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丝路传播:中原音乐的西流与东归——以敦煌曲子辞等为例 |
林素坊
|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
2024 |
0 |
|
2
|
敦煌写本曲子辞抄写年代三考 |
张长彬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3
|
唐五代“渔父”系统歌辞调名辨析——兼论早期文人杂言曲子辞的文本建构 |
张之为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4
|
“选词配乐”与“依调填词”对唐诗及曲子辞创作的影响 |
高红梅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5
|
隋唐五代燕乐的发展及其对曲子辞创作的影响 |
高红梅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6
|
从敦煌曲子辞看盛唐景象 |
王中兴
|
《兰州商学院学报》
|
1993 |
0 |
|
7
|
“苏幕遮”的乐与辞——胡乐入华的个案研究与唐代曲子辞的声、词关系探讨 |
李昌集
|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8
|
椎轮为大辂之始——敦煌民间歌辞在词史上的地位 |
杨信义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9
|
从文学地理视阈分析西夏乐府《杨柳枝》的艺术传承 |
高人雄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源自西域乐曲的词牌和曲调举隅(上) |
高人雄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0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