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科学技术革命给大学英语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1
作者 段惠琼 《金融教育研究》 2009年第5期113-117,共5页
基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六个特征,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新科学技术革命必然要求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重视人才的培养,从而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六个特征,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新科学技术革命必然要求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重视人才的培养,从而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科学技术革命 英语教育 挑战 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
2
作者 刘海霞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1年第4期67-72,共6页
18世纪蒸汽机和纺织机的相继发明和机器的广泛应用,是第一次产业革命的物质前提.它使资本主义进入了机器大生产的阶段,其直接后果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19世纪后半期电、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导致了第二次产业革命... 18世纪蒸汽机和纺织机的相继发明和机器的广泛应用,是第一次产业革命的物质前提.它使资本主义进入了机器大生产的阶段,其直接后果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19世纪后半期电、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导致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它使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大大提高,国际经济联系迅速扩大,从而推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了垄断阶段,并促进了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开始了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二战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又爆发了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以信息科技为先导,以新材料科技为基础,以新能源科技为动力,以海洋科技和空间科技为内拓与外延,以生命科技为跨世纪战略重点的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新科技革命.它构成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物质技术基础,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及其在全球范围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激烈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新科学技术革命 社会功能 产业结构 科技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学技术革命与三大差别的消亡
3
作者 胡弥华 《社会主义研究》 1985年第4期25-28,共4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三大差别的消亡是进入共产主义的必备条件,它取决于一定的物质前提,单靠主观意志是不能实现的。“要完成这一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1页)。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决定着三大差别的产... 马克思主义认为,三大差别的消亡是进入共产主义的必备条件,它取决于一定的物质前提,单靠主观意志是不能实现的。“要完成这一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1页)。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决定着三大差别的产生、消亡、存在的具体形式以及消亡进程的长短。今天,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与及光导纤维、海洋开发、通讯卫星、宇航工程等一系列斯科学技术正蓬勃兴起,“以空前的规模、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各个领域面貌一新”(《邓小平文选》第84页)。毫无疑义,它加快了三大差别消亡的进程,改变了三大差别消亡的具体途径,也要求我们重新认识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科学技术革命 新科革命 苏联 熟练工人 发展生产力 宇航工程 工业机器人 边缘集团 社会城市 体力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世界政治经济
4
作者 任瑚琏 李济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6-21,26,共7页
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与改革,而... 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与改革,而是几乎各个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同样数量的劳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革命 新科学技术革命 当代世界 政治经济 就业人数 生产社会化 新兴工业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发展中国家 生产力
原文传递
新科技革命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5
作者 崔继华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50-54,共5页
新科技革命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本文介绍了新科技革命及其特点,指出了它与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认为新科技革命既给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为教育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 新科技革命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本文介绍了新科技革命及其特点,指出了它与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认为新科技革命既给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为教育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的高等教育模式应发生相应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科学技术革命 教育 改革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专科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建 《药学教育》 1995年第3期13-14,共2页
一、二十一世纪药学专科教育的地位及发展前景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钢要》中指出“专科教育的发展应遵循重在改革,重在建设,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进行”。在新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下,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地向医学渗透,并与现代医学紧密结... 一、二十一世纪药学专科教育的地位及发展前景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钢要》中指出“专科教育的发展应遵循重在改革,重在建设,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进行”。在新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下,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地向医学渗透,并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二十—世纪必将使医学科学处于高科技水平的发展阶段。而药学专科教育此时的地位前景如何?这是我们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改革 高等专科教育 高等药教育 新科学技术革命 电化教 综合型教 动手能力 生物医模式 发展前景 传授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住基础性研究这一头──兼论基础科学的功能与作用
7
作者 朱白荪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68-72,共5页
稳住基础性研究这一头──兼论基础科学的功能与作用朱白荪《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在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的过程中,要实行“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加强基础性研究,发展高新技术研究,放... 稳住基础性研究这一头──兼论基础科学的功能与作用朱白荪《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在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的过程中,要实行“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加强基础性研究,发展高新技术研究,放开技术开发和科技眼务机构的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基础科 基础性研究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价值取向 “科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新科学技术革命 研究与发展 生产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学思想的发展趋势
