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一品牌不同系列卷烟烟气气溶胶的显微红外光谱研究
1
作者 王健 李超 +1 位作者 王欣 葛少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4期154-157,202,共5页
[目的]用显微红外光谱测定同一品牌不同系列卷烟的烟气气溶胶,建立快速区分模型。[方法]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测定同一品牌不同系列卷烟的烟气气溶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建立模型,并与传统方法测定的烟气烟碱量、烟气水分、焦油量、一氧化... [目的]用显微红外光谱测定同一品牌不同系列卷烟的烟气气溶胶,建立快速区分模型。[方法]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测定同一品牌不同系列卷烟的烟气气溶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建立模型,并与传统方法测定的烟气烟碱量、烟气水分、焦油量、一氧化碳量进行比较。[结果]显微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H7、H11、H12、B1、B13和B14与其他样本距离较远,与传统方法测定结果基本吻合。[结论]显微红外光谱能快速区分同一品牌不同系列卷烟的烟气气溶胶,为卷烟的品质鉴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气溶胶 显微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红外结合化学计量学无损鉴别印文色料的研究
2
作者 李求仑 郝艳丽 何若涵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4年第3期124-127,共4页
探究一种能够快速无损鉴别印文色料的新方法。首先收集不同种类的印泥色料和印油色料,分别用印章蘸取不同种色料在纸张上盖印形成印文,然后扫描不同盖印印文的红外光谱,再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印文色料光谱进行降维,对降维后的成分矩阵进行... 探究一种能够快速无损鉴别印文色料的新方法。首先收集不同种类的印泥色料和印油色料,分别用印章蘸取不同种色料在纸张上盖印形成印文,然后扫描不同盖印印文的红外光谱,再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印文色料光谱进行降维,对降维后的成分矩阵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实验发现,通过系统聚类可将18种印文色料分为3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证明,这种检验方法快速无损、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可以快速鉴别印文色料种类,为文件检验工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文色料种类 显微红外 化学计量学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显微红外法的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伞裙老化深度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彭向阳 林宏升 +3 位作者 黄振 周宇明 张妮 方鹏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50-1356,共7页
复合绝缘子在运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易发生老化并引发绝缘子性能劣化乃至失效,因此对绝缘子老化影响深度进行检测和评估非常必要。采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通过测量硅橡胶伞裙由表及里不同深度处的2960 cm-1甲基峰面积分布变化,发展了... 复合绝缘子在运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易发生老化并引发绝缘子性能劣化乃至失效,因此对绝缘子老化影响深度进行检测和评估非常必要。采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通过测量硅橡胶伞裙由表及里不同深度处的2960 cm-1甲基峰面积分布变化,发展了一种测量运行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老化深度的检测技术。系统讨论了显微红外光谱法的测试原理、扫描方式、边界效应影响等问题,并分别针对线扫描及面扫描模式提出了相应的老化深度计算方法。同时应用该方法测试了广东电网500kV输电线路抽检复合绝缘子低压端伞裙的老化深度,发现基本在50~85?m之间;还对500kV榕茅甲线断串复合绝缘子的故障部位伞裙的老化状态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于高压端放电现象严重,故障部位伞裙老化深度达105~141?m,为正常老化情况(35?m)的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硅橡胶伞裙 显微红外 老化行为 老化深度 运行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的微区显微红外光谱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志军 彭明生 +1 位作者 谢先德 苑执中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1-165,共5页
