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算法应用于旅游情感研究的风险及其治理
1
作者 高进 刘聪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9,共11页
作为数字时代的新质生产力,算法已然成为助推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聚焦风险视角,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尝试探讨算法应用对旅游情感研究的赋能机制,厘清算法应用于旅游情感研究的风险问题,揭示滋生风险的现实肇因,总结归纳风险治理的可行... 作为数字时代的新质生产力,算法已然成为助推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聚焦风险视角,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尝试探讨算法应用对旅游情感研究的赋能机制,厘清算法应用于旅游情感研究的风险问题,揭示滋生风险的现实肇因,总结归纳风险治理的可行举措。研究发现,算法应用对旅游情感研究的赋能机制可细分为算法对消费者和生产者供需双方的赋能。算法应用对旅游情感研究的风险表现为隐私泄露、算法偏见、伦理失范、技术失控等问题,其风险成因主要有算法技术局限、数据质量不佳、企业应用失当、监管制度滞后等。为此,需要通过强化隐私保护、消除算法偏见、坚守伦理底线、加强技术管控等综合施策,打通算法应用过程中旅游情感风险治理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技术 旅游情感 算法偏见 旅游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情感体验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邹本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21-27,共7页
旅游情感体验不同于旅游情感,它是旅游者对情感的认识与反应过程。从人我体验的角度看,旅游情感体验的内容包括对他人情感的体验和对自我情感的体验两大类。前者是对来自他乡和故国情感的认识与反应,后者是对由此引起的自我情感的回味... 旅游情感体验不同于旅游情感,它是旅游者对情感的认识与反应过程。从人我体验的角度看,旅游情感体验的内容包括对他人情感的体验和对自我情感的体验两大类。前者是对来自他乡和故国情感的认识与反应,后者是对由此引起的自我情感的回味与反思。研究旅游情感体验的内容,有助于全面把握旅游者的情感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情感 旅游情感体验 他人情感 自我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情结对旅游情感动机的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玲 舒伯阳 王朝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73-79,共7页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乡土情结和旅游情感动机进行维度划分,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依据322份问卷数据,借助AMOS软件展开实证分析得到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物质情结与人际情结对旅游情感动机的影响最为显著,文化情结与家园情结的影响稍弱。...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乡土情结和旅游情感动机进行维度划分,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依据322份问卷数据,借助AMOS软件展开实证分析得到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物质情结与人际情结对旅游情感动机的影响最为显著,文化情结与家园情结的影响稍弱。在乡土情结影响下,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仍然将景观和自然环境放在首位;其次,他们的出游动机也很容易受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和地域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情结 旅游情感动机 驱动机制 推-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路径的旅游情感体验过程研究——以香港海洋公园为例 被引量:64
4
作者 黄潇婷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5,共7页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产业实践问题逐渐发生质变,核心矛盾已经从单纯的"旅游吸引力"转换为更加复杂的"旅游体验质量"问题。成熟旅游区和旅游目的地不仅关注游客规模、旅游收入,而且关系自身提供的旅游...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产业实践问题逐渐发生质变,核心矛盾已经从单纯的"旅游吸引力"转换为更加复杂的"旅游体验质量"问题。成熟旅游区和旅游目的地不仅关注游客规模、旅游收入,而且关系自身提供的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的质量管理;与此同时,还关注旅游者体验的满意度评价和旅游者情感体验的全过程。文章将时间地理学中的时空路径概念和旅游体验中的两极情感模型相结合,提出了"旅游情感路径"(TEP)的概念,试图打开旅游体验情感的黑箱。通过"旅游情感路径"概念模型的提出,尝试构建一种定量化、过程化和可视化研究旅游体验情感的新方法。以世界著名主题公园香港海洋公园为案例地,以时间地理学的时空路径为研究工具,采用手持GPS设备获取旅游者时空行为轨迹信息,辅助以日志调查方法获取旅游者消费信息、情感量化信息等,将旅游情感体验过程进行量化研究,基于时空路径分析旅游者的情感体验结果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者情感体验各节点的愉悦度与总体愉悦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基于旅游情感路径的实证数据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对"第一印象区"的新理解,指出第一印象区的空间范围取决于具体案例地旅游者第一印象建立所需要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旅游者游程覆盖的区域都属于第一印象区。研究结果能够为旅游景区产品调整、改进和精细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并在优化旅游者时空行为和提升旅游者体验质量等方面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路径 旅游者时空行为 情感体验 旅游情感路径 香港海洋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池州市旅游情感与综合形象感知分析
