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生产社会学视角下深度报道的必要性和创新性探讨
1
作者 王鹤 《传播力研究》 2021年第32期7-9,共3页
“碎片化”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解放了用户主体性,催生了个性化内容生产,但同时消解了内容的深层性和严肃性,传统深度报道式微。以此为背景,本文以“新闻框架”为理论基础,试图从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碎片化传播形... “碎片化”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解放了用户主体性,催生了个性化内容生产,但同时消解了内容的深层性和严肃性,传统深度报道式微。以此为背景,本文以“新闻框架”为理论基础,试图从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碎片化传播形成的原因,探讨深度报道的存在对于社会和媒介组织的必要性,并结合社会控制理论及碎片化传播的特点,提出移动互联时代深度报道的创新路径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生产社会学 碎片化 深度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审语境与重新出发:新闻生产社会学的“本土化”脉络和反思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志安 章震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2-55,共14页
本文以24篇博士论文、172篇C刊论文为分析样本,对过去十余年来新闻生产社会学的本土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本文发现,相关研究关注转型期中国媒体新闻生产中存在的与权力、市场和技术等因素的复杂关系,也关注不同类型媒体个案新闻生产的... 本文以24篇博士论文、172篇C刊论文为分析样本,对过去十余年来新闻生产社会学的本土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本文发现,相关研究关注转型期中国媒体新闻生产中存在的与权力、市场和技术等因素的复杂关系,也关注不同类型媒体个案新闻生产的特定行动逻辑,但与"地方性知识"的建构还有所差距。具体来说,研究者主要聚焦新闻生产的中国"语境"与主要影响因素、转型社会与新闻生产的互动关系、新闻生产与社会控制关系的张力呈现、数字化转型与媒体组织生产惯习调适、新技术采纳与传统媒体职业文化冲突等五类议题,并试图回应专业媒体实践的可能性、职业生产的自主性、中国新闻业的公共性等重大问题。本文认为,延续经典传统的新闻生产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并不活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也比较缺乏。面对正在浮现的新新闻生态系统,后续研究可从重新划分新生态中的"媒体"行动者、重审转型社会中的"国家"语境、重思中国新闻业的"网络空间"三方面推进这个领域的知识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生产社会学 新媒体 本土化 新闻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为什么经典不再继续?--兼论新闻生产社会学研究的转型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阳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1,共12页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新闻生产社会学第一波高峰过去,此后偶尔有佳作,却难现昔日辉煌。本文尝试着从研究方法的困难入手,解释经典难重现的原因。由于进入限制越来越多、传统媒体面临危机、学术生产的压力以及研究伦理考验,参与观察式的...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新闻生产社会学第一波高峰过去,此后偶尔有佳作,却难现昔日辉煌。本文尝试着从研究方法的困难入手,解释经典难重现的原因。由于进入限制越来越多、传统媒体面临危机、学术生产的压力以及研究伦理考验,参与观察式的民族志越来越受到冷落,取而代之的是以文本为基础的文化取向的媒介生产研究,在研究地点、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新的文化取向都跟第一波高峰里的组织取向拉开了距离。伴随着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媒介生产社会学也从过程转向意义,从组织取向转向文化取向,在此背景下,我们的任务是,重新回到媒介生产的现场,寻找媒介生产与其他生产活动的差异性与趋同性,跨越生产研究与内容研究效果研究之间的壁垒,发展更富弹性和解释力的理论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生产社会学 新闻常规 民族志
原文传递
回到田野: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路径与转向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敏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0-105,113,共7页
2000年之后,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新闻生产方式正在经历全方位的变革,促使研究者再度深入转型中的新闻编辑室,在承继"第一波浪潮"成熟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也试图从核心议题设定、研究方法、研究路径等各个方面尝试突破,进... 2000年之后,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新闻生产方式正在经历全方位的变革,促使研究者再度深入转型中的新闻编辑室,在承继"第一波浪潮"成熟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也试图从核心议题设定、研究方法、研究路径等各个方面尝试突破,进行与网络化的新闻生产相适应的"多地点民族志"或者"网络民族志"研究。虽然此类研究还处在刚刚发端、尚未定型的阶段,但其因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新新闻生态系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新问题,这无疑对新闻生产社会学的学科走向产生了极具创新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生产社会学 新闻室民族志 田野 新闻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新闻生产研究的理论局限与超越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建友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47-51,共5页
