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23
篇文章
<
1
2
…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曹植诗歌中的神仙书写研究
1
作者
白静
李红岩
《今古文创》
2025年第7期25-28,共4页
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神仙书写源于上古神话对长生和飞行的原始向往,随着神仙思想持续发展,文学作品中的神仙书写逐渐成熟,其数量众多,蔚为大观。曹植身为建安时期的代表作家,融汇吸收前代神仙思想传统,创作了大量涉及神仙书写的诗歌。本文...
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神仙书写源于上古神话对长生和飞行的原始向往,随着神仙思想持续发展,文学作品中的神仙书写逐渐成熟,其数量众多,蔚为大观。曹植身为建安时期的代表作家,融汇吸收前代神仙思想传统,创作了大量涉及神仙书写的诗歌。本文试从曹植诗歌中神仙书写出发,通过分析曹植对神仙形象和神仙世界的描述,探究其思想所传达的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进而探讨曹植诗歌神仙书写的文学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诗歌
神仙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曹植的庄学情怀
2
作者
魏宏灿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庄学发展到汉魏,呈现儒道会通的趋向,以道释儒成为当时的学术思潮,庄学情怀深入建安士人的心灵。曹植对庄学情有独钟,不论其前期或后期,生活环境和基础发生怎样的变化,其心志境界、人生情调、生活情趣、文学创作,皆受到儒学与庄学的启...
庄学发展到汉魏,呈现儒道会通的趋向,以道释儒成为当时的学术思潮,庄学情怀深入建安士人的心灵。曹植对庄学情有独钟,不论其前期或后期,生活环境和基础发生怎样的变化,其心志境界、人生情调、生活情趣、文学创作,皆受到儒学与庄学的启迪滋养,情放志荡。前期,春风得意,儒学主导其言行,然老庄遗风潜伏其中;后期,饱尝“煮豆燃萁”之痛,庄学情怀明显,然立功心志不减。其心境儒道并存相济共生,德道人格和理想人格统一,成就了他的人生价值和人格独立,获得了“建安之杰”的美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庄学心境
儒道起伏相济
生命意识
情放志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曹植诗歌中的崇高美
被引量:
1
3
作者
冯霞
卫奥庆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5期52-54,共3页
曹植作为建安时期最为杰出的作家,其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曹植诗歌中的崇高美进行论述。本文主要依据郎吉弩斯和康德关于崇高美的思想理论来对曹植诗歌中的思想情感、辞章技巧以及艺术形式三个...
曹植作为建安时期最为杰出的作家,其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曹植诗歌中的崇高美进行论述。本文主要依据郎吉弩斯和康德关于崇高美的思想理论来对曹植诗歌中的思想情感、辞章技巧以及艺术形式三个方面进行诗歌中崇高美的发掘。在思想情感方面,通过对诗歌中所蕴含的豪迈激昂的感情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来深入探寻曹植作品思想情感上的崇高美;在辞章技巧方面,通过对诗歌中的辞采和篇章结构进行具体分析,来体会曹植诗歌辞章技巧中的崇高美;在艺术形式方面,通过对诗歌中壮阔宏大的意象和广阔高远的意境的具体分析,来体会曹植诗歌艺术形象中的崇高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诗歌
崇高美
郎吉弩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曹植《白马篇》创作时间再思考
4
作者
陆跃升
《语文学刊》
2024年第2期57-60,共4页
五言诗《白马篇》是表现曹植理想的代表性诗歌,这首诗通过描写骁勇善战、忠贞报国的游侠儿英雄形象,寄寓了诗人“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的强烈渴望。联系曹植的生平及创作经历,以曹丕称帝(220年)为界,明显分为前期、后期两个完全不...
五言诗《白马篇》是表现曹植理想的代表性诗歌,这首诗通过描写骁勇善战、忠贞报国的游侠儿英雄形象,寄寓了诗人“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的强烈渴望。联系曹植的生平及创作经历,以曹丕称帝(220年)为界,明显分为前期、后期两个完全不同的时期。前期作品主要抒发理想与抱负,后期作品主要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及被压抑的苦闷。因此,《白马篇》就被认为是曹植前期的作品,这是不够恰当的。曹植生活的后期,特别是曹叡统治时期,他的诗文并不仅仅表现苦闷与悲愤,同样具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如《杂诗》及《求自试表》等。同时,《白马篇》所反映的匈奴、鲜卑叛乱的时间也大致在魏明帝太和四、五年(230-231年)。所以,《白马篇》应为曹植后期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白马篇
创作时间
再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曹植诗歌的悲情意蕴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军娜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0-15,共6页
曹植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的诗歌中呈现着丰富的悲情意蕴。其诗有家国之悲,多描写百姓的悲惨遭遇,并且对奸佞小人和不思进取、荒淫无道的统治阶层发出悲歌。其诗有身世之悲,着眼于自身遭际,在诗歌中抒发生命无常的无奈、君臣相离的痛苦、...
