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土壤墒情模型的旱情评估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小凤 王再明 +1 位作者 王振龙 李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5-169,共5页
干旱灾害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制约了安徽省淮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简要介绍安徽省淮北地区干旱特点及原因,构建了区域干旱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不同季节旱情等级标准,然后建立了基于土壤墒情、降水量... 干旱灾害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制约了安徽省淮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简要介绍安徽省淮北地区干旱特点及原因,构建了区域干旱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不同季节旱情等级标准,然后建立了基于土壤墒情、降水量及地下水埋深的综合旱情评估预测模型。将干旱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预测模型分别应用到2008年冬旱评估、2009年3月份干旱预测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评估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区域干旱的实际情况,能够为区域防旱抗旱提供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情评价指标体系 旱情评估 旱情预测 土壤墒情模型 安徽省淮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旱情评估方法研究——基于农田水分循环模拟与遥感影像信息同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倪深海 顾颖 +3 位作者 闫娜娜 常胜 赵凯 申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4,共4页
农田水分循环模拟和遥感监测是进行农业旱情判别两种有效手段,并具有较好的互补性。采用仿真技术模拟作物生长过程,识别农作物需水、缺水信息,利用遥感监测旱情信息进行同化,以不断更新农田水分循环模拟模型状态变量与参数,同化后的模... 农田水分循环模拟和遥感监测是进行农业旱情判别两种有效手段,并具有较好的互补性。采用仿真技术模拟作物生长过程,识别农作物需水、缺水信息,利用遥感监测旱情信息进行同化,以不断更新农田水分循环模拟模型状态变量与参数,同化后的模型模拟农业旱情等级与实测结果较好的拟合度,实现对旱情及趋势的全面监视和评估的目的。研究表明,基于农田水分循环模拟与遥感信息同化的农业旱情评估模型是可行的,为及时、准确识别评估农业旱情提供一种新方法,对我国旱情监测评估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循环 模拟模型 信息同化 遥感影像 农业旱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综合旱情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道西 杨宝中 +1 位作者 雷宏军 徐建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67,共2页
依据国家防总《干旱评估标准》(试行),在郑州市干旱分区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提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区域性旱情综合评估指标和方法,即通过考虑降水量、受旱面积比率和人畜饮水困难比率来综合衡量区域性旱情。该方法简单易行,评估指标易于... 依据国家防总《干旱评估标准》(试行),在郑州市干旱分区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提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区域性旱情综合评估指标和方法,即通过考虑降水量、受旱面积比率和人畜饮水困难比率来综合衡量区域性旱情。该方法简单易行,评估指标易于获取,可作为郑州市抗旱预案的制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分区 干旱指标 旱情评估方法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旱情评估参数模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东霞 刘秋菊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70-72,共3页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某市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缺水情况分别进行定量分析,通过量化评估参数,构建了旱情评估参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旱情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为抗旱指挥决策者准确判断各区旱情、制定合理应对预案提供定量依据.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参数模型 旱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淠史杭灌区农业旱情评估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来宝 蒲蕊 《中国防汛抗旱》 2017年第4期51-53,113,共4页
淠史杭灌区水资源总量有限,降雨和来水年际变化大,干旱年份无法满足大面积水稻的灌溉需水需求,灌区存在严重农业干旱问题。为科学评估淠史杭灌区农业旱情,利用农业旱情等级标准,建立了适用于淠史杭灌区农业旱情的评估方法。首先利用降... 淠史杭灌区水资源总量有限,降雨和来水年际变化大,干旱年份无法满足大面积水稻的灌溉需水需求,灌区存在严重农业干旱问题。为科学评估淠史杭灌区农业旱情,利用农业旱情等级标准,建立了适用于淠史杭灌区农业旱情的评估方法。首先利用降雨距平法初步判断旱情,然后利用缺水率法对农业旱情进行评估,通过对灌区1958年建设以来灌溉期降雨距平偏少20%的年份的农业旱情评估,评估结果总体符合实际。该方法的应用,能够对灌区农业旱情有准确的认识,为灌区采取具体的防旱抗旱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淠史杭灌区 农业干旱 旱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历史旱情评估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金新芽 邵学强 劳国民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79,共5页
