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明代古尸中性脂肪的FTIR光谱测定
1
作者
杨海峰
俞膺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5-316,共2页
明代古尸的脂肪组织经化学提取后 ,采用两种制样方法 ,对其组成进行了红外光谱观察 ,实验结果表明在 4 0 0多年的保存过程中 。
关键词
明代古尸
中性脂肪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甘油三脂
氧化
水解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例明代古尸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何惠琴
张富强
+1 位作者
朱庭玉
徐永庆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求得珍贵的、有价值的古尸资料,丰富人类学、老年学、古病理学。方法:多学科综合研究。结果:古尸的所有脏器都在正常位置上,可以辨认。组织学观察,除红细胞外,已无细胞结构。生前患有肺结核、胃溃疡、左侧肱骨、股骨颈骨折及全身...
目的:求得珍贵的、有价值的古尸资料,丰富人类学、老年学、古病理学。方法:多学科综合研究。结果:古尸的所有脏器都在正常位置上,可以辨认。组织学观察,除红细胞外,已无细胞结构。生前患有肺结核、胃溃疡、左侧肱骨、股骨颈骨折及全身骨骼呈老年性退行性改变。肺、肝、肾的分析发现,铅和砷的含量比其他明代古尸高。结论:古尸虽然保存完整的外形,但表皮消失,肌肉等组织脱水萎缩,细胞结构大都分解,蛋白质降解,仅为胶原纤维、结缔组织和骨骼支撑成形。其生前患有多种疾病,有明显的老年性退行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古尸
研究
老年性退行性病变
股骨颈骨折
胃溃疡
结缔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防腐技术在明代古尸“顾从礼”展示保存中的应用
3
作者
葛栋
赵晓青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第8期231-231,共1页
使用防霉剂、除氧剂、干燥剂及充入氮气对馆藏明代古尸"顾从礼"进行长期的展示中的保存。自1998年以来,古尸在展示过程中保持了不霉,不腐,不变色。
关键词
明代古尸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古尸尸体解剖研究报告
4
作者
陈淼
王永忠
+1 位作者
查小英
钱晓彬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394-394,共1页
1997年6月,我们接受了镇江博物馆委托,对明代姜征尸体进行解剖(该墓位于现镇江车管所地下3米处)。现将有关材料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根据棺内文字记载,这是一对夫妻合葬墓。夫,名姜征,字,儒一,明代进士。棺材密封,棺内...
1997年6月,我们接受了镇江博物馆委托,对明代姜征尸体进行解剖(该墓位于现镇江车管所地下3米处)。现将有关材料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根据棺内文字记载,这是一对夫妻合葬墓。夫,名姜征,字,儒一,明代进士。棺材密封,棺内尸体保存较好;妻,姜氏,迟葬十余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古尸
尸体解剖
研究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尸寄生虫学研究之综述
被引量:
12
5
作者
李友松
《人类学学报》
1984年第4期407-411,共5页
在考古发掘古墓时遇到没有腐烂的尸体早已有之,并时有发生。然而,在我国对这类古尸进行寄生虫学的研究是在解放以后才进行的,尤以近年来为多。这些检查与研究为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分布;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与感染方式和寄生虫病流行历...
在考古发掘古墓时遇到没有腐烂的尸体早已有之,并时有发生。然而,在我国对这类古尸进行寄生虫学的研究是在解放以后才进行的,尤以近年来为多。这些检查与研究为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分布;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与感染方式和寄生虫病流行历史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古尸
肝吸虫
人鞭虫
江陵
男尸
寄生虫学
女尸
姜片吸虫
人蛔虫
福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曾凤彩缎补官服
6
作者
陈定荣
张定福
《贵州社会科学》
1980年第2期96-97,共2页
贵州省博物馆最近展出的一件缎补官服,是一九七八年二月,玉屏城关塔坡出土的一具明代古尸的随身葬服。该墓尸体保存完好,埋葬时间距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这件官服为茶色缎质,丝料轻柔,系上等蚕丝织成,至今仍丝光灿亮,通体饰如意云纹暗花...
