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暴雨中心移置对白洋淀防洪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毛慧慧 张营 邢斌 《海河水利》 2024年第S02期1-4,共4页
为全面提升洪水灾害风险防御能力和水平,需要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主动适应和把握洪水灾害的新特点新规律。重点分析了大清河流域“63·8”极端暴雨移置后,以唐河平原暴雨中心情景对白洋淀的洪水威胁最大。有关成果丰富了流域大... 为全面提升洪水灾害风险防御能力和水平,需要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主动适应和把握洪水灾害的新特点新规律。重点分析了大清河流域“63·8”极端暴雨移置后,以唐河平原暴雨中心情景对白洋淀的洪水威胁最大。有关成果丰富了流域大洪水样本,是对流域洪水地区组成分析方法的积极探讨,也是提升流域洪水防控能力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 暴雨中心移置 白洋淀 洪水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大清河系暴雨中心移植和地区洪水组成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营 毛慧慧 +2 位作者 吴洋洋 吴天傲 陈鹏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暴雨洪涝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愈发显著,海河流域大部分区域多年未经特大洪水检验,为分析未来可能发生极端暴雨洪水的致灾情况,开展暴雨中心预测及可能的地区洪水组成分析十分必要。研究以多年未发生极端暴雨洪...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暴雨洪涝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愈发显著,海河流域大部分区域多年未经特大洪水检验,为分析未来可能发生极端暴雨洪水的致灾情况,开展暴雨中心预测及可能的地区洪水组成分析十分必要。研究以多年未发生极端暴雨洪水的大清河系为对象,基于研究区域103个雨量站降水数据,预测了河系暴雨中心可能位置,以“63·8”暴雨分布为参照,开展暴雨中心移植及地区洪水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大清河系特大暴雨中心位置较为稳定,可能的暴雨中心位置海拔高度主要介于100~600 m之间;在相同雨量条件下,暴雨中心位于水库下游山区附近(“63·8”)时,产生洪水总量相对较大,暴雨中心位于平原地区附近时相对较小,且暴雨中心位置的变化对地区洪水组成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洪水 暴雨中心移植 地区洪水组成 暴雨分布 大清河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层急流在粤东暴雨中心两次极端强降水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芳丽 姜帅 +4 位作者 李明华 曾丹丹 马泽义 李娇娇 甘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0-302,共13页
基于广东省气象观测资料、汕尾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和全球再分析资料CSFR,分析了2013年8月和2018年8月发生在粤东暴雨中心的破纪录极端强降水过程,阐明边界层急流的作用。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分别为长时间缓慢移动的1311... 基于广东省气象观测资料、汕尾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和全球再分析资料CSFR,分析了2013年8月和2018年8月发生在粤东暴雨中心的破纪录极端强降水过程,阐明边界层急流的作用。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分别为长时间缓慢移动的1311号台风尤特残余环流和季风低压外围环流,当粤东暴雨中心处于台风环流东南侧和季风低压东侧时,边界层急流在该区域辐合抬升,形成的中尺度能量锋利于强降水的触发;(2)边界层急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源源不断的水汽条件,同时配合特殊地形的摩擦、阻挡等作用,在粤东暴雨中心内形成了明显的水汽通量辐合;(3)持续性强降水发展期间,大气层结长时间处于不稳定状态与对流层低空暖湿平流的不断输送密切相关。两次过程中不同点主要表现为边界层急流强度和风向不同,由此带来的气流辐合方式和强降水范围有明显的差异,季风低压影响过程中边界层急流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急流 极端强降水 粤东暴雨中心 惠东高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暴雨中心的降水气候统计特征和成因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陈芳丽 李明华 +5 位作者 姜帅 甘泉 郭海波 马泽义 曾丹丹 李娇娇 《广东气象》 2019年第4期6-10,共5页
基于广东省1967—2018年气象观测站和2003—2018年自动监测站降水数据,以及ERA-Interim每日4次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粤东暴雨中心降水气候统计特征和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根据年降水量≥1 800 mm且年强降水日≥8.0 d的标准,粤东暴雨中心... 基于广东省1967—2018年气象观测站和2003—2018年自动监测站降水数据,以及ERA-Interim每日4次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粤东暴雨中心降水气候统计特征和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根据年降水量≥1 800 mm且年强降水日≥8.0 d的标准,粤东暴雨中心的范围为莲花山脉附近的惠州惠东,汕尾全市和揭阳市揭西、惠来、普宁以及汕头市潮南,区域内易出现极端强降水;粤东暴雨中心降水具有明显的月和季节变化特征,汛期降水量和强降水日分别占全年的84.3%和90.0%,且前汛期略多于后汛期。月变化为单峰型分布,年变化总体趋势较为平稳;粤东暴雨中心的形成与莲花山山脉及附近地形和海陆分布息息相关,在有利的大气环流配置下,当低空暖湿急流在粤东沿海脉冲、辐合时,易在莲花山山脉附近出现强降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暴雨中心 降水气候统计特征 莲花山脉 粤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暴雨中心的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陈芳丽 李明华 +3 位作者 姜帅 黄潮 曾丹丹 陈颖 《广东气象》 2020年第1期10-14,共5页
