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AX评分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选择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庞明杰 张宏 +4 位作者 陶杰 赵燕 张云梅 吴咏昕 杨艳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应用SYNTAX评分评估冠状动脉(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复杂程度及其与临床事件的相关性,探讨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6例从2003-02至2008-01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药物洗脱支架(P... 目的:应用SYNTAX评分评估冠状动脉(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复杂程度及其与临床事件的相关性,探讨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6例从2003-02至2008-01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药物洗脱支架(PCI-DES)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其中CABG组94例,PCI-DES组112例。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左主干病变特点及SYNTAX评分、CABG和PCI手术情况,随访患者术后3年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以及冠脉造影复查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左主干病变特点及SYNTAX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ABG组合并三支血管病变多于PCI-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47%(70例)vs.41.07%(46例),P<0.01]。②住院期间CABG组的MACCE发生率较PCI-DES组高(P<0.05)。术后3年随访,两组的MACCE发生率及无MAC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CI-DES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CABG组(P<0.05)。③两组间SYNTAX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DES组中,高积分(≥30.0)患者术后3年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积分(<30.0)患者(P<0.01),而术后3年无MACCE生存率低于低积分患者(P<0.01)。CABG组中,高积分和低积分患者术后3年MACCE发生率及无MAC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积分患者中,术后3年PCI-DES组MACCE发生率高于CABG组,无MACCE生存率低于CABG组(P均<0.05)。低积分患者中,术后3年PCI-DES组MACCE发生率低于CABG组,无MACCE生存率PCI-DES组高于CABG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SYNTAX评分指导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血管重建方式选择有重要价值,但在不同的患者中,仍应结合临床特征和冠脉病变特点选择恰当的血运重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SYNTAX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禹 杨菲菲 +8 位作者 陈练 任艺虹 张大为 张国明 张威 张慧 荆晶 王立军 白启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评价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2003-04至2008-06我院150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平均年龄62.5±10.82(38~83)岁,根据病变是否累及左主干远端分叉分组,开口... 目的:评价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2003-04至2008-06我院150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平均年龄62.5±10.82(38~83)岁,根据病变是否累及左主干远端分叉分组,开口或体部病变为非分叉病变组(n=35),累及左主干远端或前降支、回旋支开口者为分叉病变组(n=115)。44例(29.33%,44/150)患者术中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48例(32.43%,48/148)在平均(10.02±7.47)个月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术后存活的148例患者中125例(84.45%)随访成功,平均随访时间9.86±8.46(1~43)月,分叉病变组的再发心绞痛率(33.68%vs13.33%,P=0.0467)明显高于非分叉病变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两组未见明显差异。对MACE单因素分析发现,血管内超声指导患者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血管内超声指导患者(4.17%vs17.65%,P=0.0446)。影响再狭窄的因素分析显示双支架术的再狭窄率明显高于单支架术(64.29%vs10.71%,P=0.0011)。结论:经选择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是可行和安全的,可取得较好的近远期结果,经血管内超声指导MACE可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病变血运重建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对比分析及Syntax积分的价值 被引量:16
3
作者 孟浩宇 张敏 +4 位作者 陈彭生 卢鑫 赵正宏 毛雨 杨志健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05-211,共7页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中的疗效和预后及Syntax积分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左主干病变且接...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中的疗效和预后及Syntax积分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左主干病变且接受再灌注治疗的130例可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造影结果逐一完成Syntax积分。随访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脑血管意外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非致死性脑血管意外的总和,即MACCE)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事件包括:心功能减退、心源性再入院、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 PCI组68例,CABG组62例。比较2组患者上述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组68例中采用单支架技术47例,双支架技术21例(Crush技术13例,Provisional技术8例),所有支架均为药物洗脱支架。CABG组62例中,共有135支冠状动脉接受了CABG,其中前降支62例(内乳动脉桥60例,桡动脉桥1例,大隐静脉桥1例),左回旋支43例(桡动脉桥12例,胃网膜右动脉桥1例,大隐静脉桥30例),右冠状动脉30例(桡动脉桥8例,胃网膜右动脉桥1例,大隐静脉桥21例)。住院期间,PCI组较CABG组有较低的住院天数[(11.78±1.106)d比(26.77±2.052)d,MD:-15.00±2.28,P<0.0001]和较低的住院费用[(65260±4640)元比(84770±7521)元,MD:-20510±8747,P=0.0206]。主要终点事件中,通过对两组间无事件生存曲线的分析发现:PCI组发生全因死亡风险是CABG组的3.46倍(HR=3.46,P=0.0332)、发生MACCE风险是CABG组的2.34倍(HR=2.34,P=0.048);同时PCI组发生心源性死亡(HR=3.04,P=0.08)和靶血管重建(HR=6.93,P=0.09)的风险也比CABG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终点事件中,PCI组的心绞痛再发率显著高于CABG组(RR=2.62,P=0.009),而在心源性再入院率和心功能减退的发生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yntax积分<23分亚组:PCI组22例,CABG组12例。