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史与区域旅游史相关问题的思考——以乐山旅游史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向玉成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相对于旅游学和旅游业的发展而言,目前中国旅游史研究已然滞后。主要表现在:理论框架尚未完整确立,研究内容尚在探索,关键概念尚无定论,旅游史研究尚未形成规模,区域旅游史研究还刚刚起步。论列了一些学者对旅游史研究的看法,阐明了作... 相对于旅游学和旅游业的发展而言,目前中国旅游史研究已然滞后。主要表现在:理论框架尚未完整确立,研究内容尚在探索,关键概念尚无定论,旅游史研究尚未形成规模,区域旅游史研究还刚刚起步。论列了一些学者对旅游史研究的看法,阐明了作者的一些想法,对其正在从事的区域旅游史个案研究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旅游史 区域旅游史 乐山旅游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年来中国近代旅游史研究述评 被引量:4
2
作者 郑焱 杨庆武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74-77,共4页
中国近代旅游史在我国旅游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中国旅游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为我国现代旅游业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 中国近代旅游史在我国旅游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中国旅游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为我国现代旅游业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30年间中国近代旅游史的研究成果按其研究内容分为近代旅行社研究、近代特定人物及群体研究、近代旅游思想研究等十六个类别,对典型文章进行相应的概括和评述,对当前近代旅游史研究的现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方面进行考察和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期能对中国近代旅游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史 近代旅游史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史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焱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2000年第4期60-66,共7页
在中国数千年的旅游发展史中 ,秦汉、魏晋、唐以及晚清是几个特别重要的时期。秦汉以帝王巡游与使节远游为代表 ;魏晋南北朝以旅游意识充分觉醒为代表 ;隋唐更是以旅游交通的发达 ,旅游馆舍的众多 ,旅游诗文的灿烂 ,旅游景观的遍及天下... 在中国数千年的旅游发展史中 ,秦汉、魏晋、唐以及晚清是几个特别重要的时期。秦汉以帝王巡游与使节远游为代表 ;魏晋南北朝以旅游意识充分觉醒为代表 ;隋唐更是以旅游交通的发达 ,旅游馆舍的众多 ,旅游诗文的灿烂 ,旅游景观的遍及天下构成了这一时期旅游的壮阔全景 ;到近代 ,中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国古代旅游活动的发展相同步 ,产生了“比德说”、“畅神说”等丰富的旅游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旅游 中国 旅游史 文化交流 旅游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史的研究成就及其学术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许春晓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74,共6页
旅游史学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史学家和旅游学家及相关学者的通力合作,形成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我国史学家在旅游通史、旅游断代史、旅游地方史、特定人物旅游活动史、旅游思想史、旅游经济史及其旅游史学科建设7个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 旅游史学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史学家和旅游学家及相关学者的通力合作,形成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我国史学家在旅游通史、旅游断代史、旅游地方史、特定人物旅游活动史、旅游思想史、旅游经济史及其旅游史学科建设7个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这些成果对旅游科学的理论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史学研究领域的开拓意义也很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史 旅游 旅游断代 旅游地方 旅游思想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楠楠 《天中学刊》 2010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关于中国旅游史的研究,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切入,在旅游通史、分支旅游史、区域旅游史等领域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但由于旅游史学科发展时间较短、理论单一、方法论欠缺等原因,直接影响了该学科研究的广度及深度。就已有的研究来看,大多... 关于中国旅游史的研究,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切入,在旅游通史、分支旅游史、区域旅游史等领域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但由于旅游史学科发展时间较短、理论单一、方法论欠缺等原因,直接影响了该学科研究的广度及深度。就已有的研究来看,大多侧重于对古代和近代旅游史的研究,而对现代旅游史的研究比较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旅游史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填补旅游史空缺的专著——评《世界旅游发展史》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必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世界旅游 发展 旅游史 专著 空缺 中国旅游 创新价值 出版社 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旅游史研究的拓荒之作——评《桂林旅游史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钱宗范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9年第3期94-96,共3页
998年12月漓江出版社出版了由黄家城同志主编、陈雄章同志等多人参与编写的长达四十万言的《桂林旅游史略》。以旅游为题论述上下几千年历史的产生、发展、演变规律,并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当前发展桂林旅游提供有益借鉴的著作,在... 998年12月漓江出版社出版了由黄家城同志主编、陈雄章同志等多人参与编写的长达四十万言的《桂林旅游史略》。以旅游为题论述上下几千年历史的产生、发展、演变规律,并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当前发展桂林旅游提供有益借鉴的著作,在桂林历史研究中还没有过,在全国的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旅游 旅游史 拓荒之作 《徐霞客游记》 略》 郭沫若 独秀峰 桂林旅游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精神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旅游史教学中的情意教学
8
