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乡土志稿》所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1
作者 白关峰 衡宗亮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新疆乡土志稿》是清末新疆社会的全景透视,其内容记载了新疆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人口迁移和经济交往、文化共存和交融状况。系统挖掘和整理《新疆乡土志稿》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容,可以提供历史借鉴,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新疆乡土志稿》是清末新疆社会的全景透视,其内容记载了新疆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人口迁移和经济交往、文化共存和交融状况。系统挖掘和整理《新疆乡土志稿》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容,可以提供历史借鉴,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乡土志稿》 交往交流交融 历史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首都图书馆所藏新疆乡土志抄稿本之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高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75-78,共4页
清末新疆所编各地乡土志流传至今的共有三十九个地方的四十四种,习惯上以"新疆乡土志稿"称之。这些极为珍贵的抄稿本分散在国内外各处收藏,其中首都图书馆收藏有13种新疆乡土志,均为新疆地方官府给清廷的呈送本,具有重要的版... 清末新疆所编各地乡土志流传至今的共有三十九个地方的四十四种,习惯上以"新疆乡土志稿"称之。这些极为珍贵的抄稿本分散在国内外各处收藏,其中首都图书馆收藏有13种新疆乡土志,均为新疆地方官府给清廷的呈送本,具有重要的版本和文献价值。然而,其文献价值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发掘。文章从署名、校勘、舆图、题跋等四个方面来论述首图所藏新疆乡土志抄稿本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图书馆 新疆乡土志 抄稿本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乡土志稿》标点本断句纠误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健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2-45,共4页
清末所编新疆各地乡土志是极为重要的边疆旧志。《新疆乡土志稿》(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即汇集存世的44种新疆各地乡土志,但此标点整理本在断句方面存在严重失读。从新疆史地、典章文化、古汉语解读以及校勘审读等四个方面,举例说明... 清末所编新疆各地乡土志是极为重要的边疆旧志。《新疆乡土志稿》(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即汇集存世的44种新疆各地乡土志,但此标点整理本在断句方面存在严重失读。从新疆史地、典章文化、古汉语解读以及校勘审读等四个方面,举例说明其断句失误,予以辨析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乡土志稿 断句 纠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志典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基于《新疆乡土志稿》“学堂”文献的考察
4
作者 张晓燕 闫伟伟 《新疆地方志》 2024年第4期12-19,共8页
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统一性”为核心特征,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清代新疆的《新疆乡土志稿》便是这一特性的具体体现。作为研究清末新政时期新疆地区的重要历史文献,《新疆乡土志稿》详细记载了清末学堂作为文化传... 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统一性”为核心特征,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清代新疆的《新疆乡土志稿》便是这一特性的具体体现。作为研究清末新政时期新疆地区的重要历史文献,《新疆乡土志稿》详细记载了清末学堂作为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场所,在“以文化人”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学堂教育融入的强烈爱国思想,体现其在延续文化大一统、塑造及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的关键作用。清末新疆地区的学堂以其鲜明的特性展现了清政府在晚清巨变中,试图通过教育改革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尝试与探索,这对当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乡土志稿》 中华民族共同体 学堂
原文传递
试论新疆乡土志对方志编纂实践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贠有强 《中国地方志》 2020年第3期49-58,M0004,共11页
清末,就全国乡土志编纂而言,新疆乡土志编纂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国家范围内的乡土志编纂安排和实践中,表现出对普通方志强烈的继承性,主要体现在编纂思想、列目安排、方式方法,以及内容辑录等方面。从方志发展的视角来看,新疆乡土... 清末,就全国乡土志编纂而言,新疆乡土志编纂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国家范围内的乡土志编纂安排和实践中,表现出对普通方志强烈的继承性,主要体现在编纂思想、列目安排、方式方法,以及内容辑录等方面。从方志发展的视角来看,新疆乡土志的编纂实践,无疑是一次对方志实践与理论的传承和发展,必然对社会主义新修方志工作和方志学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乡土志 传承 发展
原文传递
新疆乡土志的贡献与应用路径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安芝 李颖杰 《新疆地方志》 2021年第2期25-27,共3页
