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堂山主要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1
作者 李萍 王湘怡 +2 位作者 高屹 余碧霞 刘冬 《凯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9-103,共5页
为全面了解岳西县明堂山药用植物资源的组成类型、生活型和药用部位等资源现状,本文采用传统野外调查方法收集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信息,通过形态观察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药用植物进行物种鉴定和药用植物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发现... 为全面了解岳西县明堂山药用植物资源的组成类型、生活型和药用部位等资源现状,本文采用传统野外调查方法收集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信息,通过形态观察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药用植物进行物种鉴定和药用植物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发现药用植物231种,隶属96科205属,以小型科(2~4种)和单种科(1种)为主.生活型以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61.47%);药用部位以全草类、根及根茎类占多数(61.48%);珍稀濒危药用植物2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二级保护植物8种.岳西县明堂山药用植物资源类型多样性特征明显,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此次调查为后续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堂 药用植物 资源调查 生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书名质疑
2
作者 何鹏庆 唐莉莉 雒成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6期115-118,共4页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并非佚失的古代针灸学典籍,其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后世对《针灸甲乙经》序言的错误理解与句读。依据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针灸甲乙经》序言的特点,文章从“明堂”析义、《黄帝明堂经》其书及别称、《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并非佚失的古代针灸学典籍,其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后世对《针灸甲乙经》序言的错误理解与句读。依据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针灸甲乙经》序言的特点,文章从“明堂”析义、《黄帝明堂经》其书及别称、《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书名存误辨等多角度,对“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作为书名这一认识提出质疑,并指出可能准确的认识,以更正《针灸甲乙经》及《黄帝明堂经》研究中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黄帝明堂经》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古明堂钩沉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宪章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明堂是古代重要的礼制建筑,政治、宗教活动的中心,历代备受重视。泰山东北的西周明堂和汉武帝奉高明堂,是泰山下的两处古明堂,《史记》、《汉书》都有记载。特别是汉武帝奉高明堂,持续发挥作用长达一百多年。本文从位置、背景、时间、... 明堂是古代重要的礼制建筑,政治、宗教活动的中心,历代备受重视。泰山东北的西周明堂和汉武帝奉高明堂,是泰山下的两处古明堂,《史记》、《汉书》都有记载。特别是汉武帝奉高明堂,持续发挥作用长达一百多年。本文从位置、背景、时间、形制几个方面,对泰山古明堂加以探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泰山的重要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堂 泰山周明堂 奉高明堂 黄帝明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則天的明堂與嵩山封禪--以《大雲經疏》S.6502爲中心
4
作者 大西磨希子 康昊(譯)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2024年第1期381-401,共21页
引言 衆所周知,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帝武則天(以下稱武后)在登極之時利用了佛教①。但是,武后並非一邊倒地傾向佛教,而是也重視儒教和道教,其皇帝祭祀儀禮中儒家的一面已得到明確②,特别是其晚年顯著信仰道教這一點也已被指出③。另一方... 引言 衆所周知,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帝武則天(以下稱武后)在登極之時利用了佛教①。但是,武后並非一邊倒地傾向佛教,而是也重視儒教和道教,其皇帝祭祀儀禮中儒家的一面已得到明確②,特别是其晚年顯著信仰道教這一點也已被指出③。另一方面,關於佛教方面,也有研究認爲武后在武周革命之際不過是將佛教利用爲符讖式的輔助手段,以明堂燒毁及其後的薛懷義失勢爲契機,武后的意向從佛教大幅向中國傳統思想轉移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周革命 武后 儒教 明堂 道教 祭祀 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堂”与“名堂”
