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结构、中小企业与反贫困——基于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姚耀军 李明珠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33,155-156,共11页
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中小企业是当前最优产业结构中的主体企业类型。中小企业为贫困人口创造了大量非农就业机会,有助于减缓贫困。由于能够很好适应和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中小银行其发展相当滞后,因此中国金融结构偏离了新结构经济学... 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中小企业是当前最优产业结构中的主体企业类型。中小企业为贫困人口创造了大量非农就业机会,有助于减缓贫困。由于能够很好适应和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中小银行其发展相当滞后,因此中国金融结构偏离了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意义上的最优路径,致使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难以得到缓解。本文实证分析表明,以中小企业发展为中间渠道,金融结构与反贫困产生重要联系,这尤其体现在中小银行发展对中小企业反贫困效应的显著促进作用上。本文研究表明,调整银行业结构,为中小银行尽快成长创造空间这种结构性政策对于取得可持续性的反贫困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中小企业 反贫困 结构经济学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金融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桢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7-104,共8页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认为,处于技术世界前沿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将带动金融结构向金融市场化方向发展。本文针对我国金融结构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建立了包括金融与产业因素两变量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运用单整、协整与格兰杰方法进行检验并对模...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认为,处于技术世界前沿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将带动金融结构向金融市场化方向发展。本文针对我国金融结构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建立了包括金融与产业因素两变量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运用单整、协整与格兰杰方法进行检验并对模型进行估计,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带动直接金融的发展,而是促进了银行信贷的扩张,强化了以间接金融作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同时,高技术产的发展没能发挥促进我国整个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进一步从银行"搭便车"行为、我国高科技产业低风险特性以及我国主要资本市场上市门槛过高三方面解释了我国高科技产业与金融结构的关系。目前,我国经济正向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方向转变,制造业也将更加科技化、智能化,面对这些新情况,提出了"十三五"期间促进高科技产业和金融市场共同发展的五条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科技产业 金融结构 产业升级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直接金融 间接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互动发展研究——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视角
3
作者 孙德美 《前沿》 2014年第17期109-112,共4页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认为我国金融结构应该是以中小银行为核心,同时辅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金融体系。目前我国中小银行在数量和服务定位等方面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只有加快发展中小银行,才能形成与我国经济结构相匹配的金融结构...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认为我国金融结构应该是以中小银行为核心,同时辅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金融体系。目前我国中小银行在数量和服务定位等方面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只有加快发展中小银行,才能形成与我国经济结构相匹配的金融结构,推动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分析了中小银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旨在寻求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互动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中小银行 中小企业 互动发展
原文传递
银行业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与门槛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喻微锋 曾茹苑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44,共12页
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利用我国20042017年31个省区市的省级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银行占比的增加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东部... 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利用我国20042017年31个省区市的省级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银行占比的增加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中小银行占比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则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区域差异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外商投资水平、财政收入水平、市场化水平、自然资源水平以及人力资源水平因素的不同门槛值区间内,中小银行占比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程度和方向上的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银行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视角下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76
5
作者 姚耀军 董钢锋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5-115,共11页
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中小企业是中国当前最优产业结构中的主要企业类型,中小企业存在融资约束也已然成为各界共识。然而遗憾的是,束缚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至今没有突破。文章基于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视角,以欧拉方程投资模型为基... 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中小企业是中国当前最优产业结构中的主要企业类型,中小企业存在融资约束也已然成为各界共识。然而遗憾的是,束缚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至今没有突破。文章基于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视角,以欧拉方程投资模型为基础,利用2006-2011年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和一阶差分GMM估计方法,系统考察了中小银行发展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性。研究发现,银行中介与金融市场的比例构成、金融发展和贷款利率浮动这三个因素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重要影响的判断无法获得经验证据的支持,而中小银行发展则显著降低了企业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同时,稳健性检验表明,中小企业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源于融资约束而非代理冲突。文章的政策含义是,与推动总量上的金融发展及放松利率管制相比,以发展中小银行为核心内容的金融结构改革应在中国金融改革中占优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银行 中小企业 融资约束 结构经济学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原文传递
论银行业规模结构变迁与中小企业出口发展
6
作者 万倩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0年第7期0125-0125,共1页
本文根据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定性分析了银行业规模结构变迁和中小企业出口发展的内在联系。由于进入国际市场时需要支付出口固定成本和更高的风险,企业在出口时面临着更大的资金需求。目前我国银行业结构中的中小规模银行不断增加,该变... 本文根据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定性分析了银行业规模结构变迁和中小企业出口发展的内在联系。由于进入国际市场时需要支付出口固定成本和更高的风险,企业在出口时面临着更大的资金需求。目前我国银行业结构中的中小规模银行不断增加,该变迁过程将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促进中小企业的出口发展。本文的分析对于我国银行业发展方向和出口潜力的挖掘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规模结构变迁 企业出口结构变化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与货币系统关联效应研究——兼论中国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
7
作者 姚东旻 苏代钰 +1 位作者 蒋婉蓉 张容瑜 《社会科学文摘》 2025年第1期79-81,共3页
财政影响货币系统的理论基础与历史传统主流货币理论主要包含货币中介论、货币乘数论和货币信用论,这些理论均主张货币由银行系统创造,未讨论财政的货币创造功能。然而,一些非主流理论指出财政同样具有创造货币的能力,其中国外以货币国... 财政影响货币系统的理论基础与历史传统主流货币理论主要包含货币中介论、货币乘数论和货币信用论,这些理论均主张货币由银行系统创造,未讨论财政的货币创造功能。然而,一些非主流理论指出财政同样具有创造货币的能力,其中国外以货币国定论、现代货币理论、财政赤字货币化理论和公共金融理论为代表,国内主要是以新市场财政学以及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乘数 创造功能 财政赤字货币化 财税金融体制 关联效应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公共金融 现代货币理论
原文传递
中小银行网点扩张与企业信贷期限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万利 刘晓剑 许均平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31,共18页
构建与实体经济结构和融资需求相适应的银行业结构,有助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本文考察了放松中小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引发的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信贷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银行网点扩张能够有效延长... 构建与实体经济结构和融资需求相适应的银行业结构,有助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本文考察了放松中小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引发的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信贷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银行网点扩张能够有效延长企业的信贷期限结构,且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中小银行网点扩张加剧了企业周围的银行竞争环境,并通过缩短银企距离降低了企业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进而增强了银行为企业提供长期贷款的意愿。本文还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增强商业银行为实体企业提供长期信贷资金的能力,尤其是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此外,中小银行网点扩张有助于缓解企业“短贷长投”,且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缓解作用更强。本文从企业信贷期限结构视角深化了对放松中小银行市场准入微观经济效应及其异质性功能表现的理解和认识,为最优金融结构理论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也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及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管制放松 中小银行网点扩张 信贷期限结构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原文传递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银行信贷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9
作者 张桢 《北方金融》 2019年第10期24-30,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快速增增长,其进出口盈余构成了我国商品进出口贸易盈余的来源,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成为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认为,某国的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着该地区金融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快速增增长,其进出口盈余构成了我国商品进出口贸易盈余的来源,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成为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认为,某国的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着该地区金融结构,而我国工业制成品是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的传统产业为主,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金融体系更能促进产业发展。根据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建立工业制成品出口、银行信贷和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实证计量模型,收集1995年至2017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金融结构与人民币汇率等时间序列数据,通过稳定性检验后进行实证计量模型估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分别与银行信贷、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一步从产业发展周期、产业价值链和银行“搭便车”行为三方面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行业影响我国间接金融结构的机制原理进行了阐述。最后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制成品出口 银行信贷 人民币实际汇率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