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体外成血管及成骨性能
- 1
-
-
作者
曾玉
谢成伟
洪苑琪
苏盛辉
董谢平
-
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医院骨二科
陕西科技大学
-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5941-5949,共9页
-
文摘
背景: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因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活性在骨修复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将治疗性离子融入介孔生物活性玻璃颗粒中可赋予材料更加理想的生物学特性。目的:合成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探讨其体外促血管形成及成骨分化性能。方法:采用微乳液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介孔生物活性玻璃与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表征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成分及离子缓释性能。将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浸提液、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浸提液分别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共培养,通过活死染色、CCK-8实验评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将两种材料浸提液分别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通过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和CD31免疫荧光染色评价材料的促血管形成性能。将两种材料浸提液分别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未加入成骨诱导液)、茜素红染色(加入成骨诱导液)评估材料的促成骨性能。结果与结论:①表征结果显示,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和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均呈现紧密排列的颗粒状形貌,内部介孔结构相似,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可持续释放铜离子;②活死染色与CCK-8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可促进L929细胞的增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③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和CD3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可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迁移与CD31蛋白表达,促进血管形成;④碱性磷酸酶染色与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促成骨性能强于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结果表明: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促血管形成及骨再生潜力。
-
关键词
介孔生物活性玻璃
铜
成血管
成骨
无机生长因子
组织工程学
生物材料
生物活性
工程化骨材料
-
Keywords
mesoporous bioactive glass
copper
angiogenesis
osteogenesis
inorganic growth factor
tissue engineering
biomaterial
bioactivity
engineered bone material
-
分类号
R459.9
[医药卫生—治疗学]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R68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