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熹宗实录》订误举隅
1
作者 苏循波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62-163,184,共3页
《明熹宗实录》为明代十三朝最后一部官修《实录》,其按时间顺序记载了天启七年间(公元1621—1627年)的政治、军事、经济、民族等诸方面内容,是研究晚明历史的重要资料。然因其纂修内容复杂以及誊录、传抄等原因,是书仍有不少讹误,涉及... 《明熹宗实录》为明代十三朝最后一部官修《实录》,其按时间顺序记载了天启七年间(公元1621—1627年)的政治、军事、经济、民族等诸方面内容,是研究晚明历史的重要资料。然因其纂修内容复杂以及誊录、传抄等原因,是书仍有不少讹误,涉及数量、人名、时间等诸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熹宗实录》 订误 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铨窃毁《明熹宗实录》说”质疑
2
作者 张锦宇 《保定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8-49,共12页
今传《明熹宗实录》缺少天启四年及七年六月部分。清代旧传,此为顺治初年阁臣冯铨所窃毁,以抹消不利于己的证据。学者多采信此说并以此说成立的客观条件为重点,进一步辨析对冯铨不利的事实,必与天启时期依附魏忠贤有关。据《明熹宗实录... 今传《明熹宗实录》缺少天启四年及七年六月部分。清代旧传,此为顺治初年阁臣冯铨所窃毁,以抹消不利于己的证据。学者多采信此说并以此说成立的客观条件为重点,进一步辨析对冯铨不利的事实,必与天启时期依附魏忠贤有关。据《明熹宗实录》现存其他对冯不利的内容,可知被毁信息应更直白地反映冯铨附魏。《国榷》作者谈迁不可能得见《熹宗实录》全本,故不能由《国榷》所载反推《熹宗实录》的阙文。据阙文对应时段内的重要言论、事件,可知天启四年存在对冯不利的事实,但当时与此后并无直接指斥冯氏此间行为的奏疏或记载,而七年六月,连不利事实亦不存在。所以,现存《明熹宗实录》阙文,应无使窃毁动机成立的文字内容,冯铨窃毁说不仅来源可疑,更没有可靠的客观成立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熹宗实录》 冯铨 天启四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之所好,下必甚焉——从明熹宗坐像看晚明宫廷与民间的交流
3
作者 吴美凤 《故宫学刊》 2013年第1期229-242,共14页
目前所知,明代最后一位留有坐像画的皇帝是明熹宗(1621~1627年在位),其坐像画有二幅,乾隆十三年(1748年)南薰殿内所有画像重加装饰,嘉庆二十年(181 5年)编入《石渠宝笈》三编,参与编制的胡敬另撰有《南薰殿图像考》,详载殿中收藏的历... 目前所知,明代最后一位留有坐像画的皇帝是明熹宗(1621~1627年在位),其坐像画有二幅,乾隆十三年(1748年)南薰殿内所有画像重加装饰,嘉庆二十年(181 5年)编入《石渠宝笈》三编,参与编制的胡敬另撰有《南薰殿图像考》,详载殿中收藏的历代帝王功臣画像,1949年后两岸故宫各收藏一幅,可谓流传有绪。根据胡敬的记录,此二幅明熹宗坐像皆"黼康冠服……旁二几陈设瓶炉书策"。与其父明光宗(1620年)或其祖明神宗(1573~1620年)坐像之表现方式截然不同。进一步观察明代诸帝的坐像,纵或各自有差,但明熹宗坐像所呈现的竟是前无古人、独一无二的景象,因此格外引人注目,也令人好奇。本文拟就明熹宗坐像的构图、内容、陈设等方面进行探讨,比较其与前朝诸帝坐像之差异,并尝试拉高视线,将触角伸出宫墙之外官宦与士庶间的坐像,试探其差异之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熹宗 坐像画 因袭 创意
原文传递
書寫“妖姆”:明熹宗乳母客氏形象生成考論
4
作者 侯振龍 《历史文献研究》 2023年第1期285-297,共13页
明熹宗乳母“奉聖夫人”客氏是天啓年間炙手可熱的宫廷女性,出身低微的她以哺育之恩得到皇帝尊崇,又因與權閹魏忠賢的對食關係而飽受東林詬病,被公認爲閹黨集團的象徵人物與内廷靠山。經過崇禎朝廷的欽定逆案、明清之際通俗文學的演繹,... 明熹宗乳母“奉聖夫人”客氏是天啓年間炙手可熱的宫廷女性,出身低微的她以哺育之恩得到皇帝尊崇,又因與權閹魏忠賢的對食關係而飽受東林詬病,被公認爲閹黨集團的象徵人物與内廷靠山。經過崇禎朝廷的欽定逆案、明清之際通俗文學的演繹,及清代官修《明史》的蓋棺定論,原本僅滿足於在後宫作威作福的她被塑造成殘害忠良、謀朝亂政的“妖姆”,對明末政治生態惡化負有首要責任,這一定程度是基於儒家“女子、小人”道德觀念的歷史書寫,而她謀害皇后元子、借孕婦生子竊取皇位等謡言被以訛傳訛,影響深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氏 明熹宗 歷史書寫 妖姆
原文传递
明熹宗改元与东林学派
5
作者 娄燕静 《文史天地》 2020年第1期49-53,共5页