PCI组与CABG组有相似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以及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P>0.05)。Syntax积分≥23分亚组:PCI组46例,CABG组50例。针对该亚组主要终点事件的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I组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是CABG组的3.77倍(HR=3.77,P=0.0381)、发生MACCE的风险是CABG组的2.62倍(HR=2.62,P=0.0498);PCI组发生心源性死亡(HR=3.48,P=0.06)以及靶血管重建(HR=8.01,P=0.07)的风险也较CABG组有增高的趋势;次要终点事件中,PCI组比CABG组有较高的心绞痛再发率(RR=4.30,P=0.006),而心功能减退的发生率(RR=2.81,P=0.15)和心源性再入院率(RR=2.04,P=0.21)也较CABG组有增高的趋势。单支架技术和双支架技术有着相似的主要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P>0.05);单支架技术、Crush技术和Provisional技术之间主要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和CABG组共12例死亡患者,其中仅1例为女性,余11例均为男性,死亡组中男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存活组(91.7%比74.6%,RR=1.23,P=0.04);死亡患者的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存活患者的平均水平[(60.43±2.43)%比(63.97±0.51)%,MD:-3.536±1.764,P=0.0478],而平均血肌酐则显著高于存活患者[(109.5±15.19)mmol/L比(81.67±1.869)mmol/L,MD:27.80±7.554,P=0.0003];在12例死亡病例中,诊断为心肌梗死、或伴有心肌酶或心肌标志物增高的ACS的患者共有5例,远高于存活组中此类患者的比例(41.7%比19.2%,RR=3.07,P=0.007)。PCI组共10例死亡,其中3例合并恶性肿瘤。CABG组2例死亡均发生在围术期(术后1个月左右),而在随后平均随访时间3年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CABG仍是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主要血运重建方式,尤其是对于Syntax积分≥23分的中高危患者,但对于Syntax积分<23分的低危患者药物洗脱支架PCI不失为一种可选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SYNTAX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对于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杨菲菲 王禹 +7 位作者 陈练 荆晶 王立军 张威 张国明 张慧 张大为 白启才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0年第5期252-256,共5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对无保护左主干(ULMCA)病变药物支架介入治疗的指导作用及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3年4月—2008年6月150例无保护LMCA病变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年龄(62.5±10.82)岁(38~83岁),其中44例(29.33%)患者术中应用...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对无保护左主干(ULMCA)病变药物支架介入治疗的指导作用及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3年4月—2008年6月150例无保护LMCA病变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年龄(62.5±10.82)岁(38~83岁),其中44例(29.33%)患者术中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结果 IVUS对斑块性质的分析显示非分叉病变组软斑块多见,而分叉病变组混合斑块(纤维钙化)多见;单纯冠脉造影组与IVUS组测得数据比较,前者的最小管腔直径(1.72±0.62)mm比(2.27±0.38)mm,最小管腔面积(2.62±1.87)mm2比(4.93±1.63)mm2,均明显低于IVUS组,面积狭窄率(78.08±7.31%)比(64.53±9.18)%,明显高于IVUS组,且单纯冠脉造影组置入的支架比IVUS指导组偏小(3.46±0.36)mm比(3.75±0.26)mm;IVUS指导组的再发心绞痛(15.91%比35.8%)、TLR(0%比16.05%),和总MACE事件(2.27%比19.75%)均明显低于无IVUS指导组。结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术中应用IVUS指导可显著改善预后,减少MACE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并发症防治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俭强 李为民 +1 位作者 薛竟宜 李悦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3年第1期53-55,共3页
左主干病变约占冠心病患者的4%~6%,根据有无通畅桥血管或侧支循环保护,分为有保护和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nprotected left mainc oronary disease,ULMCD).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ULMCD一直被认为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 左主干病变约占冠心病患者的4%~6%,根据有无通畅桥血管或侧支循环保护,分为有保护和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nprotected left mainc oronary disease,ULMCD).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ULMCD一直被认为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绝对适应证,但随着介入技术提高、介入器械改良及辅助药物日臻完善,ULMCD介入治疗成功率及中远期疗效得到极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介入治疗 并发症防治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患者 中远期疗效 侧支循环 解剖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术的长期预后 被引量:5
6
作者 玉献鹏 李宇 +6 位作者 金泽宁 何继强 吴长燕 苑飞 黄方炯 顾承雄 孙立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6期611-615,628,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高龄(≥65岁)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长期预后。方法:入选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或CABG治疗的高龄(≥65岁)ULMCA患者427例(210例行PCI...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高龄(≥65岁)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长期预后。方法:入选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或CABG治疗的高龄(≥65岁)ULMCA患者427例(210例行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217例行CABG),研究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卒中、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联合硬终点以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卒中及再次血运重建的联合终点)。