作者 彭顺生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14-117,共4页
情意教学作为一种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原理进行教学的新型方法,在当今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分析了旅游史教学运用情意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探讨了制定旅游史情意教学目标的方法,提出了在旅游史教学中运用情意教学的具体构... 情意教学作为一种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原理进行教学的新型方法,在当今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分析了旅游史教学运用情意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探讨了制定旅游史情意教学目标的方法,提出了在旅游史教学中运用情意教学的具体构想,总结了实施情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史 情意教学 情境创设 激情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史研究述评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欣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2-102,共11页
文章以旅游史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为基础,系统爬梳了国内旅游史研究的现状,展示了中国旅游史这一学科的发展动态与前沿进展。认为中国旅游业发展三十年来,旅游史的研究论著和论文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研究对象的宽度、研究内容... 文章以旅游史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为基础,系统爬梳了国内旅游史研究的现状,展示了中国旅游史这一学科的发展动态与前沿进展。认为中国旅游业发展三十年来,旅游史的研究论著和论文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研究对象的宽度、研究内容的深度和理论体系的建构诸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足,有待旅游学与史学领域的学者继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旅游史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史研究之我见 被引量:12
10
作者 方百寿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0-73,共4页
本文通过对已出版的若干旅游史著作在概念界定、旅游类型、旅游产业、旅游产物四方面的特点归纳和分析,提出从方法论建设、内容更新以及多学科合作三点建议。
关键词 旅游史 方法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史》教学中“旅游”概念辨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嵩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5期113-115,共3页
"旅游"概念的准确界定,是中国旅游史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之一。"艾斯特定义"的旅游概念并不适合古代中国的"旅游",中国古代旅游的特点是精神上的"暂时"和行为上的"非暂时",并且具有... "旅游"概念的准确界定,是中国旅游史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之一。"艾斯特定义"的旅游概念并不适合古代中国的"旅游",中国古代旅游的特点是精神上的"暂时"和行为上的"非暂时",并且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和"超越性"。《中国旅游史》教学要从整体上把握"大历史"的观念和从细节上明晰具体的历史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史 时期 旅游 艾斯特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史话二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小庭 《旅游学刊》 1988年第3期61-63,共3页
一 山借人名 ——浅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唐人刘禹锡《陋室铭》有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作者意在说明,虽为陋室,但因有德者居之,便可触目皆成佳趣。如果我们从研究旅游资源的角度看问题,不是也可以说明“山借... 一 山借人名 ——浅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唐人刘禹锡《陋室铭》有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作者意在说明,虽为陋室,但因有德者居之,便可触目皆成佳趣。如果我们从研究旅游资源的角度看问题,不是也可以说明“山借人名”这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 旅游资源 旅游史 刘禹锡 旅游景点 褐石 旅游学刊 欧阳修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七十年来武当山旅游史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严忠良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6-79,共4页
旅游史是武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武当山旅游史在资料整理与专题性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新时代应全面深入推进武当山旅游史研究,系统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夯实研究基础;打破学科之间壁垒,发挥各学科所长... 旅游史是武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武当山旅游史在资料整理与专题性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新时代应全面深入推进武当山旅游史研究,系统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夯实研究基础;打破学科之间壁垒,发挥各学科所长,坚持实证史学与多学科交叉;注重横向与纵向比较研究,做到上下联动,内外牵引,不断拓展学术视野与研究领域,推动武当山旅游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山 旅游史 多学科交叉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史话又二题
14
作者 何小庭 《旅游学刊》 1988年第4期56-59,共4页
一 “游之适” 明代文学家王思任在《游唤》一书的《纪游》中说,“游道如海”。他把游道分为“宦游不韵”,“稚游不解”,“限游不逍”等二十三类。他感慨地说“游何容易”,“而亦何容易告语人”。看来这是他对自己旅游活动所作的总结,... 一 “游之适” 明代文学家王思任在《游唤》一书的《纪游》中说,“游道如海”。他把游道分为“宦游不韵”,“稚游不解”,“限游不逍”等二十三类。他感慨地说“游何容易”,“而亦何容易告语人”。看来这是他对自己旅游活动所作的总结,虽然明确分作二十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活动 旅游史 王思任 文学家 陈第 台湾 沈有容 旅游学刊 游记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旅游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15
作者 彭顺生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22-128,共7页
