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的方镇体制与周边诸种族的国家形成
1
作者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唐宋交替时期政治支配特征是全国化的方镇(节度使)军事支配体制。这种军事支配体制亦被位于中国周边的东亚诸种族所接受。方镇体制既是周边诸种族为了表示从属于中国而有的支配体制,又为周边诸种族从中国独立并建立国家起到支撑作用。... 唐宋交替时期政治支配特征是全国化的方镇(节度使)军事支配体制。这种军事支配体制亦被位于中国周边的东亚诸种族所接受。方镇体制既是周边诸种族为了表示从属于中国而有的支配体制,又为周边诸种族从中国独立并建立国家起到支撑作用。具体过程分为以下三个类型进行讨论:(1)种族在独立国家的形成及其领域扩大的过程中,领有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并吸收该地域的方镇体制(辽、金);(2)国家形成过程中或国家形成之后,将方镇体制导入到自己支配的地域内部(南诏、高丽);(3)由方镇体制发展为独立国家的形成(西夏、大越=安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度使 方镇体制 化外方镇 蕃汉交界 周边种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定战略与南唐方镇体制的崩解 被引量:1
2
作者 何灿浩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41,共9页
南唐方镇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引发了方镇体制军事特质的丧失,因此南唐方镇的体制实际上已不再是原先的军政体制,而是一种新的民政体制。决定南唐方镇体制崩解的根本因素是安定战略。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 南唐方镇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引发了方镇体制军事特质的丧失,因此南唐方镇的体制实际上已不再是原先的军政体制,而是一种新的民政体制。决定南唐方镇体制崩解的根本因素是安定战略。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在政治体制方面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唐 安定战略 方镇职能 方镇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镇格局与淮南三叛 被引量:2
3
作者 鲁力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19-24,共6页
曹魏后期,司马氏通过政变上台后,即加强了对长安和许昌的控制,从而避免了雍州与扬州联合起兵,也减轻了反叛者对首都洛阳的威胁。司马氏为控制方镇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比如任命家族成员出镇、以内制外、分割强藩等,也为两晋南北朝的统治者... 曹魏后期,司马氏通过政变上台后,即加强了对长安和许昌的控制,从而避免了雍州与扬州联合起兵,也减轻了反叛者对首都洛阳的威胁。司马氏为控制方镇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比如任命家族成员出镇、以内制外、分割强藩等,也为两晋南北朝的统治者所沿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魏 方镇 淮南三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后期方镇使府宾主关系与牛李党争 被引量:1
4
作者 石云涛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89-93,共5页
在唐后期方镇使府中 ,府主与宾僚之间存在着特殊的亲近关系。当节帅和僚佐都入朝为官时 ,容易因旧僚关系胶固而结为朋党。在唐后期延续长达四十余年之久的牛李党争中 ,在幕为宾主 ,入朝为朋党的现象十分突出 ,牛、李两党中都有宾主在朝... 在唐后期方镇使府中 ,府主与宾僚之间存在着特殊的亲近关系。当节帅和僚佐都入朝为官时 ,容易因旧僚关系胶固而结为朋党。在唐后期延续长达四十余年之久的牛李党争中 ,在幕为宾主 ,入朝为朋党的现象十分突出 ,牛、李两党中都有宾主在朝党同伐异的现象。因此可以认为唐后期方镇使府僚佐辟署制度在朝廷党争中曾起到不良的作用。宣宗时建立宰相与谏官之间幕府宾主回避制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后期 方镇使府 宾主关系 牛李党争 宾主回避制度 辟署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看待晚唐方镇坐大及与中央博弈问题——晚唐文学思想背景研究之一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珺平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2-47,共6页
