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鞋跟高度对慢踝人群行走时踝关节冠状面运动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春燕 闫晓芹 +1 位作者 王疆娜 孙威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69-469,共1页
目的研究通过比较慢踝(CAI)人群和健康人群穿着高跟鞋平地行走时踝关节冠状面运动控制存在的差异,来探讨不同鞋跟高度对CAI人群踝关节冠状面运动控制的影响。方法研究共纳入38名年轻女性,分为CAI组(n=19)与健康组(n=19)。采用Vicon红外... 目的研究通过比较慢踝(CAI)人群和健康人群穿着高跟鞋平地行走时踝关节冠状面运动控制存在的差异,来探讨不同鞋跟高度对CAI人群踝关节冠状面运动控制的影响。方法研究共纳入38名年轻女性,分为CAI组(n=19)与健康组(n=19)。采用Vicon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和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两组人群分别穿着4种高跟鞋(1、3、5、7 cm)行走时踝关节冠状面的运动学、动力学参数。使用双因素重复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翻最大角速度存在组别和鞋跟高度的交互效应(P=0.02),事后检验显示,健康组穿着1 cm与5 cm(P=0.013)、7 cm(P=0.003)存在显著性差异,CAI组无显著性差异。与健康组相比,CAI组内翻峰值力矩和外翻峰值力矩显著较小(P=0.001),外翻最大角速度显著较大(P<0.001);与1 cm相比,跟高3 cm(P=0.030)、5 cm(P=0.029)、7 cm(P=0.007)冠状面关节活动范围显著较小,跟高7 cm(P<0.001)的外翻最大角速度显著较大;与1、3 cm比,跟高5 cm(1 cm:P=0.030;3 cm:P<0.001)、7 cm(1 cm:P<0.001;3 cm:P<0.001)的外翻峰值力矩显著较大。结论穿高跟鞋平地行走时,随鞋跟高度增加,两组人群踝关节在冠状面活动范围逐渐减小;健康组内翻最大角速度随鞋跟高度增加而减小,而CAI人群缺乏良好的踝关节内翻角速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活动范围 冠状面 踝关节 鞋跟高度 高跟鞋 最大角速度 CAI 事后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等级高尔夫球员1号木挥杆技术上肢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2
作者 肖雅俊 郑伟涛 +4 位作者 贾孟尧 王恺庆 黄锐峰 马勇 刘林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43-343,共1页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不同运动等级高尔夫球员1号木挥杆技术上肢动作差异,为球员运动表现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名男性右利手球员按运动等级分为专业组(n=10)和业余组(n=10),采用三维运动捕捉、三维测力台和雷达监测设备采集受试...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不同运动等级高尔夫球员1号木挥杆技术上肢动作差异,为球员运动表现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名男性右利手球员按运动等级分为专业组(n=10)和业余组(n=10),采用三维运动捕捉、三维测力台和雷达监测设备采集受试者完成挥杆动作上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上杆阶段,专业组在左侧肘关节伸展最大角速度和左侧肘关节内收最大角度速度上更显著(P<0.05);业余组在躯干相对髋关节屈曲最大角度、左侧肩关节伸展最大角度、左侧肩关节内旋力矩峰值和左侧腕关节伸展力矩峰值上更显著(P<0.05)。下杆阶段,专业组在右侧肩关节屈曲最大角度、左侧肘关节伸展最大角、左侧肘关节内收最大角度和左侧肘关节屈曲最大角速度上更显著(P<0.05);业余组在左侧肩关节伸展最大角度、左侧肘关节外展最大角速度和左侧肘关节旋外最大角速度上更显著(P<0.05)。收杆阶段,专业组在躯干相对于髋关节伸展最大角度、右侧肩关节屈曲最力矩峰值、右侧腕关节伸展最大角速度、右侧腕关节旋内最大角速度和左侧肩关节内收最大角度上更显著(P<0.05)。结论更大的肩、髋关节柔韧性和左臂肌群力量对动作的稳定性和产生大的杆头速度有着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等级 肘关节屈曲 腕关节 非参数检验 高尔夫球 肩关节 右利手 最大角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等级高尔夫球员1号木挥杆技术下肢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3
作者 肖雅俊 郑伟涛 +4 位作者 贾孟尧 王恺庆 黄锐峰 马勇 刘林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8-48,共1页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不同运动等级高尔夫球员1号木挥杆技术下肢动作差异,为提高球员运动表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名男性右利手球员按运动等级分为专业组(n=10)和业余组(n=10),采用三维运动捕捉、三维测力台和雷达监测设备采集受试...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不同运动等级高尔夫球员1号木挥杆技术下肢动作差异,为提高球员运动表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名男性右利手球员按运动等级分为专业组(n=10)和业余组(n=10),采用三维运动捕捉、三维测力台和雷达监测设备采集受试者全挥杆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上杆阶段,专业组相较业余组在右侧大腿相对于骨盆内旋最大角速度、左侧踝关节内旋最大角度和左侧膝关节屈曲最大角速度上更显著(P<0.05);业余组相较专业组在左侧膝关节外旋力矩峰值、左侧踝关节跖屈最大角度和左侧大腿相对于骨盆外展最大角度上更显著(P<0.05)。下杆阶段,专业组相较业余组在右侧大腿相对于骨盆外旋最大角速度、左侧踝关节内旋最大角速度、左侧大腿相对于骨盆外旋最大角度、左侧膝关节内收最大角速度、右侧膝关节外旋最大角速度和右膝关节外展力矩峰值上更显著(P<0.05)。收杆阶段,专业组相于业余组在右侧大腿相对于骨盆内旋最大角速度、左侧踝关节背屈最大角度、左膝内收最大角速度和左膝外旋最大角速度上更显著(P<0.05)。结论更大的关节角速度和关节角更有利于优化关节运动效率和控制能力,膝关节和骨盆的旋转对挥杆有着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等级 高尔夫球 最大角速度 外旋 左侧大腿 关节运动 膝关节屈曲 右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板门装置模拟下慢性踝关节不稳者不同高度着陆的扭伤风险分析
