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旅游目的地选择的自媒体效应与误区矫正
1
作者 朱嘉慧 赵菊连 +2 位作者 柏玉洁 刘骞予 梁雪 《山西农经》 2025年第4期13-16,共4页
自媒体通过点赞、转发朋友圈等方式为旅游目的地“引流”,有可能出现“蝴蝶效应”,这为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方法提供了启示。当前,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通过自媒体的宣传效应掀起一股热潮,但往往出现“先热后冷”... 自媒体通过点赞、转发朋友圈等方式为旅游目的地“引流”,有可能出现“蝴蝶效应”,这为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方法提供了启示。当前,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通过自媒体的宣传效应掀起一股热潮,但往往出现“先热后冷”的现象,乡村旅游营销陷入误区,导致乡村旅游的热度缺乏可持续性。因此,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在运用自媒体的同时,更要注重“苦修内功”,实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乡村旅游 旅游目的地选择 “蝴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经典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述评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玮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62,共10页
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是任何一个旅游者都必须做出的最重要的决策。多年来,国外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出发,提出了大量的相关理论模型,这些模型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对实证主义范式下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进行了回顾,... 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是任何一个旅游者都必须做出的最重要的决策。多年来,国外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出发,提出了大量的相关理论模型,这些模型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对实证主义范式下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进行了回顾,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其进行了评述;通过对其理论渊源、主要贡献和不足之处进行梳理,以期为旅游目的地选择的相关研究和营销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选择 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 旅游消费决策 旅游消费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选择域理论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玮娜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3-205,共3页
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问题是任何一个旅游者都必须做出的最重要的决策。多年来,国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提出了大量的相关理论模型,而基于选择域理论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文通过对这些经典模型的回顾,... 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问题是任何一个旅游者都必须做出的最重要的决策。多年来,国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提出了大量的相关理论模型,而基于选择域理论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文通过对这些经典模型的回顾,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其进行了评述,并就其理论渊源、主要贡献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旅游目的地选择的相关研究和营销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 旅游目的地选择 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 旅游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距离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以日本和中国大陆出境游为例 被引量:48
4
作者 杨旸 刘宏博 李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5-55,共11页
在全球化和出境旅游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了解国家文化和文化差异对出境旅游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文章以日本和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为案例,定量研究客源国与目的地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对旅游者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文章数据来源于对日本... 在全球化和出境旅游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了解国家文化和文化差异对出境旅游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文章以日本和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为案例,定量研究客源国与目的地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对旅游者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文章数据来源于对日本和中国城市居民的一手数据,包括受访者的过往出境目的地选择和计划前往目的地选择情况。条件Logit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日本居民在过往目的地和计划前往目的地的选择上都显著偏好总体与日本文化差异大的国家。具体而言,他们偏好在"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避免"维度差异较小,而在"集体主义""性别气质"和"长远考虑"维度差异较大的目的地。相比而言,中国大陆居民在出境目的地选择上受文化距离的影响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距离 旅游目的地选择 条件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动机的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昕 关宏志 王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5-180,共6页
旅游目的地选择是游客出行决策的核心问题,本文对游客的目的地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本课题组选取北京市区8个景点,以在京旅游的游客作为研究对象,组织进行了游客出行行为调查.问卷设计22项旅游动机,通过对游客旅游动机项提取因子,并对旅... 旅游目的地选择是游客出行决策的核心问题,本文对游客的目的地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本课题组选取北京市区8个景点,以在京旅游的游客作为研究对象,组织进行了游客出行行为调查.问卷设计22项旅游动机,通过对游客旅游动机项提取因子,并对旅游动机的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把游客分为4类.在构建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模型时,对首个目的地和非首个目的地分别建模.模型中引入了旅游动机类型变量,证明旅游动机对游客目的地选择行为影响显著.另外出行距离在不同阶段对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该模型精度较高,为进一步研究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旅游目的地选择 旅游动机 聚类分析 随机效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方情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建构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琼达 赵宏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5-112,共8页