5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第7期12-12,共1页
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典礼等活动的地方。相传,汉武帝在泰山出游时,看见山上有一处明堂遗址,便想在这处遗址上建造一座新的明堂以彰显自己的威严。可是,文武百官从来没有见过明堂,不知该如何建造,这件事也就只好作罢。唐朝时,... 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典礼等活动的地方。相传,汉武帝在泰山出游时,看见山上有一处明堂遗址,便想在这处遗址上建造一座新的明堂以彰显自己的威严。可是,文武百官从来没有见过明堂,不知该如何建造,这件事也就只好作罢。唐朝时,武则天也想建造明堂,但她也没见过,于是武则天命文武百官上书献策,谈谈明堂到底是什么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则天 明堂 遗址 汉武帝 古代帝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堂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曹春平 《东南文化》 CSSCI 1994年第6期72-81,共10页
明堂初探曹春平明堂是中国古代一项最重要的礼制建筑,是王权和神权的双重象征,但它的原始面目一直模糊不清。汉武帝曾召集众儒讨论明堂制度,争论再三也得不出一致的结论,以至于一时无法建造明堂[1]。清儒更是对明堂制度作了大量... 明堂初探曹春平明堂是中国古代一项最重要的礼制建筑,是王权和神权的双重象征,但它的原始面目一直模糊不清。汉武帝曾召集众儒讨论明堂制度,争论再三也得不出一致的结论,以至于一时无法建造明堂[1]。清儒更是对明堂制度作了大量的文献考证和图形探讨[2],却多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制建筑 楚帛书 《汉书·郊祀志》 甲骨文 明堂 《吕氏春秋·十二纪》 陈梦家 《说文》 明堂 明堂月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发现南朝“明堂”砖及其学术意义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贺云翱 路侃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40,共7页
最新披露南京新发现的南朝刘宋“大明五年明堂壁”铭文砖等一批实物资料,并阐述了这批资料对研究南朝时期都城重要礼制建筑“明堂”的建造历史及其对研究六朝都城布局的重要学术意义。
关键词 南朝明堂 明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堂月令考论 被引量:5
8
作者 葛志毅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关于明堂制度的研究争议至今并未完全解决 ,其原因之一是研究者大都忽略了这样一点 ,即明堂传说最盛的时代在战国秦汉之际 ,其传布与阴阳家尤其是阴阳家的明堂月令之说有关 ,它使明堂制度经过阴阳五行说的整体再塑 ,如分析所谓明堂五室... 关于明堂制度的研究争议至今并未完全解决 ,其原因之一是研究者大都忽略了这样一点 ,即明堂传说最盛的时代在战国秦汉之际 ,其传布与阴阳家尤其是阴阳家的明堂月令之说有关 ,它使明堂制度经过阴阳五行说的整体再塑 ,如分析所谓明堂五室或九室之制 ,即可证明这点。因而今日欲恢复上古明堂制度真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堂制度 明堂月令 九宫 五室 阴阳五行 先秦时期 阴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堂图”源流简考 被引量:1
9
作者 潘萍 郭义 王东强 《针灸临床杂志》 2008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考证"明堂图"发展源流,辨清传承脉络,加深对腧穴理论的认识。方法:参考前人的文献研究成果,并与史书资料记载相比较,还原明堂图渊源的本来面目。结果:明晰了明堂图的衍变过程,对腧穴理论有了新的认识。结论:明堂图源于... 目的:考证"明堂图"发展源流,辨清传承脉络,加深对腧穴理论的认识。方法:参考前人的文献研究成果,并与史书资料记载相比较,还原明堂图渊源的本来面目。结果:明晰了明堂图的衍变过程,对腧穴理论有了新的认识。结论:明堂图源于《黄帝明堂经》,出现于汉代;图例呈现多样化;主要的三种传承形式都是在三人图的基础上进行衍化、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堂 源流 《黄帝明堂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则天明堂政治和明堂大火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邵治国 《唐都学刊》 2005年第2期14-20,共7页
明堂是封建社会重要的礼仪建筑。武则天朝的明堂,有其特别之处:武则天修建的明堂担负着禅代的特殊历史使命,它建成后就成为武则天的政治活动中心和心理支撑点;围绕明堂展开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不仅是当时历史的缩影,也从某种角度折射出... 明堂是封建社会重要的礼仪建筑。武则天朝的明堂,有其特别之处:武则天修建的明堂担负着禅代的特殊历史使命,它建成后就成为武则天的政治活动中心和心理支撑点;围绕明堂展开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不仅是当时历史的缩影,也从某种角度折射出武则天的种种心态,明堂对当时的政治、社会产生了重大而又微妙的影响,很值得分析和回味。前人对于明堂的研究多是从礼仪和考古的角度对建筑本身进行考察,[1]而很少从政治角度和社会背景上分析,武则天朝的明堂所涵盖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它单纯的建筑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则天 明堂政治 社会背景 明堂大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后明堂乐章异变与武周政治
11
作者 刘万川 曹向华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38-46,共9页
