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和湿度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109
1
作者 周才平 欧阳华 刘金福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4-209,共6页
更好地了解温度和湿度对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 ,从而估计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速率。在实验室条件下 ,控制土壤的温度与含水量。将不同含水量 (0 .12、0 .2 0、0 .2 8、0 .35、0 .40 kg· kg- 1 )的土柱置于 5℃、15℃、 2 ... 更好地了解温度和湿度对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 ,从而估计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速率。在实验室条件下 ,控制土壤的温度与含水量。将不同含水量 (0 .12、0 .2 0、0 .2 8、0 .35、0 .40 kg· kg- 1 )的土柱置于 5℃、15℃、 2 5℃和 35℃条件下培养 30 d。分析培养前后的 NH+ 4 - N和 NO- 3 - N含量 ,确定土壤的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结果表明 :在 5~ 2 5℃的温度范围内 ,氮的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与温度和湿度呈正相关。当温度超过 2 5℃ ,含水量超过 0 .2 0 kg· kg- 1 时 ,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随着温度和含水量的升高反而降低。温度和湿度对土壤的矿化和硝化过程存在比较明显的交互作用。我们建立了二维的方程 (T,θ)来描述温度和湿度对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影响。暖温带土壤氮矿化的最佳条件是温度 2 2 .4℃、含水量 0 .40 kg· kg- 1 。另外试验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氮素矿化 温度 湿度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物量和能量密度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桑卫国 苏宏新 陈灵芝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88-92,共5页
研究了辽东栎 (Quercusliaotungensis)林生物量、能量分配和能量密度过程 ,结果表明 ,辽东栎林的生物量在60~ 2 0 0t·hm- 2 之间 ,乔木层的生物量在 50~ 1 60t·hm- 2 之间 ,在林分中所占比例为 80 %~ 98% ,辽东栎生物量在... 研究了辽东栎 (Quercusliaotungensis)林生物量、能量分配和能量密度过程 ,结果表明 ,辽东栎林的生物量在60~ 2 0 0t·hm- 2 之间 ,乔木层的生物量在 50~ 1 60t·hm- 2 之间 ,在林分中所占比例为 80 %~ 98% ,辽东栎生物量在林分中所占比例从 40 %到 1 0 0 % ,净初级生产力从 5t·hm- 2 ·a- 1 到 2 4t·hm- 2 ·a- 1 。辽东栎群落能量现存密度为 830 0 0kcal·m- 2 ,其中乔木层占 96 .65 %、灌木层占 3 .1 2 %、草本层占 0 .2 3 %。乔木层中各器官能量密度排列顺序是树干 >树根 >树枝 >树叶 ,比例是 4 :3 :2 :1 ,灌木层中 ,各器官能量密度顺序是干 >枝 >根 >叶。最后给出了该类森林生态系统变化的生物量和能量概念模式 ,为下一步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 ,建立可操作能实用的计算机模拟模型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能值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庄绣线菊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叶氮素含量及形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兰 张守仁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6,共10页
在北京东灵山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选择常见灌丛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建立UV-B控制实验。连续3个生长季每天增补9.4kJ·m^-2的辐射剂量,模拟臭氧衰减17%时近地表面uv_B辐射的增强。该实验的目的是在野外环境下观... 在北京东灵山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选择常见灌丛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建立UV-B控制实验。连续3个生长季每天增补9.4kJ·m^-2的辐射剂量,模拟臭氧衰减17%时近地表面uv_B辐射的增强。该实验的目的是在野外环境下观测,长时间人工增强UV-B辐射对土庄绣线菊叶片的气孔导度、碳同位素比率(δ^13C)、叶含水量、叶面积、特别是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叶片全氮含量等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显著减少了土庄绣线菊的叶面积(50.1%),提高了叶片全氮含量(102%)。同时,UV-B辐射还在一定程度上(尽管统计显示不显著)降低了气孔导度(16.1%)、胞间CO2浓度与大气CO2浓度之比(Ci/Ca)(4.0%)、提高了碳同位素比率(δ^13C)(20.5‰)、叶含水量(3.1%)及比叶重(乩形)(5.2%),从而导致WUE的增加(4.1%)和植物的抗旱能力增强。值得注意的是,深层土壤(30—40cm)含水量变化会影响气孔导度、δ^13C和WUE对紫外辐射的响应程度:在土壤干旱的季节(6月和9月),气孔导度、δ^13C、WUE这些指标处理和对照的差异很小,但是当土壤水分充足时(7月和8月),处理和对照的差异就较为显著。另外,随着实验处理时间的延长,UV—B的效应变得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UV—B辐射降低了土壤含水量(30—40cm)与土庄绣线菊叶含水量、δ^13C、Ci/Ca和气孔导度的相关系数,增强了WUE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这也许是由于UV-B辐射增强了WUE对土壤水分变化的敏感性。该研究的结果表明UV—B辐射对土庄绣线菊的形态和生长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主要水分生理指标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土庄绣线菊 UV-B辐射 碳同位素分差 水分利用效率 营养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动态变化的模拟研究(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桑卫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94-1198,共5页