基于广东省1967—2018年气象观测站和2003—2018年自动监测站降水数据,统计分析了粤北暴雨中心的降水气候统计特征。结果表明:(1)粤北暴雨中心范围主要集中在清远南部-广州东北部-惠州北部,最大年平均降水量(2488.6mm)和强降水日数(12.... 基于广东省1967—2018年气象观测站和2003—2018年自动监测站降水数据,统计分析了粤北暴雨中心的降水气候统计特征。结果表明:(1)粤北暴雨中心范围主要集中在清远南部-广州东北部-惠州北部,最大年平均降水量(2488.6mm)和强降水日数(12.3d)均出现在龙门的南昆山,特殊地形分布特征与粤北暴雨中心形成密切相关;(2)从化和增城降水年际变化呈较明显增多趋势,其余变化趋势不明显;中心区域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而前汛期(4—6月)降水量约占汛期的60%~70%;(3)降水月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5—6月;(4)降水日变化特征与降水性质密切相关,5—6月季风影响期间降水概率显著增加,夜雨和白天降水均明显;短时强降水出现概率集中在5—6月08:00、15:00和21:00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暴雨中心 降水 气候特征 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佳县“7·27”特大暴雨中心区侵蚀灾害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志杰 王巧利 +1 位作者 焦菊英 李锐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7,F0003,共6页
针对2012年陕北省佳县"7·27"特大暴雨侵蚀灾害,以暴雨中心区(王家砭镇)受灾最严重的行政村为对象,调查了"7·27"特大暴雨中道路、河岸、河道、房屋建筑、坡耕地、退耕林地、退耕草地等的侵蚀灾害情况。选... 针对2012年陕北省佳县"7·27"特大暴雨侵蚀灾害,以暴雨中心区(王家砭镇)受灾最严重的行政村为对象,调查了"7·27"特大暴雨中道路、河岸、河道、房屋建筑、坡耕地、退耕林地、退耕草地等的侵蚀灾害情况。选取不同恢复措施的典型坡面,量测了地表植被、地形、土壤结皮等状况和"7·27"暴雨侵蚀产生的土壤侵蚀量。重点调查了不同生态恢复措施与恢复效果在该次暴雨中的抗侵蚀作用。对"7·27"特大暴雨侵蚀灾害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植被盖度、植被物种多样性、坡度以及土壤生物结皮对于暴雨侵蚀的防御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27”特大暴雨 暴雨中心 侵蚀灾害 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暴雨中心迁移与滑坡位置关系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军 周成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3-136,共4页
香港地区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滑坡灾害发生,诱发滑坡灾害的主要因子是强降水,即暴雨。暴雨过程中,降水强度的时空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性,这种降水强度的时空与滑坡灾害的时空分布存在一定的联系。以香港地区1992年5月8日暴雨为例,以30min为... 香港地区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滑坡灾害发生,诱发滑坡灾害的主要因子是强降水,即暴雨。暴雨过程中,降水强度的时空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性,这种降水强度的时空与滑坡灾害的时空分布存在一定的联系。以香港地区1992年5月8日暴雨为例,以30min为时间间隔,分析了暴雨中心时空变动与滑坡事件时空分布及出现频率之间的关系,发现空间上滑坡均出现在暴雨中心或暴雨中心的边沿地区;时间上滑坡事件出现在暴雨中心出现或上一阶段时间内;并且降水的强度与滑坡的出现频率也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中心迁移 滑坡频率 香港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RF的郑州市暴雨中心最大时降雨过程模拟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金萍 曾苜翔 郭元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探究WRF模式对郑州市暴雨中心雨量最大时降雨过程的模拟能力,选用该模式常用的5种微物理过程方案,模拟郑州市2011-2018年发生的14场短时暴雨,结合时空分布、雨型、雨峰和降雨集中度等降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可以模拟出对... 为探究WRF模式对郑州市暴雨中心雨量最大时降雨过程的模拟能力,选用该模式常用的5种微物理过程方案,模拟郑州市2011-2018年发生的14场短时暴雨,结合时空分布、雨型、雨峰和降雨集中度等降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可以模拟出对应场次的降雨,但雨区位置有所偏移;60%以上场次降雨过程时间偏差在180 min内;模式对累积雨量模拟较好,模拟的降雨过程与实际过程相关性较高,但对过程雨量的模拟有所欠缺;采用模糊识别法分析雨型发现,WRF模式对郑州市单峰雨型模拟较好,对均匀类雨型模拟较差;WRF模式对单峰类雨型模拟时,其雨峰偏差基本控制在±30%内;13场降雨模拟结果的降雨集中度与实测结果基本相同。WRF模式总体模拟结果较为理想,可为郑州市短时暴雨研究提供数值方法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时降雨过程 WRF模式 降雨模拟 暴雨中心 模糊识别法 雨型特征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对土壤组成和性质的影响——以河南省泌阳暴雨中心区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建华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62,共8页