4
作者 张藤 宋祺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53-653,共1页
目的比较慢性踝关节不稳者(CAI)在不同高度着陆到活板门装置时的踝关节扭伤可能性。方法共纳入31名CAI者(24名男性和7名女性,年龄21.1±1.8岁,身高176.9±7.4 cm,体重71.9±9.2 kg)。受试者从3个不同高度:低高度(16 cm)、... 目的比较慢性踝关节不稳者(CAI)在不同高度着陆到活板门装置时的踝关节扭伤可能性。方法共纳入31名CAI者(24名男性和7名女性,年龄21.1±1.8岁,身高176.9±7.4 cm,体重71.9±9.2 kg)。受试者从3个不同高度:低高度(16 cm)、中高度(23 cm)、高高度(30 cm)着陆,患足落在活板门装置的活动表面上,其会向内倾斜24°,向前倾斜15°,模拟踝关节扭伤动作。采用十二摄像头的运动捕捉系统收集数据,采用单因素重复性方差分析比较统计学差异。结果在踝关节最大内翻角度(P=0.009)和踝关节最大内翻角速度(P<0.001),以及踝关节最大内翻角度时刻的踝关节跖屈(P=0.002)、膝关节屈曲(P<0.001)和髋关节屈曲(P=0.030)角度处,存在显著的高度主效应。事后检验显示,16 cm处的踝关节最大内翻角度和最大角速度以及踝关节最大内翻角度时刻的踝关节跖屈角度高于23 cm处(P=0.041;P=0.003;P<0.001)和30 cm处(P=0.009;P<0.001;v=0.021)。在踝关节最大内翻角度时刻,16 cm处的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角度低于23 cm处(P<0.001;P=0.005)和30 cm处(v<0.001;P=0.015)。结论CAI者从低高度落地时踝关节扭伤可能性较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背屈踝关节、屈曲膝关节和髋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扭伤 膝关节屈曲 背屈 事后检验 CAI 方差分析 最大角速度 髋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题多变,化险为夷
5
作者 杜占英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 2017年第3期28-28,共1页
圆周运动是同学们学习中的难点。下面通过一道高考题的多种变形,帮大家掌握圆周运动,更好地应用圆周运动知识规律和方法解题。
关键词 角速度ω 动摩擦因数 于盘 卷第 力的合成 最大角速度 向心加速度 相对静止 其他条件不变 牛顿第二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小学男生上手投掷动作中肩关节运动特征的比较分析
6
作者 孟庆川 《青少年体育》 2016年第8期93-94,99,共3页
1研究背景投掷是体育活动中常用的基本动作技能之一。许多学校和社区的体育活动中都会出现投掷动作,能够熟练掌握投掷动作对于儿童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体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上手投掷动作的发展指的是从幼儿时期的动作不协调到儿童时... 1研究背景投掷是体育活动中常用的基本动作技能之一。许多学校和社区的体育活动中都会出现投掷动作,能够熟练掌握投掷动作对于儿童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体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上手投掷动作的发展指的是从幼儿时期的动作不协调到儿童时期的动作稳定,是儿童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掷动作 肩关节运动 体育活动 动作技能 最大角速度 五年级 体育课程内容 运动范围 体育教学 最大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多万向节传动运动学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满年 《汽车科技》 1989年第6期8-14,共7页
本文对空间多万向节传动的输出轴与输入轴之间的运动关条进行了分析,在给出的空间多万向节传动输出轴与输入轴之间转角差的表达式中考虑了初位相的影响,利用转角差表达式导出了当量夹角的计算式,介绍了在布置汽车多万向节传动时应满足... 本文对空间多万向节传动的输出轴与输入轴之间的运动关条进行了分析,在给出的空间多万向节传动输出轴与输入轴之间转角差的表达式中考虑了初位相的影响,利用转角差表达式导出了当量夹角的计算式,介绍了在布置汽车多万向节传动时应满足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轴 动轴 输入轴 角差 十字轴 锥齿轮 通用计算公式 变速箱齿轮 运动分析 最大角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如何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宋辉武 赵林明 《物理通报》 2017年第5期50-52,共3页
剖析在自主招生和竞赛中经常会遇到的一道典型习题,发现其原参考答案解释的有些牵强,而很多人对这个模型似乎都理解的不够深刻,鉴于此,笔者深入探究了这一问题,揭开这种运动情境所隐含的玄机,希望能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 转动 静摩擦力 相对滑动 最大角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目标运动模式的光电跟踪性能测试系统研究
9
作者 张春仙 万英 张续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32-1537,共6页
为评价光电跟踪系统的跟踪性能,提出一套光电跟踪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高精度电机控制准直系统焦平面处的靶标进行圆周运动、正弦运动及用户自定义运动,可模拟运动特性复杂的目标,准直系统采用透射式中长波光学系统,与反射系统相比,... 为评价光电跟踪系统的跟踪性能,提出一套光电跟踪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高精度电机控制准直系统焦平面处的靶标进行圆周运动、正弦运动及用户自定义运动,可模拟运动特性复杂的目标,准直系统采用透射式中长波光学系统,与反射系统相比,视场更大,同时电机控制精度高,可实现实验室内对跟踪系统最大角速度、最大角加速度的高精度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跟踪测试系统 跟踪最大角速度 跟踪最大角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样滑冰的生物力学(续)