曹植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的诗歌中呈现着丰富的悲情意蕴。其诗有家国之悲,多描写百姓的悲惨遭遇,并且对奸佞小人和不思进取、荒淫无道的统治阶层发出悲歌。其诗有身世之悲,着眼于自身遭际,在诗歌中抒发生命无常的无奈、君臣相离的痛苦、有志不能伸的悲愤和四处漂泊的伤痛。其诗有离别之悲,曹植真诚的天性使他在诗歌中抒发与亲友、故乡离别的悲伤。曹诗以其丰富的悲情内容,影响着魏晋以后的历代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诗歌
建安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对其文学创作的三大影响
6
作者
匡永亮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128,共7页
在中华文化史上,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与文学创作实践,在继承前代士人的基础上,在士人文献整理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关联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典型体现,就是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一是促使了...
在中华文化史上,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与文学创作实践,在继承前代士人的基础上,在士人文献整理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关联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典型体现,就是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一是促使了其作品“词彩华茂”语言风格的形成;二是使其作品“骨气奇高”“情兼雅怨”的情感特征更加突显;三是使其创作了大量的赞体文,并使这一文体范式得到了确立,彰显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的双重特征。这在密切了士人文献整理活动与文学创作关系的同时,对我们认识和理解曹植的文学创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文献整理活动
语言风格
情感特征
赞体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曹植《远游篇》创作年代新探
7
作者
夏洵若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远游篇》是汉魏著名诗人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年代不详,且至今未有定论。对《远游篇》具体创作年代,或简而概之认为是曹植人生后期作品,但对诗人在黄初与太和年间的差异状态不予区分,更多的则是避而不谈。联系作者生平,细究作者心理,通...
《远游篇》是汉魏著名诗人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年代不详,且至今未有定论。对《远游篇》具体创作年代,或简而概之认为是曹植人生后期作品,但对诗人在黄初与太和年间的差异状态不予区分,更多的则是避而不谈。联系作者生平,细究作者心理,通过文本互证可知,《远游篇》创作年代可确定于黄初中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游篇》
曹植
游仙诗
作品断代
魏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乐中写悲——曹植《登台赋》中的悲情描写
8
作者
徐乐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曹植《登台赋》中“悲鸣”一词的出现是对汉代盛行的“以悲为美”悲美意识的继承与自觉实践。此处的“悲鸣”并非真悲,而是乐事乐情书写中为表现主题的一种自然技巧的运用,这种不含情绪转变的悲情描写属于悲美意识发展到第三阶段的更自...
曹植《登台赋》中“悲鸣”一词的出现是对汉代盛行的“以悲为美”悲美意识的继承与自觉实践。此处的“悲鸣”并非真悲,而是乐事乐情书写中为表现主题的一种自然技巧的运用,这种不含情绪转变的悲情描写属于悲美意识发展到第三阶段的更自觉的应用。本赋中悲美意识的呈现使作品主题更加突出,进而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登台赋
悲鸣
以悲为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曹植诗文中的“美人”意象
9
作者
胡慧昕
《今古文创》
2024年第9期35-37,共3页
在魏晋诗人曹植流传下来的《曹子建集》中,有不少篇幅描写了“美人”意象。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对其意象展开论述:首先把曹植诗文中的“美人”意象分为三类,不同的类别传达出的思想感情也不尽相同,或是对美人的欣赏爱慕之情,或是对自我人...
在魏晋诗人曹植流传下来的《曹子建集》中,有不少篇幅描写了“美人”意象。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对其意象展开论述:首先把曹植诗文中的“美人”意象分为三类,不同的类别传达出的思想感情也不尽相同,或是对美人的欣赏爱慕之情,或是对自我人生遭际的怅惘,或是对人生美好理想的追寻;其次,分析曹植在描写“美人”意象诗文中运用的铺叙、象征等艺术手法;最后从儒家诗教的影响及个人性情抒发等角度探讨曹植运用“美人”意象的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美人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曹丕、曹植作品的生命意识研究
10
作者
谷璇智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5期25-27,共3页
东汉末年动乱纷纷,人生苦短与个人的生命悲剧一直是建安文学的两大主题。曹丕、曹植兄弟作为邺下文人集团的核心,其作品自然流露个人的生命意识。本文将以时间为分界,将曹丕的文学创作分为“建安”“黄初”两个时期,曹植的文学创作分为...