通过对1956~2004年水文要素系列进行分析,评估浙江省历史旱情等级及时空分布规律,并分析旱灾成因。结果表明,浙江省干旱频繁,1956年以来出现4次较大范围的干旱,枯水年份占40%;干旱时间长,出现连续2年、3年的干旱现象比较普遍,最长为4年... 通过对1956~2004年水文要素系列进行分析,评估浙江省历史旱情等级及时空分布规律,并分析旱灾成因。结果表明,浙江省干旱频繁,1956年以来出现4次较大范围的干旱,枯水年份占40%;干旱时间长,出现连续2年、3年的干旱现象比较普遍,最长为4年;时空分布不均,夏秋季旱情重于冬春季,平原、海岛更易出现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情评估 成因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宁波市2020年秋冬旱情评估及预测指标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杜蓓蓓 许洁 魏芳芳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6期49-53,66,共6页
浙江宁波市2020年秋冬季降水连续偏少,各区县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基于63个国家雨量站,采用连续无雨日法和降水距平法对2020年秋冬旱情和历年同期的旱情进行评估。统计历史资料,分析计算了2020年秋冬季的月干燥指数和水库蓄控比,并... 浙江宁波市2020年秋冬季降水连续偏少,各区县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基于63个国家雨量站,采用连续无雨日法和降水距平法对2020年秋冬旱情和历年同期的旱情进行评估。统计历史资料,分析计算了2020年秋冬季的月干燥指数和水库蓄控比,并与历史同期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020年秋冬季旱情为中度干旱,是宁波市近30年比较严重的年份之一。降水距平法联合评价法可对长时间干旱做出合理地评估。月干燥指数和水库蓄控比可以用来预测干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市 干旱等级 干燥指数 旱情评估 202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海灌区农业旱情评估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美琪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4期168-171,共4页
锦州市凌海灌区年际来水和降雨变化较大,水资源总量有限特别是干旱年份难以满足大范围的水稻灌水需求,干旱问题日趋突出。文章利用降雨距平法和缺水率法科学评估凌海灌区农业旱情,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该方法可以准确反映农业旱... 锦州市凌海灌区年际来水和降雨变化较大,水资源总量有限特别是干旱年份难以满足大范围的水稻灌水需求,干旱问题日趋突出。文章利用降雨距平法和缺水率法科学评估凌海灌区农业旱情,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该方法可以准确反映农业旱情实际情况,可为制定该灌区的灌溉用水计划和该区域的防汛抗旱决策方案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海灌区 降雨距平 缺水率法 旱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旱情评估指标研究
9
作者 江炜 任玉敦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年第10期9-12,共4页
干旱对农业危害严重,旱情评估可用于预测旱情,减少旱灾损失。通过综合分析影响农业旱情的各个主要因素,提取其中影响显著、资料易得、客观性强的因素来建立评估指标,并应用宜昌市东风渠灌区1992年、1997年、1999年和2000年旱情资料对此... 干旱对农业危害严重,旱情评估可用于预测旱情,减少旱灾损失。通过综合分析影响农业旱情的各个主要因素,提取其中影响显著、资料易得、客观性强的因素来建立评估指标,并应用宜昌市东风渠灌区1992年、1997年、1999年和2000年旱情资料对此评估指标进行检验,其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该指标可用于灌区的农业旱情评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情评估 连续无雨日数 土壤质地 保水系数 修正系数 等级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历史典型干旱年旱情评估
10
作者 谢小华 《水资源研究》 2014年第4期22-25,共4页
新中国建国以来至2012年,江西省吉安市历史上出现的典型干旱年有1963,1978,1986,1998,2003,2007年。从降水量、河道水情以及灾情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利用雨量距平百分比、连续无雨日等方法对旱情程度进行评估,阐述了各自的规律和特点,... 新中国建国以来至2012年,江西省吉安市历史上出现的典型干旱年有1963,1978,1986,1998,2003,2007年。从降水量、河道水情以及灾情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利用雨量距平百分比、连续无雨日等方法对旱情程度进行评估,阐述了各自的规律和特点,认识了干旱的程度。结果表明:典型干旱年的干旱时间一般比较长,灾情也严重,灾情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或降水量的多寡有明显关系,且在时程分布上大旱年出现的概率呈增加趋势;区域分布上,总趋势是吉泰盆地区域干旱较重,山区较轻,从南部到北部逐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情评估 雨量距平百分比 连续无雨日 吉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土壤水分总贮藏量比较法进行基本旱情评估的数值模型
11
作者 温世峰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9年第2期36-36,共1页
基于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降水前后土壤水分总贮藏量的变化,建立数值模型,评测降水对旱情缓解程度的方法,实现基本旱情评估。
关键词 降水 土壤水分贮藏量 旱情评估 数值模型 应用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区域旱情等级标准研究
