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善光伏高渗透率配电网电压水平的储能电池最优容量配置方法 被引量:22
1
作者 崔杨 刘文 +2 位作者 唐耀华 王铮 严干贵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7-1165,共9页
针对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引起系统节点电压越限致使电能质量失优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侧储能电池改善配电网电压水平优化模型并最终获得储能电池最优容量的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考虑储能电池参与配电网电压调节运行... 针对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引起系统节点电压越限致使电能质量失优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侧储能电池改善配电网电压水平优化模型并最终获得储能电池最优容量的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考虑储能电池参与配电网电压调节运行,以改善节点电压水平为目标,以储能电池充电功率限值及系统功率平衡为约束,通过遗传算法寻优,获得储能电池的最优充电功率值,进而可确定储能电池的最优配置容量。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使系统中各节点电压的越限情况得到良好改善,同时可实现对储能电池容量的最优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透光伏 电压越限 储能电池 遗传算法 最优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容量充裕性机制在引导最优容量方面的等价性和在影响发电商收入方面的差异性 被引量:7
2
作者 瞿晖 陈思捷 +2 位作者 李然 徐澄科 严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910-2918,共9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电源结构的优化转型,然而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可靠供电、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发电容量充裕性带来了严峻挑战。近年来,学术界对容量充裕性机制已开展不少研究...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电源结构的优化转型,然而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可靠供电、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发电容量充裕性带来了严峻挑战。近年来,学术界对容量充裕性机制已开展不少研究,但尚未定量评估不同充裕性机制在引导系统最优容量方面的效果。为此,该文选取稀缺性定价、传统容量拍卖和引入可靠性期权的容量拍卖这三种容量充裕性机制,探究这些机制在确定性下引导系统最优容量的等价性及在系统停电小时数、机组出力的不确定性下对发电商收入的影响。最后,对我国电力市场容量充裕性机制的建设提出建议和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充裕性机制 最优容量 稀缺性定价 容量拍卖 可靠性期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负载下电网储能电池最优容量配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余中平 关洪浩 孟高军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20年第9期122-126,共5页
针对传统脉冲负载下电网储能电池容量配置方法调频能力差、频率波动大的问题,研究了一种新的脉冲负载下电网储能电池最优容量配置方法。分析脉冲负载下电网储能电池多角度最优容量,判定储能电池的容量、有效功率、充放电速率,研究储能... 针对传统脉冲负载下电网储能电池容量配置方法调频能力差、频率波动大的问题,研究了一种新的脉冲负载下电网储能电池最优容量配置方法。分析脉冲负载下电网储能电池多角度最优容量,判定储能电池的容量、有效功率、充放电速率,研究储能电池最优容量倍率特性,对脉冲负载下电网储能电池参与脉冲负载下电网进行两次调配,进而去除调频死区,实现电网储能电池最优容量配置。与传统方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研究的最优容量配置方法在负载脉冲下具有很强的电网调频能力,调频频率波动更小,为电网储能电池最优容量配置方法提供有利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负载 电网储能 电池最优容量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无功补偿的最优容量和最优分布
4
作者 袁宝和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11期27-27,共1页
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合理的无功补偿容量分布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的运行性能,如减小网损、提高电压质量、加强系统稳定性等。
关键词 无功补偿 最优容量 最优分布 浅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光伏发电与峰谷电价的空气源热泵最优装机容量计算方法
5
作者 张晓明 张昊天 +2 位作者 王强 马璎涵 赵诗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8-236,共9页
针对目前光伏发电及峰谷电价的用电形式下,空气源热泵耦合电锅炉供热系统经济性装机容量选择困难的有关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光伏发电与峰谷电价影响的设备装机容量计算方法,使用空气源热泵最优不保证天数(OGD)作为选型参考值,通过TRN... 针对目前光伏发电及峰谷电价的用电形式下,空气源热泵耦合电锅炉供热系统经济性装机容量选择困难的有关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光伏发电与峰谷电价影响的设备装机容量计算方法,使用空气源热泵最优不保证天数(OGD)作为选型参考值,通过TRNSYS建立系统模型开发新模块使其具有自动寻优能力。在使用测试数据验证模型准确性后,基于该模型计算5座代表性城市OGD推荐值。结果表明:OGD值受建筑负荷大小与光伏装机容量双重影响。采用OGD均值作为推荐值时,单一建筑OGD与均值分别对应的费用年值最大误差为8.17%,可保证计算准确性;5类气候分区内各城市费用年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OGD值随气候变暖各气候分区间平均下降46.83%;其中北京市最大OGD值仅为5,说明在寒冷B区城市此类系统添加光伏发电后,可不设置辅助热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仿真模型 光伏发电 最优装机容量 TR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的容量优化技术研究
