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个性化儿童保健应用于婴幼儿早期发育阶段的价值
1
作者 朱婷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96-099,共4页
在婴幼儿早期发育阶段应用科学个性化儿童保健进行干预,并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 计入研究的婴幼儿均来自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总人数为80例,执行随机原则后将其平均划分为2组,分别采取一般干预方式、正确儿童保健,在此基础上研究... 在婴幼儿早期发育阶段应用科学个性化儿童保健进行干预,并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 计入研究的婴幼儿均来自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总人数为80例,执行随机原则后将其平均划分为2组,分别采取一般干预方式、正确儿童保健,在此基础上研究两组婴幼儿获取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各项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esell数据水平更高(P<0.05);观察组体重、身长不达标以及贫血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感冒以及湿疹发生次数更少(P<0.05)。结论 在婴幼儿早期发育阶段,应用科学个性化儿童保健进行干预,能够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如体格、心智等,减少发育异常率以及疾病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儿童保健 婴幼儿早期发育阶段 发育异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特性及生长研究 被引量:79
2
作者 马爱军 柳学周 +4 位作者 徐永江 梁友 庄志猛 翟介明 李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8,共9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研究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特性及生长特性。结果表明 ,半滑舌鳎初孵仔鱼在 2 3℃水温条件下 ,2— 3日龄开口摄食 ,开口后投喂轮虫。孵化后 1 2日龄 ,全长达到 8— 9mm左右 ,可摄食卤虫无节幼体。随着仔稚鱼...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研究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特性及生长特性。结果表明 ,半滑舌鳎初孵仔鱼在 2 3℃水温条件下 ,2— 3日龄开口摄食 ,开口后投喂轮虫。孵化后 1 2日龄 ,全长达到 8— 9mm左右 ,可摄食卤虫无节幼体。随着仔稚鱼的发育及摄食强度的增强 ,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摄食节律。 6日龄仔鱼在 2 4h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摄食 ,相对来说 9:0 0、1 2 :0 0、1 5 :0 0、1 8:0 0为其摄食率的高峰。 1 6日龄稚鱼的摄食节律已出现较明显趋势 ,9:0 0、1 5 :0 0为其摄食率的高峰。 2 6日龄营底栖生活后稚鱼 ,由浮游生活方式变为底栖生活方式 ,摄食率的高峰出现在 1 8:0 0、2 4 :0 0。半滑舌鳎的捕食能力随其生长逐渐增强 ,6日龄仔鱼的平均摄食强度在摄食率高峰之后的 2— 3h内达到最高 ,出现在 1 2 :0 0、1 8:0 0 ;1 6日龄稚鱼在 1 0 :0 0—1 7:0 0期间平均摄食强度相对较大。 2 6日龄稚鱼 ,捕食能力明显增强 ,伴随着摄食率高峰的出现 ,平均摄食强度也分别在 1 8:0 0和 2 4 :0 0达到高峰。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 ,半滑舌鳎摄食节律有着明显的变化 :早期的浮游生活阶段 ,以白天摄食为主 ,摄食高峰出现在白天 ;营底栖生活阶段半滑舌鳎转为夜间摄食 ,摄食高峰出现在夜间。半滑舌鳎不同发育阶段的日平均摄食率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早期发育阶段 摄食节律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鲢早期发育阶段鱼体脂肪酸组成变化 被引量:40
3
作者 朱邦科 曹文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了鲢受精卵和仔鱼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变化。受精卵中共检测到 1 9种脂肪酸 ;SFA含量最高 ,其次为 PUFA,MUFA最少。 SFA中以 1 6 C∶ 0为主 ,MUFA中以1 8C∶ 1为主 ,PUFA中以 DHA、AA和 EPA为主 ;n- 3 /n- 6为 2 .45。初... 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了鲢受精卵和仔鱼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变化。受精卵中共检测到 1 9种脂肪酸 ;SFA含量最高 ,其次为 PUFA,MUFA最少。 SFA中以 1 6 C∶ 0为主 ,MUFA中以1 8C∶ 1为主 ,PUFA中以 DHA、AA和 EPA为主 ;n- 3 /n- 6为 2 .45。初孵仔鱼中 HUFA因卵膜的脱落而减少 ,以后逐渐积累 ;鲢仔鱼具有将 1 8C PUFA转化为长链 HUFA的能力 ;在早期发育阶段 ,鲢仔鱼主要消耗 1 6 C∶ 0作为能量代谢的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受精卵 仔鱼 脂肪酸组成 鱼体 早期发育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石鲷早期发育阶段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区又君 李加儿 艾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ntus从初孵仔鱼到幼鱼这一发育阶段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变化和组织结构特征.