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即刻母婴皮肤接触对自然分娩产妇乳汁分泌及新生儿喂养态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施围群 陈施羽 +2 位作者 戴丹凤 廖晓红 张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9期1728-1730,共3页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实施早期即刻母婴皮肤接触对乳汁分泌及新生儿喂养态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12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66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实施早期即刻母婴皮肤接触对乳汁分泌及新生儿喂养态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12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66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早期即刻母婴皮肤接触。比较两组泌乳情况、新生儿吮吸情况及母亲对新生儿喂养态度。结果研究组初次泌乳时间为(35.12±4.42)min,短于对照组的(66.15±6.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新生儿吮吸持续时间为(25.56±3.41)min,长于对照组的(12.23±1.7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母乳喂养态度评分为(30.15±4.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14±3.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奶粉喂养态度评分为(23.36±3.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4±3.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42 d随访,研究组母乳喂养评分为(121.23±10.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5.26±9.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实施早期即刻母婴皮肤接触可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改善新生儿喂养态度及提高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促进新生儿良好生长发育,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即刻母婴皮肤接触 自然分娩 乳汁分泌 新生儿喂养 纯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婴早期皮肤接触联合早期哺乳对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效果研究
2
作者 韦荟荟 曾凡芬 唐丽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24-027,共4页
探讨母婴早期皮肤接触联合早期哺乳对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8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母婴早期皮肤接触... 探讨母婴早期皮肤接触联合早期哺乳对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8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和早期哺乳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出生后6h、12h、24h血糖水平和母乳喂养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6h、12h、24h血糖水平分别为3.23±0.39、3.51±0.44、3.89±0.38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2.85±0.42、3.06±0.51、3.24±0.46mmol/L(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两组新生儿均未发生低血糖相关严重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母婴早期皮肤接触联合早期哺乳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风险,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新生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低血糖 母婴早期皮肤接触 早期哺乳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李秋杰 周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66-0169,共4页
临床中存在较多的新生儿护理模式,本文将选取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方式,对其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为使本研究所需的72例新生儿能够在短时间内被快速有效的选出,在进行本研究前研究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要求制定完整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严格... 临床中存在较多的新生儿护理模式,本文将选取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方式,对其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为使本研究所需的72例新生儿能够在短时间内被快速有效的选出,在进行本研究前研究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要求制定完整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严格据此对近年来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实施选取,为避免选取时间过长,将范围设定为2021年7月-2023年9月,为快速有效的明确传统护理模式与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模式存在的各自不同的特点,研究人员在选取相应新生儿后运用常规方式对其实施分组,随后严格按照顺序将上述两种治疗方式赋予给对照组与试验组新生儿。结果 研究人员在比对各指标过程中发现,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结论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护理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对其睡眠情况和啼哭情况的影响
4
作者 连红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39-242,共4页
分析新生儿护理中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对其睡眠情况和啼哭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研究截取时间:2023年2月~2024年1月)纳入的144例足月新生儿资料,按搜集资料顺序,将2023年2月~2023年7月的新生儿资料标记为对照组(72例,已... 分析新生儿护理中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对其睡眠情况和啼哭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研究截取时间:2023年2月~2024年1月)纳入的144例足月新生儿资料,按搜集资料顺序,将2023年2月~2023年7月的新生儿资料标记为对照组(72例,已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将2023年8月~2024年1月的新生儿资料标记为观察组(72例,已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研究资料的睡眠指标、啼哭情况、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段的体温、母乳喂养情况研究结果。结果 观察组研究资料显示的睡眠时长及夜醒次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资料显示的的啼哭次数及啼哭维持时长结果比对照组有更显著的改善(P<0.05)。观察组研究资料显示的不同时间段的实际体温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资料显示的母乳喂养研究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种研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新生儿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有效提高其睡眠质量,减少啼哭的次数与时长,稳定新生儿的体温,改善了母乳喂养情况,在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护理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 睡眠情况 啼哭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护理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刘娜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138-141,共4页
讨论新生儿护理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0例新生儿,讨论早期母婴皮肤今日出、常规护理的效果。结果 (1)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的啼哭次数、持续时间明显较少(P<0.05);2.在出生0.5、1.5、2h时间段内,研究组体温明显优于... 讨论新生儿护理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0例新生儿,讨论早期母婴皮肤今日出、常规护理的效果。结果 (1)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的啼哭次数、持续时间明显较少(P<0.05);2.在出生0.5、1.5、2h时间段内,研究组体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相比对照组,研究组觅食反射、初次哺乳时间较为理想(P<0.05);(4)母乳喂养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在泌乳启动时间、子宫复旧情况指标比较中,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少新生儿啼哭次数,维持正常体温,缩短觅食反射时间、初次哺乳时间,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护理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式健康教育联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剖宫产产妇负面情绪及子宫复旧的影响
6
作者 刘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4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激励式健康教育联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剖宫产产妇负面情绪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于菏泽市中医医院行剖宫产的8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激励式健康教育联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剖宫产产妇负面情绪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于菏泽市中医医院行剖宫产的8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激励式健康教育联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比两组负面情绪、母乳喂养情况、子宫复旧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评估工具、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测量简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后1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为64.29%,高于对照组的40.48%,产后24、48 h宫底下降高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健康教育联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能够改善剖宫产产妇负面情绪,促进母乳喂养及子宫复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激励式健康教育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负面情绪 母乳喂养 子宫复旧