年号作为中国古代王朝正统性的标志,变更具有一套完整的礼法规范。1620年一年内的两次皇位更替,导致明熹宗即位后中岁改元还是踰年改元成为廷臣争议的焦点。明熹宗最终选择调整传统礼法,中岁改元泰昌,踰年改元天启。而熹宗改元问题的解... 年号作为中国古代王朝正统性的标志,变更具有一套完整的礼法规范。1620年一年内的两次皇位更替,导致明熹宗即位后中岁改元还是踰年改元成为廷臣争议的焦点。明熹宗最终选择调整传统礼法,中岁改元泰昌,踰年改元天启。而熹宗改元问题的解决则是由东林学派发展而来在朝的东林党"经世致用"理念践行的结果。改元之后,东林党与内宫宦官群体的争斗成为贯穿天启一朝的主要政治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熹宗 东林党 天启 古代王朝 经世致用 东林学派 廷臣 正统性
原文传递
玩物丧志两帝王──记元顺帝与明熹宗
6
作者 中原 《养生月刊》 2001年第6期280-281,共2页
关键词 玩物丧志 元顺帝与 明熹宗 陶冶性情 充实生活
原文传递
渐臻佳境:明朝时期的黄河文明
7
作者 彭志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5年第5期69-76,共8页
元朝后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官吏腐化暴虐,土地兼并问题相当突出,军队纪律松弛,加之连年暴发的自然灾害,各地不堪受难的民众纷纷揭竿起义。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逐渐脱颖而出,在历经多年的南征北战、西讨东伐后,最终建立了明朝。学界将有... 元朝后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官吏腐化暴虐,土地兼并问题相当突出,军队纪律松弛,加之连年暴发的自然灾害,各地不堪受难的民众纷纷揭竿起义。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逐渐脱颖而出,在历经多年的南征北战、西讨东伐后,最终建立了明朝。学界将有276年历史的明朝分成前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明朝前期起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登基,止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包括明太祖、明惠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6位皇帝,时长82年;明朝中期起于景泰元年(1450年)明代宗朱祁钰临危受命监国并登基,止于隆庆六年(1572年)纵情声色的明穆宗朱载垕驾崩,包括明代宗、明英宗、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穆宗7位皇帝,时长122年;明朝后期起于万历元年(1573年)明神宗朱翊钧冲龄践祚,止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自缢于煤山,包括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4位皇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英宗朱祁镇 明太祖朱元璋 明穆宗 明代宗 明孝宗 明宣宗 明熹宗 朱由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实录》人名考误九则 被引量:1
8
作者 牛明铎 《殷都学刊》 2016年第3期50-52,共3页
《明实录》共13部,约1600多万字,是明代历朝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奏章、批件等为基础,逐年、逐月记录各个皇帝的诏令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的官修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15代皇帝(建文帝... 《明实录》共13部,约1600多万字,是明代历朝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奏章、批件等为基础,逐年、逐月记录各个皇帝的诏令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的官修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15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附于《明太祖实录》、景泰帝朱祁钰附于《明英宗实录》)、约250年间的大量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是学界研究明朝历史的基础史籍之一。然白璧微瑕,其中亦存在着一些阙谬之处,爰撰短文,予以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实录》 明太祖朱元璋 编年体史书 朱祁钰 明熹宗 朱允炆 祖实 史学价值 朱由校 建文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宋西事案》质疑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翼之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71-72,共2页