10
作者 阿恩.米森 王树本 《冰雪运动》 1990年第3期23-26,63,共5页
身体的旋转运动身体旋转运动在空中的特点能直接影响跳跃的质量,转体不足或过分都会给落冰带来困难.忽略空气阻力不计,可以认为运动员身体在空中飞行时只有一个外力(重力)作用,对身体总重心的作用力矩等于0,因此,对旋转运动进行分析时,... 身体的旋转运动身体旋转运动在空中的特点能直接影响跳跃的质量,转体不足或过分都会给落冰带来困难.忽略空气阻力不计,可以认为运动员身体在空中飞行时只有一个外力(重力)作用,对身体总重心的作用力矩等于0,因此,对旋转运动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动量矩守恒的原理(见旋转的基本机制一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量矩守恒 起跳角 生物力学 垂直速度 最大角速度 水平速度 旋转角速度 周跳 高难动作 负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批歼-11B女飞行学员首次单飞
11
作者 杨子立 李建文 崔保亮(图) 《中国军队(中法文版)》 2023年第2期24-25,共2页
中国空军首批三代重型歼击机女飞行学员日前首次独自驾驶歼-11B战机升空,顺利完成首次单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场训练空域,首次单飞三代机的女飞行学员按照技术要领沉稳操作,先后完成最大角速度转弯、最小半径转... 中国空军首批三代重型歼击机女飞行学员日前首次独自驾驶歼-11B战机升空,顺利完成首次单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场训练空域,首次单飞三代机的女飞行学员按照技术要领沉稳操作,先后完成最大角速度转弯、最小半径转弯等多项训练内容,战术动作实施标准规范。经过一小时的飞行,她们驾驶战机沿着标准的下滑曲线陆续平稳着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学员 战术动作 训练空域 中国空军 最大角速度 技术要领 标准规范 单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痉挛评定时人工(Ashworth法)和等速活动的运动学参数及足底屈肌反射反应的差异
12
作者 Rabita G. Dupont L. +1 位作者 Thevenon A. 郭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8期25-25,共1页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first to compare the kinematic parame ters of imposed ankle mobilizations measured during Ashworth or isokinetic tests and, second, to better understand why the stretch reflex ...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first to compare the kinematic parame ters of imposed ankle mobilizations measured during Ashworth or isokinetic tests and, second, to better understand why the stretch reflex was more or less easil y elicited by one method or the other. Methods: Passive dorsiflexions were appli ed on eight adult patients with plantarflexor spasticity in two conditions: (i) manually, using the Ashworth test where passive dorsiflexions were performed fre ely by seven rehabilitation clinicians, and (ii) instrumentally, using an isokin etic device (Cybex(r) Norm(tm) and a dorsiflexion velocity at 300°/s.Mean value s of initial ankle position, maximal angular velocity(θ′max), maximal angular acceleration (θ″max) and plantarflexorreflex responses obtained with each meth od were compared.Results: During the Ashworth test, all the patients presented r eflex activities in the triceps surae while, during the isokinetic mobilization, only three out of the eight patients tested shown reflex responses. θ′max val u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P < 0.05) in the manual test (308±80°/s vs 216± 5.5°/s for the isokinetic test). The most marked difference concerned the θ″m ax values (5046±2181°/s2 for the Ashworth test vs 819±18°/s2 for the isokine tic test, P < 0.001). This parameter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mean rms-EMG values of the gastrocnemius lateralis (GL) and the soleus (SOL). Conclu sions: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passive dorsiflexions imposed during Ashworth an d isokinetic tests largely differ in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and the higher d ynamic parameters evaluated