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木构件信息的太原普光寺圆通殿历史格局演变研究
1
作者
王崇恩
白利霞
胡川晋
《建筑遗产》
CSSCI
2024年第3期55-62,共8页
文章在梳理太原普光寺圆通殿和献殿建筑结构及构件信息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座建筑之间的差异和关联。研究发现,虽然圆通殿与献殿为勾连搭结构,但献殿在与圆通殿的连接及自身结构特征上,都表现出对圆通殿的适应性调整,此外,两座建筑的...
文章在梳理太原普光寺圆通殿和献殿建筑结构及构件信息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座建筑之间的差异和关联。研究发现,虽然圆通殿与献殿为勾连搭结构,但献殿在与圆通殿的连接及自身结构特征上,都表现出对圆通殿的适应性调整,此外,两座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构件特征各成体系,表明它们并非同一时期所建,献殿应为后期增建的。根据圆通殿的平面布局以及柱身和阑额卯口痕迹推测,圆通殿后檐墙体是从金柱间移至现檐柱位置的,这种布局的调整是受增建献殿后空间关系变化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寺
圆通殿
献殿
构造信息
增建
改制
建筑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长安普光寺考
被引量:
3
2
作者
许栋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4-61,共8页
普光寺是贞观五年(631)唐太宗为患病的太子李承乾祈福所建之寺院,与唐太宗及李承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李承乾为太子期间,该寺曾兴盛一时,很多著名的僧人曾在此驻锡弘法。贞观十七年(643),李承乾被废之后,该寺也逐渐衰落,后被更名为中兴...
普光寺是贞观五年(631)唐太宗为患病的太子李承乾祈福所建之寺院,与唐太宗及李承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李承乾为太子期间,该寺曾兴盛一时,很多著名的僧人曾在此驻锡弘法。贞观十七年(643),李承乾被废之后,该寺也逐渐衰落,后被更名为中兴寺、龙兴寺,会昌灭法时被彻底废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寺
李承乾
唐太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原普光寺新发现的碑刻、瓦件考略
3
作者
柴琳
《古建园林技术》
2022年第5期105-107,共3页
普光寺位于杏花岭区西缉虎营街15号,曾享有“普光第一地”之美誉,是太原乃至山西建造年代较早的寺院之一。在2013年修缮时,发现属于新资料的《重修普光寺碑》和“瓦件”,为研究普光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太原
普光寺
《重修
普光寺
碑》
“诚实友爱”字样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太原普光寺建筑的布局形式及构成特点
4
作者
王秀芝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15期36-38,共3页
普光寺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西缉虎营,是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寺内碑刻记载,普光寺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现存明代遗构圆通殿。2013年太原市政府启动了普光寺的修复项目,在原址的基础上修复了圆通殿,并复建了其他建筑。文章介绍了修...
普光寺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西缉虎营,是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寺内碑刻记载,普光寺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现存明代遗构圆通殿。2013年太原市政府启动了普光寺的修复项目,在原址的基础上修复了圆通殿,并复建了其他建筑。文章介绍了修复之后的普光寺建筑的布局形式及构成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寺
建筑
布局形式
构成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外壁画艺术融汇之美——以普光寺唐代敦煌大型经变画为例
5
作者
阎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16期24-26,共3页
太原普光寺壁画主要绘制于圆通殿、普光明殿、普贤殿、文殊殿、藏经阁等各个殿内,绘制内容均为唐代敦煌大型经变画,将西方外来艺术中人物造型准确、比例恰当、凹凸晕染法的长处与我国强调线描和神韵的传统绘画技法相融合,见证了东西方...
太原普光寺壁画主要绘制于圆通殿、普光明殿、普贤殿、文殊殿、藏经阁等各个殿内,绘制内容均为唐代敦煌大型经变画,将西方外来艺术中人物造型准确、比例恰当、凹凸晕染法的长处与我国强调线描和神韵的传统绘画技法相融合,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融合创新的继承与发展。为真实地展现普光寺完整风貌,找寻在民间消散许久的壁画痕迹,唤醒公众对壁画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宣扬其独特的寺观壁画风貌体系与价值观念,提升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至2014年,普光寺得以修复与完善,之后特请美院专家前来绘制壁画,一进院落、二进三进院落分别由两组绘画团队共同绘制而成。至此为普光寺壁画的绘画风格与文物价值考究提供了较为全面且成熟的思路与借鉴,对其壁画及文物价值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寺
唐代敦煌
经变画
中西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房山连泉禅寺与普光寺之关系考
6
作者
马垒
《博物院》
2019年第1期92-98,共7页
本文通过对大房山下新发现的元代因公塔幢幢文的考证,证实普光寺属连泉禅寺下院。文曰:"晚归连泉重振道场十有余年",又牵涉出大房山连泉禅寺的兴衰史,再一次印证了大房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京畿佛教名山。
关键词
大房山
连泉禅寺
普光寺
原文传递
山西明清水陆壁画中的“折疡”图像
被引量:
1
7
作者
史宏蕾
伊宝
《中华医史杂志》
2022年第3期173-176,共4页
山西明代水陆壁画中有大量的“折疡”图像,其中普光寺、云林寺、永安寺描绘有“夹板固定法”和悬吊固定“折疡”图。由于此类壁画图像在题材表达上具有“世俗化”特征以及真实有效的图写功能,是明代外科医学的生动写照,其中普光寺的一...
