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条件复句的日汉对比(12) 表示“契机”的「ト·タラ」条件句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光赫 张建伟 《日语知识》 2012年第12期8-8,14,共2页
表示"契机"的用法与前文提及的"动作的连续"、"发现"非常相似,但实际上是有本质区别的。表示"契机"时,偏句是正句的契机或原因,因此可以把トタラ替换为カラノデ(1b),但表示"动作的连续"、"发现"时,是不能替换的(2b、3b)。
关键词 条件复句 日汉对比 条件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隐喻思维的日汉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韩涛 《日本问题研究》 2020年第1期73-80,共8页
隐喻是人类认识、加工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模式。通过隐喻的跨语言对比研究能揭示出不同语言理解事物时不同的思维方式。以日语「流れ/流れる」的用法为例,从"隐喻广度"和"隐喻深度"两个维度,研究、透视日语和汉语... 隐喻是人类认识、加工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模式。通过隐喻的跨语言对比研究能揭示出不同语言理解事物时不同的思维方式。以日语「流れ/流れる」的用法为例,从"隐喻广度"和"隐喻深度"两个维度,研究、透视日语和汉语在名词概念化方式上的差异,会发现:虽然汉语也能够通过流体思维对"时间"等名词进行表征,但在日语里这种思维模式是一种基本认知模式,因此,日语对"政治""故事""比赛""沉默"等抽象名词的理解均建基于流体隐喻思维。通过跨语言对比不难发现,借助流体隐喻思维对外部事物进行理解是日语的一大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汉对比 隐喻广度 隐喻深度 流体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因果复句日汉对比研究——以「ダケニ」句为中心
3
作者 张斌 李光赫 +1 位作者 吴世兰 林乐青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4年第7期149-150,共2页
本文以日语中表示"事态或行为的原因"的因果复句「ダケニ」句为研究对象,借助《中日对译语料库》进行全语料库检索,按照「当然」「强调」和「逆说」的三种用法,通过「ダケニ」句的对译语料考察了其汉译倾向。考察发现,表示「... 本文以日语中表示"事态或行为的原因"的因果复句「ダケニ」句为研究对象,借助《中日对译语料库》进行全语料库检索,按照「当然」「强调」和「逆说」的三种用法,通过「ダケニ」句的对译语料考察了其汉译倾向。考察发现,表示「当然」时的汉译形式中无标形式"P,Q/Q,P""因为P,所以Q"和"由于P,所以Q"较为常见。而表示「强调」时的汉译形式中无标形式"P,Q/Q,P""因为P,所以Q"和"到底是/不愧是/毕竟是P,Q(定型语)"较为常见。此外,表示「逆说」时的汉译形式中"因为P,反倒Q(定型语)""P,而Q"和"因为P,所以Q"较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ダケニ 语料库 对译 日汉对比 当然 强调 逆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转折复句日汉对比研究——以ノニ与“而”的对应关系为中心
4
作者 刘天宇 姬彩彤 李光赫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第8期159-160,共2页
本文利用语料库数据,以ノニ条件复句与"而"句的日汉对应关系为中心展开研究,利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双语言对比分析反作用于汉语研究,更加清晰地透视汉语中"而"的用法。本文作为探索ノニ条... 本文利用语料库数据,以ノニ条件复句与"而"句的日汉对应关系为中心展开研究,利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双语言对比分析反作用于汉语研究,更加清晰地透视汉语中"而"的用法。本文作为探索ノニ条件复句与汉语转折复句对应关系研究的一部分进行论述,期以该研究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逆接条件句学习产生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译语料库 转折复句 日汉对比 ノニ条件复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ノニ惯用表现的日汉对比分析
5
作者 姬彩彤 李光赫 《科技视界》 2017年第11期85-85,共1页
本文基于日本文学作品语料库,从日汉对译的角度出发,考察了ノニ惯用表现的类型,以及其惯用表现的基本语义和对应的汉语翻译倾向。经考察发现,ノニ常见的惯用表现"というのに、それなのに、はずなのに、わけではないのに"等,... 本文基于日本文学作品语料库,从日汉对译的角度出发,考察了ノニ惯用表现的类型,以及其惯用表现的基本语义和对应的汉语翻译倾向。经考察发现,ノニ常见的惯用表现"というのに、それなのに、はずなのに、わけではないのに"等,其不同的惯用表现类型下所表示的语义有所区别,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汉语转折关系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ノニ 逆因果 转折 日汉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日汉对比语言学的角度谈日语学习
6
作者 王露 《商情》 2013年第41期106-107,共2页
日语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不论哪种都或多或少离不开母语的辅助。从日汉对比的角度分析文化习惯上的差异,把握其在语言表现上的反映可能会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日汉对比 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ノニ条件句的日汉对比实证研究 以トイウノニ为中心
7
作者 姬彩彤 李光赫 《科技视界》 2017年第9期163-163,255,共2页
本文基于中日对译语料库,从日汉对比的角度出发,以トイウノニ这一ノニ条件句中常见的固定搭配形式为中心,分析了トイウノニ句的语义分类与汉语翻译形式间的对应关系。经考察发现,トイウノニ句绝大多数以逆因果类用法存在,与ノニ相比强... 本文基于中日对译语料库,从日汉对比的角度出发,以トイウノニ这一ノニ条件句中常见的固定搭配形式为中心,分析了トイウノニ句的语义分类与汉语翻译形式间的对应关系。经考察发现,トイウノニ句绝大多数以逆因果类用法存在,与ノニ相比强调的语义更为明显,且逆因果类トイウノニ句偏好译为"却",而非本意トイウノニ句则常以无标形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トイウノニ 逆因果 转折 日汉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日汉对比视角下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名词铺排
