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崇左缺缺洞早更新世晚期堆积中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 被引量:1
1
作者 董为 王元 +3 位作者 白炜鹏 张颖奇 刘金毅 金昌柱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6-318,共13页
广西崇左缺缺洞早更新世晚期堆积中出土的与巨猿伴生的哺乳动物里共有4种偶蹄类化石:裴氏猪(Sus peii)、广西巨羊(Megalovis guangxiensis)、山羊亚科属种未定(Caprinae gen.et sp.indet.)以及周氏水牛(Bubalus chowi)。缺缺洞的裴氏猪... 广西崇左缺缺洞早更新世晚期堆积中出土的与巨猿伴生的哺乳动物里共有4种偶蹄类化石:裴氏猪(Sus peii)、广西巨羊(Megalovis guangxiensis)、山羊亚科属种未定(Caprinae gen.et sp.indet.)以及周氏水牛(Bubalus chowi)。缺缺洞的裴氏猪是这个种目前在地理分布上最靠南的记录。缺缺洞产出的广西巨羊下颌骨具有肿厚现象,与以储钙为主的大角鹿和容纳下犬齿的李氏野猪的下颌肿厚原因不同,而可能与广西巨羊以类似竹子和甘蔗之类的坚韧食物为食的食性有关。缺缺洞的周氏水牛是目前年代最早的水牛,可能是中更新世水牛的祖先。猪属和巨羊属在中国和西欧的早更新世地层中均有分布,指示自新近纪晚期以来欧亚大陆发生过动物群的迁徙或交流事件。缺缺洞动物群各个成员的生态习性指示在早更新世晚期缺缺洞一带生态环境为热带森林-林灌环境,周边有一些浅的水域。这种自然环境非常适宜巨猿以及相关的高等灵长类在那里生息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群 巨猿 广西巨羊 缺缺洞 广西崇左 早更新世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郧县人遗址发现的石制品 被引量:35
2
作者 李炎贤 计宏祥 +2 位作者 李天元 冯小波 李文森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4-120,共27页
本文记述了湖北省郧县曲远河口郧县人遗址发现的石制品。这一石工业显示出如下特点:打片以锤击法为主,存在砸击的石锤,表明可能使用砸击法;未见系统修理台面的石片,但存在有疤台面和多疤台面的石核;砾石石器居多数。在采集的标本... 本文记述了湖北省郧县曲远河口郧县人遗址发现的石制品。这一石工业显示出如下特点:打片以锤击法为主,存在砸击的石锤,表明可能使用砸击法;未见系统修理台面的石片,但存在有疤台面和多疤台面的石核;砾石石器居多数。在采集的标本中有零台面石片;有两面加工的带尖的砾石石器,其中一件使人联想到加工未完的手斧。伴出的哺乳动物化石显示出南北混合的过渡地区的特色,第三纪残留种和早更新世代表种类的存在表明其时代属早更新世晚期,大致和公王岭蓝田人时代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郧县人 砾石石器 早更新世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盆地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出土的石制品 被引量:11
3
作者 夏文婷 王社江 +9 位作者 夏楠 鹿化煜 王先彦 孙雪峰 张红艳 张文超 卓海昕 邢路达 于青瑶 冯武明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9-541,共13页
汉中盆地梁山龙岗寺遗址地处秦岭南麓汉水上游,是我国发现较早的一处旧石器地点群。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位于汉江右岸第四级阶地之上。2014年2~6月,为了配合国家大遗址保护和龙岗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从根本上廓清龙岗寺旧石器遗存的... 汉中盆地梁山龙岗寺遗址地处秦岭南麓汉水上游,是我国发现较早的一处旧石器地点群。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位于汉江右岸第四级阶地之上。2014年2~6月,为了配合国家大遗址保护和龙岗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从根本上廓清龙岗寺旧石器遗存的石器工业面貌,我们对该地点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面积36m2,出土不同类型的石制品4441件。龙岗寺第3地点石制品原料为来自于遗址附近河流阶地及河漫滩中的砾石,以石英为主,火成岩次之,石英岩、细砂岩和燧石等偶有使用。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法,存在少量砸击技术产品。石制品尺寸以小型为主。工具类型主要是以石片为毛坯加工而成的刮削器,有少量的尖状器和雕刻器。石器加工方向多为正向或反向。从出土石制品的情形看,龙岗寺第3地点石制品的面貌更接近于更新世期间华北地区常见的小型石片和修理小石片工具为主体的石器工业类型,这与以往对汉中盆地旧石器工业面貌为华南砾石石器传统的认识有较大的差距。遗址相关的地层年代学研究工作表明,龙岗寺第3地点埋藏石制品的地层堆积形成于距今120~70万年间,属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阶段。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及其出土的石制品为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汉中盆地旧石器遗址群的地层埋藏状况、遗址年代和石器工业内涵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盆地 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 石制品 第四级阶地 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洛南龙牙洞动物群的特点、时代及环境 被引量:6