通过对新闻生产研究的理论考古发现,新闻生产研究深受社会建构理论的影响,社会建构理论既为新闻生产研究提供了研究视角、研究旨趣和理论框架,同时又限制了新闻生产的知识论与方法论想象,使得新闻生产研究相对较为忽视权力与社会结构,... 通过对新闻生产研究的理论考古发现,新闻生产研究深受社会建构理论的影响,社会建构理论既为新闻生产研究提供了研究视角、研究旨趣和理论框架,同时又限制了新闻生产的知识论与方法论想象,使得新闻生产研究相对较为忽视权力与社会结构,难以洞察新闻何以被社会建构的深层影响因素。因此,在新一波新闻生产研究中,研究者在承继第一波研究贡献的同时,如果能够进一步关注话语,以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关注新闻生产的日常会话和新闻文本话语,或许能够克服之前新闻生产的某些局限,实现理论超越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生产社会学 社会建构论 新闻室研究 话语的知识社会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文化-社会”路径分析
6
作者 刘战伟 刘蒙之 《新闻知识》 2021年第8期3-11,共9页
本文聚焦新闻生产社会学的"文化-社会"路径,选取2010年至2019年中国新闻学研究中80篇采用这一路径的文章作为分析对象,运用文献荟萃分析法勾勒中国新闻学"文化-社会"路径的学术图景。在对文献的数量分布、类型与级... 本文聚焦新闻生产社会学的"文化-社会"路径,选取2010年至2019年中国新闻学研究中80篇采用这一路径的文章作为分析对象,运用文献荟萃分析法勾勒中国新闻学"文化-社会"路径的学术图景。在对文献的数量分布、类型与级别、学者数量、机构分布、城市分布、研究焦点、研究话题、理论框架、研究方法进行整体性描述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中国的新闻生产社会学研究在十余年来经历了"文化转向",采取文化分析的路径,拓展了新闻学的研究视野。过去的十多年中,中国新闻学研究文化分析路径呈现出从无到有、从冷到热、从弱到壮的发展趋势。话语主体方面呈现出从职业共同体内部话语到多元话语主体建构的变迁;学术扩散呈现出从美国到中国,从沿海到内地的扩散过程;研究取向上现有的研究出现同质化与学理创新匮乏的问题。最后就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生产社会学 文化转向 “文化-社会”路径 边界工作 诠释社群 文化权威 新闻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化时代传统媒体机构如何“做新闻”: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8
7
作者 史安斌 朱泓宇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93,共5页
新闻生产社会学视角下的“做新闻”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在特定社会情境下新闻生产如何适应并反映现实,二是从业者如何形成“新闻真实性网络”来报道并建构社会认知。在平台化时代,传统媒体机构制定了更为细化的社交媒体管理规则,探索新... 新闻生产社会学视角下的“做新闻”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在特定社会情境下新闻生产如何适应并反映现实,二是从业者如何形成“新闻真实性网络”来报道并建构社会认知。在平台化时代,传统媒体机构制定了更为细化的社交媒体管理规则,探索新闻生产的平台化转型路径,以期更为有效地应对社交媒体逻辑的“内嵌”和“植入”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生产 新闻生产社会学 社交媒体 平台化 媒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梨视频新闻对高学历女性的报道
8
作者 罗霞 《新闻研究导刊》 2019年第15期71-72,74,共3页
随着高学历女性群体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媒介将高学历女性设置进自己的报道议程。伴随着大流量平台的形成以及用户碎片化阅读需求的产生,短视频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媒体环境,在短视频新闻报道大行其道、媒介权利不断下放、公民记者不断兴... 随着高学历女性群体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媒介将高学历女性设置进自己的报道议程。伴随着大流量平台的形成以及用户碎片化阅读需求的产生,短视频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媒体环境,在短视频新闻报道大行其道、媒介权利不断下放、公民记者不断兴起的网络时代,梨视频的拍客收集新闻素材加上编辑审核,重新将新闻报道的'把关权'收回媒体手中,这种报道形式正在重新建构女性的媒介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生产社会学 短视频新闻 高学历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作为“基调”:新闻生产的专业化变迁
9
作者 强月新 胡青山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9期147-148,共2页
新闻生产社会学认为,新闻是社会的现实建构,是正当化现状的理论活动。西方学者考察新闻专业化的一条路径是探究新闻如何建构社会现实,另一条路径是探究新闻业如何建构自身。后者是在前者的进行过程中实现的,可以称之为新闻的再建构,即... 新闻生产社会学认为,新闻是社会的现实建构,是正当化现状的理论活动。西方学者考察新闻专业化的一条路径是探究新闻如何建构社会现实,另一条路径是探究新闻业如何建构自身。后者是在前者的进行过程中实现的,可以称之为新闻的再建构,即新闻业建构自身蕴含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本文正是从这个维度出发,探讨新闻生产的专业化如何被建构、如何流变,影响其建构和流变的核心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现实建构 新闻专业化 新闻生产社会学 再建构 流变 正当化 影响
原文传递
典型报道缘起的再考察
10
作者 刘宪阁 李晨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6-108,共3页
有关典型报道的缘起,既存研究或侧重思想理论因素,或强调社会政治背景。本文尝试借助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视角,回到历史情境,分析一些案例,进而指出现代中国新闻传播史还需要更细致的史实重建与理论解释。