12
作者 王舟 杨扬 《中国防汛抗旱》 2025年第3期58-64,共7页
结合湖南省不同区域历史干旱特征规律划分干旱评估分区,并基于气象、水文干旱指标,参考现有旱情等级标准制定湖南省区域旱情等级标准。选择历史典型干旱年份(2003年、2007年、2013年和2022年)及8个典型代表性站点开展标准分析验证工作... 结合湖南省不同区域历史干旱特征规律划分干旱评估分区,并基于气象、水文干旱指标,参考现有旱情等级标准制定湖南省区域旱情等级标准。选择历史典型干旱年份(2003年、2007年、2013年和2022年)及8个典型代表性站点开展标准分析验证工作。结果显示:基于该旱情等级标准的旱情评估结果与实际干旱吻合率均达到75%以上,能较好反映湖南省各区域的实际干旱情势,可为准确识别、分析旱情态势及评估旱情提供技术支撑,为有效开展防旱抗旱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评估分区 区域旱情等级标准 典型干旱指标 旱情评估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旱过程模拟的旱情综合评估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继军 潘登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22,共7页
在对国内外干旱评估方法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指出干旱起因是降水偏少,但发展成灾,则有一个缓慢渐进过程,它不仅取决于降水、气温等气象条件,还与地形、土壤、作物等因素密切相关。考虑到旱灾的成因是多条件的,旱灾的影响和体现也是多... 在对国内外干旱评估方法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指出干旱起因是降水偏少,但发展成灾,则有一个缓慢渐进过程,它不仅取决于降水、气温等气象条件,还与地形、土壤、作物等因素密切相关。考虑到旱灾的成因是多条件的,旱灾的影响和体现也是多方面的,只有结合干旱发展的各阶段,才能全面地认识和评估旱情。利用基于分布式水文模拟的干旱模型,在完整模拟干旱发生发展和结束过程的基础上,整合多种旱情指标,提出能反映干旱发展过程主要特征的旱情综合评估方法体系,并以长江上游川渝地区2006年严重干旱事件为例,开展了应用示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情综合评估 干旱发展过程 干旱模型 旱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旱情实时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胜 臧文斌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7期36-40,76,共6页
干旱灾害是我国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及时准确的旱情评估有利于及时做好抗旱准备,减少和避免干旱灾害带来的损失。但干旱作为一种复杂的现象,仅仅使用旱情指标不能全面地反映旱情的严重程度,旱情评估难度... 干旱灾害是我国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及时准确的旱情评估有利于及时做好抗旱准备,减少和避免干旱灾害带来的损失。但干旱作为一种复杂的现象,仅仅使用旱情指标不能全面地反映旱情的严重程度,旱情评估难度大。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SMAPI(Soil Moisture Normally Percentage Index)干旱指标,使用逐日滑动统计方法实现干旱等级的实时评估,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对不同土地利用的受旱面积进行统计,并利用面积图法分析不同干旱等级的持续时间,形成综合考虑干旱指标、土地利用和干旱持续时间的旱情实时评估方法。通过在研究区域的旱情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进行旱情实时评估的结果与历史旱情量化结果基本一致,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的实际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干旱等级 受旱面积 旱情实时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旱情等级评估(以2010~2011年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之望 李辰霄 《中国防汛抗旱》 2014年第3期16-20,共5页
2010年秋至2011年夏,江苏省降雨持续偏少,上游来水异常偏枯,秋冬春夏四季连旱,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最严重气象干旱。为科学评估旱情等级,应用《旱情等级标准》(SL 424-2008)中的评估指标,对江苏省2010~2011年旱情进行评估;用农业旱... 2010年秋至2011年夏,江苏省降雨持续偏少,上游来水异常偏枯,秋冬春夏四季连旱,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最严重气象干旱。为科学评估旱情等级,应用《旱情等级标准》(SL 424-2008)中的评估指标,对江苏省2010~2011年旱情进行评估;用农业旱情等级与相应区域内因旱人饮困难数、降水量距平百分率、连续无雨日数、作物缺水率、土壤墒情的旱情等级作为区域内综合旱情等级评估标准,确定区域内的旱情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情等级 旱情评估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信息同化融合技术在旱情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顾颖 戚建国 +4 位作者 倪深海 金君良 刘静楠 刘艳丽 戴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44,共4页
为解决依据单因素判断旱情造成的偏差,提高旱情评估的准确性,引入了多源信息同化融合的概念,从多源信息同化融合的基本概念出发,讨论了信息同化融合在旱情评价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了各类干旱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应旱情信息的特点和来源,提... 为解决依据单因素判断旱情造成的偏差,提高旱情评估的准确性,引入了多源信息同化融合的概念,从多源信息同化融合的基本概念出发,讨论了信息同化融合在旱情评价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了各类干旱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应旱情信息的特点和来源,提出了旱情多源信息同化融合的思路和方法,构建了旱情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综合旱情指标可反映各类干旱相互作用的结果,避免了仅依靠单因素评估旱情造成的片面性,为全面、完整进行旱情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同化 信息融合 评价指标 多源信息 旱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投影寻踪模型在贵州典型喀斯特地区旱情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和喜 迟道才 +2 位作者 王永涛 刘浏 王富臣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62,共5页