世界旅游史研究属于世界史与旅游史交叉学科研究的范畴。通过回顾和探讨国外和国内世界旅游史研究的演进历程,对国内外世界旅游史研究状况作了简要评析,同时依据当今世界旅游业的新变化,结合国内外世界旅游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演... 世界旅游史研究属于世界史与旅游史交叉学科研究的范畴。通过回顾和探讨国外和国内世界旅游史研究的演进历程,对国内外世界旅游史研究状况作了简要评析,同时依据当今世界旅游业的新变化,结合国内外世界旅游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演进规律,对世界旅游史的研究趋势作了前瞻性展望,认为未来世界旅游史研究将朝着“深化世界旅游史理论研究”“拓展世界旅游史研究”“中外旅游史比较研究”和“旅游热点研究”四个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旅游史 旅游 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知识的实景化传播——从《拓宽历史学术成果定义的指引》展望一种公众旅游史
16
作者 刘雨石 《世界历史评论》 CSSCI 2023年第2期38-46,M0004,M0005,共11页
2023年1月,美国历史协会通过了《拓宽历史学术成果定义的指引》,力图让历史学术成果更好地促进历史知识的增长与传播,反映出历史学自觉寻求改变的时代需求。“公众旅游史”的诸多要素,反映了其从历史知识的实景化传播方面对该指引理念... 2023年1月,美国历史协会通过了《拓宽历史学术成果定义的指引》,力图让历史学术成果更好地促进历史知识的增长与传播,反映出历史学自觉寻求改变的时代需求。“公众旅游史”的诸多要素,反映了其从历史知识的实景化传播方面对该指引理念的回应与实践。作为公共史学的框架下的具体分支,公众旅游史强调历史研究与实践的结合,具体体现为通过“认知”和“差异化”两个维度,与旅游及其相关行业实现互补性合作,并通过历史教育和行旅历史书写两种途径,扩大实景化传播的公众性,最终在具体研究领域推动指引所呈现的学术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宽历学术成果定义的指引》 知识传播 实景化 公众 公众旅游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CNKI近40年文献计量分析
17
作者 刘玉芳 马强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7,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叩古问今、融汇创新。文章分析近40年来现代旅游研究关于中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情况,尝试构建历史旅游地理的概念框架和研究重点。分析发现我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总体呈螺旋式上升态势,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叩古问今、融汇创新。文章分析近40年来现代旅游研究关于中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情况,尝试构建历史旅游地理的概念框架和研究重点。分析发现我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总体呈螺旋式上升态势,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研究内容主要关注历史时期的旅游资源观及其利用、旅游者及其行为、旅游服务与设施、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四大方面。基于学科和现实发展需求提出研究展望,包括历史时期的旅游地理发展的文化脉络和要素、旅游地理发展的基本格局和重要区域与文化廊道格局、历史当代联姻下的旅游地理要素-结构-功能的当代价值表现、旅游地理要素活化利用的典型模式和运营机制及借鉴。从基础研究和核心研究两个方面构建历史旅游地理交叉融合研究建议框架,一起对未来旅游业发展起到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史 旅游文化 游记 旅游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旅游:一个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8
作者 章杰宽 张萍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2-130,共9页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史研究相关文献的梳理,系统地总结了旅游史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研究发现,国内外的旅游史研究大体包括旅游史学理论研究、区域旅游史研究、专题旅游史研究和历史时期旅游业研究等几个方面...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史研究相关文献的梳理,系统地总结了旅游史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研究发现,国内外的旅游史研究大体包括旅游史学理论研究、区域旅游史研究、专题旅游史研究和历史时期旅游业研究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而在研究方法上,除了传统的旅游学、历史学研究方法外,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交叉学科研究总体比例较小。在未来的研究中,文章认为,首先,应该强化历史学作为旅游史研究的基础学科属性,吸引更多的历史学家进入旅游史的研究中。其次,应该将"旅游"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加强旅游史理论方面的研究。最后,应继续加强交叉学科研究,丰富旅游史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此外,在旅游史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旅游地理这样的子学科也雏形渐现,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旅游史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西方经济史看旅游起源若干问题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愉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前有关旅游起源不同认识的症结在于如何看待原始人类的出行。本文不同意以原始人类迁徙具有被迫性和求生性来否定其为旅行或旅游,认为西方古代经济史提供的基本事实表明,近代以前与谋生相关的旅行、特别是商业旅行大都曾程度不等地... 目前有关旅游起源不同认识的症结在于如何看待原始人类的出行。本文不同意以原始人类迁徙具有被迫性和求生性来否定其为旅行或旅游,认为西方古代经济史提供的基本事实表明,近代以前与谋生相关的旅行、特别是商业旅行大都曾程度不等地带有被迫和求生的色彩,因而从逻辑和历史的角度,被迫性和求生性都不宜作为区分原始迁徙和古代旅行的标尺。本文提出,原始人类迁徙与后世旅行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不具备旅行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起源 旅游史 古代旅行 旅游 旅行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中国旅游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20
作者 邱扶东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7年第6期71-73,共3页
中国旅游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人们了解中国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当大的指导作用。但是,在旅游的内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中国旅游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旨在反思上述问题,提... 中国旅游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人们了解中国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当大的指导作用。但是,在旅游的内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中国旅游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旨在反思上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旅游史 研究 反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