during the Ashworth test could mainly explain that t he stretch reflex was more easily elicited during this manual testing. Significa nce:If isokinetic devices offer numerous advantages in the assessment of passive resistance to spastic muscle stretch,they cannot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manual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肌反射 Ashworth 运动学参数 牵张反射 比目鱼肌 小腿三头肌 最大角速度 最大角加速度 背屈 人工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opwise Condensation on a Rotating Condenser in Relation to Heat Transfer Intensification
13
作者 M.K. El-Adawi T.H. Felemb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年第6期50-54,共5页
A design of a rotating condenser is suggested. The maximum radius under the effect of rotation is estimated analytically .It is found that it decreases with the angular velocity. This in turn increases the rate of swe... A design of a rotating condenser is suggested. The maximum radius under the effect of rotation is estimated analytically .It is found that it decreases with the angular velocity. This in turn increases the rate of sweeping the surface by departing droplets. The appearance of droplets with smaller radii will be predominant. These small droplets offer small thermal resistances, thus enhancing heat transfer through the condenser surface. It is found also that the maximum radius is a function of the distance from the axis of the rotating condenser. Thus the value of the maximum radius under rotation is not unique. This in turn makes the heat flux through the condenser surface not to be uni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pwise condensation dropwise rotating condenser heat transf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Standing-Up Action for Elderly People from a Chair Using a Cushion-Type Support Tool
14
作者 Masakazu Takahashi Reiji Nanba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12年第11期713-722,共10页
This paper reports the problems that elderly people have when they stand up from a chair, and proposes an adequate standing-up procedure that solves these problems. The important points for an adequate standing-up pro... This paper reports the problems that elderly people have when they stand up from a chair, and proposes an adequate standing-up procedure that solves these problems. The important points for an adequate standing-up procedure are "leaning the upper body forward" and "pulling the legs to the side". Furthermore, this paper proposes a standing-up support too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pport tool are a cushion-type shape with an adjustable flange and an air-pressure-driven mechanism. When the proposed standing-up procedure and support tool are applied to elderly people, the measured values related to standing-up, such as maximum acceleration, arm force, standing-up time, heel position and forward-bending angle, are improved. Furthermore, elderly people felt that it made the standing-up action easy. We could confir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tanding-up procedure and support to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derly people standing-up procedure standing-up support tool cushion-type shape air-pressure-drive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力的作用点在哪里?