用森林动态林窗模型 FORET1模拟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长期变化特征。模型参数取自暖温带地区长期森林研究和经营的历史数据 ,对过去数据中缺少的参数进行了实地测定 ,并用观测的数据对模型作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暖温带落... 用森林动态林窗模型 FORET1模拟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长期变化特征。模型参数取自暖温带地区长期森林研究和经营的历史数据 ,对过去数据中缺少的参数进行了实地测定 ,并用观测的数据对模型作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长期动态变化特征。通过模拟可以看出 ,森林的净初级生产力没有明显变化规律且极度不稳定 ,峰值出现在30 a左右 ,相似于世界上其它地区森林动态格局变化 ,生物量格局呈循环状态变化 ,循环周期大致在 110 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森林木窗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辽东栎和五角枫生长和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校铭 杨晓芳 +1 位作者 王璇 张守仁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7-207,共11页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在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和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其在氮添加下的生长和生理生态响应,有助于深入理解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在全球氮沉降背景下的生长和变化规律。该研究通过在北京东灵山落叶阔叶林的模拟氮沉降控制实验...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在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和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其在氮添加下的生长和生理生态响应,有助于深入理解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在全球氮沉降背景下的生长和变化规律。该研究通过在北京东灵山落叶阔叶林的模拟氮沉降控制实验,以优势种辽东栎(Quercuswutaishanica)和伴生种五角枫(Acerpictumsubsp.mono)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和氮添加2种处理,每种处理4个重复,对照样地不做处理;氮添加样地施加尿素(CO(NH2)2),总的氮添加量为100kg·hm^–2·a^–1,测定氮添加对其生长和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氮添加显著提高了两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同时扩大了叶片光系统II反应中心电子传递体库,增加了基于光合电子流驱动的初级受体醌(QA)被还原的周转次数。氮添加也增加了两个树种当年生枝条的长度和生物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辽东栎种子的质量。辽东栎光合作用氮利用效率、枝条生物量对氮添加的响应程度明显超过五角枫。在未来氮沉降加剧的情景下,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优势种辽东栎的优势地位会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生长
原文传递
东灵山3种落叶阔叶林的碳氮元素含量及比率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娜 李建 +1 位作者 刘海丰 桑卫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2-87,共6页
研究暖温带东灵山3种落叶阔叶林的碳氮元素含量和C∶N比率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和乔木层的碳元素含量表现为白桦林>辽东栎+棘皮桦混交林>辽东栎林,氮元素含量在辽东栎+棘皮桦混交林中最高,为另外2种林型含量的2倍,而3... 研究暖温带东灵山3种落叶阔叶林的碳氮元素含量和C∶N比率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和乔木层的碳元素含量表现为白桦林>辽东栎+棘皮桦混交林>辽东栎林,氮元素含量在辽东栎+棘皮桦混交林中最高,为另外2种林型含量的2倍,而3种林型的土壤微生物碳氮元素含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的C∶N比率变动很小,并且不受土壤碳氮含量变化的影响;3)3种林型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的C∶N比率变化不大,表现出受限制的化学计量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含量 碳氮比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生态系统 化学计量学 东灵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3)C值的时空变异 被引量:15
7
作者 郑淑霞 上官周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36,共7页
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和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 ,对 2 0世纪 30— 80年代不同年代不同植被区域内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 3C值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全国不同区域辽东栎气孔密度为 5 35~80 0stoma·mm- 2 ,... 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和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 ,对 2 0世纪 30— 80年代不同年代不同植被区域内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 3C值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全国不同区域辽东栎气孔密度为 5 35~80 0stoma·mm- 2 ,平均值为 70 3stoma·mm- 2 ,δ1 3C值为 - 2 8 4 7‰~ - 2 5 0 2‰ ,平均值为 - 2 6 83‰。从时间分布角度 ,由 2 0世纪 30— 80年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和δ1 3C值持续降低比较明显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呈增加趋势 ,而δ1 3C值呈降低趋势 ;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中辽东栎叶片δ1 3C值呈增加趋势 ,但气孔密度几乎没有变化。