文章主要探讨晚唐社会政治博弈整体系统中的一个侧面即方镇坐大及与中央博弈问题。晚唐方镇问题源于盛唐中唐,它由安史之乱引发但也是中央皇权主动调整统治方式的一种举措。文章把方镇坐大及与中央博弈的行为归纳为4种形式并从程度上逐... 文章主要探讨晚唐社会政治博弈整体系统中的一个侧面即方镇坐大及与中央博弈问题。晚唐方镇问题源于盛唐中唐,它由安史之乱引发但也是中央皇权主动调整统治方式的一种举措。文章把方镇坐大及与中央博弈的行为归纳为4种形式并从程度上逐一进行了分析,认为晚唐方镇问题在形式上与盛唐中唐相同但程度较轻。文中还研究了方镇之所以能够坐大及与中央博弈的原因是节度使权力(尤其军权财权和人事权)过度膨胀和少受制约。言及节度使人事权时,又重点探讨了晚唐文人与方镇及节度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学界关于晚唐方镇问题的不同观点也做了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 方镇坐大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例完备 考证精审──朱玉龙著《五代十国方镇年表》简评
6
作者 王鑫义 《安徽史学》 1998年第4期97-63,共2页
关键词 五代十国时期 方镇 玉龙 二十五史 中国古代史研究 忠义军 万斯同 研究成果 《南唐书》 《资治通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代方镇“进奉”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明光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5年第1期28-33,8,共7页
李唐政权于德宗建中元年实施两税法以取代租庸调旧制.这次改革带着一个重要的现实目的,即是要建立中央与地方在新形势下分割赋役权益的新方式,体现了中央对地方财权既限制又让步的矛盾斗争关系.直接反映这种目的的两税法规定之一,是各... 李唐政权于德宗建中元年实施两税法以取代租庸调旧制.这次改革带着一个重要的现实目的,即是要建立中央与地方在新形势下分割赋役权益的新方式,体现了中央对地方财权既限制又让步的矛盾斗争关系.直接反映这种目的的两税法规定之一,是各州两税三分制.元稹说:“自国家置两税以来,天下之财,限为三品,一曰上供,二曰留使,三曰留州,皆量出以为入,定额以给资”.可见两税三分制的特点是“定额以取资”,三个份额是基本固定的.不过,在实际执行中,唐中央与地方对两税收入的分割均非循规蹈矩.方镇多想方设法截留上供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镇 德宗 宪宗 节度使 羡余 两税三分制 两税法 唐后期 《资治通鉴》 李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镇为国:后梁建国史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闫建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35,共13页
五代十国诸政权多由藩镇建国的过程,是为"方镇为国",其中朱温建梁的过程最具代表性。后梁建立前,朱温所统藩镇分为直辖镇、属镇、附镇三种。直辖镇即朱温为节度使的藩镇,属镇即朱温部将、子弟为节度使的藩镇,附镇为依附势力,... 五代十国诸政权多由藩镇建国的过程,是为"方镇为国",其中朱温建梁的过程最具代表性。后梁建立前,朱温所统藩镇分为直辖镇、属镇、附镇三种。直辖镇即朱温为节度使的藩镇,属镇即朱温部将、子弟为节度使的藩镇,附镇为依附势力,其节帅并非朱温选任。朱温直辖四镇,以元帅府统率四镇军事力量,由裴迪统一管理四镇军事以外的大多数事务,将四镇力量凝聚起来,既便于强化对内控制,也有利于对外扩张。同时四镇内部集权体制的建立,为代唐建国提供了条件。因此,朱温直辖四镇是从方镇向新朝的过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镇为国 直辖镇 属镇 附镇 四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唐同光政权方镇控制战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屈卡乐 卢地生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35,共10页
后唐同光政权的方镇控制战略是“以内藩制外藩,以外藩制敌国”,内藩多由亲从集团控制,外藩则多由河东宿将、后梁降臣、河北军将等政治力量主政。在这种政治格局中,亲从集团力量分布相对集中,其他政治力量则较为分散,缺乏有效整合,以整制... 后唐同光政权的方镇控制战略是“以内藩制外藩,以外藩制敌国”,内藩多由亲从集团控制,外藩则多由河东宿将、后梁降臣、河北军将等政治力量主政。在这种政治格局中,亲从集团力量分布相对集中,其他政治力量则较为分散,缺乏有效整合,以整制散,庄宗及其亲从集团具有明显的力量优势。同光末年,由于禁军南下征蜀,政治中心地区兵力空虚,加之邺都兵变所引发的内藩失控,“以内制外”的方镇控制格局遭到破坏。在上述政治形势下,李嗣源整合了北面行营的河东宿将、后梁降臣和河北军将等地方军政力量,趁机南下推翻了庄宗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光政权 后唐庄宗 方镇 政治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宋初年的方镇格局与荆扬之争 被引量:4
10
作者 鲁力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2001年第1期63-69,共7页