5
作者 王巍 郑文慧 唐焰飞 《池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9-71,共3页
互联网经济发展时代,在线旅游网站中的用户评论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游客对旅游景点的体验和感受。针对游客对池州市旅游情感及综合形象感知情况,基于在线评论数据,采用爬虫技术从携程网、去哪儿网、美团网等知名旅游网站的用户点评中获取... 互联网经济发展时代,在线旅游网站中的用户评论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游客对旅游景点的体验和感受。针对游客对池州市旅游情感及综合形象感知情况,基于在线评论数据,采用爬虫技术从携程网、去哪儿网、美团网等知名旅游网站的用户点评中获取关于各旅游目的地的评论文本并进行预处理,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游客的旅游情感体验进行分析,发现池州市旅游资源丰富,各景区自然景观秀丽,文化底蕴较深厚的综合形象。积极情绪在游客对于池州市的旅游情感评价中占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本 旅游情感 形象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背景认知对殖民遗产旅游情感体验的影响——以广州沙面岛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昭 张朝枝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7-716,共10页
中国数量众多的租界本质是殖民统治时期的空间遗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历史背景已经被遗忘。以广州沙面为例,利用情感量表问卷对具备不同历史知识的340个样本进行认知与情感体验评价,探索历史背景认知对旅游者情感体验的作用与情感... 中国数量众多的租界本质是殖民统治时期的空间遗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历史背景已经被遗忘。以广州沙面为例,利用情感量表问卷对具备不同历史知识的340个样本进行认知与情感体验评价,探索历史背景认知对旅游者情感体验的作用与情感体验差异的产生原因。研究发现:1)愉悦、目标一致性与新奇/确定决定积极情感,自我投入决定消极情感;2)接受沙面历史背景介绍的旅游者情感体验更消极,认知评价具有显著差异。殖民历史背景认知通过降低旅游者的愉悦、目标一致性,减弱积极情感欢乐、喜爱,提升自我投入从而增强消极情感气愤、悲伤、畏惧;3)殖民历史认知是否导致情感体验趋于消极由个体的评价所决定。历史背景知识为旅游者带来深入旅游体验的同时不会影响旅游追求愉悦的本质,这为殖民遗产旅游的展示与管理带来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遗产 旅游情感体验 历史背景认知 认知评价 中国旅游 沙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热中的吸引物建构、本真性营造与情感开发——基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考察
7
作者 王树生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5年第1期50-62,共13页
反思当代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层结构性问题,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旅游热现象为个案,在旅游资源禀赋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特色旅游吸引物建构、“原真实”旅游本真性营造及“好客”民俗情感价值开发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能够为当代中国区... 反思当代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层结构性问题,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旅游热现象为个案,在旅游资源禀赋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特色旅游吸引物建构、“原真实”旅游本真性营造及“好客”民俗情感价值开发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能够为当代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实践借鉴。与此同时,为发挥旅游吸引物、旅游本真性、旅游情感价值的耦合效应,持续推进区域旅游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在基础设施、管理体制、信息平台、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强补充性政策制度建设与对策建议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 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吸引物 旅游本真性 旅游情感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沉浸式场景下旅游者情感词典建构
8
作者 伍蕾 胡佳 伍蓓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9,共16页
情感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是旅游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议题。数字沉浸式场景推进了文化和旅游深层内涵(沉浸体验/消费升级)与内容禀赋(数字文明/文化传续)的价值融凝,情感体验成为其发展中的题中之义。尽管已有研究揭示了旅游者情... 情感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是旅游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议题。数字沉浸式场景推进了文化和旅游深层内涵(沉浸体验/消费升级)与内容禀赋(数字文明/文化传续)的价值融凝,情感体验成为其发展中的题中之义。尽管已有研究揭示了旅游者情感体验的内涵、特征、效应、应用等,但均集中在旅游者情感体验的关联领域而非本体领域。基于此,该研究通过结合训练语料库和深度网络学习两种方法,建立情感数据库,标注情绪,通过Word2vec、TF-IDF、SO-PMI模型提取反映情感态度倾向的特征词,映射旅游者情感状态;利用情感本体库分类树方法筛选和归纳形成情感词典;再依据情感词典内部特征,建构数字沉浸式场景下旅游者情感体验交互矩阵。研究发现:1)所构词典较好地反映了数字沉浸式场景特色词汇,具有较高情感识别度,能有效提高情感分析任务的性能;2)能够明晰数字沉浸式场景下旅游者情感体验特征,一方面,积极和消极情感体验因素结合形成“乐”“好”“怒”“哀”“恶”“惧”“惊”7类情感簇群,另一方面,从旅游者情感体验的发生缘由、表现形式和作用结果衍生出场景架构、情感倾向、价值取向3个层面场景情感体验特征,并呈现出“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的情感认知表现;3)“三横四纵”数字沉浸式场景下旅游者情感体验交互矩阵,探索和揭示了场景与旅游者之间的情感联动和运行机制。研究结果不仅为提升数字沉浸式场景下旅游者情感体验质量指明了发展方向,而且为数字沉浸式场景的设计与呈现、人文精神传播与创意营销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沉浸式场景 旅游情感体验 情感词典 情感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中的情感研究进展与趋势探讨