【方法】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出膜后0-35日龄的条石鲷各期仔、稚、幼鱼的消化系统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和... 【目的】研究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ntus从初孵仔鱼到幼鱼这一发育阶段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变化和组织结构特征.【方法】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出膜后0-35日龄的条石鲷各期仔、稚、幼鱼的消化系统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和结论】在水温24-27℃,盐度29-30,p H 7.4-8.2的条件下,初孵仔鱼(0日龄仔鱼)消化道仅是一条位于卵黄囊后的尚未分化的细管状结构,卵黄囊体积较大,H-E染色呈淡红色.随着条石鲷的生长发育,其消化系统也在逐渐成熟和完善,条石鲷消化系统的发育完善要经过3个阶段,第1阶段是0-3日龄,消化道几乎未分化;第2个阶段为4-18日龄,消化系统初步发育成型,具备了基本的摄食、消化和吸收功能;第3阶段为19-35日龄,形成胃腺和幽门盲囊,消化系统发育完善,具备成鱼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石鲷 早期发育阶段 消化系统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节律及日摄食率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春芳 谢从新 马俊 《水产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66-68,共3页
研究了黄颡鱼早期发育阶段摄食的昼夜节律性及日摄食率。结果如下 :黄颡鱼仔稚鱼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胃平均饱满指数在仔鱼前期、仔鱼后期和稚鱼期分别于 2 1:0 0、3:0 0、6 :0 0达最高峰 ,均于15 :0 0达最低值。不同发育阶段的... 研究了黄颡鱼早期发育阶段摄食的昼夜节律性及日摄食率。结果如下 :黄颡鱼仔稚鱼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胃平均饱满指数在仔鱼前期、仔鱼后期和稚鱼期分别于 2 1:0 0、3:0 0、6 :0 0达最高峰 ,均于15 :0 0达最低值。不同发育阶段的日摄食率分别为 :仔鱼前期 6 9 96 % ,仔鱼后期 2 8 84 % ,稚鱼期 10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仔稚鱼 摄食节律 日摄食率 早期发育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浩如 孙丽华 +1 位作者 王肇鼎 严岩 《生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299-304,共6页
研究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仔、稚鱼的日摄食节律和摄食强度,以及饵料密度、温度、盐度对其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育8d仔鱼(摄食轮虫)、23d稚鱼(摄食卤虫无节幼体)和38d稚鱼(摄食鳗鱼粉状饵料)均表现为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 研究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仔、稚鱼的日摄食节律和摄食强度,以及饵料密度、温度、盐度对其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育8d仔鱼(摄食轮虫)、23d稚鱼(摄食卤虫无节幼体)和38d稚鱼(摄食鳗鱼粉状饵料)均表现为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摄食主要在白天进行,白天摄食强度占日摄食强度的68%以上;在白天的摄食中,又以早晨6:00-8:00和傍晚16:00-18:00摄食强度最大:夜间摄食较少或基本不摄食,所以军曹鱼早期幼体的摄食习性属白天摄食且偏于晨昏性类型。在不同饵料密度梯度的试验中,发育8d-11d仔鱼和23d-26d稚鱼摄食的适宜饵料密度范围分别为15 ind·mL-1-20 ind·mL-1和7 ind·mL-1-2 ind·mL-1。温度和盐度对发育21d-24 d稚鱼日摄食强度的影响均表现为抛物线型的变化曲线,摄食的适宜水温范围为27-31℃,适宜盐度范围为28‰-32‰。结果还表明,幼休摄食强度与饵料密度、水温、盐度的关系均适合于用二次多项式来定量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曹鱼 早期发育阶段 摄食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离子铜对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毒性 被引量:22
7
作者 蔡文超 区又君 《南方水产》 2009年第5期75-79,共5页