8
作者 王茹 《今古文创》 2021年第17期101-102,共2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日益提升的文学素养让修辞方式、语言表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名词铺排是汉语中较为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一种修辞方式,主要出现于我国的词、曲以及小说中。日语和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异,表达方式以及语法上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日益提升的文学素养让修辞方式、语言表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名词铺排是汉语中较为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一种修辞方式,主要出现于我国的词、曲以及小说中。日语和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异,表达方式以及语法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就是这样差异较大的两种语言却都有着同样一种修辞方式,就是名词铺排,那么两者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本文就对日汉对比视角下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名词铺排进行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汉对比 本文学作品 名词铺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于通过日汉对比确定日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分析
9
作者 薛杏丽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250-250,共1页
日语与汉语的语法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系统。在学习当中我们充分理解两种语法的不同特点,在相互比较中完成高效的日语语法教学。本文即从日语与汉语的区别点来进行诠释,进一步明确日语语法的教学方法,攻克难点。
关键词 语语法 教学 日汉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汉对比视角下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名词铺排探思
10
作者 刘捷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年第12期163-165,共3页
相关研究都表明,在中国社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民众的文学素养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语言表达方式还是修辞方法,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汉语体系内,有着众多具备鲜明属性的语言修辞方法,其中就包括名词... 相关研究都表明,在中国社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民众的文学素养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语言表达方式还是修辞方法,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汉语体系内,有着众多具备鲜明属性的语言修辞方法,其中就包括名词铺排,后者在中国小说和词曲中都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而对于日语而言,考虑到其语言体系不同于汉语体系,因此二者无论是语法层面、还是在表达方法等层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性。然而,在存在着如此差异性的语言体系之间,却都有着相同的名词铺排这一修辞方法。笔者在此对汉语和日语体系展开简要阐述,并且对二者的关系予以分析,基于此在日汉对比视域下,进一步探究日本文学中的名词铺排的用法,以期作为同类研究和日本文学研究工作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汉对比 本文学作品 名词铺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果构文的日汉对比
11
作者 慕晛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7年第3期00292-00293,295,共3页
随着语言学研究重心由句子的客观领域向主观领域的转移,情态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亚洲代表性语言的日语、汉语的情态研究及对比研究在世界的情态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日汉情态对比研究的发展来自于语言教学实践的客观需要。... 随着语言学研究重心由句子的客观领域向主观领域的转移,情态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亚洲代表性语言的日语、汉语的情态研究及对比研究在世界的情态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日汉情态对比研究的发展来自于语言教学实践的客观需要。本文对结果构文的日汉对比,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果构文的日汉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定量学的角度分析日本文学作品的汉译倾向——以情态助词ツモリ为中心
12
作者 褚丽秀 李光赫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243-250,共8页
本研究以647例日语情态助词ツモリ例句与其对应的中文翻译为研究对象,通过KHcoder明确情态助词ツモリ的日中对译倾向并将结果可视化。从研究结果来看,ツモリ的形式主要分为Ⅰ (ル)ツモリダ、Ⅱ (タ)ツモリダ、Ⅲ ナイツモリダ、Ⅳ (ル)... 本研究以647例日语情态助词ツモリ例句与其对应的中文翻译为研究对象,通过KHcoder明确情态助词ツモリ的日中对译倾向并将结果可视化。从研究结果来看,ツモリ的形式主要分为Ⅰ (ル)ツモリダ、Ⅱ (タ)ツモリダ、Ⅲ ナイツモリダ、Ⅳ (ル)ツモリハナイ、Ⅴ (タ)ツモリハナイ、Ⅵ (ル)ツモリデハナイ六类。此外,与情态助词ツモリ有较强关联度的“打算不”“想”“决定”等中文翻译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ツモリ 情态助词 KHcoder 日汉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日学习者空间构式产出的准确性和语言迁移:标记性和名词场所性的影响
