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州方言口语中留存的古汉语词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小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9期8-11,共4页
广州方言中的常用词不少是古语词的承传。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古代汉语中曾经是很常用的词语,在现代共同语里发生了变化,有的只保留在书面语中,有些则走向消亡,当然它们也有可能还存留在方言里。文章考释了至今仍然活跃在粤方言口语词...
广州方言中的常用词不少是古语词的承传。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古代汉语中曾经是很常用的词语,在现代共同语里发生了变化,有的只保留在书面语中,有些则走向消亡,当然它们也有可能还存留在方言里。文章考释了至今仍然活跃在粤方言口语词里的部分古汉语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方言
方言口语词
词语考释
古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皖北濉溪方言本字考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辉
王旭东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8-11,共4页
"本字"是指与口语中的"字"音义相合的"本来的字",考本字一般是考求某个方言词在宋代以前的文献中的字形、字义、字音。在遵循音、义双合的原则下,通过历时溯源和共时比较、印证,对濉溪方言本字进行考证,...
"本字"是指与口语中的"字"音义相合的"本来的字",考本字一般是考求某个方言词在宋代以前的文献中的字形、字义、字音。在遵循音、义双合的原则下,通过历时溯源和共时比较、印证,对濉溪方言本字进行考证,从而弄清其中一些词汇的写法和特点,这对于濉溪方言的整体研究将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濉溪话
方言口语词
本字考
音义双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州话口语中留存的古汉语叠韵词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小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9期87-91,共5页
广州话口语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词。这些古语词除了单音词或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起来的复合词之外,还有两个音素不同的音节组合成的联绵词。联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而成的单纯词。根据两个音节异同的情况不同,一般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
广州话口语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词。这些古语词除了单音词或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起来的复合词之外,还有两个音素不同的音节组合成的联绵词。联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而成的单纯词。根据两个音节异同的情况不同,一般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和双声兼叠韵联绵词四类,其中以叠韵的为多。文章主要讨论广州话口语中留存的古汉语叠韵词。这些词语都曾是当年的口语词,后来才逐渐地走向消退,但是却留存在方言里,世代相传,并在广州话的口语中找到了"言证",表明粤方言是从汉语分化出来的一支方言。虽然在长期的语言运用中,这些词语并非一成不变地沿用下来,其音义或多或少地发生了变化,但却为我们保留了珍贵的语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方言
叠韵词
古汉
语词
方言口语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释广州方言口语中的古汉语词十三则
4
作者
黄小娅
《华商》
2007年第23期71-,70,共2页
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古代汉语中曾经是很常用的词语,在现代共同语里发生了变化,有的只保留在书面语,有些则走向消亡,当然它们也有可能还存留在方言里,本文则对广州放眼口语中的古汉语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承传词
方言口语词
词语考释
广州
方言
原文传递
“啜哄”探源兼论“趍”字——《金瓶梅》俗字讹字例释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鸿魁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68,共3页
通过对《金瓶梅词话》的用字作穷尽式搜索,并对有关词语作系统的系联比较。可以认定"■"字是"趍"字的讹写,而"趍"和"啜哄"、"啜赚"中的"啜"表示同一个词。宋元以下文献中,...