东汉末年动乱纷纷,人生苦短与个人的生命悲剧一直是建安文学的两大主题。曹丕、曹植兄弟作为邺下文人集团的核心,其作品自然流露个人的生命意识。本文将以时间为分界,将曹丕的文学创作分为“建安”“黄初”两个时期,曹植的文学创作分为“建安”“黄初”“太和”三个时期,分别探讨曹丕与曹植二人在其作品中,因人生观的不同和个人身份转变而造成的对生命不同的认识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曹植
生命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曹丕与曹植诗歌比较研究
11
作者
包芮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9期51-53,共3页
曹丕与曹植处于相同的历史时期,又同为建安文坛的代表人物,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诗歌风格又有很多差异。本文试从题材和体裁上对曹丕和曹植的诗歌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二者诗歌的整体风貌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
曹丕
曹植
诗歌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文心雕龙》对曹植辞赋的“默杀”
12
作者
白云鹏
《中国韵文学刊》
2024年第4期109-116,共8页
曹植是魏晋时期不容忽视的一位赋家,《文心雕龙》全书关涉曹植的评论,均不言及其辞赋,可谓有意的“默杀”。原因有二:首先,曹植文学在南朝时期的接受表现为“诗主赋从”,主要凭借诗才而非赋才擅名,辞赋方面仅《洛神赋》一篇被公认是佳...
曹植是魏晋时期不容忽视的一位赋家,《文心雕龙》全书关涉曹植的评论,均不言及其辞赋,可谓有意的“默杀”。原因有二:首先,曹植文学在南朝时期的接受表现为“诗主赋从”,主要凭借诗才而非赋才擅名,辞赋方面仅《洛神赋》一篇被公认是佳作。其次,在此接受语境中,刘勰因宗经思想的深刻影响,标举“丽辞雅义”的辞赋创作原则。通过对照《洛神赋》与刘勰所言的“六义”说、“异乎经典”说以及宋玉诸赋,表明其与刘勰宗经思想存在明显抵牾,故被刘勰所“默杀”。这种“默杀”在《文心雕龙》中还有诸多案例,关注此类“默杀”现象,或对《文心雕龙》研究视域的拓展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魏晋之赋首
曹植
《洛神赋》
默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曹植诗歌之“骨气”析
被引量:
3
13
作者
董家平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6-90,共5页
曹植的诗歌具有“骨气奇高”的特征 ,但对于这个特征的理解颇多歧义。笔者认为 ,在曹植一生追求理想并屡遭失败的过程中 ,他面对骨肉相残的现实所表现出的或顺从权势 ,或抗争灾难 ,或沉溺痛苦 ,或超脱尘外 ,以及任性而行和持性而作等矛...
曹植的诗歌具有“骨气奇高”的特征 ,但对于这个特征的理解颇多歧义。笔者认为 ,在曹植一生追求理想并屡遭失败的过程中 ,他面对骨肉相残的现实所表现出的或顺从权势 ,或抗争灾难 ,或沉溺痛苦 ,或超脱尘外 ,以及任性而行和持性而作等矛盾对立是其诗歌“骨气奇高”特征的具体体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人格
儒道互补
曹植
诗歌
骨气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曹植庙碑》的艺术特点
14
作者
王进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6-59,共4页
本文通过浅述《曹植庙碑》的形制与内容、笔法与结构以及碑刻中同字、同时代不同碑刻的比较,遵循出土碑刻和史料结合的"双重证据法"的考证原则,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及实践基础,在北朝与隋唐之间,寻觅楷书由率意、洒脱的魏碑书风...