本文以河南省泌阳暴雨中心区为例 ,在野外土壤调查和室内理化分析的基础上 ,分析讨论了暴雨对土壤组成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暴雨中心区土壤因长期的暴雨冲刷 ,土层浅薄 ,发生层数目少 ,土体构型简单 ;砾石含量高 ,物理性粘粒含量低 ... 本文以河南省泌阳暴雨中心区为例 ,在野外土壤调查和室内理化分析的基础上 ,分析讨论了暴雨对土壤组成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暴雨中心区土壤因长期的暴雨冲刷 ,土层浅薄 ,发生层数目少 ,土体构型简单 ;砾石含量高 ,物理性粘粒含量低 ,质地类型多属多砾质砂土 ;土体中不出现肉眼可辨的铁锰结核 ;土壤淋溶作用强烈 ,呈微酸性反应 ;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较高 ,而速效钾含量偏低 ,有机质表聚化现象不明显 ;盐基淋溶率小于 1 0 0 ,土体SiO2 /R2 O3小于 7 0 0 ,脱硅和富铁铝化作用明显 ,土体风化程度较高。对暴雨中心区附近的土壤来说 ,上述土壤组成和性质均出现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暴雨中心 土壤组成 土壤性质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暴雨中心前汛期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及前兆性信号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明华 李超 +5 位作者 陈芳丽 郑群峰 陈潜 张超 赵春阳 周佐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3-125,共13页
研究了1967~2018年粤东暴雨中心前汛期降水的年际变化,以及降水异常对应的环流异常特征,并对降水异常的前兆性信号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后粤东暴雨中心前汛期降水年际变率增强,2005年以后降水偏多年异常增多。降水异常... 研究了1967~2018年粤东暴雨中心前汛期降水的年际变化,以及降水异常对应的环流异常特征,并对降水异常的前兆性信号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后粤东暴雨中心前汛期降水年际变率增强,2005年以后降水偏多年异常增多。降水异常年的环流特征差异显著,偏多年对流层中上层高空急流增强,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西脊点偏西,东亚大槽偏深,江南地区偏南风减弱,有利于粤东辐合增强;偏少年高空急流减弱位置偏北,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小,大陆高压增强,底层我国东部地区偏南风一致减弱,不利于粤东辐合。降水偏多(偏少)年的前兆性信号主要表现为极地海冰偏少(偏多)以及赤道东太平洋暖(冷)海温异常。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空急流以及东亚大槽和前期极地海冰异常有关,而副热带高压和前期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汛期降水 高空急流 副热带高压 极地海冰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 粤东暴雨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暴雨中心的子流域划分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石彬 李巧玲 +3 位作者 王越 李旻喆 李致家 黄迎春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4-952,965,共10页
为研究降雨分布不均对水库近坝区洪水预报精度的影响,以五强溪近坝区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2014—2020年20场历史洪水资料,采用反距离权重法绘制流域暴雨中心图,并据此进行子流域划分,其中,13场洪水用于模型率定,7场洪水用于模型验证。选... 为研究降雨分布不均对水库近坝区洪水预报精度的影响,以五强溪近坝区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2014—2020年20场历史洪水资料,采用反距离权重法绘制流域暴雨中心图,并据此进行子流域划分,其中,13场洪水用于模型率定,7场洪水用于模型验证。选取2021年4场洪水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仅依据自然子流域划分和考虑暴雨中心的洪水预报结果。结果表明:两种子流域划分方法在其最优参数下的洪水模拟精度相似,考虑暴雨中心划分的洪水模拟确定性系数均值为0.83,略高于仅依据自然子流域划分洪水模拟确定性系数,4场洪峰误差均在10%以内,洪量误差均在20%以内,达到了甲级精度标准,说明考虑暴雨中心对子流域进行划分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近坝区流域 暴雨中心 子流域划分 新安江模型 洪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暴雨中心强降水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娇娇 刘蓉 +4 位作者 姜帅 马泽义 陈颖 陈芳丽 李明华 《广东气象》 2020年第3期6-9,共4页