9
作者 李创新 叶丽清 +1 位作者 吴芳 李蓉 《旅游论坛》 2024年第4期80-93,共14页
近年来,旅游中蕴藏的情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与思考,同时也涌现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文章通过检索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旅游情感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了国内外旅游情感研究的知识图谱。研究发... 近年来,旅游中蕴藏的情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与思考,同时也涌现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文章通过检索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旅游情感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了国内外旅游情感研究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在基本特征方面,国内外对旅游情感的研究成果随着年份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在研究力量方面,国内研究学者以李君轶和刘逸等为代表,国外研究学者以Han Heesup和Noel Scott等为代表,作者及发文机构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深;在研究热点方面,国内外的旅游情感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情感的理论和概念性探索、旅游情感体验的影响和旅游者情感体验规律3个部分,国外对旅游情感的研究主题和内容相较国内更为多元分散化;在研究前沿方面,情感体验、旅游动机及旅游目的地等与旅游情感研究存在密切的联系,将成为主要的研究热点,同时国内和国外对于旅游情感的研究将更深度化地发展。基于对当前旅游情感研究成果的梳理,未来的发展要不断拓展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及构建研究网络,以求能够更深入挖掘情感的作用价值并引导旅游业的持续健康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情感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的国内旅游者情感体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敏 潘澜 陈业玮 《旅游论坛》 2016年第4期27-32,共6页
目前旅游体验研究缺乏对旅游者情感体验的聚焦,现有研究也多基于旅游者的事后回忆,而情感反应应该在旅游过程中测量才更为精准。基于社会心理学的日常经验研究方法(EEM),通过微信实时的对旅游者和非旅游者的情感体验进行连续追踪调查。... 目前旅游体验研究缺乏对旅游者情感体验的聚焦,现有研究也多基于旅游者的事后回忆,而情感反应应该在旅游过程中测量才更为精准。基于社会心理学的日常经验研究方法(EEM),通过微信实时的对旅游者和非旅游者的情感体验进行连续追踪调查。对在假日中的国内旅游者情感进行了总体描述,并和非旅游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说明为旅游者创造一个愉快的假期结尾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旅游情感体验 日常经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的旅游者情感体验构建理路——以杭州西湖为例 被引量:28
11
作者 屈小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78,共5页
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贯穿于旅途情感体验的全过程,借用扎根理论法提取出"特定情境下旅游者情感体验的生成"这一核心范畴,基于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对西湖旅游者情感体验的生成进行研究。网络文本情感倾向结... 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贯穿于旅途情感体验的全过程,借用扎根理论法提取出"特定情境下旅游者情感体验的生成"这一核心范畴,基于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对西湖旅游者情感体验的生成进行研究。网络文本情感倾向结果显示,旅游者对西湖的积极情感远高于负面情感,旅游者认知、感官等多种体验皆对情感体验起到催化作用。旅游者的情感体验是在特定时间、空间、人、事、物五大要素旅游情境中不断建构的过程,旅游者的情感体验由游前期待情感、游中融入情感、游后感悟情感共同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情感体验 扎根理论 内容分析法 杭州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C评论和TSE模型分析的海南旅游游客情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旋 黄学彬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9期184-190,共7页
以知名旅游网站游客2019—2022年对海南旅游文本评论为研究对象,将海南按照地理位置以及代表城市,划分为以琼海为代表城市的东部区域、以三亚为代表城市的南部区域、以儋州为代表城市的西部区域以及以海口为代表城市的北部区域4个区域,... 以知名旅游网站游客2019—2022年对海南旅游文本评论为研究对象,将海南按照地理位置以及代表城市,划分为以琼海为代表城市的东部区域、以三亚为代表城市的南部区域、以儋州为代表城市的西部区域以及以海口为代表城市的北部区域4个区域,运用TSE(旅游情感评估)模型对样本进行分析,获得海南旅游游客的情感表现。运用Gephi对评论的高频词进行提取及游客情感画像。研究发现:游客对海南旅游的评论文本中正面评论占比高,均带有较强的积极情绪;游客均表现出对人文类旅游资源的兴趣,比自然资源更能激发游客的正面情绪;与4个区域中的高频词“文化”相关联的节点之间有很大差异,彼此互不相同。最后结合研究结果,对海南旅游营销提出3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C(用户生成内容) 海南 旅游情感 TSE(旅游情感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者情感研究进展:历程、主题、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34
