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育秧技术扩散模型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徐玖平 陈学志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1年第1期14-18,共5页
本文以旱育秧技术推广扩散为例 ,通过分析该技术的扩散机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用控制论的方法对该技术的扩散系统的能控性、能达性、能观测性、稳定点等进行讨论 ,进而分析其经济意义 ,揭示出技术扩散过程中来自相关方面诸多因素影响... 本文以旱育秧技术推广扩散为例 ,通过分析该技术的扩散机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用控制论的方法对该技术的扩散系统的能控性、能达性、能观测性、稳定点等进行讨论 ,进而分析其经济意义 ,揭示出技术扩散过程中来自相关方面诸多因素影响技术扩散的复杂机制。并对该技术的推广前景做了短期预测和政策评价 ,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扩散 旱育秧技术 扩散机制 数理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水稻旱育秧技术的研究——第三报:不同播量、品种、栽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方展森 关丽君 《东北农业科学》 1982年第1期55-59,共5页
当前生产上应用的普通旱育秧,实际秧苗利用效率很低,秧本田比例和湿润育秧相差不多,育秧成本高,插秧费力,限制旱育秧壮苗早插技术的推广应用。本试验以不构成减产损失为前提,探讨减少单位面积插秧棵数,经济利用大棚旱育秧的可能性及相... 当前生产上应用的普通旱育秧,实际秧苗利用效率很低,秧本田比例和湿润育秧相差不多,育秧成本高,插秧费力,限制旱育秧壮苗早插技术的推广应用。本试验以不构成减产损失为前提,探讨减少单位面积插秧棵数,经济利用大棚旱育秧的可能性及相应栽培技术。一、试验方法和结果试验设在永吉县土城子公社农村研究基点,包括不同品种稀插与产量关系,少肥稀插与产量的关系,中晚熟品种京引127号合理密植范围,中熟品种滨旭合理密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旱育秧技术 旱育秧 栽植密度 产量关系 湿润育秧 播量 稀植 稀播 单位面积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技术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阳 朱雪艳 赵春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旱育秧技术 基质 技术经济指标 水稻育苗 黑龙江省 水稻产量 试验研究 育苗技术 秧苗素质 无土育苗 质量差 旱育 床土 病害 药害 秧龄 根系 单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寒冷纱旱育秧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方展森 关丽君 《东北农业科学》 1986年第3期42-48,共7页
1982年以来,对寒冷纱和塑料薄膜双重拱式覆盖旱育秧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胶纱寒冷纱适于水稻早育秧,适用的网目范围为10~#—12~#。在该范围内,网纱的透光率为85—88%,减风率为14—23%,且喷洒作业质量优良。对这种育秧技术在吉林和... 1982年以来,对寒冷纱和塑料薄膜双重拱式覆盖旱育秧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胶纱寒冷纱适于水稻早育秧,适用的网目范围为10~#—12~#。在该范围内,网纱的透光率为85—88%,减风率为14—23%,且喷洒作业质量优良。对这种育秧技术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进行了中间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具有良好的保温,透光和防风效果。育秧方法即简便又安安实用,明显地减轻了立枯病初青枯病的发病率,育出的秧苗整齐而健壮。因此,这一技术适用于寒冷地区各种水稻旱育秧,特别是中、小苗育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育秧技术 田间试验 旱育 青枯病 增产效果 湿润育秧 背负式喷雾器 中间试验 网纱 育秧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水稻旱育秧技术韵研究——第二报:旱育秧适宜土壤水分和床土改良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关丽君 方展森 《东北农业科学》 1982年第1期51-54,共4页
1977年以来,我们对旱育秧的水分管理和床土改良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旱育秧适宜的土壤水分为了正确控制旱秧田的土壤水分,必须明确旱育秧的适宜水分。星野等(1971年)在人控恒温试验指出低温条件下比高温条件下适宜的... 1977年以来,我们对旱育秧的水分管理和床土改良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旱育秧适宜的土壤水分为了正确控制旱秧田的土壤水分,必须明确旱育秧的适宜水分。星野等(1971年)在人控恒温试验指出低温条件下比高温条件下适宜的育秧水分含量高,但无数量方面的报导。黑龙江省宁安县农业推广技术总站(1973年)提及旱育秧的适宜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但没有试验依据。1978~1979年,我们以中壤土盆栽,置于大棚旱育秧条件下培养,研究大棚旱育秧最适宜的土壤水分及其下限和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育秧 水稻旱育秧技术 土壤水分 水分管理 田间持水量 改良方法 中壤土 充实度 壮秧 田间最大持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简化旱育秧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卯林 黄年生 刘晓静 《耕作与栽培》 2004年第5期27-28,58,共3页