6
作者 盛立斌 王烤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6期25-27,共3页
干扰是影响CDMA无线传感器网络有源传感器数量的因素之一,干扰越大,容量越小。CDMA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干扰有簇内干扰(Multiple Acces Interference/MAI)和簇间干扰(Node Interference/NI)2种类型。通过使用功率控制可以克服簇内干扰,从... 干扰是影响CDMA无线传感器网络有源传感器数量的因素之一,干扰越大,容量越小。CDMA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干扰有簇内干扰(Multiple Acces Interference/MAI)和簇间干扰(Node Interference/NI)2种类型。通过使用功率控制可以克服簇内干扰,从而使每个传感器在集群头接收的功率相同。本研究分析了影响簇间干扰的因素,包括簇间距离、簇大小、簇边界传感器的影响以及网络容量。首先,发现如果簇之间的距离增加1.5倍,那么干扰信号的功率将降低8.6dB;其次,发现分层技术能够减少传感器在边界处的干扰,如果分层半径为簇大小的0.7倍,则会产生最小的簇间干扰;最后,研究表明在集群中应用不等数量的传感器可以增加3%的网络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集群 通信系统 最优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风力联合发电系统储热容量双层优化配置研究
7
作者 祁延明 马山刚 +3 位作者 金福宝 周登涛 张强 谢佳雯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49,共9页
基于风力发电与光热发电在时间特性上呈互补优势,且光热电站配备的储热系统能够有效缓解调峰压力,提高风电消纳能力,提出太阳能光热-风力联合发电系统。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有效降低风电出力和太阳辐照强度的不确定性,并提出了一种... 基于风力发电与光热发电在时间特性上呈互补优势,且光热电站配备的储热系统能够有效缓解调峰压力,提高风电消纳能力,提出太阳能光热-风力联合发电系统。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有效降低风电出力和太阳辐照强度的不确定性,并提出了一种两阶段双层优化配置方法合理配置储热容量。上层模型以系统综合运行投资成本最低和系统弃电量最低为目标,通过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案确定最优储热容量;下层模型以考虑场景内联合发电系统净效益最大为目标优化运行。结果表明:光热电站储热系统的最优储热容量为906 MW·h,最优储热容量配置下的综合运行成本为243万元;通过不同情形的结果对比,该配置方法下系统的弃电量相比之下降低了69.615 MW,系统净收益提高了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电站 不确定性 联合发电系统 最优储热容量 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中抽水蓄能系统容量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35
8
作者 潘文霞 范永威 +1 位作者 朱莉 高阿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0-124,共5页
为了改善风电场的功率输出特性,在有水资源的地区可采取风-水电联合供电模式。本文将风电场中抽水蓄能系统分为抽水系统和发电系统,并以获得风电场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建立了风-水电联合优化运行模型,考虑在一定的电网约束条件下,对于风... 为了改善风电场的功率输出特性,在有水资源的地区可采取风-水电联合供电模式。本文将风电场中抽水蓄能系统分为抽水系统和发电系统,并以获得风电场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建立了风-水电联合优化运行模型,考虑在一定的电网约束条件下,对于风电场中抽水蓄能系统配置不同抽水容量和发电容量的情况,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分别进行了优化仿真分析,仿真的结果表明风电场中配置抽水蓄能系统可以增加风电场的综合效益。文章给出的确定风电场中抽水蓄能系统最优容量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抽水蓄能 风-水电联合运行 最优容量选择 改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MMAS算法的微电源容量优化布址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晶 王雪锋 +3 位作者 王肖杰 陈江斌 王宗礼 陈骏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73-80,共8页
以实现微网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为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最大—最小蚁群系统(MMAS)算法的微电源容量优化布址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不同环境因素下风/光/储孤岛微电源容量优化布址的多目标模型,定义了N-1故障可靠性... 以实现微网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为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最大—最小蚁群系统(MMAS)算法的微电源容量优化布址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不同环境因素下风/光/储孤岛微电源容量优化布址的多目标模型,定义了N-1故障可靠性指标,明确了能量过剩率、稳态可靠性指标以及各微电源的运行约束。其次,提出改进型MMAS算法,通过实现信息启发式因子和期望启发式因子的自适应调节,改善MMAS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然后,设计了基于改进型MMAS的微电源容量优化布址流程,经过对评估时间内经济性和可靠性的综合评价,得到基于网络结构的微网最优容量和最优布址方案。最后,利用MATLAB编程实现了5节点孤岛系统的容量优化以及丹麦海岛中压微网系统的微电源布址,与相关案例的对比与分析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最小蚁群系统(MMAS) 微网(微电网) 最优容量 化布址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心路内停车最优容量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石丽娜 张玺 石超峰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2-40,共9页