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建构的研究多数以微观经济学、认知心理学与市场营销学等为基础理论,较少从个体与地方感情连结的视角探讨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行为。文章以旅游目的地选择为研究主轴概念,结合地方情感概念中的旅游目的地意象和地... 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建构的研究多数以微观经济学、认知心理学与市场营销学等为基础理论,较少从个体与地方感情连结的视角探讨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行为。文章以旅游目的地选择为研究主轴概念,结合地方情感概念中的旅游目的地意象和地方依恋,根据研究文献梳理结果、基础理论界定模型建构的路径变量与逻辑框架,进而提出基于地方情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及模型过程步骤。文章建构模型表明,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始于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形成,随着整体认知意象的深化,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将产生地方认同感,再通过选择决策行为选择意向的旅游目的地从事旅游活动,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体验的功能满足产生依赖感,最终形成对旅游目的地的地方依恋感。研究成果对于旅游目的地选择具有交叉研究的创新价值,对于旅游目的地市场战略规划实践活动而言具有参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 地方情感 旅游目的地意象 地方依恋 模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卞显红 唐代剑 +2 位作者 金霞 余芳 徐知渊 《旅游论坛》 2012年第2期29-36,43,共9页
从农村居民社会亚文化特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来源、农村居民出游时间、旅游目的地价格、旅游者偏爱、旅游信息及旅游广告来源、旅游目的地信息等7方面对浙江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旅游企业应面对旅游交... 从农村居民社会亚文化特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来源、农村居民出游时间、旅游目的地价格、旅游者偏爱、旅游信息及旅游广告来源、旅游目的地信息等7方面对浙江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旅游企业应面对旅游交通变化的新形势分析高速铁路与高速城际轨道交通等高速旅游交通工具的兴起对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开发的重要作用,构建基于高铁背景下的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开发战略与设计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可以针对农村居民专门设计经济型旅游线路,使用经济型旅游交通工具、经济型旅游饭店等来降低农村居民旅游产品的价格等相关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旅游目的地选择 影响因素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人文地理学的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翟石艳 王铮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1期67-74,共8页
文章基于实验经济学和计算机实验人文地理学的方法思想,以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为案例。首先设定研究目标,进而提出了实验的前提假设。采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网络服务技术,构建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实验平台,展开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文章基于实验经济学和计算机实验人文地理学的方法思想,以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为案例。首先设定研究目标,进而提出了实验的前提假设。采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网络服务技术,构建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实验平台,展开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进行大尺度旅游目的地选择时,被试者表现出不断追求旅游效益最大化这一目标,且与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类型无关。(2)被试者经过一定实验学习后,总体上呈现出不断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的趋势。然而,有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决策失误。案例研究的成功进一步表明,实验人文地理学思想方法和研究手段对于典型人文地理学问题进行研究是可行的。文章为正在发展的实验人文地理学发展提供了案例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经济学 实验人文地理学 旅游目的地选择 实验设计 系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台胞大陆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岚 许志晖 丁登山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6-109,共4页
本文利用1995~2003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资料,采用亲景度分析法,分析了台胞对大陆60个旅游城市选择的空间偏好的变化,等结果为台胞大陆旅游市场预测及营销提供新的依据。
关键词 亲景度 台胞 大陆旅游 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价值标准变化及其应对——基于SEM的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九江 刘华 王立国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6-121,共6页
智能大数据时代下,游客借助搜索引擎满足自身旅游需求成为常态,分析SEM(搜索引擎营销)对潜在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价值标准的影响并提出应对举措,对旅游产品供应者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分析了SEM条件下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价值标准的变化,... 智能大数据时代下,游客借助搜索引擎满足自身旅游需求成为常态,分析SEM(搜索引擎营销)对潜在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价值标准的影响并提出应对举措,对旅游产品供应者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分析了SEM条件下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价值标准的变化,认为在大容量、高频变、途径单一的信息搜索中,形成了包括价格与旅游体验叠加、与旅游动机多维度相匹配和基于亲友旅游经历等多种价值标准,提出了旅游提升旅游产品的感知价值空间、精细打造旅游产品和充分利用社交平台突破旅游目的地形象固化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搜索引擎营销) 旅游目的地选择标准 感知价值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娟 江期文 黎秋庄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19-127,共9页
