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利益分析视角的新时代意识形态风险防范
1
作者 田建伟 曹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3-16,共4页
基于利益分析视角,对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进行分析,是探索意识形态研究主体性和实践性的重要途径。从利益分析视角出发,充分认识、理解、把握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的价值表达,探索意识形态风险防范逻辑进路,既是提升意识形态风险防控能力的有... 基于利益分析视角,对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进行分析,是探索意识形态研究主体性和实践性的重要途径。从利益分析视角出发,充分认识、理解、把握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的价值表达,探索意识形态风险防范逻辑进路,既是提升意识形态风险防控能力的有效路径,也是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分析 时代意识形态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时代,视野宏阔——例谈议论文写作中的“时代意识”
2
作者 黄伟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10期63-64,共2页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题所涉话题多与社会现实相关,跟时代主题吻合,所以,在高考作文备考中,“关注时代,视野宏阔”也就成为一个必然要求。【例文导入】在“方正之间”赓续中华文脉周洪双10月8日,一票难求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题所涉话题多与社会现实相关,跟时代主题吻合,所以,在高考作文备考中,“关注时代,视野宏阔”也就成为一个必然要求。【例文导入】在“方正之间”赓续中华文脉周洪双10月8日,一票难求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落下帷幕。自6月10日开幕以来,特展在121天的展览期间接待游客超140万人次,其中年轻观众占比高达80%,省外观众占比超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作文题 议论文写作 时代意识 特展 博物馆 例文 方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博士生的时代意识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丝吉 贺达仁 李桂源 《医学与哲学》 2002年第8期15-17,共3页
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的成就表明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作为肩负国家重任的高层次人才的博士生更要转变观念 ,增强时代意识 :发展 (科技 )战略意识、科技前沿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协作意识。其中尤以发展 (科技 )战略意识最为重要 ... 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的成就表明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作为肩负国家重任的高层次人才的博士生更要转变观念 ,增强时代意识 :发展 (科技 )战略意识、科技前沿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协作意识。其中尤以发展 (科技 )战略意识最为重要 ,其影响深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基因组计划 时代意识 博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别史研究的新范式:知识谱系、区域视角与时代意识 被引量:9
4
作者 汪诗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17,共5页
2021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其中将区域国别学列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这是新时期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件大事,因应了时代发展对学科建设的客观需求.
关键词 硕士学位授予 学科专业目录 时代意识 国别史 交叉学科 知识谱系 征求意见稿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时代意识和使命意识 被引量:2
5
作者 沈壮海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129-129,共1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高度,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展示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高度,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展示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蓝图。报告融贯着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洋溢着强烈的主体意识、时代意识、使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主体意识 使命意识 时代意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 社会主义文化 伟大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梦”的历史意识、时代意识和超越意识 被引量:1
6
作者 隽鸿飞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国梦"的一系列阐述之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识、时代意识和超越意识,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及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领跑世界历史的认识,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的沉重历史苦...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国梦"的一系列阐述之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识、时代意识和超越意识,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及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领跑世界历史的认识,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的沉重历史苦难的理解,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及其带来的世界历史性的影响的把握。正是以此为基础,才能切中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普遍性问题,从而在解答中国与世界普遍性问题的过程中超越资本主义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为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启了全新的文明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历史意识 时代意识 超越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黎烈文时期《申报·自由谈》杂文的时代意识 被引量:1