唐代武后时期的明堂乐章是唐代唯一付诸明堂祭祀实践的歌辞,与唐朝前及贞观时期的明堂乐章在篇章结构和措辞用语等方面均大不相同,其异变之处既是武后朝礼乐改制的体现,也是武则天出于政治上自我宣示的考虑。《皇嗣出入升降》这一篇章... 唐代武后时期的明堂乐章是唐代唯一付诸明堂祭祀实践的歌辞,与唐朝前及贞观时期的明堂乐章在篇章结构和措辞用语等方面均大不相同,其异变之处既是武后朝礼乐改制的体现,也是武则天出于政治上自我宣示的考虑。《皇嗣出入升降》这一篇章的增加,是武后集团与李氏集团斗争的体现;乐章结尾增加的宫、商、角、徵、羽等五音之章,也折射出武后不泥于古制、重视明堂布政功能的认知。武后明堂乐章与贞观时期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武后乐章曾在明堂祭祀中实际奏唱,而贞观时期未建明堂,乐章的创制纯为理论勾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后 政治 明堂 明堂乐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教与阴阳灾异:武则天明堂大火背后的信仰及政争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英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2-90,共9页
作为外来的宗教和知识体系,佛教对自然现象的解释,给中古中国的政治宣传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证圣元年武则天明堂发生大火。在本土阴阳灾异传统中,火灾往往被认为是上天示警,是以下凌上的表现,预示着对君主权威的挑战,进而引申为革命之事... 作为外来的宗教和知识体系,佛教对自然现象的解释,给中古中国的政治宣传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证圣元年武则天明堂发生大火。在本土阴阳灾异传统中,火灾往往被认为是上天示警,是以下凌上的表现,预示着对君主权威的挑战,进而引申为革命之事。而且从董仲舒开始就非常流行的火灾是"极阴生阳"的观念,对武则天以女身称帝也造成极大的政治压力。明堂大火之后,武则天集团运用灾异祥瑞化的处理方式,将其描述为周朝火德体现;而且又避免将其描述为"天火为灾",而强调是"人火为火",淡化天人感应理论对武则天符命的质疑;除此之外,还有大臣引用弥勒下生信仰将大火描述为弥勒成佛的必经程序。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无法化解明堂大火带来的巨大震动,大火之后,武则天开始部分地放弃弥勒下生信仰,转而向本土主义倾斜,回归中华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堂 火灾 阴阳灾异 佛教 武则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高窟第9窟“嵩山神送明堂殿应图”考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晓星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2,125-126,共6页
莫高窟第9窟中心柱西向面所绘白描画,以往根据题记定名为"嵩山神送柱图",但对于其所绘内容一直不能确定。作者根据最新释读出来的数条榜题,确定此图名为"嵩山神送明堂殿应图",所绘之事为武则天修明堂时,嵩山神为其... 莫高窟第9窟中心柱西向面所绘白描画,以往根据题记定名为"嵩山神送柱图",但对于其所绘内容一直不能确定。作者根据最新释读出来的数条榜题,确定此图名为"嵩山神送明堂殿应图",所绘之事为武则天修明堂时,嵩山神为其送明堂殿冲天柱之事。作者联系武则天建明堂、封嵩山、好祥瑞等一系列史实,阐述了此图的创作背景。结合此窟的营建背景,讨论此图的绘制时代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第9窟 武则天 嵩山 明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译本《明堂灸经》初探 被引量:17
14
作者 聂鸿音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6,共7页
西夏文《明堂灸经》1909年出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水城遗址,今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编号ИHB.No.2630,著录首见戈尔巴乔娃和克恰诺夫于1963年发表的《西夏文写本和刊本》,当时被归类为佛经,书题解作“新译铜人血口燃... 西夏文《明堂灸经》1909年出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水城遗址,今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编号ИHB.No.2630,著录首见戈尔巴乔娃和克恰诺夫于1963年发表的《西夏文写本和刊本》,当时被归类为佛经,书题解作“新译铜人血口燃典”。1977年,西田龙雄给出了序言首页的录文和日语翻译,并正确地指出这不是佛经,而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之类某种中原医书的西夏译本。不过由于《明堂灸经》的西夏文原件是用行书而非楷书写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辨识字迹的困难,所以这部书留给我们的关键难题一直没有解决一人们始终不知道它究竟是从哪一部汉文著作译成的。当然,译本的内容与当今习见的西方子所撰八卷本《明堂灸经》全然无涉,这大概也是人们至今找不到其来源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文 明堂 译本 俄罗斯科学院 额济纳旗 日语翻译 黑水城 内蒙古
原文传递
一座“明堂式”构图的边郡唐“亭”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丽 刘管平 巫丛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68,共4页