本文通过浅述《曹植庙碑》的形制与内容、笔法与结构以及碑刻中同字、同时代不同碑刻的比较,遵循出土碑刻和史料结合的"双重证据法"的考证原则,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及实践基础,在北朝与隋唐之间,寻觅楷书由率意、洒脱的魏碑书风向大唐"尚法"书风演变的轨迹。通过《曹植庙碑》的个案研究,初步了解该碑继承北朝遗意,书体杂楷、隶、篆三体的历史原因及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庙碑
曹植
艺术分析
碑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曹植诵俳优小说发覆
被引量:
11
15
作者
王齐洲
李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3-140,共8页
史载曹植在邯郸淳面前"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根据相关文献和出土文物可知:此事发生在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年轻的曹植为了在"博学有才章"的名士长者邯郸淳面前展示才华,进行了这些属于俳优技...
史载曹植在邯郸淳面前"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根据相关文献和出土文物可知:此事发生在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年轻的曹植为了在"博学有才章"的名士长者邯郸淳面前展示才华,进行了这些属于俳优技艺的表演。"胡舞五椎锻"是针对五椎的健身舞蹈,通过拍打、按摩、运动五椎,调理脏腑功能,从而健康体魄。"跳丸击剑"也称"跳丸剑",是用手或脚同时抛接玩弄多个丸铃和多把短剑的高难度杂技表演。"诵俳优小说数千言",则是诵类似敦煌佚书《韩朋赋》等的民间俗赋,江苏尹湾西汉晚期墓出土的《神乌傅(赋)》便是这种俗赋,曹植的《鹞雀赋》则是文人拟俗赋。了解了这一点,对于理解史志小说家小说与民间通俗小说的关系,认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生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邯郸淳
俳优
胡舞五椎锻
跳丸击剑
诵俳优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用典看曹植对《诗经》的接受及其文艺思想
被引量:
7
16
作者
张振龙
张晓庆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0-182,共3页
从用典看曹植对《诗经》的接受,表现在词语的引用、语句的化用与题目的引用上和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创新性上。这对其文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即继承了《诗经》内容的感伤情调,发展了《诗经》以来的诗歌抒情传统,《诗经》从...
从用典看曹植对《诗经》的接受,表现在词语的引用、语句的化用与题目的引用上和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创新性上。这对其文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即继承了《诗经》内容的感伤情调,发展了《诗经》以来的诗歌抒情传统,《诗经》从文人的立德立功之资已逐步变为立言之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诗经》
接受
文艺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曹植《白马篇》对魏晋南北朝游侠及游侠诗的导向作用
被引量:
4
17
作者
陶春林
马晶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8-135,共8页
曹植《白马篇》历来被认为是诗人前期的作品,但这种说法没有提出有力证据。通过对曹植生活时期民族关系的考查,可认为赵幼文先生提出的创作于后期的看法是成立的。由于创作时间的特殊性,其主题也应理解为曹植悔过自新的诗化表现。这首...
曹植《白马篇》历来被认为是诗人前期的作品,但这种说法没有提出有力证据。通过对曹植生活时期民族关系的考查,可认为赵幼文先生提出的创作于后期的看法是成立的。由于创作时间的特殊性,其主题也应理解为曹植悔过自新的诗化表现。这首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侠和游侠诗发生了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白马篇》
游侠
游侠诗
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与曹植
被引量:
3
18
作者
王吉鹏
杜亮梅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104,共4页
魏晋时代和中国二十世纪初的社会环境极其相似,社会的不稳定孕育了思想上的极度解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觉醒。鲁迅立足现实,在对魏晋文化的考察中寻找时代变革的历史渊源,因而,对“人”的生命本体诸多方面的关注受启于魏晋时代文...
魏晋时代和中国二十世纪初的社会环境极其相似,社会的不稳定孕育了思想上的极度解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觉醒。鲁迅立足现实,在对魏晋文化的考察中寻找时代变革的历史渊源,因而,对“人”的生命本体诸多方面的关注受启于魏晋时代文人学士觉醒的思想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曹植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建安二十二年:曹植的人生转折——兼析《美女篇》、《蝉赋》、《节游赋》
被引量:
3
19
作者
木斋
李恒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52,共9页
从建安十九年到二十一年,是曹植一生的顶峰,也是曹植一生最为快乐的时光,在这个时期,他在政治事业和情爱人生的两个领域,都达到了一生的顶点。但建安二十二年,对于曹植来说,是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曹丕在建安二十二年十月被确立为太子,...