7
作者 陶喜红 谢丽佳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8-69,共2页
《申报》副刊《自由谈》在黎烈文编辑时期刊登了大量的杂文。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上升的情况下,这些杂文与以前的杂文相比更加关注时事,体现出了强烈而鲜明的时代意识。
关键词 时代意识 杂文 自由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音乐创作中的时代意识与民族意识 被引量:2
8
作者 宋姗姗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9-62,共4页
新时期的音乐创作面临诸多挑战。音乐工作者们需要在创作中坚持时代意识和民族意识。一方面,时代精神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时代的主题对音乐题材和创作方式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只有结合了本民族传统文化因素的音乐作品才有可能被大众... 新时期的音乐创作面临诸多挑战。音乐工作者们需要在创作中坚持时代意识和民族意识。一方面,时代精神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时代的主题对音乐题材和创作方式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只有结合了本民族传统文化因素的音乐作品才有可能被大众所接受。另一方面,被大众认可的音乐作品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塑造健康向上、充满希望的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创作 时代意识 民族意识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的杂文意识和杂文的时代意识 被引量:1
9
作者 姜振昌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8-91,共4页
时代的杂文意识和杂文的时代意识姜振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大潮铺天盖地地淹没了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使各行各业都不得不在这个大潮的波峰浪谷中漂泊、沉浮。在文学领域,经济大潮一方面促使凶杀、打斗、性爱、警探等通俗... 时代的杂文意识和杂文的时代意识姜振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大潮铺天盖地地淹没了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使各行各业都不得不在这个大潮的波峰浪谷中漂泊、沉浮。在文学领域,经济大潮一方面促使凶杀、打斗、性爱、警探等通俗文学作品倾销街头巷尾、千家万户,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文意识 杂文作家 商品经济 文学意识 时代意识 经济大潮 杂文创作 时代 负面影响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言诗文教材编排要有时代意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虹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31,共4页
文言经典作品是“过去活在当下”,我们在阅读文言诗文作品时,应该关注它们的历史意义,但不能封闭于此,而应该用一种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统一是理解、评价文言诗文作品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 文言诗文 时代意识 教材编排 诗文作品 现代观念 历史眼光 经典作品 历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深层蕴涵 被引量:1
11
作者 孔现红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6-117,共2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应重视发掘其中的现实性、时代性,拓展古代文学蕴含的诸多时代精神,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古代文学传统教学在当今新价值视野下的现代转化。
关键词 时代意识 古代文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基因组计划呼唤博士生的时代意识
12
作者 曹虹 王立军 +1 位作者 孙文该 赵卫 《西部医学》 2005年第1期82-83,共2页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科学史上最宏伟的计划之一,它的成果将引起一场新的医学革命,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可能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作为科技界高层次人才的医学博士生,面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就和新世纪的挑战,更要转变观念,增强时代意识,...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科学史上最宏伟的计划之一,它的成果将引起一场新的医学革命,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可能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作为科技界高层次人才的医学博士生,面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就和新世纪的挑战,更要转变观念,增强时代意识,其责任是不断加快研究步伐,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从而达到趋利避害造福人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基因组计划 时代意识 社会伦理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诗词中的色彩美及时代意识
13
作者 张成武 兰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67-70,共4页
色彩是美学中重要的形式因素,也具有突出的审美效果。毛泽东诗词中关于色彩的运用很典型,无论是单纯的对比色,还是相邻的调和色,以及多角度呼应的衬托色,都得到了很好的使用搭配,增强了文学和艺术的表现力,取得了独特而强烈的美学效果。
关键词 毛泽东 诗词 色彩 美学分析 时代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时代意识培养
14