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以计算风险比(HR)及95%可信区间(CI),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时间7.0(5.2,8.1)年,校正前结果显示,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联合硬终点发生率CABG组显著高于PCI组(HR=1.544,95%CI:1.003~2.375,P=0.048)。卒中发生率CABG组显著高于PCI组(HR=3.089,95%CI:1.332~7.162,P=0.009)。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PCI组显著高于CABG组(HR=0.278,95%CI:0.159~0.486,P<0.001)。全因死亡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545,95%CI:0.951~2.510,P=0.079)。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619,95%CI:0.314~1.222,P=0.167)。MACCE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770,95%CI:0.550~1.079;P=0.129)。经Cox多因素分析校正后,CABG组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联合硬终点发生率仍显著高于PCI组(P=0.048),CABG组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PCI组(P=0.011),PCI组MACCE发生率显著高于CABG组(P=0.027),主要由于PCI组较CABG组显著升高的再次血运重建率(P<0.001),死亡、心肌梗死经校正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BG较PCI治疗高龄ULMCA患者的卒中发生率及心源性死亡、卒中、心肌梗死联合终点发生率显著升高,PCI组再次血运重建率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志忠 单守杰 +4 位作者 张俊杰 田乃亮 叶飞 林松 陈绍良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702-706,共5页
目的探讨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ULM)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诊断为ULM病变并接受DES治疗的患者216例。接受第一代DES的患者121例为F组,接受第二代DES的患者95例为... 目的探讨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ULM)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诊断为ULM病变并接受DES治疗的患者216例。接受第一代DES的患者121例为F组,接受第二代DES的患者95例为S组。患者术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每日一次;氯吡格雷150 mg,每日一次(维持至少1年)。主要研究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TVR);次要终点为12个月时定量冠状动脉造影(CAG)参数。结果在(342±23)d随访期内,总体复合MACE 22例(10.2%),主要构成为TVR 16例(7.4%)。S组复合MACE为5.3%显著低于F组14.0%(χ2=4.491,P=0.034,RR 2.669,95%CI 1.022~6.975)。S组复合MACE的减少主要表现为TVR减少(χ2=4.465,P=0.035,RR 3.402,95%CI 0.998~11.60)。随访血管造影再狭窄F组与S组分别为17例(14.5%)和8例(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7,P=0.199)。血管内超声提示的晚期获得性支架贴壁不良于F组和S组分别为7例(5.8%)和1例(1.1%),F组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2,P=0.068)。结论与第一代DES相比较,使用第二代DES治疗ULM病变MACE发生率低,主要表现为TVR减少;第二代DES治疗ULM病变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血管成形术 药物洗脱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海坚 林薇 +2 位作者 莫逆 梁金春 乌汉东 《西部医学》 2012年第10期1929-1931,共3页
目的评价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45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根据病变是否累及左主干远端分叉分组,开口或体部病变为非分叉组(26例),累及左主干远端或前降支、... 目的评价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45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根据病变是否累及左主干远端分叉分组,开口或体部病变为非分叉组(26例),累及左主干远端或前降支、回旋支开口者为分叉组(19例)。15例患者术中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13例在术后(9.5±6.3)个月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 45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达到操作成功标准。术后4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48个月。分叉组随访期间再发心绞痛率明显高于非分叉组(P<0.05),但两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MACE单因素分析发现,术中血管内超声指导患者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患者(P<0.05)。13例术后复查患者4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均发生在分叉组,且双支架术再狭窄率明显高于单支架(P<0.01)。结论经选择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是可行和安全的,可取得较好的近远期效果,术中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可明显减少MAC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支架时代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新策略 被引量:6
9
作者 杨菲菲 王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6-238,共3页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十分具有挑战性,本文从左主干介入治疗发展史、不同病变部位的疗效分析、远端分叉不同术式的比较,以及辅助治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系列临床试验证实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左主干病变安全可行,但在左...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十分具有挑战性,本文从左主干介入治疗发展史、不同病变部位的疗效分析、远端分叉不同术式的比较,以及辅助治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系列临床试验证实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左主干病变安全可行,但在左主干远端分叉病变还存在再狭窄率高等问题。对于有选择左主干病变,药物洗脱支架是可行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冠状动脉搭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曦 土井修 +2 位作者 望月守 屈百鸣 吴立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2750-2751,275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PLMT)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选择36例UPLMT行PCI,其中开口部9例,体部17例,分叉部7例,从开口到分叉全部累及3例,单独血栓吸引疗法1例,其余35例为球囊扩张后支架置入或原发性支...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PLMT)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选择36例UPLMT行PCI,其中开口部9例,体部17例,分叉部7例,从开口到分叉全部累及3例,单独血栓吸引疗法1例,其余35例为球囊扩张后支架置入或原发性支架置入,7例为急诊PCI。术后每半个月门诊复查1次,3个月和6个月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含或不含血管内超声复查。结果36例患者介入治疗均取得成功,术后达TIMI 3级血流,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3例(8%),0.5 a CAG复查显示再狭窄共8例(22%),其中2例发生在3个月内。再狭窄病变中的7例予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包括5例(14%)PCI,2例外科手术(6%),术后随访0.5 a未发现死亡,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UPLMT行PCI是安全的,其近中期疗效可以被接受,并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与裸金属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翟娜 张宇静 +2 位作者 王明毅 关红 徐健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3期55-58,61,共5页