从建安十九年到二十一年,是曹植一生的顶峰,也是曹植一生最为快乐的时光,在这个时期,他在政治事业和情爱人生的两个领域,都达到了一生的顶点。但建安二十二年,对于曹植来说,是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曹丕在建安二十二年十月被确立为太子,兄弟之间的太子之争,以曹植失败而告终。但与此同时,曹植却焕发出了巨大的写作才华,写作了大量涉及甄氏的诗文作品,主要有《节游赋》、《西北有高楼》,以及后来回忆所作的《妾薄命》等。按照时间次序依次辨析,从而考证出(一)《美女篇》与《陌上桑》:曹植的欢乐;(二)《蝉赋》:曹植的反省;(三)《节游赋》:曹植的节制。即从文本出发,再次论证了曹植一生重要的转折——建安二十二年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转折
建安二十二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曹植思想的变迁
被引量:
7
20
作者
相明
徐鹏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3-76,共4页
曹植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本文分建安、黄初、太和三期来考察曹植的经历和诗文,从而勾勒出曹植思想的轮廓。本文认为,曹植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但儒与道特别是儒家思想在曹植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说贯穿其思想的始终。
关键词
曹植
思想
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植诗歌中的神仙书写研究
1
作者
白静
李红岩
机构
西安工业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5年第7期25-28,共4页
文摘
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神仙书写源于上古神话对长生和飞行的原始向往,随着神仙思想持续发展,文学作品中的神仙书写逐渐成熟,其数量众多,蔚为大观。曹植身为建安时期的代表作家,融汇吸收前代神仙思想传统,创作了大量涉及神仙书写的诗歌。本文试从曹植诗歌中神仙书写出发,通过分析曹植对神仙形象和神仙世界的描述,探究其思想所传达的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进而探讨曹植诗歌神仙书写的文学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
曹植
诗歌
神仙书写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植的庄学情怀
2
作者
魏宏灿
机构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阜阳师范大学皖北文化传播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文摘
庄学发展到汉魏,呈现儒道会通的趋向,以道释儒成为当时的学术思潮,庄学情怀深入建安士人的心灵。曹植对庄学情有独钟,不论其前期或后期,生活环境和基础发生怎样的变化,其心志境界、人生情调、生活情趣、文学创作,皆受到儒学与庄学的启迪滋养,情放志荡。前期,春风得意,儒学主导其言行,然老庄遗风潜伏其中;后期,饱尝“煮豆燃萁”之痛,庄学情怀明显,然立功心志不减。其心境儒道并存相济共生,德道人格和理想人格统一,成就了他的人生价值和人格独立,获得了“建安之杰”的美誉。
关键词
曹植
庄学心境
儒道起伏相济
生命意识
情放志荡
Keywords
Cao Zhi
state of mind influenced by Zhuangzi’s philosophy
fluctuation and complement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wareness of life
unconstrained and passionate disposition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曹植诗歌中的崇高美
被引量:
1
3
作者
冯霞
卫奥庆
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5期52-54,共3页
文摘
曹植作为建安时期最为杰出的作家,其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曹植诗歌中的崇高美进行论述。本文主要依据郎吉弩斯和康德关于崇高美的思想理论来对曹植诗歌中的思想情感、辞章技巧以及艺术形式三个方面进行诗歌中崇高美的发掘。在思想情感方面,通过对诗歌中所蕴含的豪迈激昂的感情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来深入探寻曹植作品思想情感上的崇高美;在辞章技巧方面,通过对诗歌中的辞采和篇章结构进行具体分析,来体会曹植诗歌辞章技巧中的崇高美;在艺术形式方面,通过对诗歌中壮阔宏大的意象和广阔高远的意境的具体分析,来体会曹植诗歌艺术形象中的崇高美。
关键词
曹植
诗歌
崇高美
郎吉弩斯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植《白马篇》创作时间再思考
4
作者
陆跃升
机构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语文学刊》
2024年第2期57-60,共4页
文摘
五言诗《白马篇》是表现曹植理想的代表性诗歌,这首诗通过描写骁勇善战、忠贞报国的游侠儿英雄形象,寄寓了诗人“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的强烈渴望。联系曹植的生平及创作经历,以曹丕称帝(220年)为界,明显分为前期、后期两个完全不同的时期。前期作品主要抒发理想与抱负,后期作品主要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及被压抑的苦闷。因此,《白马篇》就被认为是曹植前期的作品,这是不够恰当的。曹植生活的后期,特别是曹叡统治时期,他的诗文并不仅仅表现苦闷与悲愤,同样具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如《杂诗》及《求自试表》等。同时,《白马篇》所反映的匈奴、鲜卑叛乱的时间也大致在魏明帝太和四、五年(230-231年)。所以,《白马篇》应为曹植后期的作品。
关键词
曹植
白马篇
创作时间
再思考
Keywords
Cao Zhi
White Horse chapter
creation time