原文传递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艳 郭敏 李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0期33-34,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的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的行为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新生儿8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的产科护理,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1h的母婴皮肤接触,...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的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的行为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新生儿8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的产科护理,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1h的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的行为状态进行观察总结。结果实验组的新生儿在出生以后的1h内及第5到6h间的啼哭人数、次数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行为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的母婴皮肤接触可以改善新生儿在出生后1h内及第5到6h间的行为状态,减少啼哭的次数及时间,使其睡眠时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 早期 皮肤接触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1h对初产妇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欣 卢亮 +2 位作者 李慧芳 周猛 刘超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47-148,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初产妇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青岛滨海学院收治的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在产妇会阴伤口缝合并检查完毕后母婴皮肤接触,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后即给予母婴... 目的:观察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初产妇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青岛滨海学院收治的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在产妇会阴伤口缝合并检查完毕后母婴皮肤接触,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后即给予母婴皮肤接触1h,比较两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首次吸吮持续时间、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以及不同时间点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首次吸吮持续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产后6周、产后3个月及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1h对初产妇首次母乳喂养有促进作用,且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后早期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初产妇 产后6个月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婴皮肤早期接触对新生儿体温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史晓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7期1596-1598,共3页
目的探讨几种新生儿保暖措施对新生儿体温的影响。方法将145例新生儿分为三组,实验组出生断脐后立即行母婴皮肤接触1h,其余两组断脐后一组行暖箱保暖1h,一组行包被保暖1h,对三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30min、1h、2h体温进行监测和对比。... 目的探讨几种新生儿保暖措施对新生儿体温的影响。方法将145例新生儿分为三组,实验组出生断脐后立即行母婴皮肤接触1h,其余两组断脐后一组行暖箱保暖1h,一组行包被保暖1h,对三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30min、1h、2h体温进行监测和对比。结果三组新生儿出生后30min、1h、2h体温数值经F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婴皮肤早期接触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新生儿低体温的方法,可以达到和暖箱同样的保暖效果。母婴皮肤接触优于包被保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皮肤早期接触 电暖箱 包被 新生儿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海香 林志梅 +1 位作者 李小林 孙冰纯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7期55-56,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1h对新生儿睡眠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足月正常经阴道分娩的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新生儿迅速进行常规产科护理(3-5min)后立即与母亲进行1h的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对照组只进行... 目的 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1h对新生儿睡眠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足月正常经阴道分娩的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新生儿迅速进行常规产科护理(3-5min)后立即与母亲进行1h的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对照组只进行常规产科护理。采用MP3实时录制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后1h内和第4-5h期间发出的有声音的啼哭,分析2组新生儿睡眠状态。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在出生后lh内和第4-5h期间的啼哭次数少于对照组,啼哭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1h可以减少新生儿出生后1h内和第4-5h期间的啼哭次数和啼哭持续时间,增加新生儿睡眠时间,进而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早期 母婴皮肤接触 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婴皮肤早期接触对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陆春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8期150-153,共4页
新生儿分娩后脱离母体环境,会面临体温迅速降低,行为状态改变,母乳喂养适应等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母婴皮肤早期接触可以维持新生儿体温,促进新生儿的睡眠,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母婴皮肤早期接触 新生儿体温 新生儿行为状态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秋红 王文艳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17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1:60例住院分娩新生儿平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一般护理结合积极地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采用观察组的一般护理方法。结果:对照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为56.3%,观察组... 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1:60例住院分娩新生儿平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一般护理结合积极地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采用观察组的一般护理方法。结果:对照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为56.3%,观察组为93.8%,两组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1小时可以提高首次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并且有利于新生儿的心智发育,而且具有可行性,是值得推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丽媛 周文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3期442-443,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增加1 h的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对2组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情况及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 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增加1 h的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对2组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情况及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新生儿吮吸持续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都高于对照组,开始母乳喂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2组新生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将早期母婴接触应用在新生儿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效果,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率得到提升,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护理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母乳喂养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联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及产妇子宫复旧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刘莉 张利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0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联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及产妇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103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51,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和观察组(n=52,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联合路径式健康教育),比较2组首次母... 