从空间分布角度 ,30年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青藏高原高寒植被 3个区域中辽东栎气孔密度和δ1 3C值依次递减 ,说明水分利用效率 (WUE)呈下降趋势 ;5 0年代 ,辽东栎气孔密度在 4个植被区域之间产生波动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个区域中的辽东栎气孔密度比较接近 ,且高于气孔密度相差不大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 2个区域 ,4个植被区域类型之间辽东栎叶片δ1 3C值差异不大 ;80年代 ,辽东栎在由东到西分布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至温带草原区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3C值 气孔密度 辽东栎 叶片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分利用效率(WUE) 稳定性碳同位素 80年代 青藏高原 时空变异规律 20世纪 高寒植被 针阔叶混交林 时空分布 植被区 测定技术 处理系统 数码图像 时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东南山地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茹文明 张金屯 +3 位作者 张桂萍 张建国 金山 铁军 《长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8,共5页
晋东南山区地处山西省东南,有野生种子植物974种,隶属于456属125科,其中裸子植物7科11属15种,被子植物118科445属959种(其中双子叶植物104科396属833种,单子叶植物14科,49属126种);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占山西和全国科属种的比例较大... 晋东南山区地处山西省东南,有野生种子植物974种,隶属于456属125科,其中裸子植物7科11属15种,被子植物118科445属959种(其中双子叶植物104科396属833种,单子叶植物14科,49属126种);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占山西和全国科属种的比例较大,优势科和优势属在晋东南山区植物区系组成中占有突出地位。从晋东南山地种子植物多度分布得出,菊科含属48属;禾本科39属;豆科23属;唇形科21属;蔷薇科21属。含种最多的科为菊科97种、蔷薇科96种、禾本科55种、唇形科43种。科内属和科内种回归分析得出,科内属和科内种显示出同样趋势,含属较多的科含种也较多。但科内属变化较平缓,而科内种变化较陡,种数迅速下降,并且有的较特殊,如禾木科含属仅次于菊科,但含种却次于菊科、蔷薇科和豆科;再如杨柳科含属仅两属,但含的种数却达到18种。以科内属和种的百分数为指标分析多度分布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晋东南山地种子植物科属分布类型可划分为15个类型,以各种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共有250属(表2中的8,9,10,11,13)占总属数的60.98%,热带成分次之(有97属,占总属数的23.67%),具有典型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性质。种子植物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以中国特有种占绝对优势,达383种,占总种数的3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区系 多样性研究 晋东 山地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植物区系组成 区系地理成分 多度分布 分布区类型 中国特有种 蔷薇科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回归分析 指标分析 分布类型 温带成分 热带成分 森林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北低山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防护设计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忠发 胡永胜 《治淮》 2020年第3期70-71,共2页
一、项目及项目区概况安徽埇桥符离风电场工程位于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工程区属淮北平原北侧的低山地形,场地最高海拔350m,最低海拔40m,山体部分基岩出露,山顶及山坡表土层约15cm,表土层以下多为发育不同程度的风化岩。项目区属暖温带... 一、项目及项目区概况安徽埇桥符离风电场工程位于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工程区属淮北平原北侧的低山地形,场地最高海拔350m,最低海拔40m,山体部分基岩出露,山顶及山坡表土层约15cm,表土层以下多为发育不同程度的风化岩。项目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890mm,土壤以潮土和砂姜黑土为主,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项目区内植被覆盖度约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姜黑土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淮北平原 水土保持 风电场工程 项目区概况 植被覆盖度 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松山森林动态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睿 葛剑平 +2 位作者 于波 刘丽娟 吴记贵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5,共7页
运用改进的林隙模型ZELIG,对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动态进行模拟和验证.结果如下:①模型能够合理地模拟华北暖温带阔叶林区森林的演替过程;群落先锋树种以山杨、白桦为主,100年后可达到相对稳定;建群种包括蒙古栎和油松,这两个种互... 运用改进的林隙模型ZELIG,对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动态进行模拟和验证.结果如下:①模型能够合理地模拟华北暖温带阔叶林区森林的演替过程;群落先锋树种以山杨、白桦为主,100年后可达到相对稳定;建群种包括蒙古栎和油松,这两个种互为消长,栎类优势更显著.②模型较准确地量化模拟出树种组成和生物量,其中,建群种的模拟结果与观测值基本一致;先锋种模拟结果总体优于单个树种的模拟.③对松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演替趋势进行预测:不同的初始状态对森林组成和生物量有较大影响,但系统都有回复到同一状态的趋势,且起始于蒙古栎林比起始于油松林回复速度快;有林地中的伴生种受压状态明显;起始于蒙古栎林时生物量均值最大,而起始于油松林时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动态 林隙模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松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区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途径探讨
11
作者 李军 王德祥 +1 位作者 王岁聪 李智强 《陕西林业科技》 2005年第4期70-72,共3页