4
作者 薛祥煦 李传令 +2 位作者 邓涛 陈民权 张学锋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9-325,346,共17页
从陕西洛南龙牙洞中采得哺乳动物化石30多个属种,与之共存的有洛南直立人及其石制品。该动物群中同时具有古北区和东洋区的动物,为华北-华南动物地理区系间的一个过渡性动物群,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可与公王岭动物群对比。动物群... 从陕西洛南龙牙洞中采得哺乳动物化石30多个属种,与之共存的有洛南直立人及其石制品。该动物群中同时具有古北区和东洋区的动物,为华北-华南动物地理区系间的一个过渡性动物群,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可与公王岭动物群对比。动物群的性质反映了当时洛南地区乃至秦岭东段为一温暖、湿润的森林草原环境,部分属种可能主要因为不适应急剧变化的气候而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洛南龙牙洞 早更新世晚期 哺乳动物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郧县伏龙观旧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 被引量:7
5
作者 武仙竹 周兴明 王运辅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7,共5页
伏龙观遗址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保存在汉水中游第四级阶地白色细砂层中。动物化石种类包括无颈鬃豪猪、爪哇豺、西藏黑熊、猪獾、果子狸、东方剑齿象、中国貘、中国犀、李氏野猪、云南水鹿、青羊、水牛等。文化遗物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 伏龙观遗址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保存在汉水中游第四级阶地白色细砂层中。动物化石种类包括无颈鬃豪猪、爪哇豺、西藏黑熊、猪獾、果子狸、东方剑齿象、中国貘、中国犀、李氏野猪、云南水鹿、青羊、水牛等。文化遗物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组合包括手镐、砍砸器、刮削器等。遗址时代属早更新世晚期,文化面貌属长江流域的砾石石器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化石 旧石器 早更新世晚期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马梁遗址第10地点2016年出土石制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连强 王法岗 +1 位作者 杨石霞 岳健平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9-427,共9页
马梁遗址地处泥河湾盆地东缘,发现于1983年,并于同年及2006、2008年分别进行小规模发掘,出土了少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2016年,为建立该区域早-中更新世古人类演化的文化序列,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低于马梁遗址文化层约3m的马梁第10地点开... 马梁遗址地处泥河湾盆地东缘,发现于1983年,并于同年及2006、2008年分别进行小规模发掘,出土了少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2016年,为建立该区域早-中更新世古人类演化的文化序列,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低于马梁遗址文化层约3m的马梁第10地点开展试掘,发掘面积18m2,出土石制品197件,动物化石1500余件。石制品原料以燧石、石英砂岩和白云岩为主;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砾石、岩块、断块和碎屑等。技术上,以硬锤锤击为主要打制技术,石核剥坯较为简单,未见修理台面,工具加工缺乏"精制品",表现出较为单一和简单化的石器工业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马梁第10地点 石制品 早更新世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人”时代刍议 被引量:8
7
作者 程捷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44,共5页