通过对《金瓶梅词话》的用字作穷尽式搜索,并对有关词语作系统的系联比较。可以认定"■"字是"趍"字的讹写,而"趍"和"啜哄"、"啜赚"中的"啜"表示同一个词。宋元以下文献中,"啜"、"赚"、"哄"意义相同,可以相互组合成同义复合词,而且可以任意地排列组合。《汉语大词典》倾向于"掇"(duó),是意义为"哄骗"的这个词的正规书写形式。但是,在早期字书中,即使"掇"字也没有"哄骗"义。它的早期书写形式有"■"、"誃"等多种,记录的是一个方言口语词,大意是以好言哄诱。写作"掇"是同音借用,写作"啜"是进一步类推改造。写作"趍"字一形仅见于《金瓶梅词话》二例,又是就具体语境的"哄走"义临时造出的新形声字。新造俗字更容易在传抄中错讹,于是又出现了"■"一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口语词
同音借用
类推改造
临时造字
错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州方言口语中留存的古汉语词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小娅
机构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9期8-11,共4页
文摘
广州方言中的常用词不少是古语词的承传。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古代汉语中曾经是很常用的词语,在现代共同语里发生了变化,有的只保留在书面语中,有些则走向消亡,当然它们也有可能还存留在方言里。文章考释了至今仍然活跃在粤方言口语词里的部分古汉语词。
关键词
广州
方言
方言口语词
词语考释
古代汉语
Keywords
Cantonese
colloquial words in dialect
study and explanation of words
classical Chinese
分类号
H178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皖北濉溪方言本字考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辉
王旭东
机构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琼州学院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8-11,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皖北中原官话历史演变与现状研究"(12YJA740070)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淮河沿岸方言比较研究"(2010sk419zd)
+3 种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社科基金项目"淮北方言研究"(2008sk504
2006-A-01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阜阳方言历时与共时比较研究"(2008sk385zd)
文摘
"本字"是指与口语中的"字"音义相合的"本来的字",考本字一般是考求某个方言词在宋代以前的文献中的字形、字义、字音。在遵循音、义双合的原则下,通过历时溯源和共时比较、印证,对濉溪方言本字进行考证,从而弄清其中一些词汇的写法和特点,这对于濉溪方言的整体研究将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濉溪话
方言口语词
本字考
音义双合
Keywords
Suixi dialect
oral speech in dialect
examination of Benzi
combination of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分类号
H172.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州话口语中留存的古汉语叠韵词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小娅
机构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9期87-91,共5页
文摘
广州话口语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词。这些古语词除了单音词或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起来的复合词之外,还有两个音素不同的音节组合成的联绵词。联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而成的单纯词。根据两个音节异同的情况不同,一般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和双声兼叠韵联绵词四类,其中以叠韵的为多。文章主要讨论广州话口语中留存的古汉语叠韵词。这些词语都曾是当年的口语词,后来才逐渐地走向消退,但是却留存在方言里,世代相传,并在广州话的口语中找到了"言证",表明粤方言是从汉语分化出来的一支方言。虽然在长期的语言运用中,这些词语并非一成不变地沿用下来,其音义或多或少地发生了变化,但却为我们保留了珍贵的语言材料。
关键词
广州
方言
叠韵词
古汉
语词
方言口语词
Keywords
Guangzhou dialect
vowel rhymed words
ancient Chinese words
spoken language in dialect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释广州方言口语中的古汉语词十三则
4
作者
黄小娅
机构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华商》
2007年第23期71-,70,共2页
文摘
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古代汉语中曾经是很常用的词语,在现代共同语里发生了变化,有的只保留在书面语,有些则走向消亡,当然它们也有可能还存留在方言里,本文则对广州放眼口语中的古汉语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承传词
方言口语词
词语考释
广州
方言
分类号
H178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啜哄”探源兼论“趍”字——《金瓶梅》俗字讹字例释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鸿魁
机构
山东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所
出处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68,共3页
文摘
通过对《金瓶梅词话》的用字作穷尽式搜索,并对有关词语作系统的系联比较。可以认定"■"字是"趍"字的讹写,而"趍"和"啜哄"、"啜赚"中的"啜"表示同一个词。宋元以下文献中,"啜"、"赚"、"哄"意义相同,可以相互组合成同义复合词,而且可以任意地排列组合。《汉语大词典》倾向于"掇"(duó),是意义为"哄骗"的这个词的正规书写形式。但是,在早期字书中,即使"掇"字也没有"哄骗"义。它的早期书写形式有"■"、"誃"等多种,记录的是一个方言口语词,大意是以好言哄诱。写作"掇"是同音借用,写作"啜"是进一步类推改造。写作"趍"字一形仅见于《金瓶梅词话》二例,又是就具体语境的"哄走"义临时造出的新形声字。新造俗字更容易在传抄中错讹,于是又出现了"■"一形。
关键词
方言口语词
同音借用
类推改造
临时造字
错讹
分类号
H1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州方言口语中留存的古汉语词
黄小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皖北濉溪方言本字考
郭辉
王旭东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广州话口语中留存的古汉语叠韵词
黄小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释广州方言口语中的古汉语词十三则
黄小娅
《华商》
2007
0
原文传递
5
“啜哄”探源兼论“趍”字——《金瓶梅》俗字讹字例释
张鸿魁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