rethink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曹植诗歌的悲情意蕴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军娜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0-15,共6页
基金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YJS2024JC30)。
文摘
曹植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的诗歌中呈现着丰富的悲情意蕴。其诗有家国之悲,多描写百姓的悲惨遭遇,并且对奸佞小人和不思进取、荒淫无道的统治阶层发出悲歌。其诗有身世之悲,着眼于自身遭际,在诗歌中抒发生命无常的无奈、君臣相离的痛苦、有志不能伸的悲愤和四处漂泊的伤痛。其诗有离别之悲,曹植真诚的天性使他在诗歌中抒发与亲友、故乡离别的悲伤。曹诗以其丰富的悲情内容,影响着魏晋以后的历代诗人。
关键词
曹植
诗歌
建安文学
Keywords
Cao Zhi
poems
Jian’an literature
分类号
J207.2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对其文学创作的三大影响
6
作者
匡永亮
机构
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12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汉士人活动及其文学书写互动研究”(22AZW006)。
文摘
在中华文化史上,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与文学创作实践,在继承前代士人的基础上,在士人文献整理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关联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典型体现,就是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一是促使了其作品“词彩华茂”语言风格的形成;二是使其作品“骨气奇高”“情兼雅怨”的情感特征更加突显;三是使其创作了大量的赞体文,并使这一文体范式得到了确立,彰显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的双重特征。这在密切了士人文献整理活动与文学创作关系的同时,对我们认识和理解曹植的文学创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
曹植
文献整理活动
语言风格
情感特征
赞体文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植《远游篇》创作年代新探
7
作者
夏洵若
机构
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文摘
《远游篇》是汉魏著名诗人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年代不详,且至今未有定论。对《远游篇》具体创作年代,或简而概之认为是曹植人生后期作品,但对诗人在黄初与太和年间的差异状态不予区分,更多的则是避而不谈。联系作者生平,细究作者心理,通过文本互证可知,《远游篇》创作年代可确定于黄初中后期。
关键词
《远游篇》
曹植
游仙诗
作品断代
魏王朝
Keywords
Journey to a Distant Land
Cao Zhi
immortality-seeking poems
estimation of creation time
the Wei Dynast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乐中写悲——曹植《登台赋》中的悲情描写
8
作者
徐乐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出处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基金
辽宁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虚拟教研室项目,项目编号:LSXNJYS202208。
文摘
曹植《登台赋》中“悲鸣”一词的出现是对汉代盛行的“以悲为美”悲美意识的继承与自觉实践。此处的“悲鸣”并非真悲,而是乐事乐情书写中为表现主题的一种自然技巧的运用,这种不含情绪转变的悲情描写属于悲美意识发展到第三阶段的更自觉的应用。本赋中悲美意识的呈现使作品主题更加突出,进而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彰显。
关键词
曹植
登台赋
悲鸣
以悲为美
Keywords
Cao Zhi
DengTaiFu
utter sad calls
take sadness as beauty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曹植诗文中的“美人”意象
9
作者
胡慧昕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4年第9期35-37,共3页
文摘
在魏晋诗人曹植流传下来的《曹子建集》中,有不少篇幅描写了“美人”意象。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对其意象展开论述:首先把曹植诗文中的“美人”意象分为三类,不同的类别传达出的思想感情也不尽相同,或是对美人的欣赏爱慕之情,或是对自我人生遭际的怅惘,或是对人生美好理想的追寻;其次,分析曹植在描写“美人”意象诗文中运用的铺叙、象征等艺术手法;最后从儒家诗教的影响及个人性情抒发等角度探讨曹植运用“美人”意象的缘由。
关键词
曹植
美人
意象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丕、曹植作品的生命意识研究
10
作者
谷璇智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5期25-27,共3页
文摘
东汉末年动乱纷纷,人生苦短与个人的生命悲剧一直是建安文学的两大主题。曹丕、曹植兄弟作为邺下文人集团的核心,其作品自然流露个人的生命意识。本文将以时间为分界,将曹丕的文学创作分为“建安”“黄初”两个时期,曹植的文学创作分为“建安”“黄初”“太和”三个时期,分别探讨曹丕与曹植二人在其作品中,因人生观的不同和个人身份转变而造成的对生命不同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
曹丕
曹植
生命意识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丕与曹植诗歌比较研究
11
作者
包芮
机构
湖北民族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9期51-53,共3页
文摘