15
作者 张宝森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1994年第7期14-14,共1页
我们知道,通电导线置于磁场中,只要导线L的方向不与磁场方向平行,则通电导线就会受到磁线力F_磁的作用。凡是力,都要弄清其大小、方向和作用点,F_磁的方向可由左手定则判断,其大小F_磁=BIL(F_磁、B、L三者相互垂直),那么,F_磁的作用点... 我们知道,通电导线置于磁场中,只要导线L的方向不与磁场方向平行,则通电导线就会受到磁线力F_磁的作用。凡是力,都要弄清其大小、方向和作用点,F_磁的方向可由左手定则判断,其大小F_磁=BIL(F_磁、B、L三者相互垂直),那么,F_磁的作用点在哪里呢?这是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点 左手定则 磁场力 磁场方向 匀强磁场 力的示意图 切割磁力线 磁线 最大角速度 可由
原文传递
首批歼-11B女飞行学员首次单飞
16
作者 杨子立 李建文 崔保亮(图) 《中国军队(中阿文版)》 2023年第2期24-25,共2页
中国空军首批三代重型歼击机女飞行学员日前首次独自驾驶歼-11B战机升空,顺利完成首次单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场训练空域,首次单飞三代机的女飞行学员按照技术要领沉稳操作,先后完成最大角速度转弯、最小半径转... 中国空军首批三代重型歼击机女飞行学员日前首次独自驾驶歼-11B战机升空,顺利完成首次单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场训练空域,首次单飞三代机的女飞行学员按照技术要领沉稳操作,先后完成最大角速度转弯、最小半径转弯等多项训练内容,战术动作实施标准规范。经过一小时的飞行,她们驾驶战机沿着标准的下滑曲线陆续平稳着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学员 战术动作 训练空域 中国空军 最大角速度 技术要领 标准规范 单飞
原文传递
首批歼-11B女飞行学员首次单飞
17
作者 杨子立 李建文 崔保亮(图) 《中国军队(中西文版)》 2023年第2期24-25,共2页
中国空军首批三代重型歼击机女飞行学员日前首次独自驾驶歼-11B战机升空,顺利完成首次单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场训练空域,首次单飞三代机的女飞行学员按照技术要领沉稳操作,先后完成最大角速度转弯、最小半径转... 中国空军首批三代重型歼击机女飞行学员日前首次独自驾驶歼-11B战机升空,顺利完成首次单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场训练空域,首次单飞三代机的女飞行学员按照技术要领沉稳操作,先后完成最大角速度转弯、最小半径转弯等多项训练内容,战术动作实施标准规范。经过一小时的飞行,她们驾驶战机沿着标准的下滑曲线陆续平稳着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学员 战术动作 训练空域 中国空军 最大角速度 技术要领 标准规范 单飞
原文传递
首批歼-11B女飞行学员首次单飞
18
作者 杨子立 李建文 崔保亮(图) 《中国军队(中英文版)》 2023年第2期24-25,共2页
中国空军首批三代重型歼击机女飞行学员日前首次独自驾驶歼-11B战机升空,顺利完成首次单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场训练空域,首次单飞三代机的女飞行学员按照技术要领沉稳操作,先后完成最大角速度转弯、最小半径转... 中国空军首批三代重型歼击机女飞行学员日前首次独自驾驶歼-11B战机升空,顺利完成首次单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场训练空域,首次单飞三代机的女飞行学员按照技术要领沉稳操作,先后完成最大角速度转弯、最小半径转弯等多项训练内容,战术动作实施标准规范。经过一小时的飞行,她们驾驶战机沿着标准的下滑曲线陆续平稳着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学员 战术动作 训练空域 中国空军 最大角速度 技术要领 标准规范 单飞
原文传递
首批歼-11B女飞行学员首次单飞
19
作者 杨子立 李建文 崔保亮(图) 《中国军队(中俄文版)》 2023年第2期24-25,共2页
中国空军首批三代重型击机女飞行学员日前首次独自驾驶歼-11B战机升空,顺利完成首次单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场训练空域,首次单飞三代机的女飞行学员按照技术要领沉稳操作,先后完成最大角速度转弯、最小半径转弯... 中国空军首批三代重型击机女飞行学员日前首次独自驾驶歼-11B战机升空,顺利完成首次单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场训练空域,首次单飞三代机的女飞行学员按照技术要领沉稳操作,先后完成最大角速度转弯、最小半径转弯等多项训练内容,战术动作实施标准规范。经过一小时的飞行,她们驾驶战机沿着标准的下滑曲线陆续平稳着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学员 战术动作 训练空域 中国空军 最大角速度 技术要领 标准规范 单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