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心理咨询师的替代性心理创伤与应对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新珠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替代性心理创伤是心理咨询师经常体验到的间接性的心理创伤,移情能力、缺少经验和社会支持以及人类的场景偏好等因素是导致这种创伤的原因。此创伤会给心理咨询师带来消极情绪和认知、低效能感甚至职业退出等影响。所以自我调节、提高...
替代性心理创伤是心理咨询师经常体验到的间接性的心理创伤,移情能力、缺少经验和社会支持以及人类的场景偏好等因素是导致这种创伤的原因。此创伤会给心理咨询师带来消极情绪和认知、低效能感甚至职业退出等影响。所以自我调节、提高专业技能并与同行联系是应对替代性心理创伤的良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性心理创伤
产生原因与危害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震后心理援助者的替代性心理创伤与应对策略
2
作者
梁田
尹翠萍
《魅力中国》
2010年第32期95-95,共1页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许多的心理工作者深入灾区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干预,但是由于很多的心理援助者自身知识经验的不足,再加上此次救援工作灾情急、任务重,多数救援人员在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投入了救援工作,因此很多的心理援助...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许多的心理工作者深入灾区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干预,但是由于很多的心理援助者自身知识经验的不足,再加上此次救援工作灾情急、任务重,多数救援人员在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投入了救援工作,因此很多的心理援助者在援助的过程中及援助之后出现了替代性。理创伤的症状,本文主要探讨了心理援助者产生替代性心理创伤的原因,及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
心理
援助者
替代性心理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警察替代性心理创伤干预指南
被引量:
1
3
作者
伏佩宣
张秋燕
浏泓
《现代世界警察》
2016年第5期60-61,共2页
替代性心理创伤通常是指警察等危机工作者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中,由于职业的缘故经常处于某种危险、残酷的应激状态之中,频繁接触受害者而心生同情,并由此而引起的心理失衡。警察处在突发事件的第一线,不仅要亲眼目睹大量血淋淋的场面,...
替代性心理创伤通常是指警察等危机工作者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中,由于职业的缘故经常处于某种危险、残酷的应激状态之中,频繁接触受害者而心生同情,并由此而引起的心理失衡。警察处在突发事件的第一线,不仅要亲眼目睹大量血淋淋的场面,而且还要长时间、超负荷地投身于救援工作。如果心理撞击和负面影响造成的不良情绪长时间得不到倾诉和关心,替代性心理创伤自然就会产生。替代性心理创伤会对警察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并将会导致警察价值理念、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
突发事件
工作量
国家机器
突然事件
劳动量
替代性心理创伤
替代性
创伤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疫情信息感知压力与心理创伤的关系:智谋与风险知觉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
11
4
作者
罗红
鲍九玉
+1 位作者
吴思雨
李世森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1-276,共6页
目的:基于心理应激多因素作用过程模型,探索大学生智谋能力与风险知觉在疫情信息感知压力与替代性心理创伤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2月26日-3月1日,对湖北省、安徽省、山西省3所高校的153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基于心理应激多因素作用过程模型,探索大学生智谋能力与风险知觉在疫情信息感知压力与替代性心理创伤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2月26日-3月1日,对湖北省、安徽省、山西省3所高校的153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此次疫情中,12.1%的大学生出现了替代性心理创伤,女生替代性心理创伤的评分(中位数:20.00)高于男生的评分(中位数:18.00)(P<0.05);疫情信息感知压力与替代性心理创伤呈正相关(r=0.23,P<0.001);逐步回归分析法和Bootstrap法构建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智谋与风险知觉在疫情信息感知压力和替代性心理创伤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智谋与风险知觉共同作用的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的比值为20.7%,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结论:疫情期间女生替代性心理创伤的严重程度高于男生,大学生风险知觉与智谋能力在疫情信息感知压力与替代性心理创伤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疫情信息感知压力可以通过风险知觉、智谋能力影响到替代性心理创伤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感知压力
智谋