城市中心停车供需矛盾诱发的不规范路内停车是导致交通拥堵恶化的原因之一.基于用户出行成本,在考虑了城市中心过境车辆的影响下,建立了以社会剩余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在路内停车容量固定时,给出了路内停车最优流率的求解算法;进一... 城市中心停车供需矛盾诱发的不规范路内停车是导致交通拥堵恶化的原因之一.基于用户出行成本,在考虑了城市中心过境车辆的影响下,建立了以社会剩余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在路内停车容量固定时,给出了路内停车最优流率的求解算法;进一步,在路内停车容量可变时,给出了路内停车最优容量的求解算法.数值算例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以用来在给定交通需求下,计算和分析城市中心最优路内停车容量,为停车管理和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静态交通 路内停车 均衡 最优容量
原文传递
平衡单相牵引负荷补偿容量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11
作者 万庆祝 朱桂萍 +2 位作者 陈建业 王赞基 王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3-97,共5页
针对交流电气化铁路采用Steinmetz补偿电路实现三相平衡所需补偿容量很大的问题,以三相补偿装置总容量最小为目标,运用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合理的补偿容量最优方法。首先推导各相间补偿容量与电流不对称度系数及功率因数的关系,当功率因... 针对交流电气化铁路采用Steinmetz补偿电路实现三相平衡所需补偿容量很大的问题,以三相补偿装置总容量最小为目标,运用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合理的补偿容量最优方法。首先推导各相间补偿容量与电流不对称度系数及功率因数的关系,当功率因数和电流不对称度系数在允许范围内时,建立各相间补偿容量和平衡容量的数学模型。然后将优化问题转化为数学规划问题,利用优化方法推导最优补偿容量的解析结果。通过MATLAB计算,与Steinmetz电路所需补偿容量进行比较,证明上述结果在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在补偿容量数值上有明显优势。具体实例计算表明,所述优化设计方法可以以较小的补偿容量达到较好的补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补偿容量 Steinmetz电路 单相牵引负荷 平衡 交流电气化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电力系统最优备用容量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18
12
作者 吴杰康 史美娟 +1 位作者 陈国通 张宏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20,共7页
建立实现备用容量最小的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最优备用容量数学模型,推算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联络线功率增量方程,以及区域互联电力系统频率偏差与区域备用容量的关系表达式。针对问题的具体特点,运用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 建立实现备用容量最小的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最优备用容量数学模型,推算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联络线功率增量方程,以及区域互联电力系统频率偏差与区域备用容量的关系表达式。针对问题的具体特点,运用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充分考虑频率偏差、负荷的随机波动以及区域互联系统运行的各种可靠安全约束,分别对独立的电力系统以及通过交直流联络线互联组成的区域电力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可得到一天中24个时段的弹性备用容量。独立电力系统的算例表明: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以及装机容量的逐步增大,最优备用容量占最大负荷的比例会逐步减小,可以减小0.395%~9.366%。对区域互联系统的算例表明:当区域系统互联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区域系统的备用容量,互联区域系统比各个独立系统的备用容量要减少1.036%~1.858%,节约了互联区域电力系统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区域互联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实例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电力系统 最优备用容量 免疫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同利益主体的DG并网成本?效益分析与并网容量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苏剑 张丕沛 +2 位作者 刘海涛 白浩 苗世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28-1133,共6页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并网需要投资一定的成本并产生相应的效益,其中主要涉及投资商与配网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分析DG并网后各方利益主体的成本?