曹丕与曹植处于相同的历史时期,又同为建安文坛的代表人物,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诗歌风格又有很多差异。本文试从题材和体裁上对曹丕和曹植的诗歌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二者诗歌的整体风貌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
曹丕
曹植
诗歌比较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文心雕龙》对曹植辞赋的“默杀”
12
作者
白云鹏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2024年第4期109-116,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汉赋》新辑、汇校、汇注、汇评”(22&ZD264)
陕西师范大学2023年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科教协同育人科研项目“《全汉赋》新辑、汇校、汇注、汇评”(2023KJXTA02)。
文摘
曹植是魏晋时期不容忽视的一位赋家,《文心雕龙》全书关涉曹植的评论,均不言及其辞赋,可谓有意的“默杀”。原因有二:首先,曹植文学在南朝时期的接受表现为“诗主赋从”,主要凭借诗才而非赋才擅名,辞赋方面仅《洛神赋》一篇被公认是佳作。其次,在此接受语境中,刘勰因宗经思想的深刻影响,标举“丽辞雅义”的辞赋创作原则。通过对照《洛神赋》与刘勰所言的“六义”说、“异乎经典”说以及宋玉诸赋,表明其与刘勰宗经思想存在明显抵牾,故被刘勰所“默杀”。这种“默杀”在《文心雕龙》中还有诸多案例,关注此类“默杀”现象,或对《文心雕龙》研究视域的拓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魏晋之赋首
曹植
《洛神赋》
默杀
分类号
I207.22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植诗歌之“骨气”析
被引量:
3
13
作者
董家平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6-90,共5页
文摘
曹植的诗歌具有“骨气奇高”的特征 ,但对于这个特征的理解颇多歧义。笔者认为 ,在曹植一生追求理想并屡遭失败的过程中 ,他面对骨肉相残的现实所表现出的或顺从权势 ,或抗争灾难 ,或沉溺痛苦 ,或超脱尘外 ,以及任性而行和持性而作等矛盾对立是其诗歌“骨气奇高”特征的具体体现 。
关键词
曹植
人格
儒道互补
曹植
诗歌
骨气奇高
Keywords
Cao zhi's personality
Confucianism
the poem of Cao zhi
moral integrity
分类号
I027.2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植庙碑》的艺术特点
14
作者
王进
机构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6-59,共4页
文摘
本文通过浅述《曹植庙碑》的形制与内容、笔法与结构以及碑刻中同字、同时代不同碑刻的比较,遵循出土碑刻和史料结合的"双重证据法"的考证原则,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及实践基础,在北朝与隋唐之间,寻觅楷书由率意、洒脱的魏碑书风向大唐"尚法"书风演变的轨迹。通过《曹植庙碑》的个案研究,初步了解该碑继承北朝遗意,书体杂楷、隶、篆三体的历史原因及审美价值。
关键词
曹植
庙碑
曹植
艺术分析
碑刻价值
Keywords
CaoZhi's temple monument
CaoZhi
artistic analysis
the stone value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植诵俳优小说发覆
被引量:
11
15
作者
王齐洲
李平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3-140,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二十五史<艺文志>著录小说资料集解"(11AZD06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史载曹植在邯郸淳面前"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根据相关文献和出土文物可知:此事发生在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年轻的曹植为了在"博学有才章"的名士长者邯郸淳面前展示才华,进行了这些属于俳优技艺的表演。"胡舞五椎锻"是针对五椎的健身舞蹈,通过拍打、按摩、运动五椎,调理脏腑功能,从而健康体魄。"跳丸击剑"也称"跳丸剑",是用手或脚同时抛接玩弄多个丸铃和多把短剑的高难度杂技表演。"诵俳优小说数千言",则是诵类似敦煌佚书《韩朋赋》等的民间俗赋,江苏尹湾西汉晚期墓出土的《神乌傅(赋)》便是这种俗赋,曹植的《鹞雀赋》则是文人拟俗赋。了解了这一点,对于理解史志小说家小说与民间通俗小说的关系,认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生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曹植
邯郸淳
俳优
胡舞五椎锻
跳丸击剑
诵俳优小说
分类号
I207.4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用典看曹植对《诗经》的接受及其文艺思想
被引量:
7
16
作者
张振龙
张晓庆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0-182,共3页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7FWX007)
文摘
从用典看曹植对《诗经》的接受,表现在词语的引用、语句的化用与题目的引用上和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创新性上。这对其文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即继承了《诗经》内容的感伤情调,发展了《诗经》以来的诗歌抒情传统,《诗经》从文人的立德立功之资已逐步变为立言之资。
关键词
曹植
《诗经》
接受
文艺思想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植《白马篇》对魏晋南北朝游侠及游侠诗的导向作用
被引量:
4
17
作者
陶春林
马晶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长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8-135,共8页
文摘