13
作者 陈钢华 李萌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9-116,共18页
文章通过对截至2018年发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的42篇中文文献和72篇英文文献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系统地回顾并梳理了国内外学界旅游者情感研究的历程、主题、理论运用和方法。研究发现:(1)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所分别代表的国内外旅... 文章通过对截至2018年发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的42篇中文文献和72篇英文文献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系统地回顾并梳理了国内外学界旅游者情感研究的历程、主题、理论运用和方法。研究发现:(1)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所分别代表的国内外旅游学界的旅游者情感研究均经历了缓慢起步和快速发展两个阶段(以2014年为转折点)。国内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在2014年后迅速发展。(2)在研究主题方面,旅游者情感的影响和旅游者情感体验均为国内外旅游学界热门的研究主题;相较于英文文献,中文文献缺乏对旅游者情感的影响因素(前因变量)的系统探索,且在旅游者情感体验的研究中缺乏对情感体验差异和复杂情感体验的关注。(3)在理论运用方面,中文文献所运用的理论略为单一,缺少对相关学科前沿理论视角的关注和应用,而英文文献所用理论相对更为多元,更擅长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探究诱发情感产生的内部因素并对特殊旅游情境下的情感体验进行研究。(4)在研究方法方面,中英文文献均主要为实证研究,且定量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在定量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来收集数据,观察法和访谈法则均为定性研究的主要数据收集手段。相比于中文文献,英文文献的研究方法更加多元,且近年来有国外学者在数据收集上创新性地运用生理传感器等来测量旅游者生理情感;中文文献则更多地将网络文本作为数据来源,但缺乏对图像数据的挖掘和利用。文章的研究发现能为旅游者情感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主题选择、理论运用及方法运用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情感 研究主题 理论 研究方法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藏旅游者情感体验构建路径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智倩 赵亮 《中国冶金教育》 2021年第2期118-124,共7页
通过搜集入藏旅游者的网络游记,将入藏旅游者对西藏的认知贯穿于旅游情感体验的全过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基于开放性编码、轴向式编码、选择性编码分析入藏旅游者的情感变化,提炼出23个初始范畴,7个主范畴和1个核心范畴,并在此基础... 通过搜集入藏旅游者的网络游记,将入藏旅游者对西藏的认知贯穿于旅游情感体验的全过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基于开放性编码、轴向式编码、选择性编码分析入藏旅游者的情感变化,提炼出23个初始范畴,7个主范畴和1个核心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旅游者情感体验构建模型。结果表明,旅游者在旅游中随时间的催化,情感变化受到了目的地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景点服务、旅游地文化习俗、旅游社会关系的影响,这些情感变化影响主要受旅游者个体因素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旅游体验 旅游情感体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开发中的情景营造与情感体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艳桃 郭贞梅 张巧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2期154-159,共6页
运用旅游心理学、情感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的情感化设计、环境心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规划与开发等相关理论,探析旅游活动中人类情感的内涵与特征,寻找旅游开发中需要激发的情感。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者情感具有效能性、时效性、感染性... 运用旅游心理学、情感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的情感化设计、环境心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规划与开发等相关理论,探析旅游活动中人类情感的内涵与特征,寻找旅游开发中需要激发的情感。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者情感具有效能性、时效性、感染性、移情性四大特征,目前单项旅游开发在情感方面存在走马观花式观光旅游、车水马龙式度假旅游等问题。在情感营造中注重情感与环境的关系,从自然、人工、人际3方面进行情景营造。提出匹配情感动机,增设旅游情感体验项目,提升情感旅程等强化旅游情感体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情感 情景营造 情感体验 情感需求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街景照片的城市旅游情感空间探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卢欢 杨淼甜 +1 位作者 张妍妍 李君轶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4-172,共9页