目的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ES)和裸金属支架(BMS)在无保护左主干(LMCA)病变中的疗效。方法连续入选了294例无保护LMCA病变患者,其中165例接受DES治疗,129例接受BMS治疗。主要终点是术后5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性死亡、心肌梗死... 目的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ES)和裸金属支架(BMS)在无保护左主干(LMCA)病变中的疗效。方法连续入选了294例无保护LMCA病变患者,其中165例接受DES治疗,129例接受BMS治疗。主要终点是术后5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性死亡、心肌梗死(MI)和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结果在PSM后的人群中,DES组5年的MACE(P=0.022)、心性死亡(P=0.045)、MI(P=0.049)的发生率均低于BMS组,两组TLR和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DES组和BMS组的无MACE生存率(80.6%和68.2%,P=0.023)、总体生存率(93.0%和85.3%,P=0.045)、无TLR生存率(84.5%和72.1%,P=0.014)及无MI生存率(89.9%和80.6%,P=0.02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保护LMCA病变患者中,置入DES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低于BMS组;DES组心性死亡和MI的获益高于BMS组,而TLR的长期获益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 裸金属支架 严重心脏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旁路移植术远期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佳旺 吴琼 +1 位作者 曹绪芬 徐泽升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5期515-519,共5页
目的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在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ULMCAD... 目的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在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ULMCAD)的远期疗效。方法通过检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PubMed、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PCI治疗与CABG在ULMCAD长期随访的研究文章。采用Rev Man 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为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血管重建,脑卒中,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共2859例患者。荟萃分析显示PCI治疗组患者与GABG在组患者随访结果的关系如下:全因死亡(RR=0.74,95%CI:0.43~1.30,Z=1.03,P=0.30)、心肌梗死(RR=1.62,95%CI:1.14~2.32,Z=2.66,P=0.008)、血管重建(RR=2.25,95%CI:1.85~2.73,Z=8.19,P=0.00001)、脑卒中(RR=0.36,95%CI:0.25~0.51,Z=5.65,P<0.00001)、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RR=1.30,95%CI:0.94~1.81,Z=1.58,P=0.11)。结论目前国内的研究显示,PCI治疗与CABG治疗ULMCAD患者的远期疗效全因死亡、主要心脑血管事件方面相似。PCI治疗组心肌梗死、血管重建发生率高于CABG,但脑卒中发生率低于CABG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睿智 贾永平 +5 位作者 范春雨 高宇平 王睿 赵太生 程守全 许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4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的近期、中期疗效。方法经SYNTAX评分选择后,对19例中危、低危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患者行介入治疗,观察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情况以及12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 目的探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的近期、中期疗效。方法经SYNTAX评分选择后,对19例中危、低危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患者行介入治疗,观察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情况以及12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100%,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TIMI血流3级,住院期间无MACE事件发生,随访3个月~18个月,未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心绞痛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6%~11%,平均9.4%。3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有心绞痛发作,但经冠脉造影检查支架内血流通畅,无支架内再狭窄。结论经选择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PCI治疗是可行的,安全的,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SYNTAX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海涛 曲会君 +1 位作者 李娜 杨福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67-67,77,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左主干病变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4月共有18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进行了PCI治疗,共植入Firebird支架26枚,观察近中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复发率。结果患者出院后长期门诊或电话随访...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左主干病变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4月共有18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进行了PCI治疗,共植入Firebird支架26枚,观察近中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复发率。结果患者出院后长期门诊或电话随访,所有患者病情均稳定,心绞痛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一般日常活动无心绞痛发作。结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药物洗脱支架的植入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近中期临床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翟娜 王明毅 +1 位作者 张宇静 徐健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7期57-59,63,共4页