关键词 典型报道 新闻生产社会学 新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发现与表达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管永超 成书丽 《新闻传播》 2021年第17期56-58,共3页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深度报道所处的新闻传播环境进入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媒体产业形态在重塑,新闻的生产和风格也随之重构。本文拟以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视角,从典型深度报道案例的生产过...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深度报道所处的新闻传播环境进入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媒体产业形态在重塑,新闻的生产和风格也随之重构。本文拟以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视角,从典型深度报道案例的生产过程出发,探析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在发现和表达层面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生产社会学 深度报道 发现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生产学视域下新闻来源偏向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晶晶 《中国报业》 2021年第20期12-13,共2页
本文以新闻生产社会学对报纸媒介的本土研究作为样本,试图从中探寻政治权力、市场资本、技术因素等宏观社会控制因素如何逐步渗透新闻生产,影响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来源的选择,并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闻来源偏向。了解新闻来源偏向对了解... 本文以新闻生产社会学对报纸媒介的本土研究作为样本,试图从中探寻政治权力、市场资本、技术因素等宏观社会控制因素如何逐步渗透新闻生产,影响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来源的选择,并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闻来源偏向。了解新闻来源偏向对了解谁在定义新闻、如何定义新闻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的来源 信源 新闻生产社会学
原文传递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编辑部改造——基于“澎湃新闻”日常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19
13
作者 卞清 赵金昳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1-70,共10页
有关传统媒体"转型"和"融合"的阐释与实践从来就不是在一个纯粹的"真空"中去演进的,而是建立在"地方性"的媒介生态和社会文化语境之上。用新闻生产社会学的眼光来看,这种"千差万别"... 有关传统媒体"转型"和"融合"的阐释与实践从来就不是在一个纯粹的"真空"中去演进的,而是建立在"地方性"的媒介生态和社会文化语境之上。用新闻生产社会学的眼光来看,这种"千差万别"背后包裹着各种具体的社会力量、权力、文化与日常融合新闻实践的拉扯与互动。基于这一点,本文试图想要回答的问题是:作为传统媒体转型与突破的出口,新的融合媒体形态在中国原有的媒体组织内部是如何被设计或是改造出来的?这种改造的日常新闻实践呈现出怎样具体的形态?新的编辑部与原有的外部权力之间呈现出怎样的关系?本研究以"澎湃新闻"作为样本,期望就这些问题去进行微观式的实地观察和"深描",将媒介融合放置在具体的社会场域中去对其实践逻辑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生产社会学 澎湃新闻 新媒体
原文传递
“空荡荡的编辑室”:互联网时代新闻民族志的重思与改造——基于对一家省级党报的田野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敏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40,共11页
民族志向来被视为研究新闻生产的一种重要的质性方法,但在新闻业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数字媒体时代,以编辑室为核心田野地点的、时间限定的、规律性的民族志研究,也面临着问题与方法重置的挑战。本文从民族志的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切入,... 民族志向来被视为研究新闻生产的一种重要的质性方法,但在新闻业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数字媒体时代,以编辑室为核心田野地点的、时间限定的、规律性的民族志研究,也面临着问题与方法重置的挑战。本文从民族志的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切入,通过回溯民族志与新闻传播研究相勾连的知识图谱,试图跳出组织社会学的学科框架,更多引入媒介人类学的学术资源,探寻民族志与新闻生产研究“深度互嵌”的理论建构。同时,结合正在进行的田野个案,提出互联网时代新闻民族志应以线上、线下穿梭,“时刻在场、整体浸润”的参与观察为核心,形成整体的、批判的、多点的研究取向,全面追踪新闻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打通原本割裂的媒介内容生产与效果研究领域,并关注宏观权力对媒介日常实践的渗透和影响,建构起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范式,从而更深刻地解读“新闻为何会被如此建构”这一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民族志 新闻生产社会学 媒介人类学 混合民族志
原文传递
“网游成瘾”在新闻中的建构——基于话语分析理论的考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延蕾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2013年第1期24-38,共15页
在中国网络游戏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这一概念被学界及媒体越来越多地提到。本研究根据福柯的话语分析理论以及新闻生产社会学理论,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研究'网络游戏成瘾'这一概念的形成,以及该概... 在中国网络游戏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这一概念被学界及媒体越来越多地提到。本研究根据福柯的话语分析理论以及新闻生产社会学理论,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研究'网络游戏成瘾'这一概念的形成,以及该概念如何被新闻报道二次建构,试图发现其中的不合理因素。研究认为,新闻媒体对'网络游戏成瘾'概念的建构实际上是在重构预先制定的意识形态,其中存在不合理及不可靠的成分;这种片面的建构对于社会实践具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成瘾 话语建构 新闻生产社会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