作者 施小明 李祥永 栾春辉 《当代青年研究》 2005年第2期44-45,共2页
大学生“意识”的培养,是高校开展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大学生成才必须具备的条件,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模式造就了学生的被动学习,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我发挥“意识”的观念淡薄。为了让我们的大学生走出应试教育所造成的误区,... 大学生“意识”的培养,是高校开展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大学生成才必须具备的条件,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模式造就了学生的被动学习,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我发挥“意识”的观念淡薄。为了让我们的大学生走出应试教育所造成的误区,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各种“意识”的培养,以符合国家建设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意识 大学生 成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的时代意识
15
作者 杨寿堪 《新视野》 1999年第5期8-10,共3页
邓小平的著作中渗透着强烈的时代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是邓小平在理论与实践中所以能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一个重要原因。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当前我们在响应江泽民同志的号召,深入... 邓小平的著作中渗透着强烈的时代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是邓小平在理论与实践中所以能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一个重要原因。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当前我们在响应江泽民同志的号召,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时候,紧紧把握这个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时代意识 时代基本特征 科学技术 中国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革命的错位——论赵树理小说创作的时代意识
16
作者 赵天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4-79,共6页
 赵树理既是时代的积极追求者,又是一个落伍者。赵树理小说叙事中的民本主义思想、现实主义精神以及农民式的经验历史观与主流话语的革命浪漫化、史诗化的叙事要求矛盾,由此导致赵树理在言说革命时与政治权威话语的错位。
关键词 赵树理 小说创作 时代意识 《小二黑结婚》 《锻炼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四贪词》与正文的矛盾看《金瓶梅》中的时代意识
17
作者 黄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98-102,共5页
:“酒色财气”构成了《金瓶梅》一书的重要情节内容 ,而卷首《四贪词》的观点与正文故事描述所表现的情趣出入甚大 ,说明作者对酒色财气肯定多于否定。
关键词 "酒色财气" 时代意识 文学研究 小说 近代启蒙意义 《金瓶梅》 《四贪词》 人生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士大夫传统的式微与“时代意识”之困——以郭沫若为例
18
作者 曾平 《郭沫若学刊》 2010年第3期17-23,共7页
在郭氏1961年撰写的《读随园诗话札记》与初版于1971年的《李白与杜甫》中,早年反抗时代、指点江山的英雄豪情已悄然淡出了画面。在这两部学术著作中,作者极其真诚地试图摈弃知识分子与诗人的立场,努力与"时代意识"融为一体,... 在郭氏1961年撰写的《读随园诗话札记》与初版于1971年的《李白与杜甫》中,早年反抗时代、指点江山的英雄豪情已悄然淡出了画面。在这两部学术著作中,作者极其真诚地试图摈弃知识分子与诗人的立场,努力与"时代意识"融为一体,真心实意地接受特定时代强加给知识人的命运。郭沫若对知识分子身份的有意放弃正是当时绝大多数知识人共同努力的方向。在前所未有的自我否定、自我批判之后,中国知识人也无可避免地由历史舞台的中心走向了边缘,并集体丧失了经世济民的自信与拷问时代的勇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士大夫传统 时代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立学术研究的时代意识和时代感觉——治学心得
19
作者 王先霈 《云梦学刊》 2007年第2期22-24,共3页
学术大师们无言的示范,指引我注重理论批评联系实际。我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确立学术研究的时代意识和时代感觉,做学术研究的人,要随时明白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学术时代,这个时代要解决的核心的学科问题是什么。同时,作为教师,我在教材... 学术大师们无言的示范,指引我注重理论批评联系实际。我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确立学术研究的时代意识和时代感觉,做学术研究的人,要随时明白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学术时代,这个时代要解决的核心的学科问题是什么。同时,作为教师,我在教材编撰和教学研究上投入了颇多精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究 时代意识 时代感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意识”与郭沫若的《读随园诗话札记》
20
作者 曾平 《郭沫若学刊》 2013年第3期36-39,共4页
在《读随园诗话札记》(以下均简称《札记》)中,郭沫若和传统诗话的作者一样,文史哲不分家,考证功夫与文学鉴赏融为一体,史学眼光与文学趣味打成一片,回归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学术视野。但借助新的"时代意识",《札记》最终还是逸... 在《读随园诗话札记》(以下均简称《札记》)中,郭沫若和传统诗话的作者一样,文史哲不分家,考证功夫与文学鉴赏融为一体,史学眼光与文学趣味打成一片,回归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学术视野。但借助新的"时代意识",《札记》最终还是逸出了传统诗话的格局,焕发出独特的光芒。如果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钱钟书的《谈艺录》均致力于用西方学术精神对中国传统诗话进行改造,那么,郭沫若则力求以新的"时代意识"重新拓展中国传统诗话的思想疆域。一直将表现"时代精神""、时代的社会意识"作为造就文学作品伟大性前提的郭沫若,在《札记》中同样以"时代意识"作为审视古人的尺度和标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完成了对中国传统诗话的刷新与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时代意识 《读随园诗话札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