从古地磁剖面、地层的沉积速度及哺乳动物群性质三方面出发 ,讨论了“元谋人”的时代。通过古地磁剖面的对比 ,认为“元谋人”的层位应位于贾拉米洛亚时和后贾拉米洛亚时之间。“元谋人”动物群中含有不少的早更新世中、晚期分子和中更... 从古地磁剖面、地层的沉积速度及哺乳动物群性质三方面出发 ,讨论了“元谋人”的时代。通过古地磁剖面的对比 ,认为“元谋人”的层位应位于贾拉米洛亚时和后贾拉米洛亚时之间。“元谋人”动物群中含有不少的早更新世中、晚期分子和中更新世分子 ,其特点可与公王岭动物群对比。动物群中虽然出现了华北地区新第三纪的动物 ,但也显得进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谋人” 时代 早更新世晚期 古地磁剖面 地层 沉积速度 哺乳动物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蓝田公王岭“蓝田伟猴”化石的再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顾玉珉 江妮娜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43-346,共4页
蓝田公王岭动物群中,唯一的一种非人灵长类化石由胡长康、齐陶(1978)定名为Megamacaca lantianensis(蓝田伟猴)。但按其形态,我们觉得把它归于疣猴亚科比较适宜。特别是与该亚科中的金丝猴属(Rhinopithecus)更为相像,例如蓝田标本下颌... 蓝田公王岭动物群中,唯一的一种非人灵长类化石由胡长康、齐陶(1978)定名为Megamacaca lantianensis(蓝田伟猴)。但按其形态,我们觉得把它归于疣猴亚科比较适宜。特别是与该亚科中的金丝猴属(Rhinopithecus)更为相像,例如蓝田标本下颌支与下颌体垂直,冠状突略向后弯,齿尖起伏较大等都显示了金丝猴的一般性质。至此,本文将蓝田伟猴归于金丝猴属,保留原有种名:Rhinopithecus(Megamacaca)lantianensis(Hu and Qi)。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田伟猴 早更新世晚期 蓝田公王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卫奇 陈淳 《文物世界》 1995年第1期73-80,共8页
我们考察了华北泥河湾盆地的旧石器考古遗址并观测了出土的材料,为的是评估将来研究的可能性。古地磁研究已经表明这里较早的遗址可以追溯到早更新世晚期,即大约一百万年前;放射性碳对晚期遗址的测定结果是晚更新世末,即距今110... 我们考察了华北泥河湾盆地的旧石器考古遗址并观测了出土的材料,为的是评估将来研究的可能性。古地磁研究已经表明这里较早的遗址可以追溯到早更新世晚期,即大约一百万年前;放射性碳对晚期遗址的测定结果是晚更新世末,即距今11000年。过去的工作已知较早的遗址位于加洛米洛(Jaramillo)正向事件之下的磁性倒转沉积层里,因此它们可以代表直立人在东亚地区最早存在的某些证据。野外考察了遗址的地层关系,室内研究了发掘出来的石制品并进行了石制品的模拟实验。这些较早时期遗址的石制品组合由当时当地的燧石制作而成,在技术上以未修整的石片和残片为主体,伴随一些打过石片的砾石和断块以及少量粗制品和精制品的简单工业。大部分遗址位于指示河湖环境平静堆积条件的细颗粒沉积物里,石制品保存得完好而新鲜,因此这些遗址中可以原地保存人类活动模式的证据。东谷坨作为一个较早的遗址正在进行深入分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东谷坨遗址对于裂片石制品的拼合、显微分析、切痕和肉食动物咬痕骨头的分析以及早更新世东亚地区直立人可能活动模式的内部空间研究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石制品 东谷坨 泥河湾层 考古遗址 旧石器考古 岑家湾 泥河湾组 早更新世晚期 古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大南湖钠硝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10
作者 张志伟 葛文胜 +2 位作者 王凡 裘立刚 郭玉辉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28-929,共2页
1区域地质背景大南湖凹陷盆地是新疆吐哈中生代盆地东段南缘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多期次、多阶段的构造运动。华力西运动晚期形成吐哈断陷盆地的雏形,中生界侏罗系西山窑组是大南湖地区主要成煤期。新生代中新... 1区域地质背景大南湖凹陷盆地是新疆吐哈中生代盆地东段南缘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多期次、多阶段的构造运动。华力西运动晚期形成吐哈断陷盆地的雏形,中生界侏罗系西山窑组是大南湖地区主要成煤期。新生代中新世-早更新世晚期伴随着喜马拉雅运动板块碰撞的加剧,盆地北缘较南缘活动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钠硝石矿床 南湖 区域地质背景 早更新世晚期 中生代盆地 侏罗系西山窑组 地质历史 硝酸盐 喜马拉雅运动
原文传递
虎蜒氏族的历史际遇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应斌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5期55-59,共5页