效益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DG投资商和配网公司2个方面分析了D...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并网需要投资一定的成本并产生相应的效益,其中主要涉及投资商与配网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分析DG并网后各方利益主体的成本?效益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DG投资商和配网公司2个方面分析了DG并网的成本?效益关系,对于不同的DG并网容量,分析两者的净收益情况;其次,建立了使总净收益值最大的DG最优并网容量的计算模型,旨在实现双方的利益共赢;最后,采用IEEE69节点配网系统作为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投资商 配网公司 成本效益 最优并网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弃风的风电场最优装机容量 被引量:16
14
作者 姜欣 陈红坤 +2 位作者 回俊龙 缪芸 向铁元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60-168,共9页
提出了一种在现有电源结构水平下利用弃风优化风电场装机容量的方法。在满足系统静态安全约束的条件下,基于机会规划约束,建立了以风电场净收益最大为目标、计及弃风的风电场最优装机容量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小时为时间尺度,将风电不同... 提出了一种在现有电源结构水平下利用弃风优化风电场装机容量的方法。在满足系统静态安全约束的条件下,基于机会规划约束,建立了以风电场净收益最大为目标、计及弃风的风电场最优装机容量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小时为时间尺度,将风电不同季节、不同时刻调峰特性对弃风电量的影响引入最优模型,通过精细化模型得到统计意义上更为合理的最优装机容量。最后,以IEEE 30节点系统为例,基于某风电场的年风速分布特性及典型日每时刻的风速分布特性,采用基于随机模拟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分析计算弃风、时间尺度、上网电价及其他因素对风电场装机容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风 机会规划约束 风电调峰特性 风电接纳能力 最优装机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风电场最优接入容量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伟 蒋海峰 +5 位作者 雷文宝 李海涛 祁佟 张飞 徐子鲲 王冰冰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9年第10期51-56,共6页
风电场接入系统极大地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确定其最优接入容量是风电场接入系统规划和运行的重要部分。首先分析了由异步风力发电机组构成的风电场的简化等值电路模型,实现了含异步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建立了风电场接入系... 风电场接入系统极大地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确定其最优接入容量是风电场接入系统规划和运行的重要部分。首先分析了由异步风力发电机组构成的风电场的简化等值电路模型,实现了含异步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建立了风电场接入系统的安全运行约束条件和最大接入容量的目标函数,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引入精英保留策略和参数动态调整策略,提高了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能力。利用IEEE9节点系统作为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节点电压和无功补偿对风电场最优接入容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最优接入容量 改进遗传算法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牛须搜索遗传算法的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益民 王关平 +5 位作者 马建立 杨浩 朱亮 闫红强 徐铮 朱冬琴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3期918-926,共9页
依据设计员经验人为确定微电网建设中的容量配比不仅缺乏足够科学依据,易于造成投资浪费,而且还会对后续的经济调度、安全运行等产生负面影响。微电网建设最佳容量配比问题的本质是多目标寻优问题,各电源容量配比与既定指标之间存在复... 依据设计员经验人为确定微电网建设中的容量配比不仅缺乏足够科学依据,易于造成投资浪费,而且还会对后续的经济调度、安全运行等产生负面影响。微电网建设最佳容量配比问题的本质是多目标寻优问题,各电源容量配比与既定指标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此,本文以某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设计为牵引,将容易找到全局最优解且寻优速度较快的天牛须搜索算法(bettle antennae search algorithm,BAS)引入到非线性规划性能较好的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中,在各电源出力模型和既定调度策略基础上,以兰州某点2018年逐时风速、逐时太阳光辐射强度、逐时环境温度为依据,以年供电可靠性最高作为首要目标、投资经济性最好为次要目标,获取最优容量配比方案。算例结果显示,BAS-GA能够给出最优容量配比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每次都能得到相同结果,稳定可靠;其BAS-GA结果在负荷缺电率(loss of power supply probability,LPSP)为0.2%的情况下,比0时基本GA数据投资节约66%,也比2.3%时的基本GA结果效费比更高,其他基本GA的结果亦均无法与BAS-GA相比。因此,BAS-GA是微电网建设容量配比优化方案获取中避免基本GA陷入局部最优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 GA BAS 最优容量配比 供电可靠性 投资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wer Pool模式电力市场最优备用容量及定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其安 张宗益 杨秀苔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0-163,共4页