金刚石的微区显微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金刚石的形成是一个结晶物化条件变异 ,原始物质变换的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 ;杂质N、H等在其中的分布不均匀 ;同一晶体的中心部位其氮聚合态的转变时间与边缘相差约 60 2Ma;金刚石中的成键氢以对应 -C... 金刚石的微区显微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金刚石的形成是一个结晶物化条件变异 ,原始物质变换的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 ;杂质N、H等在其中的分布不均匀 ;同一晶体的中心部位其氮聚合态的转变时间与边缘相差约 60 2Ma;金刚石中的成键氢以对应 -CH3 的C -H键形式存在要比对应于 >C =CH2 的C -H键形式存在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显微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红外反射光谱法快速鉴别珍珠粉真伪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轩 胡超 +5 位作者 闫妍 杨海峰 李俊芳 白桦 席广成 廖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24-2428,共5页
珍珠是名贵的装饰品和中药材,在我国对其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研究发现,贝壳内层的化学组成与珍珠相似,主要含有碳酸钙和各种氨基酸。贝壳粉也可在临床上做药用,但其药用价值远低于珍珠粉。然而,珍珠粉和贝壳粉外观特性极为相似,元... 珍珠是名贵的装饰品和中药材,在我国对其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研究发现,贝壳内层的化学组成与珍珠相似,主要含有碳酸钙和各种氨基酸。贝壳粉也可在临床上做药用,但其药用价值远低于珍珠粉。然而,珍珠粉和贝壳粉外观特性极为相似,元素组成和形貌检测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地鉴别。由于贝壳粉的成本低,常常冒充珍珠粉流入市场,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本研究通过珍珠粉和贝壳粉在不同温度下煅烧一定时间后显微红外反射光谱的差异实现珍珠粉真伪鉴别。实验结果表明,在一个大气压下经过400℃煅烧30min后,珍珠粉中文石型碳酸钙部分转化为方解石型,而贝壳粉中文石型碳酸钙完全转化为方解石型。这种不同的相转变过程可以被显微红外反射光谱很好的区别。因此,可在此条件下利用红外反射光谱鉴别珍珠粉和贝壳粉相变差异。和传统的透射式红外光谱法相比,这种显微反射红外光谱法无需压片制样、快速灵敏。本研究也讨论了该方法针对其他常见伪品的适用性,如牡蛎粉和石决明粉,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简单、高效和准确地鉴别珍珠粉真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粉 贝壳粉 显微红外反射光谱 相变 文石 方解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红外光谱法研究聚乙烯复合材料光氧化的深度分布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睿 汪昆华 +2 位作者 于建 宋苑苑 王宏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1-824,共4页
采用显微红外光谱法结合表面形貌分析研究了分别填充碳酸钙、绢英粉、云母、高岭土和硅藻土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自然光氧化随深度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填料对HDPE光氧化的深度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填充碳酸钙的HDPE从表面到内部都... 采用显微红外光谱法结合表面形貌分析研究了分别填充碳酸钙、绢英粉、云母、高岭土和硅藻土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自然光氧化随深度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填料对HDPE光氧化的深度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填充碳酸钙的HDPE从表面到内部都没有明显氧化发生。而填充绢英粉、云母、高岭土和硅藻土的HDPE从表面到内部羰基指数逐渐减小,氧化深度都在150μm以上。HDPE复合材料沿深度方向的氧化情况与其断面裂纹的产生情况吻合。结合无机填料的紫外吸收特性讨论了它们对HDPE光氧化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无机填料 光氧化 显微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显微红外方法研究涂层中物质传输规律 被引量:5
7
作者 严川伟 何刚 +3 位作者 刘宏伟 史志明 林海潮 曹楚南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5-47,共3页
用红外显微方法辅以差谱技术获得了SO2-4 在环氧涂层中随厚度分布的红外数据.这些数据与该离子在涂层中的传输相对应,指出了用显微红外方法对涂层中的物质传输进行表征的技术关键在于具有光学均匀性的涂层截面的获得.
关键词 防腐涂层 涂层 硫酸根 显微红外方法 物质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显微红外法检测热胁迫对荒漠植物刺叶墙藓质膜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许书军 陈蔚红 +2 位作者 陈颖雯 何明 王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17-2421,共5页
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法研究了不同生境下的刺叶墙藓质膜结构及其热胁迫耐性机理。从酯酰基、碳氢化合物红外吸收区域分析表明,刺叶墙藓野生叶片通过加快组织内部碳氢化合物合成速度,减少质膜渗透性,减轻高温对质膜胁迫损伤;室内培养的原丝... 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法研究了不同生境下的刺叶墙藓质膜结构及其热胁迫耐性机理。从酯酰基、碳氢化合物红外吸收区域分析表明,刺叶墙藓野生叶片通过加快组织内部碳氢化合物合成速度,减少质膜渗透性,减轻高温对质膜胁迫损伤;室内培养的原丝体和新叶不能及时对热胁迫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性 显微红外 质膜透性 荒漠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显微红外光谱法研究高分子共混物溶液自组织形成的相组成分布 被引量:10
9
作者 孔祥明 谢续明 +3 位作者 杨睿 汪昆华 张增民 雷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23-625,共3页