以常规旱育秧为对照,比较观察了采用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实施种子包衣为核心技术的简化旱育秧技术,在种子出苗、防病治虫、保水抗旱、补素促长、壮苗壮根,以及生长发育特性与产量形成的技术优势。研究结果表明简化旱育秧... 以常规旱育秧为对照,比较观察了采用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实施种子包衣为核心技术的简化旱育秧技术,在种子出苗、防病治虫、保水抗旱、补素促长、壮苗壮根,以及生长发育特性与产量形成的技术优势。研究结果表明简化旱育秧技术免去了常规旱育秧土壤调酸、床土消毒药剂浸种、浸种催芽、防病治虫、化学调控和浇水抗旱等多种复杂工序,旱育秧出苗整齐、成秧率高,秧苗素质好;苗期病虫发生危害轻、死苗少;分蘖起步早、发生量大群体生长协调,各主要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高;有效穗数和总粒数提高,产量增加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秧技术 试验设计 干物质积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塑盘浆播旱育秧技术优势及操作要点 被引量:2
7
作者 洪彬艺 《中国稻米》 2003年第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水稻塑盘浆播旱育秧技术 技术优势 操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水稻旱育秧技术的研究 第一报:适于水稻旱育秧的大棚结构 被引量:3
8
作者 方展森 关丽君 《东北农业科学》 1980年第4期23-28,共6页
塑料覆盖方式的对比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证明:适于水稻旱育秧的大棚结构以宽5.2米,长40.5米,中间高1.4米,边高0.55米较好。这种窄、长、矮结构大棚,在提高旱育壮秧效果,简化育秧方法,降低育秧成本和减少育秧用工量四个方面改进了旱育秧... 塑料覆盖方式的对比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证明:适于水稻旱育秧的大棚结构以宽5.2米,长40.5米,中间高1.4米,边高0.55米较好。这种窄、长、矮结构大棚,在提高旱育壮秧效果,简化育秧方法,降低育秧成本和减少育秧用工量四个方面改进了旱育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旱育秧 旱育秧技术 生产试验结果 壮秧 对比试验 增温效果 覆盖方式 水稻增产 机械插秧 水稻育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育秧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熊洪 徐富贤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20-20,共1页
一、旱育秧苗的形态生理指标旱育秧具有早播早栽早熟高产特点,要获得增产必须达到以下对秧苗素要求。1.旱育小苗秧(1)形态指标苗高12cm,叶龄3.0,单株叶面积14cm^2;单株根数10条、根长16cm以上;每100株的根鲜重1.4g、干重0.5g,假茎鞘鲜... 一、旱育秧苗的形态生理指标旱育秧具有早播早栽早熟高产特点,要获得增产必须达到以下对秧苗素要求。1.旱育小苗秧(1)形态指标苗高12cm,叶龄3.0,单株叶面积14cm^2;单株根数10条、根长16cm以上;每100株的根鲜重1.4g、干重0.5g,假茎鞘鲜重8.2g、干重1.3g,叶片鲜重6.9g、干重1.8g,地上部干重在3.1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育秧技术 单株叶面积 水稻 形态生理指标 旱育秧 高产特点 形态指标 干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育秧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乃洪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33-33,共1页
1.旱播早栽旱地土壤比湿润稻田的热容量大、升温快、地温高,播种期可比湿润育秧提早10~15天左右。旱育秧苗移栽后扎根和恢复生长快,受低温寒潮影响小,春后日均气温达到14℃以上即可移栽。
关键词 旱育秧技术 水稻 湿润育秧 秧苗移栽 旱地土壤 恢复生长 热容量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吉祥 《农村科学实验》 2001年第4期9-9,共1页
一、适应性和经济性 1.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适应农户在露天早地、菜地、闲置院场、水田加盖农膜育秧。也适应工厂规模化育秧。 2.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在全国平川、丘陵、山区都有较强的适应性。 3.实用于机械化抛秧和人工... 一、适应性和经济性 1.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适应农户在露天早地、菜地、闲置院场、水田加盖农膜育秧。也适应工厂规模化育秧。 2.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在全国平川、丘陵、山区都有较强的适应性。 3.实用于机械化抛秧和人工手抛秧。 4.比常规育秧节水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塑料软盘 稀植 旱育秧技术 播种 苗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简化旱育秧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城 《现代农业科技》 2005年第9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水稻肥床旱育秧 旱育秧技术 苗床培肥 旱育保姆 专用药肥 立枯病 工序 时间 旱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大面积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获高产
13
作者 郭嘉诚 《中国稻米》 1994年第1期17-17,共1页