PowerPool模式电力市场中最优备用容量的确定及其定价问题是非常重要和复杂的。文中在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最优备用容量模型,并根据该模型研究了最优备用容量的定价和用户侧电价的确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某时段的最优备用容量... PowerPool模式电力市场中最优备用容量的确定及其定价问题是非常重要和复杂的。文中在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最优备用容量模型,并根据该模型研究了最优备用容量的定价和用户侧电价的确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某时段的最优备用容量完全由该时段的电力负荷需求量概率分布、单位余电损失和单位缺电损失决定;最优备用容量的价格可由实际上网电价和预测负荷需求电价决定;用户侧预期电价由带网损的结算电价、PowerPool合理收益和预期额外损失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联营体 电力市场 最优备用容量 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网损及经济性的综合源-储优化及电池容量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瑾 刘丁玮 +4 位作者 罗日成 刘鹏 冯健 邓华宇 钟焱 《分布式能源》 2022年第4期1-9,共9页
风电出力具有间歇性、不稳定性等特点,分布式风电往往难以独立满足负荷需求,且弃风率较高。为此,将风电、小水电与储能电池同时接入配电网中,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及降低系统的弃风率。首先,以网损最小为目标计算得到风电和小水电的接入位... 风电出力具有间歇性、不稳定性等特点,分布式风电往往难以独立满足负荷需求,且弃风率较高。为此,将风电、小水电与储能电池同时接入配电网中,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及降低系统的弃风率。首先,以网损最小为目标计算得到风电和小水电的接入位置,并通过PSASP软件进行验证,再利用Matlab软件测出接入节点的电压偏移量。其次,先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得到全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battery, VRB)的接入位置,再综合考虑总成本和弃风量构造多目标函数,采用改进的基于杂交的粒子群算法对函数进行优化得到VRB的最优容量。最后,运用IEEE 36节点系统和某地区实际的风电、水电数据来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降低风电的弃风率、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及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同时可达到经济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储能电池 接入位置 全钒液流电池(VRB)最优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池储能系统最优容量与合同价格的双层优化规划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译聪 牛淑娅 +3 位作者 杨洋 刘文霞 李永贤 刘座铭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7-104,共8页
电池储能系统因其兼具供蓄能力,已成为电网优化运行的重要调控手段。该文以电池独立运营商在配电网层面投资建设电池储能系统,配电网公司以合同电价形式引导储能充放电策略为应用场景,建立了电池储能系统最优容量与合同价格的双层优化... 电池储能系统因其兼具供蓄能力,已成为电网优化运行的重要调控手段。该文以电池独立运营商在配电网层面投资建设电池储能系统,配电网公司以合同电价形式引导储能充放电策略为应用场景,建立了电池储能系统最优容量与合同价格的双层优化规划模型。针对模型求解过程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对粒子群算法的自适应权重计算公式进行改进并引入Cauchy-Gaussian消减变异因子,对局部最优极值进行扰动调整。以改进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系统 合同电价 最优容量配置 改进粒子群算法 双层规划
原文传递
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及其在区域电力系统最优备用容量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美娟 唐冬雷 +1 位作者 张集作 吴杰康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5-20,共6页
充分利用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互相支援互为备用的特点,建立了区域电力系统的最优备用容量数学模型,该模型采用基于最小发电成本函数和最小网损函数组成的归一化最小综合经济成本作为目标函数。针对问题的具体特点,运用自... 充分利用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互相支援互为备用的特点,建立了区域电力系统的最优备用容量数学模型,该模型采用基于最小发电成本函数和最小网损函数组成的归一化最小综合经济成本作为目标函数。针对问题的具体特点,运用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求解最优备用容量,利用图论中的最大支撑树概念,采用自动产生可行解的编码策略对染色体进行编码,以及交叉、变异概率的自适应选取,在IEEE30节点测试系统上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电力系统 最优备用容量 多种群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 自适应交叉率 自适应变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