风险知觉
替代性心理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理咨询师的替代性心理创伤与应对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新珠
机构
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文摘
替代性心理创伤是心理咨询师经常体验到的间接性的心理创伤,移情能力、缺少经验和社会支持以及人类的场景偏好等因素是导致这种创伤的原因。此创伤会给心理咨询师带来消极情绪和认知、低效能感甚至职业退出等影响。所以自我调节、提高专业技能并与同行联系是应对替代性心理创伤的良好策略。
关键词
替代性心理创伤
产生原因与危害
应对策略
Keywords
vicarious mental trauma
causes and harms
coping methods
分类号
G448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震后心理援助者的替代性心理创伤与应对策略
2
作者
梁田
尹翠萍
机构
四川大学
西南大学
出处
《魅力中国》
2010年第32期95-95,共1页
文摘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许多的心理工作者深入灾区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干预,但是由于很多的心理援助者自身知识经验的不足,再加上此次救援工作灾情急、任务重,多数救援人员在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投入了救援工作,因此很多的心理援助者在援助的过程中及援助之后出现了替代性。理创伤的症状,本文主要探讨了心理援助者产生替代性心理创伤的原因,及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震后
心理
援助者
替代性心理创伤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警察替代性心理创伤干预指南
被引量:
1
3
作者
伏佩宣
张秋燕
浏泓
出处
《现代世界警察》
2016年第5期60-61,共2页
文摘
替代性心理创伤通常是指警察等危机工作者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中,由于职业的缘故经常处于某种危险、残酷的应激状态之中,频繁接触受害者而心生同情,并由此而引起的心理失衡。警察处在突发事件的第一线,不仅要亲眼目睹大量血淋淋的场面,而且还要长时间、超负荷地投身于救援工作。如果心理撞击和负面影响造成的不良情绪长时间得不到倾诉和关心,替代性心理创伤自然就会产生。替代性心理创伤会对警察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并将会导致警察价值理念、世界观。
关键词
警察
突发事件
工作量
国家机器
突然事件
劳动量
替代性心理创伤
替代性
创伤
分类号
D035.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疫情信息感知压力与心理创伤的关系:智谋与风险知觉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
11
4
作者
罗红
鲍九玉
吴思雨
李世森
机构
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
出处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1-276,共6页
基金
湖北文理学院2020年度教师科研能力培育基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项目”(编号:2020kypyfy005)。
文摘
目的:基于心理应激多因素作用过程模型,探索大学生智谋能力与风险知觉在疫情信息感知压力与替代性心理创伤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2月26日-3月1日,对湖北省、安徽省、山西省3所高校的153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此次疫情中,12.1%的大学生出现了替代性心理创伤,女生替代性心理创伤的评分(中位数:20.00)高于男生的评分(中位数:18.00)(P<0.05);疫情信息感知压力与替代性心理创伤呈正相关(r=0.23,P<0.001);逐步回归分析法和Bootstrap法构建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智谋与风险知觉在疫情信息感知压力和替代性心理创伤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智谋与风险知觉共同作用的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的比值为20.7%,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结论:疫情期间女生替代性心理创伤的严重程度高于男生,大学生风险知觉与智谋能力在疫情信息感知压力与替代性心理创伤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疫情信息感知压力可以通过风险知觉、智谋能力影响到替代性心理创伤的形成。
关键词
大学生
感知压力
智谋
风险知觉
替代性心理创伤
Keywords
Students
Stress
Resourcefulness
Risk perception
Vicarious psychological traumatization
分类号
R395.6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心理咨询师的替代性心理创伤与应对
王新珠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震后心理援助者的替代性心理创伤与应对策略
梁田
尹翠萍
《魅力中国》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警察替代性心理创伤干预指南
伏佩宣
张秋燕
浏泓
《现代世界警察》
2016
1
原文传递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疫情信息感知压力与心理创伤的关系:智谋与风险知觉的中介作用
罗红
鲍九玉
吴思雨
李世森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