8
作者 张武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83-85,77,共4页
新科学技术革命强烈冲击着一切学科领域,引起了深刻的变革。教学领域也不例外,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变革的新成果不断冲击和渗透到教学领域,引起了教学实践的一系列变革。教学实践的变革导致人们的教学思想观念的变革,使人们... 新科学技术革命强烈冲击着一切学科领域,引起了深刻的变革。教学领域也不例外,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变革的新成果不断冲击和渗透到教学领域,引起了教学实践的一系列变革。教学实践的变革导致人们的教学思想观念的变革,使人们逐渐摆脱旧的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树立起新的现代教学思想观念。纵观现代教学思想的变革与发展,布如下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思想 研究 班级集体教 发展趋势 正向 过程 为主 人的 新科学技术革命 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技术教育课对提高师范生素质的作用
9
作者 方鸿雁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69-72,共4页
现代技术教育课对提高师范生素质的作用方鸿雁提高师范生的素质,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是师范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各科教学及各教育因素都需要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系统功能。本文从这一观点出发,专门就现代技... 现代技术教育课对提高师范生素质的作用方鸿雁提高师范生的素质,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是师范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各科教学及各教育因素都需要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系统功能。本文从这一观点出发,专门就现代技术教育作为一门基础课对提高师范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技术教育 师范生素质 师范生的素质 科技素质 新科学技术革命 培养与提高 教育课 育人 特殊素质 中小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地质教育应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一伟 《中国地质教育》 1995年第2期12-13,共2页
当前,地球科学正面临着时代的挑战。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整个人类碰到了人口、资源、土地、生态、环境、社会等全球性问题,要求地质科学协同其他学科作出预测与对策;另一方面,新科学技术革命迫使地质科学做出相应的反应与变化。为... 当前,地球科学正面临着时代的挑战。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整个人类碰到了人口、资源、土地、生态、环境、社会等全球性问题,要求地质科学协同其他学科作出预测与对策;另一方面,新科学技术革命迫使地质科学做出相应的反应与变化。为了迎接这种挑战,地质科学理应有个重大变革。事实上,这种变革已经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 复合型人才 地质科 高层次 石油大 新科学技术革命 综合勘探 教育 应用地球物理 石油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管理中的“谈化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焕斌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5年第11期60-,44,共2页
高校管理中的"谈化论"昆明理工大学宋焕斌中国教育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进入转折性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尤其如此.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使高等教育规模符合国情、质量上台阶、结构更合理、效益明显提高,一要淡化部门和... 高校管理中的"谈化论"昆明理工大学宋焕斌中国教育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进入转折性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尤其如此.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使高等教育规模符合国情、质量上台阶、结构更合理、效益明显提高,一要淡化部门和行业界限,打破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管理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高校合并 谈化 科研机构 效益 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企业联合 新科学技术革命 高校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研究社会生产力理论的力作──评余少波教授新著《社会生产力新论》
12
作者 陈章亮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27-128,共2页
一部研究社会生产力理论的力作──评余少波教授新著《社会生产力新论》陈章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余少波教授的力作《社会生产力新论》,(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是华南师大哲学所组织策划"社会历史哲学"系列中的一部著作。... 一部研究社会生产力理论的力作──评余少波教授新著《社会生产力新论》陈章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余少波教授的力作《社会生产力新论》,(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是华南师大哲学所组织策划"社会历史哲学"系列中的一部著作。《新论》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理论 新科学技术革命 《新论》 历史哲 研究社会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 现实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初探
13
作者 梅荣政 《理论月刊》 CSSCI 1995年第12期32-33,共2页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初探梅荣政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所谓基本国策,系指国家重大的关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乃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政策。正是因为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它已被纳入建设...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初探梅荣政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所谓基本国策,系指国家重大的关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乃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政策。正是因为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它已被纳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增长 中国现代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世界经济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新科学技术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市场经济是文化经济
14
作者 王进良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41-45,共5页
文化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含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两大方面.市场经济在科学文化中出生、成长和壮大.现代市场经济就是现代文化经济.没有现代科学文化,就没有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市... 文化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含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两大方面.市场经济在科学文化中出生、成长和壮大.现代市场经济就是现代文化经济.没有现代科学文化,就没有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文化是由观察文化、组织文化、交易文化、商品文化、服务文化、企业文化、环境文化、调控文化等构成一个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市场经济 现代人 现代科 现代生产力 文化 宗教文化 新科学技术革命 消费文化 商品文化 经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的经验教训看世界的未来
15
作者 苏绍智 《社会主义研究》 1985年第2期2-13,共12页