贵州省博物馆最近展出的一件缎补官服,是一九七八年二月,玉屏城关塔坡出土的一具明代古尸的随身葬服。该墓尸体保存完好,埋葬时间距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这件官服为茶色缎质,丝料轻柔,系上等蚕丝织成,至今仍丝光灿亮,通体饰如意云纹暗花,右衽交领,袖长且大,下摆宽阔,腰系浅绛色缠枝牡丹提花缎带,有使用痕迹,且右端为浅褐色对螭回纹缎并接;胸前补子为深褐色素底丝纱,金银线刺绣一对溪(勅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服
贵州
丝料
四川
长宁县
劳动人民
南京
明代古尸
尸体保存
省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宝严寺——邵武市文物陈列馆
7
作者
何圣庠
魏瑞霖
杨作鉴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4年第4期83-83,共1页
据《嘉靖邵武府志》记载,宝严寺创建于唐大顺元年(公元890年),取名"兴会寺",唐贞明年间改称"再兴寺",龙德元年(公元921年)改称"宝严寺".现存的大殿明间四椽袱下有"旨大明嘉靖壹拾贰年癸巳岁贰月贰...
据《嘉靖邵武府志》记载,宝严寺创建于唐大顺元年(公元890年),取名"兴会寺",唐贞明年间改称"再兴寺",龙德元年(公元921年)改称"宝严寺".现存的大殿明间四椽袱下有"旨大明嘉靖壹拾贰年癸巳岁贰月贰拾贰日己卯吉时重新鼎建"的墨题记.大殿造型别具一格,平面呈正方形,约四百平方米,双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各五间;斗拱呈莲花拱托,大殿全部采用拼合梁袱,柱头铺作直昂.外檐补间斗拱里转用上昂;斗拱上明代彩绘清晰,系上官伯达手迹;大殿明间金柱上的四根莲花柱础,距今一千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迹
邵武市
陈列馆
柱头铺作
大殿
斗拱
文物
正方形
嘉靖
明代古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古尸中性脂肪的FTIR光谱测定
1
作者
杨海峰
俞膺浩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和环境科学学院实验中心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5-316,共2页
文摘
明代古尸的脂肪组织经化学提取后 ,采用两种制样方法 ,对其组成进行了红外光谱观察 ,实验结果表明在 4 0 0多年的保存过程中 。
关键词
明代古尸
中性脂肪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甘油三脂
氧化
水解
保存
Keywords
Ming dynasty mummy
adipose
FTIR
分类号
Q542 [生物学—生物化学]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例明代古尸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何惠琴
张富强
朱庭玉
徐永庆
机构
上海科技馆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9-392,共4页
文摘
目的:求得珍贵的、有价值的古尸资料,丰富人类学、老年学、古病理学。方法:多学科综合研究。结果:古尸的所有脏器都在正常位置上,可以辨认。组织学观察,除红细胞外,已无细胞结构。生前患有肺结核、胃溃疡、左侧肱骨、股骨颈骨折及全身骨骼呈老年性退行性改变。肺、肝、肾的分析发现,铅和砷的含量比其他明代古尸高。结论:古尸虽然保存完整的外形,但表皮消失,肌肉等组织脱水萎缩,细胞结构大都分解,蛋白质降解,仅为胶原纤维、结缔组织和骨骼支撑成形。其生前患有多种疾病,有明显的老年性退行性病变。
关键词
明代古尸
研究
老年性退行性病变
股骨颈骨折
胃溃疡
结缔组织
Keywords
corpse of Ming Dynasty
multidisciplinary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K871.4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防腐技术在明代古尸“顾从礼”展示保存中的应用
3
作者
葛栋
赵晓青
机构
上海科技馆
出处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第8期231-231,共1页
文摘
使用防霉剂、除氧剂、干燥剂及充入氮气对馆藏明代古尸"顾从礼"进行长期的展示中的保存。自1998年以来,古尸在展示过程中保持了不霉,不腐,不变色。
关键词
明代古尸
保存
分类号
TQ9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古尸尸体解剖研究报告
4
作者
陈淼
王永忠
查小英
钱晓彬
出处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394-394,共1页
文摘
1997年6月,我们接受了镇江博物馆委托,对明代姜征尸体进行解剖(该墓位于现镇江车管所地下3米处)。现将有关材料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根据棺内文字记载,这是一对夫妻合葬墓。夫,名姜征,字,儒一,明代进士。棺材密封,棺内尸体保存较好;妻,姜氏,迟葬十余年...