13
作者 杨晓敏 蔡金亭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3,共8页
三语学习者空间构式的习得情况及背后的母语、二语迁移情况尚不明晰。本文运用多语产出中迁移研究的比较—归纳方法框架,对汉-英-日不平衡三语学习者空间构式的准确性和语言迁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各空间构式的产出数量及错误类型... 三语学习者空间构式的习得情况及背后的母语、二语迁移情况尚不明晰。本文运用多语产出中迁移研究的比较—归纳方法框架,对汉-英-日不平衡三语学习者空间构式的准确性和语言迁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各空间构式的产出数量及错误类型的分布不均衡,标记性和名词场所性显著影响空间构式的准确性;(2)在空间构式的产出中,母语发挥主导作用,标记性对母语正负迁移的发生均有显著影响,名词场所性对母语负迁移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支持标记性差异假说和母语因素假说,并印证了基于使用取向的语言习得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学习者 空间构式 语言迁移 标记性 名词场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汉对音辞书《唐语便用》音系性质初探
14
作者 张梦瑶 《辞书研究》 2024年第6期95-104,113,共11页
冈岛冠山编纂的《唐语便用》,是江户时代唐通事学习汉语的日汉对音辞书。内容充实,注有日语片假名和声调,便于音韵研究。文章通过梳理已有的唐通事唐话性质研究成果,归纳该书的声韵调系统,将其与汉语南北官话的主要特征进行对比,得出《... 冈岛冠山编纂的《唐语便用》,是江户时代唐通事学习汉语的日汉对音辞书。内容充实,注有日语片假名和声调,便于音韵研究。文章通过梳理已有的唐通事唐话性质研究成果,归纳该书的声韵调系统,将其与汉语南北官话的主要特征进行对比,得出《唐语便用》音系具有非单一性,即以南方官话为主、混有部分北方官话音,强调日常实用性的同时兼有书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语便用》 对音 唐话 音系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汉互译学习中的读者意识缺失问题研究
15
作者 甘菁菁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9期561-566,共6页
读者意识指译者在翻译中关注译文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在译文输出时把握原文内容和读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满足译文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很多学习者在日汉互译学习中在处理句法关系、文化因素和思维习惯等翻译要素时,由... 读者意识指译者在翻译中关注译文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在译文输出时把握原文内容和读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满足译文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很多学习者在日汉互译学习中在处理句法关系、文化因素和思维习惯等翻译要素时,由于缺乏读者意识,影响了译文的质量乃至读者的阅读体验。本科翻译课程除了翻译技能教学外,更要从宏观和微观多方面重视读者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翻译水平。本文拟就日汉互译教学中的真实翻译案例进行分析,思考翻译技能学习中读者意识的重要性,列举学习者的译文中读者意识缺失的具体表现,并尝试提出翻译教学中的读者意识的培养路径,以最终帮助学习者在原文文本和译文读者之间获取平衡。Reader awareness means that translators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ding ability and interest of target readers in translation, grasp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content and readers in translation output, and satisfy the language habits,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way of thinking of target readers. Many learners lack reader awareness when dealing with syntactic relations, cultural factors and thinking habits, which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translation and even the reading experience of the readers. In addition to the teaching of translation skills, the undergraduate translation cours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readers’ consciousness from both macro and micro aspects to improve students’ translation level. 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real translation cases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between Japanese and Chinese, consider the importance of reader awareness in translation skills learning, list the specific manifestation of learner’s lack of reader awareness in translation, and try to propose ways to cultivate reader awareness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so as to ultimately help learners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 target rea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译 读者意识 翻译学习 译文质量 阅读体验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纽马克翻译理论指导下非文学文本的日汉翻译——以斋藤孝《本当に頭がいい人のメンタル習慣100》为例