本文制备了PS/PC(7/ 3)和PS/PMMA(5 / 5 )的四氢呋喃 (THF)溶液 ,通过缓慢蒸发溶剂制得PS/PC和PS/PMMA的共混物薄膜。利用不同的FTIR测试方法检测了制得薄膜中的组成分布。将PS/PC薄膜超薄切片 ,通过显微投射红外方法检测了其纵剖面的... 本文制备了PS/PC(7/ 3)和PS/PMMA(5 / 5 )的四氢呋喃 (THF)溶液 ,通过缓慢蒸发溶剂制得PS/PC和PS/PMMA的共混物薄膜。利用不同的FTIR测试方法检测了制得薄膜中的组成分布。将PS/PC薄膜超薄切片 ,通过显微投射红外方法检测了其纵剖面的组成分布 (测试步长为 16 μm)。结果表明 :PS含量从膜底面到表面缓慢增大呈梯度分布 ,在膜表面附近急剧增大 ,即PS组分在成膜过程中向表面 (与空气接触 )富集。利用显微反射红外法 ,调整红外显微镜聚焦面到膜的不同深度平面上 ,测量了PS/PMMA薄膜的纵向组成分布 (调焦步长为 10 μm)。结果表明 :PMMA组分呈从膜表面到底面逐渐增多的梯度分布。这种溶剂蒸发成膜过程中组分向表面或底面迁移被认为是由于共混物某一组分对表面 (空气 )或基板 (玻璃 )的选择性浸润析出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红外光谱 PS/PC PS/PMMA 相组成分布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显微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功率器件可靠性 被引量:21
10
作者 梁法国 翟玉卫 吴爱华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8-342,共5页
利用显微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功率器件进行热可靠性分析。先从理论上阐述了显微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进而尝试利用该技术进行微波功率器件可靠性筛选工作,通过分析获取了显微红外图像中的温度分布和峰值温度,大大提高了器件可靠性筛选工... 利用显微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功率器件进行热可靠性分析。先从理论上阐述了显微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进而尝试利用该技术进行微波功率器件可靠性筛选工作,通过分析获取了显微红外图像中的温度分布和峰值温度,大大提高了器件可靠性筛选工作的准确性。在功率器件失效分析方面,利用显微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发生失效的器件进行热成像和分析,通过定位失效点找到器件发生失效的原因。另外,还利用该技术来验证器件热设计的成功与否,通过显微红外热成像获取的温度信息如峰值温度、温度分布等来判断器件的热设计是否符合要求,在实际的器件设计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器件 显微红外热成像 可靠性 热分析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蒙阴金刚石多晶的显微红外光谱研究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志军 梁榕 +4 位作者 曾祥清 葛铁燕 艾群 郑云龙 彭明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2-1518,共7页
山东蒙阴金刚石多晶可划分为多角刻面状和浑圆状金刚石多晶两大类,它们的显微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金刚石多晶中的氮含量较低,介于16.69~72.81μg.g-1之间,且同一金刚石多晶的不同金刚石晶粒(或部位)中的氮含量不相同;刻面状金刚石多... 山东蒙阴金刚石多晶可划分为多角刻面状和浑圆状金刚石多晶两大类,它们的显微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金刚石多晶中的氮含量较低,介于16.69~72.81μg.g-1之间,且同一金刚石多晶的不同金刚石晶粒(或部位)中的氮含量不相同;刻面状金刚石多晶均为ⅠaAB型,且A心的浓度大于B心的浓度。浑圆状金刚石多晶也多为ⅠaAB型,但具有更高浓度的B心,且存在少数同时包含单替代氮、A心和B心的浑圆状金刚石多晶;金刚石多晶不是在金刚石颗粒的成核阶段所形成的,而是在金刚石长大期间或金刚石颗粒形成后的某个特殊条件下聚集而成;山东蒙阴金刚石多晶可能形成于氮浓度较低的较深部地幔。同时,多角刻面状金刚石多晶的形成时间稍晚于金刚石单晶体,浑圆状金刚石多晶的形成时间明显早于金刚石单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多晶 显微红外光谱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a型金刚石中水的显微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志军 彭明生 苑执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1-244,共4页
天然Ⅰa型金刚石在垂直于 ( 10 0 ) ,( 110 )和 ( 111)三个方向上定向显微红外光谱的定量比较分析表明 :水、片晶和C—C键在以上三个方向上所测得的浓度是不相同的。不同方向上水和片晶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表明样品中水与片晶具有... 天然Ⅰa型金刚石在垂直于 ( 10 0 ) ,( 110 )和 ( 111)三个方向上定向显微红外光谱的定量比较分析表明 :水、片晶和C—C键在以上三个方向上所测得的浓度是不相同的。不同方向上水和片晶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表明样品中水与片晶具有密切伴生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a型金刚石 片晶 显微红外光谱 矿物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红外光谱法研究染色处理的口腔组织切片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晶 徐怡庄 +6 位作者 孙开华 翁诗甫 宋增福 李维红 李向前 吴奇光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9-422,共4页