关键词
明代古尸
尸体解剖
研究报告
分类号
R32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尸寄生虫学研究之综述
被引量:
12
5
作者
李友松
机构
福建省寄生虫病研究所
出处
《人类学学报》
1984年第4期407-411,共5页
文摘
在考古发掘古墓时遇到没有腐烂的尸体早已有之,并时有发生。然而,在我国对这类古尸进行寄生虫学的研究是在解放以后才进行的,尤以近年来为多。这些检查与研究为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分布;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与感染方式和寄生虫病流行历史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明代古尸
肝吸虫
人鞭虫
江陵
男尸
寄生虫学
女尸
姜片吸虫
人蛔虫
福清
分类号
Q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曾凤彩缎补官服
6
作者
陈定荣
张定福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1980年第2期96-97,共2页
文摘
贵州省博物馆最近展出的一件缎补官服,是一九七八年二月,玉屏城关塔坡出土的一具明代古尸的随身葬服。该墓尸体保存完好,埋葬时间距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这件官服为茶色缎质,丝料轻柔,系上等蚕丝织成,至今仍丝光灿亮,通体饰如意云纹暗花,右衽交领,袖长且大,下摆宽阔,腰系浅绛色缠枝牡丹提花缎带,有使用痕迹,且右端为浅褐色对螭回纹缎并接;胸前补子为深褐色素底丝纱,金银线刺绣一对溪(勅鸟)
关键词
官服
贵州
丝料
四川
长宁县
劳动人民
南京
明代古尸
尸体保存
省博物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宝严寺——邵武市文物陈列馆
7
作者
何圣庠
魏瑞霖
杨作鉴
出处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4年第4期83-83,共1页
文摘
据《嘉靖邵武府志》记载,宝严寺创建于唐大顺元年(公元890年),取名"兴会寺",唐贞明年间改称"再兴寺",龙德元年(公元921年)改称"宝严寺".现存的大殿明间四椽袱下有"旨大明嘉靖壹拾贰年癸巳岁贰月贰拾贰日己卯吉时重新鼎建"的墨题记.大殿造型别具一格,平面呈正方形,约四百平方米,双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各五间;斗拱呈莲花拱托,大殿全部采用拼合梁袱,柱头铺作直昂.外檐补间斗拱里转用上昂;斗拱上明代彩绘清晰,系上官伯达手迹;大殿明间金柱上的四根莲花柱础,距今一千多年;
关键词
手迹
邵武市
陈列馆
柱头铺作
大殿
斗拱
文物
正方形
嘉靖
明代古尸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明代古尸中性脂肪的FTIR光谱测定
杨海峰
俞膺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例明代古尸的研究
何惠琴
张富强
朱庭玉
徐永庆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物防腐技术在明代古尸“顾从礼”展示保存中的应用
葛栋
赵晓青
《生物技术世界》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明代古尸尸体解剖研究报告
陈淼
王永忠
查小英
钱晓彬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古尸寄生虫学研究之综述
李友松
《人类学学报》
198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明代曾凤彩缎补官服
陈定荣
张定福
《贵州社会科学》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宝严寺——邵武市文物陈列馆
何圣庠
魏瑞霖
杨作鉴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