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引·搭架·会诊·矫正·展示——议论文升格训练“五步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钱继华 明学圣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中旬)》 2016年第2期25-28,共4页
作文训练的指导和评讲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短板,而升格训练更是被不少老师视为畏途。我校多年来坚持进行作文升格训练,形成了"导引·搭架·会诊·矫正·展示""五步法",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和写作水平呈较明显的上升... 作文训练的指导和评讲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短板,而升格训练更是被不少老师视为畏途。我校多年来坚持进行作文升格训练,形成了"导引·搭架·会诊·矫正·展示""五步法",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和写作水平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下面以训练题"情操"(指定写议论文)为例,具体介绍作文升格训练"五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步法 议论文写作 作文能力 商品经济大潮 课型 写作思路 昏庸无道 平凡生活 评讲 曹子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青妙手描春色——读《晓雪诗选》 被引量:1
2
作者 毕坚 《大理大学学报》 CAS 1987年第1期16-24,共9页
苍山上飘飘的白云, 象少女挥动的长袖, 洱海边绿绿的垂柳, 象婆娑起舞的渔姑。 弯弯曲曲的十八溪, 象十八条飘舞的白绸; 碧兰碧兰的洱海上, 每一个浪花都在起舞…… 树摇花笑都伴随舞的旋律, 凤鸣水吟都符合舞的节奏; 是善舞的民族造就... 苍山上飘飘的白云, 象少女挥动的长袖, 洱海边绿绿的垂柳, 象婆娑起舞的渔姑。 弯弯曲曲的十八溪, 象十八条飘舞的白绸; 碧兰碧兰的洱海上, 每一个浪花都在起舞…… 树摇花笑都伴随舞的旋律, 凤鸣水吟都符合舞的节奏; 是善舞的民族造就了明山秀水? 是明山秀水哺育了善舞的民族? ——《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诗 丹青妙手 秀水 山水诗 诗味 人民的爱 写景诗 白族调 诗辑 昏庸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梼杌闲评》思想艺术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金玉田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43-50,共8页
由于明清小说浩如烟海,尽管研究者们近年来作了巨大的努力,但不少有一定价值的作品,一时仍难以一一论及。《梼杌闲评》就是其中之一。清人王钟麒在《中国历代小说史论》一文中说:“
关键词 梼杌闲评 思想艺术 文学作品 心理描写 思想价值 李思诚 艺术特色 《儒林外史》 慷慨仗义 昏庸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贺神鬼诗歌辨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家祥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54-59,共6页
李贺的诗,有不少描神绘鬼之作,统称神鬼诗歌。在这部分诗里,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虚构,高度的夸张,描绘了一幅幅奇幻的神仙境界和一个个非凡的神鬼形象。由于这些诗成就突出,风格奇特,李贺便获得了“鬼才”之誊。但是,对这部分诗作... 李贺的诗,有不少描神绘鬼之作,统称神鬼诗歌。在这部分诗里,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虚构,高度的夸张,描绘了一幅幅奇幻的神仙境界和一个个非凡的神鬼形象。由于这些诗成就突出,风格奇特,李贺便获得了“鬼才”之誊。但是,对这部分诗作的思想性如何评价,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吉 湘妃 绿章封事 李唐王朝 神弦曲 无路可走 雁门太守行 昏庸无道 苦昼短 帝子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姜子牙》看国产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重构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明晓 王敏(指导) 《新疆艺术(汉文)》 2021年第2期91-96,共6页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佳作频出占据国内电影市场,令人眼前一亮。从题材上看,它们或是对历史文本进行改编,或是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现实生活作为叙事资源。精美的动画制作与传神的故事叙述相辅相成,在符合中国大众审美趣味的同时,也让...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佳作频出占据国内电影市场,令人眼前一亮。从题材上看,它们或是对历史文本进行改编,或是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现实生活作为叙事资源。精美的动画制作与传神的故事叙述相辅相成,在符合中国大众审美趣味的同时,也让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以新颖的方式在当代社会被赋予新的意义并得以延续与传承。国产动画电影《姜子牙》改编自《封神演义》,讲述了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九尾妖狐趁乱而入,化作王妃妲己支配朝政。静虚宫掌教师尊助力西周起义,发动了一场席卷了三界的战争。战争结束后,姜子牙因功勋显著被封为众神之长,受到万人敬仰。师尊命姜子牙下山捉拿九尾狐妖并将其斩杀,以守卫天道苍生。姜子牙在欲斩杀九尾之时,在九尾体内看到了无辜元神,一念之间的善,让他决定“救下眼前之人”,从此开始一遍遍地追问“牺牲无辜之人,才能拯救苍生吗?”在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之后,姜子牙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最终“用自己的方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子牙 《封神演义》 一念之间 昏庸无道 故事叙述 九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唐人怀古诗绝唱