文章综述了重金属离子铜(Cu2+)对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毒性影响。高剂量的Cu2+可造成鱼类胚胎孵化率降低和畸形率增加,对于仔鱼、稚鱼和幼鱼也有较大毒性作用,严重者可致死。文章分析了Cu2+对各种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 文章综述了重金属离子铜(Cu2+)对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毒性影响。高剂量的Cu2+可造成鱼类胚胎孵化率降低和畸形率增加,对于仔鱼、稚鱼和幼鱼也有较大毒性作用,严重者可致死。文章分析了Cu2+对各种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探讨了铜和其他重金属等毒物对鱼类的联合毒性作用,对渔业水质监测和渔药的使用等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早期发育阶段 毒性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丰容对早期发育阶段许氏平鲉趋礁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宗航 董建宇 +1 位作者 张雪梅 张秀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8223-8233,共11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观测了不同环境丰容水平下培育的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仔、稚、幼鱼的趋礁行为反应,统计分析了两种结构模型礁对实验鱼的诱集效果,初步探究了环境丰容对实验鱼趋礁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许氏平鲉仔、稚、...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观测了不同环境丰容水平下培育的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仔、稚、幼鱼的趋礁行为反应,统计分析了两种结构模型礁对实验鱼的诱集效果,初步探究了环境丰容对实验鱼趋礁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许氏平鲉仔、稚、幼鱼具有明显不同的行为习性与趋礁行为特性,未放入模型礁前,稚鱼在水槽中分布较分散,仔、幼鱼则集中于水槽四周阴影区域,中央区域分布极少;放入模型礁后,仔、稚鱼在礁区的平均分布率无显著变化(P>0.05);幼鱼则由1.11%分别增大至47.78%(塔型礁)和54.44%(管型礁)(P<0.01),随着个体生长发育,其趋礁性显著增强。环境丰容25 d(即48日龄的稚鱼),对实验鱼群体重心与模型礁的平均距离D_(gr)、个体与模型礁的平均距离D_(fr)、个体间的平均距离D_(ff)及实验鱼在水槽中央区域(VI区)的平均分布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环境丰容47 d(即70日龄的幼鱼),未放入模型礁前,高水平丰容组(EH组)幼鱼在VI区的平均分布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C组)(P<0.05),低水平丰容组(EL组)与C组、EH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D_(gr)与D_(fr)大小顺序为:EL组>C组>EH组;放入模型礁后,各处理组幼鱼在模型礁区域(VI区)的平均分布率:EL组>C组>EH组,Dfr与Dff大小顺序为:EL组<C组<EH组;表明低水平环境丰容可有效增强许氏平鲉幼鱼的趋礁行为,减小幼鱼"胆量",这对于提高放流幼鱼在野外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旨在探讨环境丰容这一行为驯化手段,对于增强早期发育阶段许氏平鲉趋礁行为的可行性,为增殖放流苗种的高效健康培育及增殖型人工鱼礁的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丰容 许氏平鲉 早期发育阶段 趋礁行为 人工鱼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僧帽牡蛎EGFR基因的克隆及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许茜 秦骥 柯才焕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6-763,共8页
僧帽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也称葡萄牙牡蛎,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传统大宗养殖贝类.本研究利用消减杂交文库结合RACE技术,从僧帽牡蛎中克隆获得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cD-NA全长序列.EGFR基... 僧帽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也称葡萄牙牡蛎,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传统大宗养殖贝类.本研究利用消减杂交文库结合RACE技术,从僧帽牡蛎中克隆获得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cD-NA全长序列.EGFR基因cDNA序列1 608 bp,编码298个氨基酸,预测存在1个跨膜结构域和5个酪蛋白激酶II磷酸化位点.构建了该基因的UPGMA进化树,比对发现其氨基酸序列与高等动物的差异较大.给出了该基因的标准曲线,利用RT-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在僧帽牡蛎胚胎发育早期阶段的表达量变化.该基因从僧帽牡蛎发育的卵到D型幼虫期间均有表达.其中早期的卵母细胞和后期的担轮幼虫,D型幼虫阶段表达量较高,表明该基因在牡蛎幼体胚胎发育早期具有阶段性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帽牡蛎 EGFR RACE 早期发育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养条件下军曹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和摄食 被引量:2
10
作者 初庆柱 陈刚 +4 位作者 吴灶和 施钢 叶富良 汤保贵 张健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29-34,共6页