本文用显微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经染色处理和未经染色处理口腔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显微红外光谱。实验结果表明 ,对样品进行染色处理并未对上述口腔组织的特征光谱产生明显的影响。这就为深化认识人体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结构与光谱关系... 本文用显微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经染色处理和未经染色处理口腔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显微红外光谱。实验结果表明 ,对样品进行染色处理并未对上述口腔组织的特征光谱产生明显的影响。这就为深化认识人体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结构与光谱关系创造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红外光谱法 染色处理 口腔 组织切片 肿瘤 诊断 生物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红外光谱法测定EI发射药中钝感剂扩散系数 被引量:11
14
作者 潘清 王琼林 +1 位作者 于慧芳 栾洁玉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21-524,共4页
压伸-浸渍(EI)发射药制造过程中钝感剂的扩散决定了新制火药的内弹道性能。采用红外光谱显微技术考察了聚酯钝感剂PA在EI发射药中的扩散,结果表明新制火药的钝感剂浓度分布符合Fick第二定律的扩散模型,并依据浓度分布曲线方程推算出钝... 压伸-浸渍(EI)发射药制造过程中钝感剂的扩散决定了新制火药的内弹道性能。采用红外光谱显微技术考察了聚酯钝感剂PA在EI发射药中的扩散,结果表明新制火药的钝感剂浓度分布符合Fick第二定律的扩散模型,并依据浓度分布曲线方程推算出钝感工艺过程中的钝感剂扩散系数为1.639×10-13m2.s-1。内标法与外标法的比对实验结果表明,在内标法中将钝感层硝化甘油(NG)做均匀分布的数学处理对扩散系数计算结果的数量级没有影响,因此由于数学模型的不完善带来的浓度分布曲线的系统偏差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EI发射药 钝感剂 扩散系数 显微红外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红外光谱填图法示踪中国三个产地的天然钻石中氮杂质的非均匀生长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媛 丘志力 +5 位作者 陆太进 陈华 陈炳辉 彭淑仪 魏然 李榴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70-2074,共5页
钻石产地特征研究在了解地幔演化及遏制国际冲突钻石非法交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对采自中国三个商业性产地的14片天然IaAB型钻石进行了系统的面扫描分析,根据显微红外光谱谱图定量计算出钻石中的氮含量(... 钻石产地特征研究在了解地幔演化及遏制国际冲突钻石非法交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对采自中国三个商业性产地的14片天然IaAB型钻石进行了系统的面扫描分析,根据显微红外光谱谱图定量计算出钻石中的氮含量(1 616个红外测试数据)并进行填图示踪。结果表明,钻石生长过程中氮的含量和聚集度不断变化,且成核阶段氮含量可高于或低于其他生长阶段,不同生长阶段氮杂质含量不具有单向变化规律,显示钻石生长过程中地幔流体碳和氮存在复杂的交换,不同产地钻石中氮含量频率分布及NB%/N(T)特征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与跳点法红外光谱测试相比,面扫描法填图能更直观和连续的示踪钻石生长过程中氮杂质的不均匀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 天然钻石 氮杂质 填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红外光谱法无损识别林下山参与园参 被引量:6
16
作者 卜海博 王峰 +7 位作者 林宏英 郭志勇 袁少雄 潘丽丽 许晓嘉 李向日 王钢力 林瑞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28-3031,共4页
显微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将红外光谱仪和显微镜结合发展而来的分析技术。该技术样品处理简单,可用于微区分析和微量分析,并且能反映样品的本质特征。人参包括林下山参、园参和野山参,而我国禁止采挖野山参。因此,药典只收录了林下山参和... 显微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将红外光谱仪和显微镜结合发展而来的分析技术。该技术样品处理简单,可用于微区分析和微量分析,并且能反映样品的本质特征。人参包括林下山参、园参和野山参,而我国禁止采挖野山参。因此,药典只收录了林下山参和园参。该工作使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判别分析建立了对林下山参和园参的无损识别模型。收集了20个林下山参和24个园参后,采集了其显微红外光谱。其中,33个样品被随机划分为校正集,11个为验证集。建立模型时,优化了预处理方法、主成分数、建模波段和扫描部位。最后,使用多元散射校正+Savitzky-Golay平滑的预处理方法、3932.14~669.18cm-1的波段、4个主成分数和芦头部位建立了最优的判别分析模型,准确率达到100%。结果表明,结合判别分析的显微红外光谱技术,样品处理简单、快速、无损、有效,可用于林下山参和园参的无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山参 园参 显微红外光谱技术 无损识别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红外光谱法测定改性单基发射药中功能组分的浓度分布 被引量:14
17