6
作者 皮锦华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31期157-157,共1页
唐帝国统治阶级被自己强大的势力蒙蔽了眼睛,看不到在这繁荣昌盛的背后已经孕育的危机,开始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贵戚专权给国家、百姓带来危机与灾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暴发。而这一切都被敏感的诗人们看在眼里,他们对... 唐帝国统治阶级被自己强大的势力蒙蔽了眼睛,看不到在这繁荣昌盛的背后已经孕育的危机,开始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贵戚专权给国家、百姓带来危机与灾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暴发。而这一切都被敏感的诗人们看在眼里,他们对国家命运前途忧心忡忡,可又不能也不敢直言,便通过他们的诗句来警示统治者,怀古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而其中怀古绝句最为突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庸无道 前车之鉴 爱国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曹操和曹植的忧患意识——以诗歌为角度的考察
7
作者 袁捷 《潍坊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17-117,共1页
忧患意识是人类心理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精神特质。诗歌作为表现主观情志的重要载体,必然包含了人类的忧患意识。曹操、曹植父子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诗歌突显了他们的忧患意识。对前人作品的继承以及共同... 忧患意识是人类心理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精神特质。诗歌作为表现主观情志的重要载体,必然包含了人类的忧患意识。曹操、曹植父子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诗歌突显了他们的忧患意识。对前人作品的继承以及共同生活的时代大背景,使他们诗歌中的忧患意识具有一定的共性,而个人特质的差别和人生际遇的不同,又使他们诗歌中的忧患意识有着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际遇 人类心理 建安文学 昏庸无道 送应氏 薤露行 善哉行 匡时济世 积尸 任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又是一个昏君
8
作者 夏庭光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5-35,共1页
南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狂暴残忍,昏庸无道,宠华、寿嬖臣淫乱宫闱,败坏伦常。一日刘子业游览御园,偶见年轻貌艳的姑母,欲纳为妃。其妹以人伦大义相劝,子业不以为然,反对亲妹垂涎,欲行非礼。适逢其弟湘东王刘子荣至,阻止子业兽行。
关键词 刘子业 昏庸无道 刘子荣 湘东 朝堂 东王 竹林堂 斩子 刘纳 道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民间文学史》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2
9
作者 于立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76-81,48,共7页
北师大中文系55级同学集体编写的《中国民间文学史》(以下简称《史》),是继郑振鐸先生编著的《中国俗文学史》之后的又一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史料。问世以来,一直成为我国一些高等院校文科教学的重要参考教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 北师大中文系55级同学集体编写的《中国民间文学史》(以下简称《史》),是继郑振鐸先生编著的《中国俗文学史》之后的又一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史料。问世以来,一直成为我国一些高等院校文科教学的重要参考教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我觉得书中有些观点尚欠稳妥,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史 参考教材 文科教学 民间文学作品 中国俗文学史 两种文化 起义领袖 昏庸无道 晏子赋 韩朋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人物评价问题述略
10
作者 周伟文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61-62,共2页
以往我国史学研究中对人物的研究可以说是限制在一个简单而僵化的模式里,每一个历史人物除了其阶级属性外别无其他个性。最近几年,人物研究的视野开始由传统的政治评判拓展到经济、思想、文化、学术以至个人经历、性格、心态、气质等各... 以往我国史学研究中对人物的研究可以说是限制在一个简单而僵化的模式里,每一个历史人物除了其阶级属性外别无其他个性。最近几年,人物研究的视野开始由传统的政治评判拓展到经济、思想、文化、学术以至个人经历、性格、心态、气质等各个方面,并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绩。现将学术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物评价 人物研究 阶级属性 阶段论 历史活动 条件论 历史局限 阶级分析 功过是非 昏庸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屈原的政治活动
