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清代暖耳形制与纹样艺术特征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姚艳菁
王宏付
-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108,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9YJA760013)
江苏省2014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ZZ-0316)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政办发〔2014〕37号)。
-
文摘
暖耳作为民间传统服饰配件对其历史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暖耳的形制起初局限于兽类皮毛,后历经朝代的更替发展和专制主义思想禁锢的解放,到清代逐步建立暖耳形制。文章以文献资料为背景进行深入研究,对暖耳的起源、形制艺术、纹样图案及寓意性进行综述。暖耳从御寒保暖的功能实用性特点到富有文化寓意的装饰性特点,装饰技法上以刺绣、拼接及各种缘饰艺术最为突出,其题材寓意丰富多样,不单只描述事物本身的含义,同时运用各种手法表达事物深层化特殊属性,展现出民间手工艺人的独具匠心,有利于提高对传统审美文化与装饰艺术的启发。
-
关键词
暖耳
形制
纹样
图案寓意
装饰
-
Keywords
warm ear
shape
pattern
pattern meaning
decoration
-
分类号
TS941.1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92.23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芬郁氤氲疗法——金耳爽芳香耳烛
- 2
-
-
-
出处
《中国科学美容》
2002年第10期109-109,共1页
-
文摘
颅内气压平衡疗法源于古印第安土著人部落的暖耳疗法Hopi Ear Candle,加拿大医学博士Gordonho结合中医的“耳灸”疗法潜心设计出一种专业治疗脑内失衡的自然疗法——耳烛SPA氤氲疗法,并研制了新一代“金耳爽”芳香耳烛。
-
关键词
颅内气压平衡疗法
耳烛
暖耳疗法
金耳爽
新陈代谢
氤氲疗法
-
分类号
TS974.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从羔皮大衣到绵羊太子——古人冬日更衣记
- 3
-
-
作者
陈诗宇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读者欣赏》
2020年第12期50-63,共14页
-
文摘
中国历代服装的具体形制、结构不尽相同,但每个时代的冬、夏服装在样式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会按照节令在层次上进行增减和调整。比如《唐六典·尚书户部》中记载的唐代官员四季标准服饰,均包括袍、衫、祷、挥。夏天穿着单衫、单袴,随着气温逐渐降低,会添加半臂、长袖等中层衣,或加上披风、斗篷等外套;冬天则换成夹袍、夹拷,并添加棉袄子一件:为防止头部受寒,还会戴上暖耳、卧兔、昭君套等配件;遇到重大节日,则会换上隆重的礼服。
-
关键词
唐代官员
礼服
唐六典
外套
暖耳
重大节日
-
分类号
TS9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西安美术学院博物馆藏的两件陶俑
- 4
-
-
作者
林泽洋
-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苏州文博论丛》
2018年第1期86-92,共7页
-
文摘
西安美术学院博物馆二楼有历朝陶俑的常设展,展厅内陈设有历朝陶俑数百件。其中有一件男装女俑和一件女立俑十分特殊,这两件陶俑下颌处皆系有一条带状物,经过对文献与出土资料的考证,这条带状物应当就是文献中记载的'耳衣'。
-
关键词
唐代
陶俑
耳衣
暖耳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