图片城市主义范式下,街景照片成为游客感知城市环境的一种新型大数据。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基于照片大数据的旅游情感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从情感地理学视角出发,引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深度学习方法,实证测度了西安市典型旅游街... 图片城市主义范式下,街景照片成为游客感知城市环境的一种新型大数据。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基于照片大数据的旅游情感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从情感地理学视角出发,引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深度学习方法,实证测度了西安市典型旅游街区的情感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基于街景照片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探测城市旅游情感空间特征;西安市典型旅游街区旅游积极和消极情感在空间上呈现不同类型的集聚格局;西安市典型旅游街区内部呈现多种旅游情感复杂交错的特征;问卷数据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深度学习模型预测结果的合理性。研究结果为游客与城市环境互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视角,也为城市旅游环境的改造和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景照片 深度学习 旅游情感 空间探测
原文传递
皖北乡村旅游的情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江进德 张玉可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64-69,共6页
乡村旅游情感是旅游领域的研究热点,对理解乡村旅游吸引力机制,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皖北国家级重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数据爬取和语义网络分析,挖掘皖北乡村旅游的情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得出皖北乡村旅游以积极的旅游情... 乡村旅游情感是旅游领域的研究热点,对理解乡村旅游吸引力机制,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皖北国家级重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数据爬取和语义网络分析,挖掘皖北乡村旅游的情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得出皖北乡村旅游以积极的旅游情感为主;优美的自然环境、特色的旅游项目等成为积极旅游情感的重要诱因;旅游开发同质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成为消极旅游情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旅游情感 内容分析法 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服务场景旅游者情感体验探究——以长沙超级文和友为例
18
作者 伍蕾 胡佳 +2 位作者 滕扬扬 王澜 王咏梅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0-88,共9页
文章依据沉浸式场景与旅游者情感交互的三阶段特征,借鉴PANAS量尺法构建情感量表,采用情感轮理论模型探索旅游者情感体验需求、效果及提升策略三方面。研究表明:文和友沉浸式服务场景中服务实体环境、文化刺激和服务产品是刺激旅游者形... 文章依据沉浸式场景与旅游者情感交互的三阶段特征,借鉴PANAS量尺法构建情感量表,采用情感轮理论模型探索旅游者情感体验需求、效果及提升策略三方面。研究表明:文和友沉浸式服务场景中服务实体环境、文化刺激和服务产品是刺激旅游者形成积极情感体验效果的主要因素,而服务产品、企业高声誉及消费者贡献是导致旅游者产生消极情感体验效果的诱因;旅游者情感体验呈动态的倒U型变化趋势,且文中所构建沉浸式场景与情感交互环形机制模型为服务企业优化旅游者情感体验质量提供一定的引导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服务场景 旅游情感体验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企业情感文化对知识性员工的影响
19
作者 朱晓蕾 《职业技术》 2011年第8期113-113,共1页
知识型经济需要知识型员工,在留住与建立知识型员工对旅游企业的信心时,企业情感文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讨论旅游企业情感文化对知识型员工的具体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对旅游企业管理者有一定的启示性。
关键词 旅游企业情感文化 知识性员工 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的丝绸之路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程圩 隋丽娜 程默 《西部论坛》 2014年第5期101-108,共8页
采用文本挖掘法分析蚂蜂窝中关于丝绸之路(中国段)的440篇游记,研究表明:游客所选择的游线集中于西安至敦煌段,尤为关注敦煌,游踪集中于甘肃和青海境内,而洛阳至西安及敦煌至新疆段受关注程度略低;游客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认知形象较为综... 采用文本挖掘法分析蚂蜂窝中关于丝绸之路(中国段)的440篇游记,研究表明:游客所选择的游线集中于西安至敦煌段,尤为关注敦煌,游踪集中于甘肃和青海境内,而洛阳至西安及敦煌至新疆段受关注程度略低;游客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认知形象较为综合,既有洞窟壁画、遗址遗迹等人文景观,又涵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景观,情感倾向积极且一致;当地生活体验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司机具有重要的导游作用。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各区旅游业发展条件和态势不均,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形象建设策略;丝绸之路主题形象塑造要遵循"和而不同"的理念;各地政府应加强公共文化空间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并加强对旅游汽车司机的引导、监管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本 旅游形象 旅游认知形象 旅游情感形象 情感倾向 内容挖掘 丝绸之路(中国段) 敦煌 旅游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