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族群社会化:族群身份生成的社会机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刘红旭
-
机构
西藏民族学院社会学教研室
-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6,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藏社会稳定研究"(11CSH009)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族群社会化是族群成员从先天获得的自在族群身份,经由一系列社会机制建构族群意识,进而强化为自为族群身份——族群认同的过程。语言、服饰、仪式和权利构成的族群社会化维度中,族群标签的先赋性被动获得,族群意识的主动觉醒,族群认同的强化成型,贯穿了个体与社会多向度互动。族群身份从字面走向心灵的社会化历程,既有情感性,亦不乏工具性,可以提供理解族群身份的视角。
-
关键词
族群社会化
族群身份
族群意识
族群认同
-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哈萨克族青少年的族群意识:基于叙事法的研究
- 2
-
-
作者
陆小英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8-62,共5页
-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青年课题"少数民族中学生族群认同的发展与教育对策研究"(项目编号:CMA120166)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以叙事法研究了哈萨克族120名青少年族群意识的建构,结果发现:哈萨克族青少年族群意识随年龄而发展。在族群意识产生时间的认知上,14岁组和18岁组差异显著,p<.05;在族群意识产生途径的认知上,各年龄组无显著差异,ps>.05;在族群意识的内容上,14岁和16岁组差异显著,p<.05;哈萨克族青少年族群意识的发展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族群意识主要发生于幼儿期,与婴儿期和少年期的族群意识发生时间差异显著,p<.05;族群意识主要发生于家庭,与同伴和教师的族群意识发生途径显著差别,ps<.05。族群意识的内容以习俗的族群意识为主,与常识和态度的族群意识差异显著,ps<.05;
-
关键词
叙事法
族群意识
族群认同
青少年
族群社会化
-
Keywords
Narratives, Ethnicity, Ethnic Identity, Adolescent, Ethnicity Socialization
-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