值此两个世纪交替之际,世界正面临着变革的浪潮,面对这样的现实,凡是能够从理论上思考问题的人,凡是关心世界发展前景的人,都不能不提出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当然,答案是各种各样的。在西方学者中,有所谓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他们... 值此两个世纪交替之际,世界正面临着变革的浪潮,面对这样的现实,凡是能够从理论上思考问题的人,凡是关心世界发展前景的人,都不能不提出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当然,答案是各种各样的。在西方学者中,有所谓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他们对世界发展前景的看法尽管彼此对立,尽管各有某些科学探讨的成分,但从根本上说,他们的立场都没有超出资本主义制度和秩序的范围。而劳动者和进步人类的利益却是在变革中告别资本主义旧世界,创造社会主义新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新科学技术革命 经验教训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世界和平 市埸 战争 进步人类 乐观主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革命·思维方式·历史研究
16
作者 程洪 《天津社会科学》 1985年第5期73-79,共7页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将给古老的历史研究领域带来巨大变化,这是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相信的发展趋势。重要的是,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将怎样影响到历史研究?将给历史研究带来怎样的特点和后果?历史研究如何适应这一新的趋势?对史学工作者来说...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将给古老的历史研究领域带来巨大变化,这是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相信的发展趋势。重要的是,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将怎样影响到历史研究?将给历史研究带来怎样的特点和后果?历史研究如何适应这一新的趋势?对史学工作者来说,不仅仅要注意到科学技术的每一重大突破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更要注意对历史学自身作出反省,自觉地适应客观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研究 历史思维方式 革命 三界 新科学技术革命 历史 工作者 历史科 史料 思维活动
原文传递
现代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17
作者 陈晋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16-20,共5页
经济发展既包括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量的扩大,即产品总量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也包括经济结构的转换,经济体制的改革,资源合理利用,生产力布局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一般说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表现为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既包括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量的扩大,即产品总量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也包括经济结构的转换,经济体制的改革,资源合理利用,生产力布局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一般说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表现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科学技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当代的情况看,则起着决定性作用。 19世纪中期,马克思研究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高度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提出了“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重要观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马克思的分析,深刻揭示了当时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实质。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现代科学技术发生了规模更加宏伟、领域更加广阔、功能更加强大、影响更加深远的变革。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应用三大技术为代表的世界新科学技术革命,将劳动生产率又向前推进了几百倍、几千倍、几万倍。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是以前产业革命时期根本无法想象和难以比拟的。这不仅是在个别学科里的理论突破,个别产业部门里的技术进步,而且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各个方面都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科技术革命 国民经济发展 劳动生产率 现代科技 机器体系 劳动者 自动化 经济增长 决定性作用 新科学技术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事管理转变到人力资源开发上来
18
作者 唐代望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5-29,共5页
一、人力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资源 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人才、科技、管理三足鼎立时期,这三足实质上都是立足于人力上。这表明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依赖的战略资源的重点已开始转移,前工业时代重点在物力,依赖自... 一、人力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资源 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人才、科技、管理三足鼎立时期,这三足实质上都是立足于人力上。这表明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依赖的战略资源的重点已开始转移,前工业时代重点在物力,依赖自然资源,工业时代重点在财力,依赖资本资源,如今重点转向智力,依赖人力资源。故有人把21世纪称为“智力之战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世纪”。这种发展战略的转移,反映新科学技术革命,促使知识、智力、智慧、潜能开发成为发展生产力、夺取经济成就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工业、智慧产业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传统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开发与管理 开发利用 劳动者 经济增长方式 新科学技术革命 人力资源的开发 现代人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兴国与高校档案管理
19
作者 贺依萍 《武夷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82-83,共2页
199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教育是经济基础的基础等思想和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地分析世界近代史与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面对蓬勃兴起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从我... 199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教育是经济基础的基础等思想和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地分析世界近代史与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面对蓬勃兴起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所作出的重大部署。实施科教兴国,要求我们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兴国战略 高校档案工作 档案管 档案 教育事业 新科学技术革命 科研档案 管理工作 世界近代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的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思想初探
20
作者 王士芬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86-91,共6页
邓小平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毛泽东思想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教育思想是这颗明珠中有机的组成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无论是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方面还是教育方针、政治思想教育、智育、教师等诸... 邓小平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毛泽东思想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教育思想是这颗明珠中有机的组成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无论是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方面还是教育方针、政治思想教育、智育、教师等诸方面都有深邃的论述。本文拟对邓小平的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思想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教育思想 新科学技术革命 发展关系 教育与经济发展 毛泽东教育思想 劳动者 教育经费 科技进步 马列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