四川省沿袭4000多年的水稻水田育秧技术正在被旱育秧代替。1993年.全省13个地、市、州数十个县示范推广旱育秧水稻130多万亩,平均每亩增产56公斤.最高增产90多公斤,全省由此增加稻各3640万公斤。涪陵县20万亩旱育秧示范稻田的亩产... 四川省沿袭4000多年的水稻水田育秧技术正在被旱育秧代替。1993年.全省13个地、市、州数十个县示范推广旱育秧水稻130多万亩,平均每亩增产56公斤.最高增产90多公斤,全省由此增加稻各3640万公斤。涪陵县20万亩旱育秧示范稻田的亩产量,比当地地膜育秧或温室两段育秧增产17.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秧技术 大面积推广 高产 增产 示范推广 地膜 四川 增加 陵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基质(稻壳)旱育秧技术
14
作者 任建平 隋文飞 吴洋 《科学种养》 2009年第6期12-12,共1页
水稻新基质旱育秧技术,克服了床土质量差,苗细苗弱,易发生病害、药害等缺点,增产效果显著,是水稻育秧中的一项突破性创新技术。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关键词 旱育秧技术 水稻育秧 稻壳 创新技术 突破性 基质 床土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旱育秧技术
15
作者 张玉屏 朱德峰 《中国农资》 2012年第14期22-22,共1页
选用耐旱性水稻品种。一般旱稻比普通水稻品种耐旱;大穗少蘖型品种比小穗多蘖型品种抗旱;杂交种比常规种抗旱,要因地制宜选用根须发达、耐旱性较强、生育期适宜的水稻品种。干旱地区可选用旱优3号等作旱稻种植。
关键词 水稻品种 旱育秧技术 耐旱性 干旱地区 常规种 杂交种 生育期 旱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
16
作者 王吉祥 《陕西农业科学》 2000年第7期37-38,42,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育秧技术在武胜县成功示范推广
17
作者 王鹏飞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8期34-35,共2页
近年来,四川省武胜县为了实现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目标,县农业局为发挥农业科技在粮食生产中增产增收潜力,组织农技、土肥、植保等站农业技术人员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水稻旱育秧,目前水稻旱育秧已在全县大面积推开。
关键词 水稻旱育秧 武胜县 旱育秧技术 示范 农业技术人员 持续增长 粮食产量 粮食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
18
作者 王吉祥 《科学种养》 2009年第2期12-13,共2页
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是一项新型高产节水技术。这项技术在水稻种植生产中推广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传统的水稻必须水育秧的陈旧观念和落后的栽培方法。传统的水育秧方法工序复杂、用工多、耗水量大,遇到低温容易烂芽、烂秧,移... 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是一项新型高产节水技术。这项技术在水稻种植生产中推广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传统的水稻必须水育秧的陈旧观念和落后的栽培方法。传统的水育秧方法工序复杂、用工多、耗水量大,遇到低温容易烂芽、烂秧,移栽起秧洗秧劳动强度大,既浪费种子,又费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 水稻种植 节水技术 栽培方法 育秧方法 劳动强度 育秧 耗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
19
作者 王吉祥 《农村科技开发》 2000年第5期7-8,共2页
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是一项新型高产节水技术。这项技术在水稻种植生产中推广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传统的水稻必须水育秧的陈旧观念和落后的操作栽培方法。传统的水育秧方法工序复杂、用工多、耗水量大,遇到低温容易烂芽、烂秧,移... 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是一项新型高产节水技术。这项技术在水稻种植生产中推广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传统的水稻必须水育秧的陈旧观念和落后的操作栽培方法。传统的水育秧方法工序复杂、用工多、耗水量大,遇到低温容易烂芽、烂秧,移栽起秧洗秧劳动强度大,既浪费种子,又费时。而采用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省种、省育秧田、节水、增产、增收,对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特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秧盘 稀植旱育秧技术 经济性 苗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旱育秧技术
20
作者 刘平 《现代农业》 2014年第4期61-61,共1页
水稻是禾本科稻属植物,水稻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是圆锥花序,自花授粉。是一年生栽培谷物。秆直立,高30~100厘米。水稻起源于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亚洲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美洲约占4%,非洲约占3%... 水稻是禾本科稻属植物,水稻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是圆锥花序,自花授粉。是一年生栽培谷物。秆直立,高30~100厘米。水稻起源于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亚洲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美洲约占4%,非洲约占3%,欧洲与大洋洲各占1%以下。水稻生产水平最高的是日本,最大的稻米出口国为泰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旱育秧技术 水稻种植面积 印度尼西亚 稻属植物 圆锥花序 自花授粉 禾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