刘裕临终时,因太子刘义符年仅十六,便以录尚书事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及镇北将军檀道济为顾命大臣。但刘义符即位后亲近群小,日夜嬉戏,其次弟庐陵王义真'轻动多过,不任四海',于是徐羡之等诛杀二人,迎江陵的宜都王义... 刘裕临终时,因太子刘义符年仅十六,便以录尚书事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及镇北将军檀道济为顾命大臣。但刘义符即位后亲近群小,日夜嬉戏,其次弟庐陵王义真'轻动多过,不任四海',于是徐羡之等诛杀二人,迎江陵的宜都王义隆(刘裕第三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宋 南朝时代 方镇 谢晦 刘裕 《宋书》 徐羡之 檀道济 北府 刺史 刘粹 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后期方镇使府僚佐迁转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云涛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1996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唐后期地方行政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的重要表现就是方镇使府的普遍化和固定化,从而形成了道级行政机构。随着这一变化,方镇僚佐虽名义上仍为使职,实际上已成为正式官吏。在任用程序与职官迁转等方面,它和朝廷、州县官系统比较,... 唐后期地方行政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的重要表现就是方镇使府的普遍化和固定化,从而形成了道级行政机构。随着这一变化,方镇僚佐虽名义上仍为使职,实际上已成为正式官吏。在任用程序与职官迁转等方面,它和朝廷、州县官系统比较,有哪些特色和区别?值得我们研究。本文对此试加探索,不足之处,祈请教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镇 幕职 使职 行军司马 台省官 宪衔 节度副使 都知兵马使 检校官 观察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后期方镇(道)建置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赖青寿 《历史地理》 2001年第1期98-123,共26页
研究唐代后期(天宝十四载〜唐末)的历史,方镇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唐代方镇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形成、演变、发展乃至消亡的整个过程,有着特殊的政治文化涵义。唐后期方镇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矛盾关系的典型代表,研究它,在今天仍然具有... 研究唐代后期(天宝十四载〜唐末)的历史,方镇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唐代方镇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形成、演变、发展乃至消亡的整个过程,有着特殊的政治文化涵义。唐后期方镇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矛盾关系的典型代表,研究它,在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镇 文化涵义 唐代后期 唐后期 中央与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镇辖区变动及其对唐后期中央调控地方机制的影响研究”简介
13
作者 岁有生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2-2,共1页
我校人文学院付先召博士主持的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方镇辖区变动及其对唐后期中央调控地方机制的影响'(14BZS018),从方镇性质的界定、唐后期方镇辖区变动情况考证、方镇辖区变动特点、方镇辖区变动原因分析、方镇辖区变动... 我校人文学院付先召博士主持的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方镇辖区变动及其对唐后期中央调控地方机制的影响'(14BZS018),从方镇性质的界定、唐后期方镇辖区变动情况考证、方镇辖区变动特点、方镇辖区变动原因分析、方镇辖区变动对唐后期及其后世中央治理地方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后期 方镇 中央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方镇年表》辨误
14
作者 赵望秦 《人文杂志》 1986年第3期103-104,共2页
近读唐史,发现吴廷燮《唐方镇年表》一书中(以下简称《年表》)有几处错误,现辨明于下。 一、《年表》卷五浙东镇乾元二年独孤峻名下云:“又《独孤峻让官爵表》:受金钺,剖竹符,岁一周矣。”按,据独孤及《毘陵集》卷五《为独孤中丞谢赐紫... 近读唐史,发现吴廷燮《唐方镇年表》一书中(以下简称《年表》)有几处错误,现辨明于下。 一、《年表》卷五浙东镇乾元二年独孤峻名下云:“又《独孤峻让官爵表》:受金钺,剖竹符,岁一周矣。”按,据独孤及《毘陵集》卷五《为独孤中丞谢赐紫衣银盘椀等表》:“臣拔自周行,见委戎律,受金钺,分竹符,荷天之宠,岁一周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孤及 方镇 辨误 广德 节度使 上元元年 《旧唐书·代宗纪》 官爵 宝应元年 太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马店地区唐代方镇割据的几个问题
