻疹发病,应提高基础免疫覆盖率及接种质量;适当提前婴儿的初免年龄至6月龄;流行期间,对育龄妇女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8个月内婴儿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月内婴儿麻疹13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周冬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8期601-601,共1页
关键词 8个月内 婴儿 麻疹 临床分析 体征 症状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内尺度上与冬季北太平洋大范围海温暖异常相联系的海气相互作用特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宏莉 徐海明 +1 位作者 马静 邓洁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3-308,共16页
本文采用1985~2015年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及能源部(NCEP/DOE)再分析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海温(SST)等资料,基于大范围SST异常的确定规则,在北太平洋区域选取了8个暖事件,采用跟随SST异常中心的动态合成方法,研究分析了冬... 本文采用1985~2015年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及能源部(NCEP/DOE)再分析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海温(SST)等资料,基于大范围SST异常的确定规则,在北太平洋区域选取了8个暖事件,采用跟随SST异常中心的动态合成方法,研究分析了冬季北太平洋生命史为50天左右的大范围SST暖异常在其盛期前后的月内尺度海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大范围SST暖异常前期主要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后期则主要表现为海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2)SST暖异常伴随的大气结构在前后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前期SST暖异常上空伴随着相当正压的偶极型气压异常(即东北侧为异常高压而西南侧为异常低压),对应大气偏东风异常。后期SST暖异常区北侧上空伴随着相当正压的低压异常,南侧为弱高压异常,对应大气偏西风异常。(3)在SST暖异常后期大气出现了气旋式环流异常响应,这主要是因为高频瞬变涡旋反馈强迫在起关键作用,且瞬变涡度的强迫作用是主要贡献因子。(4)海流结构在前后期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前期海洋动力过程不利于维持SST暖异常,后期异常暖平流和异常下沉流均有助于维持SST暖异常及其对大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内尺度 北太平洋 大范围海温异常 海气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地区持续性暴雨过程的月内环流异常和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璐 汤燕冰 高坤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8-557,共10页
利用1951—2009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使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识别出对江南地区持续性暴雨过程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月内环流异常特征,并结合天气分析方法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过程发生前3—1周,环流异常特征在中纬度... 利用1951—2009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使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识别出对江南地区持续性暴雨过程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月内环流异常特征,并结合天气分析方法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过程发生前3—1周,环流异常特征在中纬度的欧亚地区、北太平洋和南半球印度洋集中分布,其中欧亚和南半球环流异常特征反映的是沿高空急流东传的Rossby波列。正是上述环流异常特征传播和生消所对应的环流异常调整,使得副热带高压(副高)、阻塞高压、梅雨槽等关键环流系统分阶段逐步发展到位,形成有利于过程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锁相"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暴雨过程 江南地区 月内环流异常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月内婴儿正常髋关节与髋关节发育不良 被引量:4
17
作者 汪海燕 崔立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6个月内婴儿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茄合剂治疗6个月内婴儿排便困难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发明 陈玲妹 +3 位作者 杜毓城 周礼仪 赖延忠 陈秀娜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颠茄合剂治疗6个月内幼婴排便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6年期间本地区收治的6个月内排便困难的幼婴(未明确诊断功能性或器质性便秘,对于基层医生往往缺少各项检查),其中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24...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颠茄合剂治疗6个月内幼婴排便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6年期间本地区收治的6个月内排便困难的幼婴(未明确诊断功能性或器质性便秘,对于基层医生往往缺少各项检查),其中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24例)、B组(32例)。A组为不改变现有饮食治疗加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进行治疗;B组为患儿在不改变现有饮食加用颠茄合剂进行治疗;C组为患儿不改变现有饮食治疗,当添加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无效后,则改为加用颠茄合剂,共21例。记录所有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整理数据结论,并回顾性分析。结果排便困难的临床缓解情况,B组及C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疗效与B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颠茄合剂治疗6个月内幼婴排便困难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对基层医生在未明确诊断功能性或器质性排便困难时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茄合剂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幼婴(或6个月内婴儿) 排便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内短期气候预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4
19
作者 左瑞亭 张铭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0年第3期76-81,共6页
首先介绍了月平均环流在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影响月内短期气候预测的若干因素 ,对可预报性的时空依赖性、初始场的作用、集合预报以及后处理进行了分析 ,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 短期气候预测 长期天气预报 可预报性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儿童保健对18个月内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安玉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0期110-111,共2页
目的分析社区儿童保健对18个月内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社区2008年1月份至2012年1月份参与儿保并建立档案的2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体检时间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规律性儿童保健组,对照组则为非... 目的分析社区儿童保健对18个月内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社区2008年1月份至2012年1月份参与儿保并建立档案的2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体检时间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规律性儿童保健组,对照组则为非规律性儿童保健组,对两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应用价值和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儿童保健 18个月内 儿童 生长发育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