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研究对各地区入境旅游市场开发及营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经济学和地理学角度出发,运用游客集中度模型、市场亲景度模型、竞争态模型、GIS空间分类等方法对2010-2016年长江经济带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 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研究对各地区入境旅游市场开发及营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经济学和地理学角度出发,运用游客集中度模型、市场亲景度模型、竞争态模型、GIS空间分类等方法对2010-2016年长江经济带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13年至今,游客数量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亚洲、欧美和港澳台游客是该区域的主要客源市场,大洋洲游客市场份额较少,游客开始由东部向中西部省市扩散,呈现分散化的发展态势,并逐步向更均衡状态转变;(2)入境游客对长江经济带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偏好差异显著,对东部地区的选择偏好性处于降低的态势,对中西部地区的偏好性不断增强,各细分市场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特点也各不相同;(3)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市场竞争态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均衡性;(4)长江经济带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亲景度与市场竞争态之间关联显著,游客的选择偏好对市场竞争态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游客 旅游目的地选择 时空演变 GIS空间分析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丽敏 张嘉雯 +2 位作者 姆丽德·包尔江 张新雅 陈雯雯 《市场周刊》 2017年第3期36-38,共3页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案例,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研究结论,从保护和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完善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设施、提高当地政府对旅游市...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案例,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研究结论,从保护和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完善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设施、提高当地政府对旅游市场的规范性、加强旅游目的地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营销提供可靠依据及有益借鉴,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旅游目的地选择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特征及变化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旭 秦耀辰 +1 位作者 宁晓菊 张丽君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35-1644,共10页
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及变化对我国各地区入境旅游市场的开拓及政策制定有重要影响。利用游客集中度、市场集中度等方法分析了1996-2010年我国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及变动,采用亲景度理论分析了入境游客对各类... 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及变化对我国各地区入境旅游市场的开拓及政策制定有重要影响。利用游客集中度、市场集中度等方法分析了1996-2010年我国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及变动,采用亲景度理论分析了入境游客对各类城市和区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并阐明了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对各市场竞争态的影响。结果发现:主要入境游客类型对各类城市和区域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及变化差异较大,近程客源市场游客的目的地选择偏好程度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远程客源市场则不明显;日韩为代表等传统客源市场与东南亚、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客源市场游客对城市类型的选择性及变动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主要入境客源市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呈现高度的地理和市场集中性,但集中程度逐步下降;入境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与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竞争态状况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性,入境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偏好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态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变化及所引发的竞争态势变动提出相应的入境旅游市场开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游客 旅游目的地选择 亲景度 竞争态 中国
原文传递
农村居民旅游动机分析及其对旅游目的地类型选择的影响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被引量:20
14
作者 卞显红 王慧 施琳霞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9-106,共8页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农村居民旅游动机,然后通过构建对数回归方程研究旅游动机对"现代化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历史文化城市"、"旅游城镇"、"山区"和&...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农村居民旅游动机,然后通过构建对数回归方程研究旅游动机对"现代化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历史文化城市"、"旅游城镇"、"山区"和"乡村旅游地"等六大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三角洲农村居民外出旅游动机主要停留在观光游览层次。2长江三角洲农村居民对探亲访友旅游动机的赞同感知度较低,但探亲访友对于不同目的地选择具有一定影响。3长江三角洲农村居民外出旅游非常重视通过旅游能提升其在家人、亲戚、朋友中的地位与声望的功能。4旅游安全问题对提升农村居民出游力非常重要,同时农村居民非常注重旅游目的地住宿设施能营造家外之家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农村居民 旅游动机 旅游目的地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式—目的理论的民族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研究——以临夏回族旅游者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宝祥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6-141,共6页