以处于贵州黔东南的沅江水系为研究对象,取1962-2011年50a中极端干旱年份气象数据作为建模数据,开展该区域的年度干旱特征和旱情评估研究。分别以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年平均相对湿度、年最小相... 以处于贵州黔东南的沅江水系为研究对象,取1962-2011年50a中极端干旱年份气象数据作为建模数据,开展该区域的年度干旱特征和旱情评估研究。分别以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年平均相对湿度、年最小相对湿度、年平均气压8个主要气象因素,建立遗传投影寻踪模型,对研究区域旱情特征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年降雨量、年最高气温是导致研究区域干旱最显著的致灾影响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该类气象因素的预警预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特征 旱情评估 遗传投影寻踪模型 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历史典型干旱年农业旱情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小华 班磊 《江西水利科技》 2015年第1期53-57,73,共6页
本文以新中国建国以来至2012年江西省吉安市历史上出现的典型干旱年:1963年、1978年、1986年、1998年、2003年、2007年为研究对象,从降水量、河道水情以及灾情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利用雨量距平百分比、连续无雨日等方法对旱情程度进行评... 本文以新中国建国以来至2012年江西省吉安市历史上出现的典型干旱年:1963年、1978年、1986年、1998年、2003年、2007年为研究对象,从降水量、河道水情以及灾情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利用雨量距平百分比、连续无雨日等方法对旱情程度进行评估,阐述了各自的规律和特点,认识了干旱的程度.结果表明:吉安市典型干旱年的干旱时间一般比较长,灾情也严重,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或降水量的多寡有明显关系;区域分布上,总趋势是吉泰盆地区域干旱较重,山区较轻,从南部到北部逐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安市 旱情评估 雨量距平百分比 连续无雨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二进制萤火虫的BP神经网络并行集成学习算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敬明 倪志伟 +1 位作者 朱旭辉 许莹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1-182,共12页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的随机初始权值和阈值易导致网络学习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解及运算精度低等缺陷,提出基于改进二进制萤火虫算法(IBGSO)的BP神经网络并行集成学习算法.首先构建以高斯变异函数作为概率映射函数的IBGSO,并从理论上分...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的随机初始权值和阈值易导致网络学习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解及运算精度低等缺陷,提出基于改进二进制萤火虫算法(IBGSO)的BP神经网络并行集成学习算法.首先构建以高斯变异函数作为概率映射函数的IBGSO,并从理论上分析算法的有效性.然后结合IBGSO与BP神经网络构建并行集成学习算法,并将算法应用于农业干旱灾害评估中.实验表明,相比传统算法,文中算法在计算速度及精度方面更优,可以提高旱情等级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进制萤火虫算法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高斯变异函数 农业旱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墒情监测站网体系构建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淑红 王钦钊 +1 位作者 欧阳千林 杨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38-242,共5页
针对研究区域江西省现有墒情监测站网体系建设中监测站网布设密度、监测能力不足、旱情评价体系不全、监测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单一、运维模式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防旱抗旱需求等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优化墒情自动站网监测体系;... 针对研究区域江西省现有墒情监测站网体系建设中监测站网布设密度、监测能力不足、旱情评价体系不全、监测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单一、运维模式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防旱抗旱需求等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优化墒情自动站网监测体系;建设旱情监测服务管理平台;加强墒情监测评估体系研究;优化运维管理。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地区墒情监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墒情监测站网 旱情预警评估 运维方式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