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巍巍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重症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引流,研究组则实施早期腹腔置管引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重症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引流,研究组则实施早期腹腔置管引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RP、IL-10、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8 d时,研究组继发腹腔感染率、死亡率分别为4.76%、2.38%,低于对照组的21.43%、1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SAP治疗中应用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可增强疗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死亡率、继发腹腔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SAP 早期腹腔置管引流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腹腔置管引流与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HMGB1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骆永富 王湘英 曾之耀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1期25-27,32,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HMGB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SD大鼠(n=60)随机分为A组(SAP模型组,n=20)、B组(腹腔置管治疗组,n=20)和SO组(对照组,n=20)。A、B组大鼠均泵入5%牛磺胆酸钠建立SAP模型,B组大鼠在建立SA...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HMGB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SD大鼠(n=60)随机分为A组(SAP模型组,n=20)、B组(腹腔置管治疗组,n=20)和SO组(对照组,n=20)。A、B组大鼠均泵入5%牛磺胆酸钠建立SAP模型,B组大鼠在建立SAP模型的同时予以留置腹腔引流管一根,SO组大鼠开腹仅翻动十二指肠。三组大鼠均在建模后24 h开腹,观察大鼠腹腔内改变,检测AMY、DAO浓度,检测小肠黏膜HMGB1的表达水平,观察小肠和胰腺的病理改变。结果 A、B组大鼠血AMY、DAO浓度、小肠黏膜HMGB1的表达水平、小肠和胰腺病理学改变均显著优于SO组(P<0.05),但与A组比较,B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鼠SAP肠黏膜的损伤可能与肠黏膜HMGB1的表达增加有关。早期腹腔置管引流能减轻大鼠SAP肠黏膜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腹腔置管引流 重症急性胰腺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肠黏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血清TXA2及PGI2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邓超 曹均强 +5 位作者 杨冠 梁鸿寅 陈光宇 刘卫辉 汤礼军 戴睿武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6年第3期630-633,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血清TXA2及PGI2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ANP组)、早期腹腔置管引流组(APD组),每组12只,于24小时后处死,比较各组大鼠腹腔内大体改变,HE染色观察胰... 目的研究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血清TXA2及PGI2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ANP组)、早期腹腔置管引流组(APD组),每组12只,于24小时后处死,比较各组大鼠腹腔内大体改变,HE染色观察胰腺病理改变并评分,测定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介(IL-1β)、血栓素A2(TXA2)及前列环素(PGI2)水平,并计算TXA2/PGI2值。结果 ANP组、APD组与SHAM组比较,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清TNF-α、IL-1β、TXA2、PGI2水平及TXA2/PGI2值均显著升高(P<0.05);与ANP组比较,APD组的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清TNF-α、IL-1β、TXA2、PGI2水平及TXA2/PGI2值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期腹腔置管引流能有效改善ANP大鼠模型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平衡失调,并减轻胰腺损伤程度和全身炎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腹腔置管引流 胰腺炎 TXA2 PGI2 大鼠
原文传递
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与探究
4
作者 朱灵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38-39,共2页
实验主要旨在分析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在重症胰腺炎时期患者的治疗中临床上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在实验中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胰腺炎病人,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总共选取了90位患者。平均划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 实验主要旨在分析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在重症胰腺炎时期患者的治疗中临床上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在实验中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胰腺炎病人,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总共选取了90位患者。平均划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和早期腹胀置管引流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分析相关实验数据,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1(91.11%)、33(73.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继发腹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6.67%)、12(26.6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各组腹痛症状的消除期和治疗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恢复期和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结果可知,使用早期腹腔置管引流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地降低继发腹腔感染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腹腔置管引流 重症胰腺炎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