基于粤东暴雨中心范围内1967—2019年国家气象观测站和2003—2019年区域气象监测站降水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粤东暴雨中心强降水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粤东暴雨中心年平均强降水日10.43 d,国家站统计强降水日数、雨日... 基于粤东暴雨中心范围内1967—2019年国家气象观测站和2003—2019年区域气象监测站降水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粤东暴雨中心强降水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粤东暴雨中心年平均强降水日10.43 d,国家站统计强降水日数、雨日占比和雨量占比最大都为汕尾海丰,但24 h降水量极值出现在惠东高潭1056.7 mm。(2)强降水雨日和雨量月变化均呈双峰型,强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且前汛期和后汛期基本相当。(3)强降水日年变化呈增加趋势但变化不显著;21世纪起强降水日年际变化幅度明显增大,最多年和最少年均出现在21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强降水 气候特征 暴雨中心 粤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中心区清水河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特点及评价
13
作者 朱克斌 李志华 杨三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3-197,共5页
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1986年确定的清水河试点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暴雨中心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模式,阐述了为实现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所采取各项生态修复模式的特点,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可为暴雨中心区小流域... 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1986年确定的清水河试点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暴雨中心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模式,阐述了为实现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所采取各项生态修复模式的特点,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可为暴雨中心区小流域的生态修复探索出了良好的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中心 生态修复 模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357”暴雨中心洪水分析
14
作者 周吉石 《水电与新能源》 1997年第1期1-4,9,共5页
1935年,“357”暴雨发生于长江上、中游结合部的鄂西、湘西北山地的东侧,雨带呈哑铃型,分五峰和兴山南北两个暴雨中心,与一般常见暴雨分布截然不同。其特点是暴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雨区位置很少移动,暴雨使洪涝灾害严重。对该年洪水... 1935年,“357”暴雨发生于长江上、中游结合部的鄂西、湘西北山地的东侧,雨带呈哑铃型,分五峰和兴山南北两个暴雨中心,与一般常见暴雨分布截然不同。其特点是暴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雨区位置很少移动,暴雨使洪涝灾害严重。对该年洪水的推流计算各家成果不一,且普遍偏小,这给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带来防洪上的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现期 洪水分析 水文站 设计洪水 暴雨中心 勘测设计院 黄柏河流域 香溪河 洪水调查 推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2年赣江流域汛期暴雨中心时空特征研究
15
作者 刘惠英 李益朋 +1 位作者 徐胜攀 陈新如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利用赣江流域36个雨量站1957—2018年的降雨资料,提取其汛期4~9月的暴雨数据,运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趋势检验、Morlet小波分析、IDW插值等方法研究了赣江流域汛期暴雨中心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在迁移特征上,暴雨中心整体以4.57 km... 利用赣江流域36个雨量站1957—2018年的降雨资料,提取其汛期4~9月的暴雨数据,运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趋势检验、Morlet小波分析、IDW插值等方法研究了赣江流域汛期暴雨中心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在迁移特征上,暴雨中心整体以4.57 km/10a的速率向东迁移,以4.03 km/10a的速率向北迁移,暴雨中心在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迁移的第一主周期均为34 a;在雨量特征上,暴雨中心点的多年暴雨量为617.90 mm,年暴雨量以3.7 mm/10a的速率增加,暴雨中心区域的多年暴雨量为582.97 mm,年暴雨量以3.8 mm/10a的速率增加,暴雨中心点和暴雨中心区域的暴雨量第一主周期也均为34 a;在空间特征上,暴雨中心分布较广,在流域上中下游均有分布,在流域下游形成的次数最多、上游次之、中游最少,主要集中出现在上游东北部、中游东北部、下游东北部、下游东部、下游西北部等5个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流域 暴雨中心 时间特征 空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2年贵州省暴雨特性研究
16
作者 李长江 安美运 伯彦萍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4期162-165,199,共5页