山西明代水陆壁画中有大量的“折疡”图像,其中普光寺、云林寺、永安寺描绘有“夹板固定法”和悬吊固定“折疡”图。由于此类壁画图像在题材表达上具有“世俗化”特征以及真实有效的图写功能,是明代外科医学的生动写照,其中普光寺的一幅图清晰反映了当时的骨科夹板形制。通过对历代骨折治疗方法的考察,也印证了图像描述的情形与文献记载基本吻合。明代水陆壁画可以为骨科史研究提供直观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壁画
普光寺
中医骨科
夹板固定法
原文传递
抱憾牛首山
8
作者
李振娟
《黄河文学》
2005年第6期97-99,共3页
清明一过,草啊树啊花啊犹如一帮刚睡醒的婴儿,争先恐后地闹开了,路旁柳树上弯弯的柳叶绿遍枝条,密匝匝的小草从沟底冒向沟沿,农家小院里娇粉娇粉的杏花伸出墙头来争春,这浓郁的乡间春色啊,生生把人迷醉!牛首山,这个令多少人时常挂在嘴...
清明一过,草啊树啊花啊犹如一帮刚睡醒的婴儿,争先恐后地闹开了,路旁柳树上弯弯的柳叶绿遍枝条,密匝匝的小草从沟底冒向沟沿,农家小院里娇粉娇粉的杏花伸出墙头来争春,这浓郁的乡间春色啊,生生把人迷醉!牛首山,这个令多少人时常挂在嘴上系在心里的地方,先不说它有多神奇,光这沿途的景致,就能把人的魂儿勾了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首山
积德行善
普光寺
骆驼刺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木构件信息的太原普光寺圆通殿历史格局演变研究
1
作者
王崇恩
白利霞
胡川晋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
出处
《建筑遗产》
CSSCI
2024年第3期55-62,共8页
基金
山西省文物局科研课题(2023KT02)。
文摘
文章在梳理太原普光寺圆通殿和献殿建筑结构及构件信息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座建筑之间的差异和关联。研究发现,虽然圆通殿与献殿为勾连搭结构,但献殿在与圆通殿的连接及自身结构特征上,都表现出对圆通殿的适应性调整,此外,两座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构件特征各成体系,表明它们并非同一时期所建,献殿应为后期增建的。根据圆通殿的平面布局以及柱身和阑额卯口痕迹推测,圆通殿后檐墙体是从金柱间移至现檐柱位置的,这种布局的调整是受增建献殿后空间关系变化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
普光寺
圆通殿
献殿
构造信息
增建
改制
建筑布局
Keywords
Puguang Monastery
Yuantong Hall
Offering Hall
constructional information
addition
alteration
architectural layout
分类号
TU25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K928.75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TU-098.3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长安普光寺考
被引量:
3
2
作者
许栋
机构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4-61,共8页
基金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创新项目(09LZUJBWZY039)
文摘
普光寺是贞观五年(631)唐太宗为患病的太子李承乾祈福所建之寺院,与唐太宗及李承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李承乾为太子期间,该寺曾兴盛一时,很多著名的僧人曾在此驻锡弘法。贞观十七年(643),李承乾被废之后,该寺也逐渐衰落,后被更名为中兴寺、龙兴寺,会昌灭法时被彻底废弃。
关键词
普光寺
李承乾
唐太宗
分类号
B94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原普光寺新发现的碑刻、瓦件考略
3
作者
柴琳
机构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古建园林技术》
2022年第5期105-107,共3页
文摘
普光寺位于杏花岭区西缉虎营街15号,曾享有“普光第一地”之美誉,是太原乃至山西建造年代较早的寺院之一。在2013年修缮时,发现属于新资料的《重修普光寺碑》和“瓦件”,为研究普光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太原
普光寺
《重修
普光寺
碑》
“诚实友爱”字样瓦
Keywords
Taiyuan
Puguang temple
Rebuilt Puguang Temple Stele
Tile with the words of honesty and fraternity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太原普光寺建筑的布局形式及构成特点
4
作者
王秀芝
机构
太原市双塔博物馆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15期36-38,共3页
文摘
普光寺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西缉虎营,是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寺内碑刻记载,普光寺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现存明代遗构圆通殿。2013年太原市政府启动了普光寺的修复项目,在原址的基础上修复了圆通殿,并复建了其他建筑。文章介绍了修复之后的普光寺建筑的布局形式及构成特点。