简析唐"亭"的功能性及空间特点,论证唐柳州东亭的水陆馆驿建筑性质及其建设场址,结合柳宗元的相关史料、文学作品,进一步论证章士钊先生对柳州东亭的"明堂"化设问;辨析该唐亭的馆驿、教化、休闲及景观功能;提出在... 简析唐"亭"的功能性及空间特点,论证唐柳州东亭的水陆馆驿建筑性质及其建设场址,结合柳宗元的相关史料、文学作品,进一步论证章士钊先生对柳州东亭的"明堂"化设问;辨析该唐亭的馆驿、教化、休闲及景观功能;提出在中原文化拓荒阶段的边郡馆驿建筑,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播使命,具有政治、文化、景观、旅居等功能混合的特点;根据馆驿建筑的相关文献,对该"明堂"化唐亭的五室平面布局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明堂 柳宗元 柳州东亭 边郡馆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明堂经》考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增敏 吕霞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56-58,共3页
古《明堂经》在宋以后即散佚不见。《汉书 .艺文志》无著录 ,然《隋书 .经籍志》、《旧唐书 .经籍志》、《新唐书 .艺文志》多有著录。最早援引《明堂经》者为晋 .皇甫谧《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唐 .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及王焘《外... 古《明堂经》在宋以后即散佚不见。《汉书 .艺文志》无著录 ,然《隋书 .经籍志》、《旧唐书 .经籍志》、《新唐书 .艺文志》多有著录。最早援引《明堂经》者为晋 .皇甫谧《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唐 .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及王焘《外台秘要》亦引用过 ,大部分内容尚保存于今存诸多古医籍中 ,其中有经脉及其发病 ,五脏重量及形象 ,六腑重量、长度及容量 ,五脏傍通诸项内容 ,脏腑经脉流注出入 ,腧穴 ,刺灸禁忌等。其成书年代似为东汉时期 ,其卷数据杨上善所见古《明堂经》应为三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堂经》 经脉 脏腑经脉流注 腧穴 考析 古医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堂亚形渊源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兴国 裴雯 +1 位作者 林丛华 刘志勇 《华中建筑》 2007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明堂作为重要的礼制建筑,汉代以前平面为亚形,源自于上古时代天圆地亚形的宇宙观。宇宙为最高神的居所,明堂为人间祭祀最高神的场所,明堂与宇宙因最高神而联系在一起。为了与最高神沟通,明堂模拟宇宙的地面模式亚形为自己的平面形式。... 明堂作为重要的礼制建筑,汉代以前平面为亚形,源自于上古时代天圆地亚形的宇宙观。宇宙为最高神的居所,明堂为人间祭祀最高神的场所,明堂与宇宙因最高神而联系在一起。为了与最高神沟通,明堂模拟宇宙的地面模式亚形为自己的平面形式。商代盛行四方观念,强化了宇宙的亚形图式,明堂亚形构图也在商代得以明确,并持续到汉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堂 亚形 渊源 天圆地亚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明堂礼制建筑中的家具与空间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永健 薛坤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0年第11期28-29,共2页
明堂建筑是中国古代统治权力的中心,其家具与空间制度揭示了古代社会的礼制内涵。明堂室内的家具是礼制概念的外在显现,它不仅满足了中国古代集极统治所要求的苛法严律,而且成为传达伦理意义的物质媒介。在建筑史和家具史的探讨过程中,... 明堂建筑是中国古代统治权力的中心,其家具与空间制度揭示了古代社会的礼制内涵。明堂室内的家具是礼制概念的外在显现,它不仅满足了中国古代集极统治所要求的苛法严律,而且成为传达伦理意义的物质媒介。在建筑史和家具史的探讨过程中,明堂建筑与家具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堂建筑 家具 空间功能 礼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古蜀国的明堂建筑形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蓉 王洪智 《南方建筑》 2008年第2期74-77,共4页
本文从文献研究和考古材料中发现了古蜀国的地中意识,认为先秦文献中所谓"建木"就是古蜀国地中位置的标志。所谓"都广"指的是古蜀国的明堂建筑。地中标志是与古蜀国的明堂位置相关的。从三星堆遗址出土发掘的神坛... 本文从文献研究和考古材料中发现了古蜀国的地中意识,认为先秦文献中所谓"建木"就是古蜀国地中位置的标志。所谓"都广"指的是古蜀国的明堂建筑。地中标志是与古蜀国的明堂位置相关的。从三星堆遗址出土发掘的神坛形象中找到明堂的具体形式,结合位于金沙遗址北面的羊子山土台造型,复原出古蜀明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古蜀国 地中意识 明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象数对中国明堂礼制建筑的影响——以唐《定明堂规制诏》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邵志伟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88,共7页
"明堂"不仅是宗教祭祀的一种建筑象征,而且是上古政治活动的历史标志。本文以唐《定明堂规制诏》为例,通过分析其对明堂布局规模建制等的规定,阐述明堂建筑与易学象数密切的联系,体现出作为中国哲学文化、天文和数学等结合的&... "明堂"不仅是宗教祭祀的一种建筑象征,而且是上古政治活动的历史标志。本文以唐《定明堂规制诏》为例,通过分析其对明堂布局规模建制等的规定,阐述明堂建筑与易学象数密切的联系,体现出作为中国哲学文化、天文和数学等结合的"易数",在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礼制建筑中的重要应用,并为中国传统建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数 明堂 礼制 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