作为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研究对于旅游目的地营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方式—目的理论,以临夏回族旅游者作为调查对象,探讨了民族旅游者旅游目的地选择的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回族旅游者首... 作为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研究对于旅游目的地营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方式—目的理论,以临夏回族旅游者作为调查对象,探讨了民族旅游者旅游目的地选择的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回族旅游者首先考虑的因素是旅游目的地文化因素,即清真食品和回族氛围等因素。其次是旅游目的地的景观因素。在最终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时,距离因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研究表明回族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最后提出了研究结论对于旅游业营销、市场定位和产品开发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式-目的理论 民族旅游 回族旅 游者 旅游目的地选择 回族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资源多样性与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洁如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8244-8249,共6页
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植物资源多样性作为一个重要的吸引因子逐渐受到旅游业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旨在分析植物资源多样性与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大量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很大... 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植物资源多样性作为一个重要的吸引因子逐渐受到旅游业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旨在分析植物资源多样性与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大量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当地的植物资源多样性。特有的植物、季节性的花卉盛开和独特的生态景观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此外,植物资源多样性不仅能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还能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韧性等。本研究的结果为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资源 生态旅游 旅游目的地选择 生物多样性 生态韧性
原文传递
基于前景理论的旅游目的地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世杰 周秀菊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年第2期63-64,共2页
对于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的研究,目前学者多运用需求理论来解释旅游者目的地的选择行为,通常的研究方式是建立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无差异曲线图。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前景理论能够较好地描述的决策行为。本文在前景理论框架下,研究了旅游目... 对于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的研究,目前学者多运用需求理论来解释旅游者目的地的选择行为,通常的研究方式是建立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无差异曲线图。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前景理论能够较好地描述的决策行为。本文在前景理论框架下,研究了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中参考点的设置,即将过去的游览体验作为选择的参考点。结果显示:前景理论符合对实际的目的地选择行为的描述,同时给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决策过程,而且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景理论 参考点 旅游目的地选择 价值函数
原文传递
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的收入群体差异——以北京、武汉、西安城镇居民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白倩文 吴晋峰 +3 位作者 罗维 吴宝清 石晓腾 张甜歌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0-160,共11页
以北京、武汉、西安城镇居民为例,探究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的收入群体差异。研究发现,不同收入群体的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①不同收入群体的景区到访率均随距离的增加呈e指数衰减,但衰减速率存在收入群体差异,收... 以北京、武汉、西安城镇居民为例,探究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的收入群体差异。研究发现,不同收入群体的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①不同收入群体的景区到访率均随距离的增加呈e指数衰减,但衰减速率存在收入群体差异,收入越高的群体,到访率距离衰减速率相对越小。②中国城镇居民的国内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具有“距离择近,景点择高,经济择富”的“三择”倾向,但不同收入群体的“三择”程度不同,收入越低的群体,“距离择近,经济择富”的倾向越明显。③不同收入群体到访率空间分异趋势一致,但高到访率空间大小不同,收入越高的群体,高到访率空间越大。④目的地亲景度存在收入群体差异,收入越高的群体,目的地亲景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选择 到访率 群体差异 家庭收入
原文传递
城市老年人旅游养老目的地选择偏好--基于北京市朝阳区中老年人市场调查 被引量:4
19
作者 潘禹 刘啸 马嫣阳 《科技和产业》 2016年第6期88-92,121,共6页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使得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实现城市有机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老年人去城市化的旅游养老目的地选择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北京市朝阳区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取基础数据,采用统计学方...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使得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实现城市有机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老年人去城市化的旅游养老目的地选择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北京市朝阳区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取基础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城市中老年人的旅游养老目的地选择偏好(城市VS.农村)及其对应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城市仍是中老年人最理想的旅游养老目的地选择,选择前者的比例为后者的2倍多;2月收入、寻求低生活成本、没有养老保险以及对医疗条件要求较低均是中老年人选择农村作为旅游养老目的地的关键因素,有旅游养老计划的老年人倾向于选择农村。最后还讨论了农村旅游养老目的地未来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养老目的地选择偏好 城市老年人 北京市朝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大力发展会展旅游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锦慧 李幼龙 《经济师》 2006年第8期156-156,198,共2页
文章用旅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行为理论分析得出距离远、时间长及花费多是制约新疆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提出绕过上述发展壁垒,加速发展新疆旅游业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会展旅游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行为选择理论 可接近性 会展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