李范文同志怀着兴奋的心情,在《宁夏大学学报》去年第二期上,以“《宋西事案》——国内罕见的一部西夏史书”(以下简称《李文》)为题,介绍新近在南京图书馆发现的明代木刻本《宋西事案》,他认为这部书“是作者用自己的观点叙述的,文笔简... 李范文同志怀着兴奋的心情,在《宁夏大学学报》去年第二期上,以“《宋西事案》——国内罕见的一部西夏史书”(以下简称《李文》)为题,介绍新近在南京图书馆发现的明代木刻本《宋西事案》,他认为这部书“是作者用自己的观点叙述的,文笔简精,纪事准确”。从《李文》摘录该书的一段文字看来,我是同意这样的评价,尤其是现存的西夏史书屈指可数的情况下,能重新发现这样一部长达五万多字的西夏史,自然是十分珍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西事案 西夏史 李范文 宁夏大学 木刻本 南京图书馆 农民起义军 明代嘉靖 龙飞 明熹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芝龙之前开拓台湾的海盗袁进与李忠——兼论郑成功与荷兰人关于台湾主权之争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晓望 《闽台文化研究》 2006年第1期43-45,69,共4页
晚明是台湾开发的重要时期,许多人认为,郑芝龙是开发台湾的第一人,也有人说,颜思齐在郑芝龙之前到达台湾,他才是开发台湾的第一人。实际上,在颜思齐之前,袁进、李忠等海盗已在台湾的北港盘踞多年,他们才是开发台湾的第一人,而郑芝龙是... 晚明是台湾开发的重要时期,许多人认为,郑芝龙是开发台湾的第一人,也有人说,颜思齐在郑芝龙之前到达台湾,他才是开发台湾的第一人。实际上,在颜思齐之前,袁进、李忠等海盗已在台湾的北港盘踞多年,他们才是开发台湾的第一人,而郑芝龙是袁进事业的继承者。《明史·鸡笼传》记载台湾的海盗:"崇祯八年,给事中何楷陈靖海之策,言:‘自袁进、李忠、杨禄、杨策、郑芝龙、李魁奇、钟斌、刘香相继为乱,海上岁无宁息。今欲靖寇氛,非墟其窟不可。其窟维何?台湾是也。台湾在彭湖岛外,距漳、泉止两日夜程,地广而腴。初,贫民时至其地,规鱼盐之利,后见兵威不及,往往聚而为盗"。这段引文明确指出海盗袁进、郑芝龙等人以台湾为其巢穴,从其"相继为乱"一句来推测,袁进、李忠盘踞台湾应在郑芝龙之前,清代史学家吴伟业的《绥寇纪略补遗·漳泉海寇》明确地说:"漳、泉海寇,起自袁进";可见,他们到台湾,原来不过是谋取鱼盐之利,而后乘势而起,成为海盗首领。关于袁进和李忠,曹学佺的《石仓全集·湘西纪行·海防》记载最为详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秋,"海寇袁进、李忠赴辕门投降。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芝龙 颜思齐 给事中 何楷 福建巡抚 明熹宗实录 天启 荷兰人 荷属东印度公司 两广总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弘绪年谱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刚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25-30,共6页
公元一五九七年(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丁酉),一岁。弘绪生于南京。其父道亨任南京吏部考功郎中。弘绪祖先为江州(今江西九江)人,系陈宣帝第六子、宜都王陈叔明之后。自唐宋始,世世代代居住一起,号称“义门”。传至陈绩,绍兴中,仕于安仁(... 公元一五九七年(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丁酉),一岁。弘绪生于南京。其父道亨任南京吏部考功郎中。弘绪祖先为江州(今江西九江)人,系陈宣帝第六子、宜都王陈叔明之后。自唐宋始,世世代代居住一起,号称“义门”。传至陈绩,绍兴中,仕于安仁(今江西余江县锦江镇),“因徙居之,遂为安仁人”。后弘绪祖父又迁居新建(今江西新建县),“遂为新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弘绪 明思宗 陈宣帝 南京吏部 锦江镇 考功郎中 安仁 明熹宗 右副都御史 刘宇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奉聖夫人園寢 被引量:1
12
作者 晏子有 《紫禁城》 1992年第1期46-46,40,共2页