研究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早期阶段的生长和摄食特性。结果表明:1-29日龄间,全长与日龄之间呈指数函数相关:y=3.6922e^0.0995x(R=0.9913);体重与日龄间呈指数函数相关:y=0.0002e0.276x(R=0.9830);体重与全长之间为... 研究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早期阶段的生长和摄食特性。结果表明:1-29日龄间,全长与日龄之间呈指数函数相关:y=3.6922e^0.0995x(R=0.9913);体重与日龄间呈指数函数相关:y=0.0002e0.276x(R=0.9830);体重与全长之间为幂函数相关:y=5×10^-6x^2.786(R=0.9957);口径与日龄的关系为直线函数关系:y=0.1034x-0.0044(R=0.9939)。鱼苗早期阶段的生长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军曹鱼早期鱼苗在3-6日龄时主要摄食原生动物、单轮幼虫和轮虫;7-12日龄时主要摄食桡足类无节幼体;13日龄以后主要摄食桡足类成体。仔、稚鱼阶段,军曹鱼的摄食活动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其饱满度指数均在12时前后出现最高峰,日摄食率分别为57.36%和14.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曹鱼 早期发育阶段 生长 摄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臻宇 鲍宝龙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68-75,共8页
关键词 鱼类 早期发育阶段 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剂丁基黄原酸钠对草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28
12
作者 张甫英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4-109,共6页
丁基黄原酸钠是一种金属矿的浮选剂。作者研究了它对草鱼早期发育阶段(孵化、存活、生长、畸形等)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丁基黄原酸钠对草鱼胚胎96h的半致死浓度为17.8mg/L,致畸半效应浓度为8.85mg/L,当浓度为... 丁基黄原酸钠是一种金属矿的浮选剂。作者研究了它对草鱼早期发育阶段(孵化、存活、生长、畸形等)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丁基黄原酸钠对草鱼胚胎96h的半致死浓度为17.8mg/L,致畸半效应浓度为8.85mg/L,当浓度为24mg/L时,其胚胎的孵化率仅为38.8%,对生长有影响的浓度为5.6-10.0mg/L,浓度在5.6mg/L就可诱发畸形。丁基黄原酸钠对草鱼胚胎具有强烈的致崎作用,崎形的主要症状为弯体和体表瘤状赘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剂 早期发育阶段 毒性 草鱼 丁基黄原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Runx2和Osterix在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早期发育阶段的时序性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骞 庄志猛 +1 位作者 冯文荣 柳淑芳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共7页
转录因子Runx2和Osterix在高等脊椎动物骨骼发育的调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Runx2和Osterix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两个转录因子在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成鱼的组织表达分布及其在早期发育... 转录因子Runx2和Osterix在高等脊椎动物骨骼发育的调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Runx2和Osterix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两个转录因子在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成鱼的组织表达分布及其在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变化。研究结果显示,Runx2和Osterix在半滑舌鳎成鱼的13个组织中具有较广泛的分布,并在脾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背鳍、脑等组织中次之,在肝、肠、胃等组织中仅有微弱的表达。在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卵期、仔鱼、稚鱼和幼鱼),Runx2和Osterix的时序性表达特征如下:1)孵化前,Runx2在卵裂期与原肠期的表达水平最高,在胚胎期最低,而Osterix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并在胚胎期达到最大值,表明两个基因功能作用的起始可能存在一定的时序性;2)Runx2和Osterix在1-5日龄仔鱼阶段的表达水平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在10-90日龄稚、幼鱼阶段未呈现特定的变动规律,表达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波动变化;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基因的表达量在孵化后(1-90日龄)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Runx2和Osterix基因可能共同参与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生长发育调控,但其与骨骼发生、发育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Runx2基因 Osterix基因 MRNA表达 早期发育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过饱和对不同早期发育阶段鲫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吴凡 魏念 +3 位作者 杜开开 柳凌 倪朝辉 李云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2-57,共6页