秦岭山脉为我国长江和黄河中游的分水岭,山势巍峨,西高东低.大巴山蜿蜒于四川和陕西边缘,向东延伸至湖北西北部.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区,位于东南季风区,由于秦岭对南北气流的阻挡,冬季气温较高,夏季雨水充沛,形成了温暖湿润、雨热同季的... 秦岭山脉为我国长江和黄河中游的分水岭,山势巍峨,西高东低.大巴山蜿蜒于四川和陕西边缘,向东延伸至湖北西北部.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区,位于东南季风区,由于秦岭对南北气流的阻挡,冬季气温较高,夏季雨水充沛,形成了温暖湿润、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秦岭处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过渡带,是中国两大植物亚区(即中国-日本植物亚区和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交汇处,兼有中国南北植物区系成分.植物种类丰富,且含有许多种子植物的特有属及特有种.大巴山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带,其中华中植物区系成分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经营 国有林场 秦巴山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植物区系成分 秦岭山脉 北亚热带 黄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奇观 崂山
12
《风景名胜》 2007年第9期96-97,共2页
山东青岛崂山在海边拔地崛起,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当你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你会感到心胸开阔,气舒神爽。古时有人称崂山是&qu... 山东青岛崂山在海边拔地崛起,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当你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你会感到心胸开阔,气舒神爽。古时有人称崂山是"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些活动,给崂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览区 奇观 传说 巨峰 道教人物 崂山 风景名胜区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著名 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行道树的调查分析
13
作者 李桂香 《现代园艺》 2014年第19期76-77,共2页
徐州位于江苏西北部,亚热带与暖温带交界处,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自然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行道树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仍以阔叶落叶树乔木为主,冬季缺乏绿色景观,且树种较为混乱没有特色。近十几年来,徐州经济的稳定发... 徐州位于江苏西北部,亚热带与暖温带交界处,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自然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行道树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仍以阔叶落叶树乔木为主,冬季缺乏绿色景观,且树种较为混乱没有特色。近十几年来,徐州经济的稳定发展不断拉动了城市建设,铜山新区、金山桥开发区相继建设,特别近几年来是新城区的建设加快了徐州城市建设的步伐,园林绿化景观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市 行道树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绿化景观建设 城市建设 自然植被 植物资源 绿色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林地年度变更数据小陇山油松碳储量变化分析
14
作者 王琼芳 张璐 +2 位作者 赵方圆 张华堂 张龙生 《甘肃林业》 2023年第4期38-40,共3页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是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松栎混交林亚区的地带性植被,是我国特有树种,它在西北、华北分布很广,北自辽宁、河北、内蒙古(阴山)到山西、山东,海拔700米~1400米;向西经陕西、宁夏(贺兰山)到甘肃、青海,海拔...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是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松栎混交林亚区的地带性植被,是我国特有树种,它在西北、华北分布很广,北自辽宁、河北、内蒙古(阴山)到山西、山东,海拔700米~1400米;向西经陕西、宁夏(贺兰山)到甘肃、青海,海拔2000米~3200米;以及西南地区的四川北部,海拔1500米~2400米的山地。地理位置北纬31°~43°30′,东经101°30′~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林地年度变更 小陇山 特有树种 松栎混交林 地带性植被 四川北部 碳储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好核桃园 致富百姓家
15
作者 高尚峰 《农经》 1998年第1期23-23,共1页
黄龙县位于陕西五大林区之一的黄龙山林区腹地,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全县有15万公顷的天然森林,森林覆盖率高达68%,具有发展优质核桃外销基地的区位优势。一是气候条件优越,降雨适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全县年降雨量602毫... 黄龙县位于陕西五大林区之一的黄龙山林区腹地,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全县有15万公顷的天然森林,森林覆盖率高达68%,具有发展优质核桃外销基地的区位优势。一是气候条件优越,降雨适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全县年降雨量602毫米,年生长期158天,年均气温8.6℃;二是地广人稀,土壤肥活,具备规摸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核桃生产 核桃园 气候条件 区位优势 森林覆盖率 年生长期 天然森林 黄龙 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发现原始森林
16
《中国林业产业》 2008年第9期5-5,共1页
在距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心60公里处的阿城区横头山.发现面积近70平方公里国内罕见的原始森林。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鉴定.该原始森林为由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带原始森林.是东北地区温带针阔混交林的典型代表.... 在距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心60公里处的阿城区横头山.发现面积近70平方公里国内罕见的原始森林。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鉴定.该原始森林为由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带原始森林.是东北地区温带针阔混交林的典型代表.国内罕见,极为珍贵。经现场测定,林内负氧离子含量为市区的10倍.是天然的大氧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森林 哈尔滨市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 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黑龙江省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红外相机对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6