明熹宗礼母客氏,生前封奉聖夫人。她在后宮與魏忠賢勾結,權傾朝野,儼然是一位沒有封號的皇太后,但最後却被杖笞而死,落得個身败名裂。到了清朝,又有一位乳母被封為奉聖夫人。她生前雖沒有客氏顯赫,可身后却備受皇帝恩澤,這位奉聖夫人就... 明熹宗礼母客氏,生前封奉聖夫人。她在后宮與魏忠賢勾結,權傾朝野,儼然是一位沒有封號的皇太后,但最後却被杖笞而死,落得個身败名裂。到了清朝,又有一位乳母被封為奉聖夫人。她生前雖沒有客氏顯赫,可身后却備受皇帝恩澤,這位奉聖夫人就是朴氏。朴氏,初為清世祖乳母,後來又看護幼年继位的聖祖玄烨。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年)七月庚子(二十五日),‘以世祖章皇帝乳母朴氏,保育先皇克昭敬慎,上幼時復殚心調護,封為奉聖夫人,頂帽服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祖 明熹宗 玄烨 魏忠 先皇 朝冠 雍正二年 康雍 受封 恩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杨涟对明朝的影响与启示
13
作者 朱峰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1期49-50,共2页
杨涟对于明朝的历史推动具有深刻的影响,他辅佐了两任太子顺利登基,并且和天启年间阉贼魏忠贤进行斗争,最终奉献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作为一个忠义之臣,在巩固明朝时局的稳定当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 红丸案 魏忠贤 光宗 东林党 明熹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启”正释
14
作者 林叶蓁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2年第2期26-,共1页
'天启',《The New Encyelopaedi a Britannica》(《新不列颠百科全书》)载:'T’ien—ch’i,…(reign title),personalname(…)CHU YU-CHIAO,…temple name(M1-NG)HSI TSUING…(reigned 1620-27)';《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天启',《The New Encyelopaedi a Britannica》(《新不列颠百科全书》)载:'T’ien—ch’i,…(reign title),personalname(…)CHU YU-CHIAO,…temple name(M1-NG)HSI TSUING…(reigned 1620-27)';《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释:'即明熹宗朱由校,1620-1627年在位,年号天启'。明熹宗1620-1627年在位不假,但其即位年沿用光宗年号'泰昌'至岁终,1621年始用'天启'年号。见《明史·本纪第二十二·熹宗》万历四十八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启 明熹宗 朱由校 泰昌 光宗 朱由检 乾清宫 八年 日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人墓碑记》辨正二则
15
作者 张永杨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20,共1页
《五人墓碑记》辨正二则湖南阮陵四中张永杨在备课过程中,这台发现《五人墓碑记》的某些碑文与史实不相符合,因此很有必要加以列举辨正,以供教学参考。一、周公被逮,不在了卯,而在丙寅。史载,明末苏州市民的反阉暴动,缘周顺昌被... 《五人墓碑记》辨正二则湖南阮陵四中张永杨在备课过程中,这台发现《五人墓碑记》的某些碑文与史实不相符合,因此很有必要加以列举辨正,以供教学参考。一、周公被逮,不在了卯,而在丙寅。史载,明末苏州市民的反阉暴动,缘周顺昌被捕而起。这件史事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参考 周顺昌 周公 备课过程 周起元 天启 明思宗 佩韦 乡先生 明熹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崇焕军事思想简论
16
作者 石斌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105-111,共7页
袁崇焕是在明末抗击后金战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叱咤风云、颇有作为的杰出人物。他从天启二年出任辽东,抗敌守边,到崇祯三年惨遭磔刑,蒙冤而死,前后十载,对于加强和巩固明王朝的关外防线,捍卫山海要塞,抵御后金南犯,阳止和抗击女真奴隶主... 袁崇焕是在明末抗击后金战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叱咤风云、颇有作为的杰出人物。他从天启二年出任辽东,抗敌守边,到崇祯三年惨遭磔刑,蒙冤而死,前后十载,对于加强和巩固明王朝的关外防线,捍卫山海要塞,抵御后金南犯,阳止和抗击女真奴隶主贵族的掠夺和侵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崇焕 孙承宗 明王朝 明熹宗实录 奴隶主贵族 王在晋 天启 军事思想 辽东经略 毛文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袁崇焕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17