汛期长江流域大坝的泄洪可能导致下游水体气体过饱和,干扰或损害下游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为了研究水体气体过饱和对长江流域重要经济鱼类鲫的影响,将处于不同早期发育阶段(受精卵、仔鱼、稚鱼和幼鱼)的鲫(Carassius auratus)暴露... 汛期长江流域大坝的泄洪可能导致下游水体气体过饱和,干扰或损害下游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为了研究水体气体过饱和对长江流域重要经济鱼类鲫的影响,将处于不同早期发育阶段(受精卵、仔鱼、稚鱼和幼鱼)的鲫(Carassius auratus)暴露于气体饱和度分别为110%,120%,130%和140%的水体中,其中受精卵暴露至出膜,仔鱼、稚鱼和幼鱼均暴露96 h。结果表明:受精卵的孵化率变化范围为61.43%~72.86%,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孵化率无显著差异;仔鱼、稚鱼和幼鱼实验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泡病症状;实验组死亡率随饱和度和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相同饱和度下幼鱼死亡率最高,稚鱼次之,仔鱼最低;随着饱和度的升高,幼鱼的半致死时间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过饱和 早期发育阶段 半致死时间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鲢鱼早期发育阶段核组蛋白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孙建民 李国华 王祖熊 《水产学报》 CAS 1984年第4期333-338,共6页
用1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比较了鲢鱼早期发育的四个重要阶段:原肠后期、心跳期、出膜期幼鱼和眼色素出现期幼鱼的细胞核组蛋白。这四个时期细胞的核心组蛋白(H_4、H_(2a)、H_(2b)、H_a)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随着细胞分化的进程,H... 用1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比较了鲢鱼早期发育的四个重要阶段:原肠后期、心跳期、出膜期幼鱼和眼色素出现期幼鱼的细胞核组蛋白。这四个时期细胞的核心组蛋白(H_4、H_(2a)、H_(2b)、H_a)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随着细胞分化的进程,H_1 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这四个时期中也可看到红细胞特有的组蛋白 H_5。文章讨论了组蛋白 H_1 在鲢鱼早期发育阶段对细胞分化的可能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 早期发育阶段 细胞核 细胞分化 幼鱼 色素 变化 红细胞 调节作用 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食物浓度下三品系角突臂尾轮虫的早期发育阶段历时
16
作者 胡好远 席贻龙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210-213,共4页
在25℃下,以浓度为0.4、0.8、1.6、3.2和6.4×106cells/mL的斜生栅藻为食物,研究了采自广州、芜湖和青岛的角突臂尾轮虫胚胎发育时间和幼体阶段历时.结果表明,食物浓度对三品系轮虫的胚胎发育时间均无显著的影响.食物浓度对广州和... 在25℃下,以浓度为0.4、0.8、1.6、3.2和6.4×106cells/mL的斜生栅藻为食物,研究了采自广州、芜湖和青岛的角突臂尾轮虫胚胎发育时间和幼体阶段历时.结果表明,食物浓度对三品系轮虫的胚胎发育时间均无显著的影响.食物浓度对广州和青岛品系轮虫的幼体阶段历时有显著影响,广州品系轮虫在食物浓度为6.4×106cells/mL时的幼体阶段历时显著长于在食物浓度为0.4×106cells/mL时,而青岛品系轮虫在食物浓度为6.4×106cells/mL和3.2×106cells/mL的幼体阶段历时显著长于食物浓度为0.4×106cells/mL和0.8×106cells/mL时.同一食物浓度下轮虫品系间的幼体阶段历时和胚胎发育时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当食物浓度为0.4×106cells/mL时,青岛品系轮虫的幼体阶段历时显著长于广州品系,而芜湖品系与这两品系间无显著的差异;其他食物浓度下,青岛品系轮虫幼体阶段历时均最长;而另两品系间差异不显著;芜湖品系在各食物浓度下均有最长的胚胎发育时间,而青岛品系轮虫的胚胎发育时间最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突臂尾轮虫 食物浓度 早期发育阶段 品系 历时 发育时间 斜生栅藻 幼体 青岛 胚胎 广州 芜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棘叶绦虫生活史早期发育阶段的观察
17
作者 王彦海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1-264,共4页
选择寄生于刺鲳中的日本棘叶绦虫(Echinophallusjaponicus)(假叶目:棘叶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活史早期发育阶段进行了观察.通过对成虫子宫中虫卵及体外培养虫卵的观察发现,其虫卵为完全卵裂,胚胎发育的主要过程在子宫外完成,为体外发育.