11
作者 吴兴宇 《贵州文史丛刊》 1985年第2期15-22,共8页
一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这是没有问题的;至于他是什么样的政治人物,多年来流行的评论是一片赞美。如:“在祖国危急存亡的时候,屈原可以不死,象其他文人一样朝秦暮楚,苟且偷安。但是他抱着石头沉潜到祖国的江河中去,他要以自己的死... 一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这是没有问题的;至于他是什么样的政治人物,多年来流行的评论是一片赞美。如:“在祖国危急存亡的时候,屈原可以不死,象其他文人一样朝秦暮楚,苟且偷安。但是他抱着石头沉潜到祖国的江河中去,他要以自己的死唤醒人民……只有屈原那样才是美的。伟大的,因为他的生与死都是为了祖国。”“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象屈原、岳飞、文天样、戚继光、史可法、郑成功等民族英雄真如夜空繁星,取之不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作品 政治活动 危急存亡 贵州文史丛刊 忠君爱国 文天样 惜往日 昏庸无道 丁都护歌 文学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谈文学作品中的人性美
12
作者 徐荣凡 李良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42-44,共3页
在现实生活,在人类历史的实践中客观存在着人性,反映生活的文学作品怎能不表现出人性呢?凡是能打动人心,具有艺术生命力的作品,是绝不能离开人性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首先要研究人性一般。
关键词 人性美 文学作品 艺术生命力 现实生活 爱情诗 昏庸无道 古诗十九首 远古神话 《琵琶行》 《淮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分子特点浅析
13
作者 戴开富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6-8,共3页
中国是有几千年文字记载的文明古国,也是封建专制统治两千多年的大国。一八四○年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炮舰轰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门户,又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就是这种漫长、复杂、充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历史,铸造了我国知识分子... 中国是有几千年文字记载的文明古国,也是封建专制统治两千多年的大国。一八四○年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炮舰轰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门户,又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就是这种漫长、复杂、充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历史,铸造了我国知识分子独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精神 封建专制统治 社会主义旗帜 政治局面 蒋筑英 昏庸无道 中国工人阶级 党的总任务 吟诗作赋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优敬新磨
14
作者 严臣 凌羽 《上海戏剧》 1986年第6期36-40,共5页
深秋的一个夜晚,卞梁(今开封)城中旧梁宫门外,响起一阵阵“呜呜呜……我真命苦哇.”的哭叫声。它撕裂人心,不断穿透宫墙,飘到深宫内院的各个角落。它盖住了秋夜的风,压过了声声秋虫的鸣叫,搅得正在让优伶敬新磨给自己涂抹粉脸的后唐同... 深秋的一个夜晚,卞梁(今开封)城中旧梁宫门外,响起一阵阵“呜呜呜……我真命苦哇.”的哭叫声。它撕裂人心,不断穿透宫墙,飘到深宫内院的各个角落。它盖住了秋夜的风,压过了声声秋虫的鸣叫,搅得正在让优伶敬新磨给自己涂抹粉脸的后唐同光皇帝李存勖心绪十分不宁。他一会儿还要和诸优伶同台串演《朱温乱粱》的戏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新磨 李存 景进 秋夜 周匝 朱温 内院 元九 昏庸无道 伶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雅诗中的政治批判诗——雅诗浅论之二
15
作者 张庆利 《绥化学院学报》 1985年第Z1期73-79,共7页
一《诗经》中的“风”、“雅”自汉代以来就有了“正”、“变”之说,所谓“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这里所说的“变风”、“变雅”就是郑玄《诗谱序》说的“刺怨”的作品。本文所谈的政治批判诗就... 一《诗经》中的“风”、“雅”自汉代以来就有了“正”、“变”之说,所谓“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这里所说的“变风”、“变雅”就是郑玄《诗谱序》说的“刺怨”的作品。本文所谈的政治批判诗就是“变雅”中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是政治批判诗呢?本文所谈的政治批判诗是指在西周、春秋之际这个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由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各层人士写作的,反映社会上重大政治生活饱含政治激情,并且具有强烈的斗争性和批判精神的诗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批判 变风 变雅 殊俗 桑柔 礼义 白居易诗 十月之交 昏庸无道 巷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棚闲话》闲评
16
作者 蔡良俊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59-62,共4页