作者 何建林 《桂海论丛》 1988年第5期67-71,共5页
袁崇焕(1584—1630)是明朝末年抗击后金入侵的一位杰出历史人物。他从天启二年(1622年)出任辽东起,至崇祯三年(1630年)因阉孽诬陷、后金设间、崇祯昏庸而被屈冤磔死时止,戍边近十载,演出过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在他的指挥下,明军曾取... 袁崇焕(1584—1630)是明朝末年抗击后金入侵的一位杰出历史人物。他从天启二年(1622年)出任辽东起,至崇祯三年(1630年)因阉孽诬陷、后金设间、崇祯昏庸而被屈冤磔死时止,戍边近十载,演出过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在他的指挥下,明军曾取得了宁远战役(1626年)、宁锦战役(1627年)和京师保卫战(1629年)等多次重大胜利,给南犯明边的后金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崇焕 宁远战役 军事辩证法 崇祯帝 明熹宗实录 天启 孙承宗 王在晋 《明史》 熊廷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吾社”究竟何所指》指瑕
18
作者 丰刘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1-41,共1页
《“吾社”究竟何所指》指瑕大同市北岳中学丰刘《“吾社”究竟何所指》一文(见《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7期)有不妥之处,试为之指出。该文曰:“据《明史·张溥传》和明代陆世仪、眉史氏的《复社纪略》载。……明熹宗天启四... 《“吾社”究竟何所指》指瑕大同市北岳中学丰刘《“吾社”究竟何所指》一文(见《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7期)有不妥之处,试为之指出。该文曰:“据《明史·张溥传》和明代陆世仪、眉史氏的《复社纪略》载。……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张溥首倡,建立了明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瑕 学语文 复社纪略 陆世仪 明熹宗 应社 天启 了明 北岳 艾南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夏风云出砚池——介绍张忞和他的诗
19
作者 叶闰桐 张宗屏 《贵州文史丛刊》 1991年第1期136-144,共9页
(1)张忞,原名张铭,字(忄营)普,贵州贵筑县人,生于清成丰元年(1851),是辛亥革命前夕贵州革命先驱之一。张忞的远祖时通公,明熹宗时曾任礼部尚书,因得罪魏忠贤,先后被谪会稽(今浙江绍兴)及贵州安平(今平坝县),以后定居贵阳。子孙遵照时通... (1)张忞,原名张铭,字(忄营)普,贵州贵筑县人,生于清成丰元年(1851),是辛亥革命前夕贵州革命先驱之一。张忞的远祖时通公,明熹宗时曾任礼部尚书,因得罪魏忠贤,先后被谪会稽(今浙江绍兴)及贵州安平(今平坝县),以后定居贵阳。子孙遵照时通公的遗命,不入宦途,世代均以教书或经商为生。张忞行四,少年时颇聪慧,乘承父亲竹楼先生遗志,不习举业。长大后喜读顾亭林的《日知录》,黄宗羲的《明儒学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亭林 会稽 《日知录》 革命先驱 明熹宗 礼部尚书 千首清人绝句 贵筑县 诗歌形式 大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商人在江苏
20
作者 陈新元 《江苏商论》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2-44,共3页
徽商是明清时期全国最大的地方商人集团之一,足迹几乎遍及宇内。物产殷盛、经济富庶、交通发达的江苏是徽商的重要活动地区。考察他们在江苏的经营活动,对于研究江苏商业史及明清徽商史都是颇有意义的。一、大江南北任纵横明清徽州商人... 徽商是明清时期全国最大的地方商人集团之一,足迹几乎遍及宇内。物产殷盛、经济富庶、交通发达的江苏是徽商的重要活动地区。考察他们在江苏的经营活动,对于研究江苏商业史及明清徽商史都是颇有意义的。一、大江南北任纵横明清徽州商人的经营触角遍及江苏全省。从苏南到苏北,从通都大邑到县城集镇,盐、典、木、茶、粮、布、药等各行业均有徽商经营。今仅就笔者所见资料选列于下,虽是挂一漏万,然亦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商人 徽商 商业史 太函集 马秋玉 明熹宗实录 明代社会 王氏家谱 五石脂 三异笔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