廪君是父系氏族时代巴人的祖先,这已为研究清江丈化和土家族文化的学者所共识。但是,在廪君之前,古代清江流域还活跃着一个以巨蜒为图腾的蛇人氏族,人们对此知之不多。本文将探讨这个巨蛇氏族与白虎氏族在清江流域斗争相融合的历史过程... 廪君是父系氏族时代巴人的祖先,这已为研究清江丈化和土家族文化的学者所共识。但是,在廪君之前,古代清江流域还活跃着一个以巨蜒为图腾的蛇人氏族,人们对此知之不多。本文将探讨这个巨蛇氏族与白虎氏族在清江流域斗争相融合的历史过程,揭示鄂西土家族远古历史中的一段悲壮史诗。一、廪君的祖先鄂西建始县高坪龙骨洞曾出土早更新世晚期的南方古猿化石,长阳下钟湾等地曾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长阳人”化石。这表明清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有原始人类生存。但是,在“长阳人”与廪君之间的清江流域人类文明史,文献资料几乎是一片空白,仅《世本》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江流域 母系氏族 图腾崇拜 盐神 早更新世晚期 蛇图腾 鄂西土家族 白虎图腾 后汉书 长阳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建始县又发现巨猿牙齿化石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奇 邹待清 《人类学学报》 1982年第2期206-206,共1页
197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我省建始县高坪龙骨洞中发现了5枚巨猿牙齿化石和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经研究,巨猿牙齿化石的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
关键词 巨猿 牙齿化石 湖北建始 建始县 恩施地区 古脊椎动物 龙骨洞 哺乳动物化石 早更新世晚期 前臼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郧县猿人的生存时代
13
作者 刘华才 《江汉考古》 1984年第1期69-75,共7页
郧县猿人是继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和元谋猿人之后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化石人类,是湖北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之一。然而,对于郧县猿人生存时代的认识,国内学术界意见分歧颇大。在最初的消息报导中,将其时代定为50—100万年。... 郧县猿人是继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和元谋猿人之后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化石人类,是湖北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之一。然而,对于郧县猿人生存时代的认识,国内学术界意见分歧颇大。在最初的消息报导中,将其时代定为50—100万年。许春华同志(1978年)认为:“郧县猿人的时代比北京猿人要早。”周国兴等(1978)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群化石 北京猿人 郧县 古人类 生存时 哺乳动物群 更新世晚期 早更新世晚期 龙骨洞 剑齿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rliest Modern Humans in Southern China Recast History of Early Human Migration
14
作者 CHEN Pingfu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年第4期251-252,共2页
The hominin record from southern Asia for the early Late Pleistocene epoch is scarce.Well-dated and well-preserved fossils older than 45.000 years that can be unequivocally attributed to H.sapiens are lacking.In a pap... The hominin record from southern Asia for the early Late Pleistocene epoch is scarce.Well-dated and well-preserved fossils older than 45.000 years that can be unequivocally attributed to H.sapiens are lacking.In a paper published October 15 online in Nature,Dr.LIU Wu from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IVPP).CAS,and his international team announced the discovery of human teeth between 80.000 and120,000 years old from the newly excavated Fuyan Cave in Daoxian.south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eth Pleistocene preserved earliest scarce record fossil epoch attributed old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