17
作者 周文良 潘涛 +6 位作者 李斌 陈锦云 宋涛 彭昭杰 张国晨 蒲发光 张保卫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6-778,共3页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10′–31°20′N,115°20′–115°50′E)位于皖西大别山腹地皖、鄂、豫三省交界处,由原天堂寨、马鬃岭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鲍家窝、窝川、九峰尖和康王寨4个国有林区组建而成,属森...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10′–31°20′N,115°20′–115°50′E)位于皖西大别山腹地皖、鄂、豫三省交界处,由原天堂寨、马鬃岭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鲍家窝、窝川、九峰尖和康王寨4个国有林区组建而成,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安徽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鸟兽 利用 森林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利用红外相机对河南宝天曼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鸟兽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3
18
作者 肖治术 杜晓军 +2 位作者 王学志 黄小群 闫满玉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3-815,共3页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宝天曼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111°53′–112°E,33°25′–33°33′N),地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区,是中原地带少有的保存较完整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生态区,包括暖温带落...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宝天曼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111°53′–112°E,33°25′–33°33′N),地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区,是中原地带少有的保存较完整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生态区,包括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等植被类型(宋朝枢,1994)。宝天曼保护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资源自王正用等(1993)和宋朝枢(1994)报道后至今再未见系统性报道,目前在该区域缺乏野生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资源的深入调查和长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天曼 河南省 动态监测 红外相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野生动物类型
原文传递
山东滕州市庄里西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上的意义 被引量:43
19
作者 孔昭宸 刘长江 何德亮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9-62,99-100,共6页
关键词 植物遗存 环境考古学 龙山文化 文化遗址 山东省 野大豆 浮选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四湖 全球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模拟蒙古栎林生态系统碳收支对非对称性升温的响应 被引量:14
20
作者 苏宏新 李广起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544-1552,共9页
夜间最低气温与白天最高气温的非对称性升高现象普遍存在于北半球.应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北京东灵山地带性植被蒙古栎林生态系统碳收支在多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变化趋势,通过协方差分析探讨非对称性升温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固... 夜间最低气温与白天最高气温的非对称性升高现象普遍存在于北半球.应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北京东灵山地带性植被蒙古栎林生态系统碳收支在多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变化趋势,通过协方差分析探讨非对称性升温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固碳的潜在效应.结果表明,当大气CO2浓度不变时,对称性升温对GPP和NPP影响不大,但促进了Rh;蒙古栎林生态系统为一个较强的碳源,而非对称性升温则显著地提高了GPP,NPP和Rh,只是Rh的变化幅度较小,碳源功能随着升温不对称性的不断加强而减弱.当大气CO2浓度和气温同时升高时,两者的正交互作用显著地提高了GPP,NPP和Rh,但Rh的变化幅度较小,蒙古栎林生态系统转变为一个较强的碳汇,且随着升温幅度及其不对称性的不断加强,各通量变化幅度增大,碳汇功能不断加强.总之,非对称性升温较对称性升温更有利于蒙古栎林生态系统的碳吸收.鉴于此,推测基于平均气温变化的估算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暖的正反馈.但该模型模拟的结果还没有得到相应观测和实验的证实.强调今后只有采用协同方法,充分考虑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各自的生态效应及其与其他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才能更加真实地评价非对称性升温现实世界中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灵山地区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气候变化 BIOME-BGC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