1907—1910年间,新疆各府、厅、州、县响应清政府的号召,以清学部颁《乡土志例目》为范式,编纂了各地乡土志,作为小学课本,达到教育国民由爱乡而爱国的目的。新疆的乡土志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独特的编纂背景和体例内容,集资治、存史、... 1907—1910年间,新疆各府、厅、州、县响应清政府的号召,以清学部颁《乡土志例目》为范式,编纂了各地乡土志,作为小学课本,达到教育国民由爱乡而爱国的目的。新疆的乡土志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独特的编纂背景和体例内容,集资治、存史、教化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点,充分展现了其无可替代的历史功用与现实意义。对乡土志中可资采用和借鉴的史料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古为今用,充分发挥方志文献的潜在价值,探索其文献价值的应用路径,方能实现其特有的功能,实现其应有的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乡土志 贡献 应用路径
原文传递
《新疆乡土志稿》版本源流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安芝 《新疆地方志》 2019年第3期36-42,共7页
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教育改革。1905年由清学部颁发《乡土志例目》,饬令全国各地编纂本地乡土教材,充作小学课本,全国掀起编纂乡土志的热潮,新疆也不例外。新疆的乡土志因编纂完成后未及刊印,只以稿本、抄本... 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教育改革。1905年由清学部颁发《乡土志例目》,饬令全国各地编纂本地乡土教材,充作小学课本,全国掀起编纂乡土志的热潮,新疆也不例外。新疆的乡土志因编纂完成后未及刊印,只以稿本、抄本形式流传下来,后经各家搜集、整理、点校形成不同的版本,各版本间参差不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乡土志稿》 版本 源流
原文传递
新疆"方神"本是戍边爱国之士——清末新疆方神志文辨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国光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2-88,共7页
文根据清末新疆有关地方史志资料的记载。对新疆的方神庙进行了分析考证,指出方神 是在反对和卓叛乱、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中,为救民于水火而英勇牺牲的戍边爱国之士。
关键词 新疆乡土志 方神庙 喀什噶尔和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附乡土志》辑佚初稿 被引量:4
9
作者 朱玉麒 《吐鲁番学研究》 2017年第1期39-48,共10页
《新疆乡土志稿》今存晚清新疆地方政区39处抄本,迪化府、霍尔果斯分防厅、疏附县三处的乡土志未见。其中疏附县乡土志确曾编纂,后来亡佚。其中部分内容,在《新疆图志》和民国学者的论著中,得到引用。根据残存的文字,可以了解到《疏附... 《新疆乡土志稿》今存晚清新疆地方政区39处抄本,迪化府、霍尔果斯分防厅、疏附县三处的乡土志未见。其中疏附县乡土志确曾编纂,后来亡佚。其中部分内容,在《新疆图志》和民国学者的论著中,得到引用。根据残存的文字,可以了解到《疏附乡土志》的散佚,主要是因为它的篇幅较大,较少得到传抄所致。根据各地乡土志均由地方官奉命组织纂修的成例,《疏附乡土志》的编纂者可能是光绪三十三年就任疏附知县的钱炳焕。本文逐条辑佚《新疆图志》、冯永轩论著中的《疏附乡土志》文字73则,近万字,以便于地方历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乡土志稿》 《疏附乡土 作者 辑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新疆回族的人口分布与地域经济差异——以新疆各地的乡土志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锦增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24,213,共12页
清末新疆的回族人口在分布上呈现明显的特征:从地理分布来看,其分布极不均匀,以伊塔道所属的各厅、县居多,喀什噶尔道的回族最少;从性别比例来看,以男性回族人口为主;从回族迁徙地域来看,以关内回族移民为主;从移民特征来看,以政府主导... 清末新疆的回族人口在分布上呈现明显的特征:从地理分布来看,其分布极不均匀,以伊塔道所属的各厅、县居多,喀什噶尔道的回族最少;从性别比例来看,以男性回族人口为主;从回族迁徙地域来看,以关内回族移民为主;从移民特征来看,以政府主导性的回族垦荒移民为主。清末新疆各区域的回族在其经济特征上呈现明显差异:镇迪道、伊塔道的回族以耕种为主,阿克苏道、喀什噶尔道的回族以经商为主。与陕、甘等地的回族相比,清末新疆的回族人口在空间分布及经济特征上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疆 回族分布 地域经济差异 新疆各地乡土
原文传递
昌吉州现存旧志述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戴良佐 《新疆地方志》 1989年第3期24-28,共5页
昌吉回族自治州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天山北麓,紧靠首府乌鲁木齐,地区辽阔,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物产富饶,交通方便。现辖七县一市、即昌吉市、玛纳斯、呼图壁、米泉、阜康、吉木萨尔、奇台县和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总面积7.75万平方公里。... 昌吉回族自治州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天山北麓,紧靠首府乌鲁木齐,地区辽阔,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物产富饶,交通方便。现辖七县一市、即昌吉市、玛纳斯、呼图壁、米泉、阜康、吉木萨尔、奇台县和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总面积7.75万平方公里。历史上曾是塞人、月氏、匈奴、车师、突厥、回鹘、蒙古等民族活动的地区。 唐代时这里是庭州和北庭大都护府治的所在地,是通往中亚、西欧丝路北道的要冲,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昌吉地区的开发是二百余年前的事。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政府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叛乱后,就在迪化州实行军府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来县乡土 迪化州 昌吉县 军府制 北庭大都护府 乾隆时期 新疆乡土志稿 准噶尔盆地东部 孚远县 天山北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