曹植《白马篇》历来被认为是诗人前期的作品,但这种说法没有提出有力证据。通过对曹植生活时期民族关系的考查,可认为赵幼文先生提出的创作于后期的看法是成立的。由于创作时间的特殊性,其主题也应理解为曹植悔过自新的诗化表现。这首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侠和游侠诗发生了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
曹植
《白马篇》
游侠
游侠诗
导向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与曹植
被引量:
3
18
作者
王吉鹏
杜亮梅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文摘
魏晋时代和中国二十世纪初的社会环境极其相似,社会的不稳定孕育了思想上的极度解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觉醒。鲁迅立足现实,在对魏晋文化的考察中寻找时代变革的历史渊源,因而,对“人”的生命本体诸多方面的关注受启于魏晋时代文人学士觉醒的思想观念。
关键词
鲁迅
曹植
关系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建安二十二年:曹植的人生转折——兼析《美女篇》、《蝉赋》、《节游赋》
被引量:
3
19
作者
木斋
李恒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52,共9页
基金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9B039)
文摘
从建安十九年到二十一年,是曹植一生的顶峰,也是曹植一生最为快乐的时光,在这个时期,他在政治事业和情爱人生的两个领域,都达到了一生的顶点。但建安二十二年,对于曹植来说,是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曹丕在建安二十二年十月被确立为太子,兄弟之间的太子之争,以曹植失败而告终。但与此同时,曹植却焕发出了巨大的写作才华,写作了大量涉及甄氏的诗文作品,主要有《节游赋》、《西北有高楼》,以及后来回忆所作的《妾薄命》等。按照时间次序依次辨析,从而考证出(一)《美女篇》与《陌上桑》:曹植的欢乐;(二)《蝉赋》:曹植的反省;(三)《节游赋》:曹植的节制。即从文本出发,再次论证了曹植一生重要的转折——建安二十二年发生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曹植
转折
建安二十二年
Keywords
Cao Zhi
turning point
217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曹植思想的变迁
被引量:
7
20
作者
相明
徐鹏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3-76,共4页
文摘
曹植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本文分建安、黄初、太和三期来考察曹植的经历和诗文,从而勾勒出曹植思想的轮廓。本文认为,曹植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但儒与道特别是儒家思想在曹植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说贯穿其思想的始终。
关键词
曹植
思想
儒家
Keywords
Cao Zhi
thoughts
the Confucianists
分类号
I0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曹植诗歌中的神仙书写研究
白静
李红岩
《今古文创》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曹植的庄学情怀
魏宏灿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曹植诗歌中的崇高美
冯霞
卫奥庆
《今古文创》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曹植《白马篇》创作时间再思考
陆跃升
《语文学刊》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曹植诗歌的悲情意蕴
李军娜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对其文学创作的三大影响
匡永亮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曹植《远游篇》创作年代新探
夏洵若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乐中写悲——曹植《登台赋》中的悲情描写
徐乐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曹植诗文中的“美人”意象
胡慧昕
《今古文创》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曹丕、曹植作品的生命意识研究
谷璇智
《今古文创》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曹丕与曹植诗歌比较研究
包芮
《今古文创》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文心雕龙》对曹植辞赋的“默杀”
白云鹏
《中国韵文学刊》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曹植诗歌之“骨气”析
董家平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曹植庙碑》的艺术特点
王进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曹植诵俳优小说发覆
王齐洲
李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从用典看曹植对《诗经》的接受及其文艺思想
张振龙
张晓庆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曹植《白马篇》对魏晋南北朝游侠及游侠诗的导向作用
陶春林
马晶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鲁迅与曹植
王吉鹏
杜亮梅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建安二十二年:曹植的人生转折——兼析《美女篇》、《蝉赋》、《节游赋》
木斋
李恒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略论曹植思想的变迁
相明
徐鹏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