关键词 日本棘叶绦虫 生活史 早期发育阶段 假叶目 棘叶科 虫卵 卵裂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早期发育阶段的耗氧量、耗氧率与体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金荣 王春琳 +1 位作者 母昌考 张林林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分析测定了未经处理的普通三疣梭子蟹和经过溶藻弧菌感染筛选的三疣梭子蟹从第Ⅰ期溞状幼体(Z1)到第Ⅳ期仔蟹(C4)各发育阶段的耗氧量和耗氧率,比较了两类梭子蟹的耗氧情况,并研究了三疣梭子蟹体质量与溶解氧需求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类... 分析测定了未经处理的普通三疣梭子蟹和经过溶藻弧菌感染筛选的三疣梭子蟹从第Ⅰ期溞状幼体(Z1)到第Ⅳ期仔蟹(C4)各发育阶段的耗氧量和耗氧率,比较了两类梭子蟹的耗氧情况,并研究了三疣梭子蟹体质量与溶解氧需求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类三疣梭子蟹早期发育阶段的体质量与耗氧量、耗氧率均呈幂函数关系,耗氧量随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耗氧率则随体质量的增加而降低;各发育阶段普通蟹和筛选蟹体质量差异不显著;在Z1期和Z3期,筛选蟹的耗氧率显著低于普通蟹(P<0.01),Z2期筛选蟹的耗氧率显著高于普通蟹(P<0.01),Z4期至仔蟹期,两类梭子蟹耗氧率差异不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早期发育阶段 耗氧量 耗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带髭鲷早期发育阶段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平洪领 史会来 +4 位作者 张涛 何杰 付铁中 林慧 杨淑越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03-311,共9页
为探究横带髭鲷早期发育阶段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变化规律,运用生化分析法,测定了横带髭鲷受精卵、初孵仔鱼、开口前仔鱼、后期仔鱼和稚鱼5个阶段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总必需氨基酸含量由受精卵到初孵仔鱼,... 为探究横带髭鲷早期发育阶段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变化规律,运用生化分析法,测定了横带髭鲷受精卵、初孵仔鱼、开口前仔鱼、后期仔鱼和稚鱼5个阶段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总必需氨基酸含量由受精卵到初孵仔鱼,再到开口前仔鱼显著下降,直到后期仔鱼开口摄食后显著上升,由后期仔鱼到稚鱼发育过程又显著降低(P<0.05);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与氨基酸总含量的比值范围在52.53%~56.47%,各阶段的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均高于非必需氨基酸;各发育阶段的必需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非必需游离氨基酸含量,游离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范围为2.05%~12.76%,除开口前仔鱼和后期仔鱼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时期均差异显著(P<0.05);各个早期发育阶段中,PUFA的含量均最高,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2.22%~44.52%,PUFA在发育早期表现为在受精卵阶段具有较高含量,孵化出膜后迅速降低,之后又逐渐升高;初孵仔鱼阶段的SFA、MUFA、PUFA、n-3PUFA、n-6PUFA和∑DHA+EPA实际含量均最大,随着初孵仔鱼的生长,除了n-6PUFA在稚鱼阶段略有升高外,其余种类脂肪酸的总含量均在不断降低。研究表明: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及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在受精卵阶段含量较高,这可能与自身卵黄囊储备较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关。后期仔鱼期到稚鱼期PUFA的含量显著下降,在此阶段应加强生物饵料的营养强化技术,或投喂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带髭鲷 早期发育阶段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鉴别香蕉果实基因在早期发育阶段乙烯敏感性变化的差异性表达
20
作者 刘晓光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7年第8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早期发育阶段 乙烯敏感性 香蕉果实 抑制性消减杂交 技术鉴别 性表达 抑制消减杂交法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