目的找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165例接受DES治疗的LMCA患者,通过5年临床随访将患者分为无事件组(131例)和终点事件组(34例)。本研究的复合终点包括... 目的找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165例接受DES治疗的LMCA患者,通过5年临床随访将患者分为无事件组(131例)和终点事件组(34例)。本研究的复合终点包括心性死亡、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靶病变血运重建(target-lesion revascularization,TLR)和支架内血栓(stent thrombosis,ST)。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LMCA患者植入DES后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终点事件组患高血压(P=0.046)、糖尿病(P=0.029)及肾功能不全(P=0.049)的患者所占百分比高于无事件组。终点事件组患者的平均血管直径小于无事件组(P=0.047)。随访5年的MI、TLR、心性死亡和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分别为5.5%、10.3%、7.3%和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86,95%CI:1.08~7.56,P=0.017)和肾功能不全(OR=1.96,95%CI:1.32~2.19,P=0.043)是LMCA患者发生复合终点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平均血管直径为其保护因素(OR=0.96,95%CI:0.92~0.99,P=0.035)。结论在无保护LMCA患者中,患有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使术后获益减少;左主干病变直径较小的患者可能更适于植入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过云峰 陈风 汪渝章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1期859-860,共2页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介入治疗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阿托伐他汀钙 持续静脉滴注 心功能Ⅲ级 心功能Ⅳ级 外科手术 分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PCI还是CABG?——PCI证据尚需积累,内外科合作是关键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晖 沈潞华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4-5,共2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由于能显著改善上述患者的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而一直是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PLM)的首选治疗手段[1]。但CABG也存在创伤较大、对患者一般情况要求较高等限制。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过穿刺股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由于能显著改善上述患者的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而一直是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PLM)的首选治疗手段[1]。但CABG也存在创伤较大、对患者一般情况要求较高等限制。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过穿刺股动脉或桡动脉等方法将导管、导丝、球囊及支架等相关器械沿动脉送至冠状动脉相应的狭窄部位,解除冠状动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伟明 修建成 +1 位作者 林常 李海贞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930-93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预后效果,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120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按照病变有无累及左主干远端分叉分为两组:分叉组(90例),无分叉组(3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药物洗脱支架行PCI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预后效果,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120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按照病变有无累及左主干远端分叉分为两组:分叉组(90例),无分叉组(3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药物洗脱支架行PCI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基本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分叉组的男性占比明显高于非分叉组(P<0.05);两组患者均达到操作成功标准,随访显示分叉组的再发心绞痛率显著高于非分叉组(P<0.05)。有血管内超声指导的ULMCA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无血管内超声指导者(P<0.05)。行双支架术者的支架再狭窄率显著高于行单支架术者(P<0.05)。结论 PCI术治疗ULMCA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确切,术中行血管内超声指导能够有效减少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亮亮 柯永胜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1期31-33,共3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一直是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标准治疗手段。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治疗。比较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孰优孰劣,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一直是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标准治疗手段。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治疗。比较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孰优孰劣,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在进一步拓宽,介入治疗指南在不断更新,但就目前而言,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由于其自身不足,尚不能完全替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T 2008热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PCI还是CABG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琳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6期841-842,共2页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CABG PCI 冠状动脉搭桥术 药物洗脱支架 脑血管事件 支架置入 数据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