16
作者 钱腾玄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410-415,共6页
围绕应该重视原文还是译文这一论点,西方翻译界展开过许多讨论,提出了诸多翻译理论。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认为,无论是强调原语还是目的语都会造成冲突和鸿沟,且这种冲突和鸿沟是理论与实践永远回避不了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围绕应该重视原文还是译文这一论点,西方翻译界展开过许多讨论,提出了诸多翻译理论。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认为,无论是强调原语还是目的语都会造成冲突和鸿沟,且这种冲突和鸿沟是理论与实践永远回避不了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在著作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并在著作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中论证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实际运用该理论。本文以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选取翻译实例进行分析,浅析了非文学文本的日汉翻译,加深纽马克翻译理论的认识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马克翻译理论 非文学文本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向词汇”的汉日对比研究——以“话多的人”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施晖 栾竹民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7年第2期50-56,67,共8页
通过重复计数和不重复计数这两种方法,对中日两国性向词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第67小项"话多的人",其负面评价词汇不仅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正面评价词汇,而且在语义程度上呈现出多重性等结构特征,中日两国具有共性。其... 通过重复计数和不重复计数这两种方法,对中日两国性向词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第67小项"话多的人",其负面评价词汇不仅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正面评价词汇,而且在语义程度上呈现出多重性等结构特征,中日两国具有共性。其中,日本人的"负性原理"更加凸显,折射出"不言唯美"的日本语言文化特色。第二,在性别差异方面,中日两国女性都有"爱说、话多"的特点,呈现出鲜明的性别文化差异。第三,中日两国多使用人物比喻、身体比喻等比喻性向词汇对人加以评价,具有简洁幽默、生动形象等语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汉对比 负性原理 比喻词汇 性别文化 沉默是金 文化差异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隐喻视域下视觉虚拟位移表达的日汉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涛 《日本学研究》 2022年第1期77-89,共13页
视觉虚拟位移表达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一种主观呈现,其本质是隐喻性的,主要与Ⅰ.“眼睛是可操作的物体”“视觉行为是对眼睛进行各种物理性操作”和Ⅱ.“眼睛是盛满信息的容器”“状态变化(即获得信息)是移动”两类概念隐喻模式有关。同... 视觉虚拟位移表达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一种主观呈现,其本质是隐喻性的,主要与Ⅰ.“眼睛是可操作的物体”“视觉行为是对眼睛进行各种物理性操作”和Ⅱ.“眼睛是盛满信息的容器”“状态变化(即获得信息)是移动”两类概念隐喻模式有关。同时,借助语料库,本文从量化层面归纳了日语视觉虚拟位移表达中移动动词的特征,并通过日汉对比研究指出,尽管汉语里也存在类似的表达方式,但不论从隐喻广度,还是隐喻深度上看,汉语均不及日语。本文认为,视觉虚拟位移表达是日语有别于汉语的一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虚拟位移 概念隐喻 隐喻广度 隐喻深度 日汉对比
原文传递
日汉“头”类惯用语意义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戈嫣嫣 《科教文汇》 2007年第12S期177-178,共2页
日语中常见的"頭"类惯用语有200多条,汉语有100多条。日语和汉语"头"类惯用语的意义都与"头"类词语的意义相对应,但义项都少于后者。惯用语意义主要都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一是直接引用"头"类词... 日语中常见的"頭"类惯用语有200多条,汉语有100多条。日语和汉语"头"类惯用语的意义都与"头"类词语的意义相对应,但义项都少于后者。惯用语意义主要都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一是直接引用"头"类词语的意义而构成,"头"类词语在惯用语中意义不变;二是间接借用"头"类词语的意义而构成,"头"类词语和整个惯用语一起,产生新的意义。构成惯用语的"头"类词语日语以单字词居多,汉语以多字词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类词语 惯用语 意义 日汉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语"愛情"一词的历时演变——兼与汉语的“爱情”对比
20
作者 韩涛 王云姣 《语文学刊》 2022年第5期60-69,共10页
“爱情”这一概念是否由西方输入,在日本学界存在争议。借助多种语料库对日语「愛情」一词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和归纳,并通过对比考察汉语“爱情”一词的历时演变,发现二者之间极有可能存在某种借鉴关系。同时,研究发现日本人的... “爱情”这一概念是否由西方输入,在日本学界存在争议。借助多种语料库对日语「愛情」一词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和归纳,并通过对比考察汉语“爱情”一词的历时演变,发现二者之间极有可能存在某种借鉴关系。同时,研究发现日本人的“爱情观”在明治维新后发生了一定变化,这也间接印证了“爱情输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 词源 日汉对比 历时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