目的观察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联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及产妇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103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51,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和观察组(n=52,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联合路径式健康教育),比较2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喂养方式、子宫复旧情况、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后24 h宫底下降高度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联合路径式健康教育,母乳喂养率及喂养成功率显著提高,便于促进产妇子宫复旧及了解更多母乳喂养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路径式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 子宫复旧 喂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谭彩云 冯礼娟 +1 位作者 梁婷婷 康丽玫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1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护理中选择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足月新生儿,新生儿抽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9年3月,文中研究方法选择对比探究,对照组40例新生儿在进行护理中选择基础护理,观察组40例新生儿在进... 目的探究新生儿护理中选择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足月新生儿,新生儿抽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9年3月,文中研究方法选择对比探究,对照组40例新生儿在进行护理中选择基础护理,观察组40例新生儿在进行护理中选择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结果出生时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体温,数据间P> 0.05;出生后1 h、出生后2 h以及出生后4 h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体温,数据间P <0.05;观察组新生儿进行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后其开始母乳喂养时间少于进行基础护理的对照组,持续吸吮时间、母乳喂养评分高于进行基础护理的对照组,上述数据经对比P <0.05。结论 :新生儿护理中选择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模式能够将其体温提升,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 应用价值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葛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2期262-263,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护理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足月新生儿分为实验组(早期母婴皮肤接触)与对照组(常规产科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新生儿出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护理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足月新生儿分为实验组(早期母婴皮肤接触)与对照组(常规产科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基线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 h、2 h、4 h,实验组、对照组新生儿相同时间段体温变化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母乳喂养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护理中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护理中的皮肤接触对母婴亲子联系的促进作用研析
17
作者 王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204-0207,共4页
母婴初期肌肤互动对新生儿护理成效的深度探究。方法 本研究跨越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以84名足月新生儿作为核心样本,从医院产科筛选,采用随机分组法,将42名新生儿分配至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而另外42名则接受早期母婴肌肤接触干预实验组... 母婴初期肌肤互动对新生儿护理成效的深度探究。方法 本研究跨越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以84名足月新生儿作为核心样本,从医院产科筛选,采用随机分组法,将42名新生儿分配至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而另外42名则接受早期母婴肌肤接触干预实验组。我们关注并记录了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体温波动、哭声模式、母乳喂养行为,以及新生儿整体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护患交流和健康教育等多个维度。结果 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头四小时内体温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哭声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且母乳喂养启动时间提前,吸吮频率和时长均有明显增加(P<0.05)。在生活质量评估上,实验组在生理机能、身体功能、社会适应和情感发展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差异统计学上显著(P<0.05)。此外,在护理质量、服务态度、护患互动、健康知识传播和环境管理等关键指标上,实验组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这些发现揭示了早期母婴肌肤接触对于新生儿护理效果的积极影响。结论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良好维持新生儿体温,还可改善啼哭情况,可实现早期母乳喂养,还可延长吸吮时间,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睡眠、母乳喂养及母亲子宫复旧的影响 被引量:38
18
作者 梁秋霞 符白玲 +3 位作者 殷彩欣 邓永芳 梁琪琪 胡顺平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22期2076-207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睡眠、母乳喂养及母亲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于本院正常分娩的单胎产妇共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新生儿娩出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 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睡眠、母乳喂养及母亲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于本院正常分娩的单胎产妇共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新生儿娩出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观察比较两组不同干预措施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出生1 h内,两组新生儿啼哭次数和啼哭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4~5 h期间,观察组新生儿啼哭次数和啼哭持续时间同样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30 min内启动母乳喂养率、90 min内完成母乳喂养率、出院前纯母乳喂养率、出院前母乳喂养率和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24 h宫底高度下降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子宫复旧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能有效提升新生儿睡眠质量和母乳喂养率,促进母亲子宫复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睡眠 母乳喂养 子宫复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戴红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产科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并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22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在新生儿娩出并与产妇一同返回病房后,予常规... 目的 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产科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并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22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在新生儿娩出并与产妇一同返回病房后,予常规新生儿护理;试验组则在新生儿娩出并与产妇一同返回病房后,将新生儿裸露并俯卧于产妇胸前皮肤接触60min.比较新生儿返回病房即刻及返回病房2h的体温,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觅食反射出现时间、首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结果 试验组新生儿返回病房即刻及返回病房2h的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后觅食反射出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有效维持新生儿体温,提高新生儿的安全感,促进母乳喂养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体温 母乳喂养
原文传递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及产妇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黄婉崧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第4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行为状态及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10例产妇及其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1 h内及5~6 h的啼哭时间及啼哭次... 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行为状态及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10例产妇及其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1 h内及5~6 h的啼哭时间及啼哭次数、出生时及出生2 h的体温变化、首次母乳喂养效果及喂养方式、产妇子宫复旧情况。结果:研究组新生儿1 h内及5~6 h的啼哭持续时间及啼哭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2 h的体温水平显著优于出生时及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40 d后,研究组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以有效改善新生儿啼哭的行为状态,提高体温水平及母乳喂养率,加速产妇子宫复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行为 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