文章基于贵州省65个气象站1961—2022年暴雨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检验法、趋势分析法等对贵州省24h暴雨特性进行全面分析,揭示暴雨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演变趋势,为暴雨的预报预警、防灾减灾等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全省主要... 文章基于贵州省65个气象站1961—2022年暴雨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检验法、趋势分析法等对贵州省24h暴雨特性进行全面分析,揭示暴雨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演变趋势,为暴雨的预报预警、防灾减灾等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全省主要有2个暴雨中心,主暴雨中心分布在六枝—镇宁—关岭一带,次暴雨中心分布都匀—丹寨—雷山一带。24h暴雨演变趋势增幅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关岭、镇宁、六枝、紫云、长顺、榕江等区域;下降趋势中盘县、普安、兴仁和大方较为突出。全省24h暴雨总体呈现增加趋势,暴雨频次倾向率为0.08次/1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暴雨特性 暴雨中心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暴雨中心去
17
作者 大西瓜皮 《花火(B版)》 2024年第6期13-20,共8页
01.被小狗讨厌了雨下了一路,车外是连天的瀑布,而车内像是被窗户封住了一整个盛暑,黏腻又潮热。许凛有些晕车,一边忍着太阳穴突突的钝痛,一边听带队老师讲接下来的实验安排。直到车开进山道,看到一排平房老宿舍时,他才从老师那里听到自... 01.被小狗讨厌了雨下了一路,车外是连天的瀑布,而车内像是被窗户封住了一整个盛暑,黏腻又潮热。许凛有些晕车,一边忍着太阳穴突突的钝痛,一边听带队老师讲接下来的实验安排。直到车开进山道,看到一排平房老宿舍时,他才从老师那里听到自己要负责的内容——从春到夏,他得在这个地方种三个多月的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安排 暴雨中心 带队老师
原文传递
贝江流域暴雨高值中心区水文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茂连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8-61,共4页
贝江流域是广西境内最大暴雨高值区的暴雨中心,该流域的降水量、暴雨强度、暴雨持续历时等多项水文特征值指标均居广西之最,在珠江流域也名列前茅。结合该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从降水、蒸发、洪水、径流等方面分析了该流域的水文特性,探... 贝江流域是广西境内最大暴雨高值区的暴雨中心,该流域的降水量、暴雨强度、暴雨持续历时等多项水文特征值指标均居广西之最,在珠江流域也名列前茅。结合该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从降水、蒸发、洪水、径流等方面分析了该流域的水文特性,探讨了各水文要素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江流域 暴雨高值区 暴雨中心 降水 蒸发 洪水 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历史暴雨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19
作者 王玉梅 《海河水利》 2024年第8期49-54,共6页
邯郸位于太行山东麓,特殊的地形叠加气候变化导致近年来洪涝灾害频发。研究了1956年以来邯郸市降水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对历史排位前十的年降水暴雨中心进行了梳理,并对2016、2021年场次暴雨降水强度和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历史... 邯郸位于太行山东麓,特殊的地形叠加气候变化导致近年来洪涝灾害频发。研究了1956年以来邯郸市降水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对历史排位前十的年降水暴雨中心进行了梳理,并对2016、2021年场次暴雨降水强度和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历史排位前十中50%年份,尤其是2000年以后,暴雨中心出现在西南部浅山区,2016与2021年3场降水的暴雨中心主要集中在西南部浅山区漳河流域及西北部山区洺河上游流域,产汇流时间短,造成山洪暴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中心 时空分布 降水特征 邯郸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暴雨灾害特征和防御对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明华 林杰荣 +5 位作者 陈芳丽 甘泉 张玫 郭海波 王瑶 周兆丁 《广东气象》 2019年第5期43-46,共4页
基于惠州市国家气象观测站和区域自动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总结分析了惠州市暴雨灾害特征,并思考和提出了暴雨灾害防御对策,结果表明:惠州市跨广东省粤北和粤东两大暴雨中心;汛期暴雨日数约占全年的90%,其中前汛期(4—6月)暴雨日北多南少... 基于惠州市国家气象观测站和区域自动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总结分析了惠州市暴雨灾害特征,并思考和提出了暴雨灾害防御对策,结果表明:惠州市跨广东省粤北和粤东两大暴雨中心;汛期暴雨日数约占全年的90%,其中前汛期(4—6月)暴雨日北多南少,后汛期(7—9月)北少南多;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暴雨灾害呈多发趋势,广东省多项暴雨历史极值出现在惠州市,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和海陆分布造成的迎风坡、喇叭口等特殊地形是暴雨灾害多发重发的原因。同时,基于气象部门的职责提出了通过提升暴雨监测和保障能力、暴雨分析能力和预报预警准确率、暴雨应对和防御能力、积极开展气象科普宣传等措施来全面提升惠州市暴雨灾害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 暴雨灾害 暴雨中心 防御对策 惠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