15
作者 萧鲁阳 《天中学刊》 1991年第4期89-95,共7页
本文分四个方面,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评述了驻马店地区在唐代方镇割据时的史实。
关键词 方镇 李希烈 蔡州 吴少诚 吴元济 淮西 李师道 李光颜 武元衡 董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唐代方镇留后“邀命于朝”功能的形成
16
作者 伍纯初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12-16,共5页
留后作为唐五代至北宋方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后存在近四百年之久,中间经历了诸多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在安史之乱末期及动乱结束之初从“留主后务”发展出“邀命于朝”的功能。方镇利用“留后”的名号自立军帅,进而向朝廷邀求节... 留后作为唐五代至北宋方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后存在近四百年之久,中间经历了诸多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在安史之乱末期及动乱结束之初从“留主后务”发展出“邀命于朝”的功能。方镇利用“留后”的名号自立军帅,进而向朝廷邀求节度使旌节,而朝廷则以留后“留主后务”的功能遏制方镇自立军帅之举。在留后“邀命于朝”功能形成的过程中,方镇居于积极主动的一面,而朝廷则被动应对,但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究其原因是安史之乱以后,方镇掌握了巨大的权力,而朝廷对方镇的管控能力已大为削弱,只能被动接受其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方镇 留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镇的“创汇密码”
17
作者 武纪全 《中国老区建设》 2015年第5期36-37,共2页
农业产业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脚踏实地方能走得踏实、走得稳健。深冬时节,一辆辆满载食品罐头的整柜大货车徐徐从"全国重点镇"——沂蒙革命老区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开往沿海港口,通过严格的国际检验检疫,漂洋过海驶向国际... 农业产业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脚踏实地方能走得踏实、走得稳健。深冬时节,一辆辆满载食品罐头的整柜大货车徐徐从"全国重点镇"——沂蒙革命老区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开往沿海港口,通过严格的国际检验检疫,漂洋过海驶向国际大市场。目前,地方镇的果蔬罐头已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全镇出口各类果蔬罐头突破10万吨,创外汇达1.6亿美元,成为全国重要的果蔬罐头加工出口创汇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罐头加工 全国重点镇 出口创汇 方镇 沿海港口 农业产业 山东省临沂市 注册证书 商标战略 名牌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方镇财政所兴办“财苑庄园”
18
作者 薛波 《农村财政与财务》 1999年第5期44-44,共1页
湖北省枣阳市七方镇财政所,为增加单位收入、促进人员分流、带动当地特产业的发展,近期投入8万元,并吸引农户投资24万元,兴办了“财苑庄园”。 该庄园位于本镇常庄村,由财政所、特产站和12户农民,采取“庄园+农户”的形式共同经营。在... 湖北省枣阳市七方镇财政所,为增加单位收入、促进人员分流、带动当地特产业的发展,近期投入8万元,并吸引农户投资24万元,兴办了“财苑庄园”。 该庄园位于本镇常庄村,由财政所、特产站和12户农民,采取“庄园+农户”的形式共同经营。在操作上采取“统一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园 财政所 方镇 地特产 农户投资 甜油桃 人员分流 桃核 湖北省 果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元天宝年间文人入仕方镇论
19
作者 唐春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50-55,共6页
关键词 开元天宝 方镇 封常清 唐代文人 王昌龄 节度使 掌书记 科举 少数民族 岑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阳市七方镇农田排灌设备全买断
20
作者 黄清升 《农村财务会计》 2000年第9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农田排灌 枣阳市 买断经营 方镇 岗坡地 全买 村级企业 设备保养维修 灌溉效率 经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