《豆棚闲话》是清初一部别开生面的拟话本小说。题“圣水艾纳居士编”,最早的版本为康熙写刻本。艾纳居士,生平无考,观书中所叙之社会状况、历史事件和对明、清两朝的称谓以及最早为康熙本诸因素,详其语气,可以认定作者当是生活于明末... 《豆棚闲话》是清初一部别开生面的拟话本小说。题“圣水艾纳居士编”,最早的版本为康熙写刻本。艾纳居士,生平无考,观书中所叙之社会状况、历史事件和对明、清两朝的称谓以及最早为康熙本诸因素,详其语气,可以认定作者当是生活于明末清初的一位不和统治者合作的明代遗民。或以“圣水”即西湖,作者当为杭州人,因即认定为范希哲,惜无确据。全书叙苏州事极多,个别篇章纯为苏州方言写成。因此,不管作者为谁,其与苏州有较深的渊源似可肯定。卷首有“天空啸鹤叙。”叙云作者为“当今之韵人,在古曰狂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本小说 范少伯 希哲 历史事件 故国之思 中所 于明 昏庸无道 市民阶层 地狱天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婉曲”
17
作者 陈慧娜 《龙岩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97-102,共6页
有经验的画家,写春总是只画柳丝数根;写秋只是落叶几片。诗画同源,文画同理,撰文作诗也需如此。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末两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句的画外音:孤帆虽已消失,故人虽已远去,但诗人和故人之... 有经验的画家,写春总是只画柳丝数根;写秋只是落叶几片。诗画同源,文画同理,撰文作诗也需如此。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末两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句的画外音:孤帆虽已消失,故人虽已远去,但诗人和故人之间的友情却似远处的碧空和江水融为一体。虽然这首诗表面上并没提及“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帆 罗敷 《荷花淀》 孟明 数根 不能走那条路 人命危浅 昏庸无道 诗格 《陌上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笑与幽默
18
作者 陈建军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44-49,54,共7页
一五八九年和一五九九年,英国著名喜剧家本·琼生(1572—1637年)第一次以“幽默”一词为内容创作了两部戏剧:《每个人在他的幽默里》、《每个人出自他的幽默》。在序言中,他给“幽默”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如果一个人的非常出奇的特征... 一五八九年和一五九九年,英国著名喜剧家本·琼生(1572—1637年)第一次以“幽默”一词为内容创作了两部戏剧:《每个人在他的幽默里》、《每个人出自他的幽默》。在序言中,他给“幽默”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如果一个人的非常出奇的特征,在他身上表现得那么强烈,他的一切欲望、感情和才能,都听从这种特性调遣,它们全都沿着一个方向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本 比尔布姆 一只手 昏庸无道 丁西林 是非观念 使人 长篇巨制 科浑 人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人日已远,青史字不泯——论夏允彝与《幸存录》
19
作者 刘秉铮 《临沂师专学报》 1992年第1期37-43,共7页
清顺治二年(1645)九月十七日,是明末江南抗清志士夏允彝的殉难日。夏允彝在明末士林中,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他生平著作虽丰,留下的却并不多。较为完整的《幸存录》,是他在国破家亡,舍身赴义前,写下的一部总结明末政局的史论。这部史... 清顺治二年(1645)九月十七日,是明末江南抗清志士夏允彝的殉难日。夏允彝在明末士林中,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他生平著作虽丰,留下的却并不多。较为完整的《幸存录》,是他在国破家亡,舍身赴义前,写下的一部总结明末政局的史论。这部史论对明末政坛的观察、分析、议论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而且持论异常的公正,为其他同时代的著作所少见。他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是和他一生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理解《幸存录》的观点,首先必须认识夏允彝和他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允彝 幸存录 复社 徐孚远 顺治二年 昏庸无道 李成栋 山阳录 政治事件 子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徽宗》:新型历史叙事下的帝王书写
20
作者 郑珊珊 《学术评论》 2021年第2期40-47,共8页
宋徽宗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亡国君之一。但他的著名并没有使世人真正认识他,后世早已对他形成了难以撼动的刻板印象:他是被皇位耽误了的艺术家,他担任皇帝是北宋的大不幸。一句话概括历史固然有助于传播,却未必有益于还原历史真实... 宋徽宗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亡国君之一。但他的著名并没有使世人真正认识他,后世早已对他形成了难以撼动的刻板印象:他是被皇位耽误了的艺术家,他担任皇帝是北宋的大不幸。一句话概括历史固然有助于传播,却未必有益于还原历史真实。世人对亡国君的许多刻板认识也先入为主地扣在了他头上: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宠幸奸佞、迷信术士、昏庸无道,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庸无道 历史叙事 亡国君 宋徽宗 刻板印象 还原历史 先入为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