关键词
普光寺
建筑
布局形式
构成特点
分类号
K87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外壁画艺术融汇之美——以普光寺唐代敦煌大型经变画为例
5
作者
阎薇
机构
太原市双塔博物馆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16期24-26,共3页
文摘
太原普光寺壁画主要绘制于圆通殿、普光明殿、普贤殿、文殊殿、藏经阁等各个殿内,绘制内容均为唐代敦煌大型经变画,将西方外来艺术中人物造型准确、比例恰当、凹凸晕染法的长处与我国强调线描和神韵的传统绘画技法相融合,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融合创新的继承与发展。为真实地展现普光寺完整风貌,找寻在民间消散许久的壁画痕迹,唤醒公众对壁画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宣扬其独特的寺观壁画风貌体系与价值观念,提升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至2014年,普光寺得以修复与完善,之后特请美院专家前来绘制壁画,一进院落、二进三进院落分别由两组绘画团队共同绘制而成。至此为普光寺壁画的绘画风格与文物价值考究提供了较为全面且成熟的思路与借鉴,对其壁画及文物价值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普光寺
唐代敦煌
经变画
中西融汇
分类号
K879.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房山连泉禅寺与普光寺之关系考
6
作者
马垒
机构
门头沟区文物事业管理所
出处
《博物院》
2019年第1期92-98,共7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大房山下新发现的元代因公塔幢幢文的考证,证实普光寺属连泉禅寺下院。文曰:"晚归连泉重振道场十有余年",又牵涉出大房山连泉禅寺的兴衰史,再一次印证了大房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京畿佛教名山。
关键词
大房山
连泉禅寺
普光寺
Keywords
Dafang mountain
Lianquan temple
Puguang temple
分类号
K87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947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山西明清水陆壁画中的“折疡”图像
被引量:
1
7
作者
史宏蕾
伊宝
机构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
出处
《中华医史杂志》
2022年第3期173-176,共4页
基金
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2021F014)。
文摘
山西明代水陆壁画中有大量的“折疡”图像,其中普光寺、云林寺、永安寺描绘有“夹板固定法”和悬吊固定“折疡”图。由于此类壁画图像在题材表达上具有“世俗化”特征以及真实有效的图写功能,是明代外科医学的生动写照,其中普光寺的一幅图清晰反映了当时的骨科夹板形制。通过对历代骨折治疗方法的考察,也印证了图像描述的情形与文献记载基本吻合。明代水陆壁画可以为骨科史研究提供直观素材。
关键词
水陆壁画
普光寺
中医骨科
夹板固定法
Keywords
Shuilu murals
Puguang Temple
Orthoped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lint fixation method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抱憾牛首山
8
作者
李振娟
出处
《黄河文学》
2005年第6期97-99,共3页
文摘
清明一过,草啊树啊花啊犹如一帮刚睡醒的婴儿,争先恐后地闹开了,路旁柳树上弯弯的柳叶绿遍枝条,密匝匝的小草从沟底冒向沟沿,农家小院里娇粉娇粉的杏花伸出墙头来争春,这浓郁的乡间春色啊,生生把人迷醉!牛首山,这个令多少人时常挂在嘴上系在心里的地方,先不说它有多神奇,光这沿途的景致,就能把人的魂儿勾了去.
关键词
牛首山
积德行善
普光寺
骆驼刺
分类号
I211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木构件信息的太原普光寺圆通殿历史格局演变研究
王崇恩
白利霞
胡川晋
《建筑遗产》
CSSCI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唐长安普光寺考
许栋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太原普光寺新发现的碑刻、瓦件考略
柴琳
《古建园林技术》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析太原普光寺建筑的布局形式及构成特点
王秀芝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外壁画艺术融汇之美——以普光寺唐代敦煌大型经变画为例
阎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房山连泉禅寺与普光寺之关系考
马垒
《博物院》
2019
0
原文传递
7
山西明清水陆壁画中的“折疡”图像
史宏蕾
伊宝
《中华医史杂志》
2022
1
原文传递
8
抱憾牛首山
李振娟
《黄河文学》
200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