作者 潘清 王琼林 +1 位作者 王明 陈智群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9-82,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显微技术考察了11/7改性单基发射药中功能组分NA聚酯钝感剂和硝化甘油的浓度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在发射药的近表面,NA聚酯浓度由表及里呈指数规律下降,符合Fick第二定律的扩散模型,扩散深度约220μm;硝化甘油浓度沿药粒径... 采用红外光谱显微技术考察了11/7改性单基发射药中功能组分NA聚酯钝感剂和硝化甘油的浓度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在发射药的近表面,NA聚酯浓度由表及里呈指数规律下降,符合Fick第二定律的扩散模型,扩散深度约220μm;硝化甘油浓度沿药粒径向呈抛物线状分布,扩散深度约32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改性单基发射药 钝感剂 硝化甘油 浓度分布 显微红外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显微红外研究C-末端酸性蛋白对α-硫素原核表达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艳 冯娟 +2 位作者 陶栋梁 翁诗甫 任正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67-3270,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手段研究了在信号肽缺失的情况下,C-末端酸性蛋白的存在对小麦α-硫素原核表达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SDS-PAGE表明带有酸性蛋白(Sc样品)的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而酸性蛋白... 采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手段研究了在信号肽缺失的情况下,C-末端酸性蛋白的存在对小麦α-硫素原核表达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SDS-PAGE表明带有酸性蛋白(Sc样品)的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而酸性蛋白缺失(S样品)可以极大提高外源蛋白的可溶性。通过对含有S及Sc的全细胞在诱导前及诱导后2h的酰胺Ⅰ带区域图谱求差谱及二阶导数谱,发现诱导前在1630cm-1处吸收较弱,而在诱导2h左右,在1630cm-1处检测到明显的吸收峰,该位置的吸收主要来自于聚集体的贡献。进一步对酰胺Ⅰ带区域进行傅里叶去卷积处理,结合高斯曲线拟合,发现在Sc样品中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聚集体含量逐渐增加,这与SDS-PAGE结果一致。此外,伴随着聚集体的形成,α-螺旋的含量逐渐增加;而β-折叠和无规卷曲的含量却逐渐减少。在S样品中观察到无规卷曲的含量随诱导时间的增加逐渐提高,而β-转角及(1629±1)cm-1处对应的β-折叠的含量却逐渐减少。上述现象表明:C-末端酸性蛋白的引入导致表达过程中β-折叠和无规卷曲逐渐向聚集体和α-螺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红外 C-末端酸性蛋白 α-硫素 原核表达 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的热激亚致死损伤与显微红外光谱检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喻文娟 施春雷 +2 位作者 刘玉敏 代敏 史贤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70-1476,共7页
采用传统的平板计数法作为对照,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4000~400cm^-1)并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了在55℃水浴中热激处理不同时间(0,2,4,6和8min)对副溶血弧菌失活和亚致死损伤的作用效果。二维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正常细菌... 采用传统的平板计数法作为对照,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4000~400cm^-1)并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了在55℃水浴中热激处理不同时间(0,2,4,6和8min)对副溶血弧菌失活和亚致死损伤的作用效果。二维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正常细菌与受损细菌能够各自聚类,明显区分,而且损伤程度不同的细菌也能够基本区分。载荷图分析(LPA)发现,加热处理后,副溶血弧菌中的多糖、结构蛋白、脂质、核酸都发生了变化,其细胞壁、细胞膜和DNA皆遭受损伤。类模拟软独立建模(SIMCA)的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受不同程度热损伤的细菌均有80%以上的预测率,能够被有效区别开。研究表明,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具有检测热激后亚致死损伤的副溶血弧菌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红外光谱技术 副溶血弧菌 亚致死 热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显微红外光谱水汽噪音的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燕花 胡燕琴 +1 位作者 龙井华 王海水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28-1831,共4页
测量显微红外光谱时,由于光路暴露在开放流通的空气环境中,水汽的吸收峰常常出现在光谱图中而对样品谱造成干扰。本研究在样品单光束谱收集过程中间,通过适时向测试体系通入干燥的氮气或较潮湿的空气来补偿光路中水汽的量,从而达到样品... 测量显微红外光谱时,由于光路暴露在开放流通的空气环境中,水汽的吸收峰常常出现在光谱图中而对样品谱造成干扰。本研究在样品单光束谱收集过程中间,通过适时向测试体系通入干燥的氮气或较潮湿的空气来补偿光路中水汽的量,从而达到样品谱和背景谱测量时水汽的平均含量相等,最终消除水汽吸收峰。本方法用于硬脂酸显微红外光谱的测量,观察到水汽噪音由大到小,直至消失的全过程,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红外光谱 水汽干扰 噪音消除 硬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