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1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筛查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祁秋霞 陈兴月 翁海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2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1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2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1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筛查,记录其Ⅴ波潜伏期耳间差值(ILD)。分析研究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Ⅴ波ILD情况,分析影响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损伤的因素,Ⅴ波ILD诊断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情况的价值。结果重症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Ⅴ波ILD高于轻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酸中毒[O^R=4.943(95%CI:2.034,12.013)]、TSB[O^R=5.078(95%CI:2.090,12.342)]、UCB[O^R=5.109(95%CI:2.102,12.417)]、Ⅴ波ILD[O^R=4.614(95%CI:1.898,11.212)]是影响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Ⅴ波ILD诊断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损伤的敏感性为73.33%(95%CI:0.538,0.870),特异性为84.30%(95%CI:0.763,0.901),AUC为0.820(95%CI:0.725,0.915)。结论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情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筛查的Ⅴ波ILD有关,Ⅴ波ILD诊断患儿听力损伤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高胆红素 新生儿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Ⅴ波潜伏期耳间差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换血治疗中应用的效果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丽莎 何华云 +1 位作者 陈新红 鞠燕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5期1603-1606,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换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设计,将临床路径开展后176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换血患儿作为观察组,临床路径开展前的164例换血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总胆红素换出率、光疗...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换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设计,将临床路径开展后176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换血患儿作为观察组,临床路径开展前的164例换血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总胆红素换出率、光疗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抗菌药物使用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换出率、光疗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用于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换血治疗可提高换血安全性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新生儿 abo血型不合 治疗 总胆红素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剂量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明月 王念亮 +4 位作者 王凯 牟春笋 于宝妹 葛明 沈德炜 《现代医学》 2002年第4期230-232,共3页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VIG)治疗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ABO HDN)的适宜剂量。方法 将46例ABO HDN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3例。在给予蓝光、清蛋白、酶诱导剂等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IVIG ,大剂量组每日40 0~ 6 0 0mg·...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VIG)治疗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ABO HDN)的适宜剂量。方法 将46例ABO HDN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3例。在给予蓝光、清蛋白、酶诱导剂等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IVIG ,大剂量组每日40 0~ 6 0 0mg·kg-1,连用 3d ;超大剂量组每日 10 0 0mg·kg-1,连用 2d。结果 两组治疗 5d后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 133.14± 34.36 ) μmol·L-1、( 12 7.39± 2 8.6 1) μmol·L-1;治疗 7d后经皮胆红素指数分别为 15 .35± 1.47、14 .6 7± 1.84;累计光疗时间分别为 ( 4 5 .80± 13.38)h、( 4 8.74± 15 .6 2 )h。两组各项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大剂量和超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 HDN的疗效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 免疫球蛋白 治疗 新生儿 abo血型 剂量 IVI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例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高翠敏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年第6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表现。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对收治的10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中第1胎45例(44.1%),黄疸出现时间:24小时内59例(57.8%),36小时内81例(79.4%),48小时内98例(96.08%),72...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表现。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对收治的10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中第1胎45例(44.1%),黄疸出现时间:24小时内59例(57.8%),36小时内81例(79.4%),48小时内98例(96.08%),72小时内102例(100%)。胆红素峰值:≤220.6μmol/L15例(14.71%),~256.5μmol/L18例(17.65%),~342μmol/L59例(57.84%);~427.5μmol/L10例(9.8%)。溶血三项试验: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仅5例阳性,抗体释放试验全部阳性。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第1胎可以发病,临床以黄疸为主要表现,黄疸出现时间多数在出生36小时内,胆红素峰值多数在220.6~342μmol/L,并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可以为生理性黄疸,贫血不重。溶血三项试验以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最高。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降低胆红素峰值浓度,从而减轻胆红素的损害,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儿 黄疸 ab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曾云燕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2219-2221,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62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实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儿的治疗效果为88.71%;胆红素峰值浓度在256.5~342.0μmol/L之间的例数为31,占50.00%,胆红素峰值浓度超过...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62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实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儿的治疗效果为88.71%;胆红素峰值浓度在256.5~342.0μmol/L之间的例数为31,占50.00%,胆红素峰值浓度超过427.5μmol/L的例数为14,占22.5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黄疸,为避免新生儿出现严重的胆红素脑病,应及时做出诊断并实行积极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abo血型不合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54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赵晓梅 贺金峰 王爱兰 《新疆医学》 2007年第4期134-135,共2页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见的病因之一,新生儿溶血病中以ABO血型不合为最多见。本文对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黄疸病人中确诊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54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abo血型不合 新生儿高胆红素 临床分析 新生儿abo 新生儿 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95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颜云盈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B06期11-13,共3页
对95例新生儿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JBO血型不合溶血病进行分析,其中生后48h内出现黄疸者69例(73%);临床表现重型者17例(18%),其中有3的合并G-_6PD缺乏。发生高胆红素血症59例(6%).所有病例经光疗... 对95例新生儿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JBO血型不合溶血病进行分析,其中生后48h内出现黄疸者69例(73%);临床表现重型者17例(18%),其中有3的合并G-_6PD缺乏。发生高胆红素血症59例(6%).所有病例经光疗、输血浆等综合治疗而治念。提出对黄疸出现早,母婴ABO血型不合者,应常规作血清学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减少重型病例及防止核黄疸的发生本组部分病例未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可能与IgG亚类有关。对重症病例应注意合并G-_6PD缺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不合 新生儿 高胆红素 重型 黄疸 PD 意合 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8
作者 潘亚 陈玉林 韩树萍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972-1973,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临床数据。方法:选择出生并确诊的218例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病例,其中95例为出生48 h内(含48 h)确诊的病例作为早期确诊组,123例出生48 h后确诊的病例...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临床数据。方法:选择出生并确诊的218例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病例,其中95例为出生48 h内(含48 h)确诊的病例作为早期确诊组,123例出生48 h后确诊的病例作为晚期确诊组,对两组间溶血三项检查情况、治疗前和完成后胆红素水平、光疗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期确诊组三项测试阳性率高于晚期确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63%vs.21.37%,P<0.05);早期确诊组一项测试阳性率低于晚期确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1%vs.44.44%,P<0.05);早期确诊组患儿治疗前胆红素水平高于晚期确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疗时间也高于晚期确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也长于晚期确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确诊的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新生儿临床胆红素水平更高,光疗和治疗时间更长,因而,早期诊断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并及时治疗才能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abo血型不合 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温金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5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采取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高剂量IVIG一次静脉输注治疗,对本组患儿的住院时间、黄疸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光照治疗时间... 目的探究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采取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高剂量IVIG一次静脉输注治疗,对本组患儿的住院时间、黄疸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光照治疗时间进行记录,同时测量并比较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患儿的住院时间为(5.25±2.16)d、黄疸症状消失时间为(2.78±1.55)d、光照治疗时间为(3.5±1.6)d。治疗后24 h,患儿TBIL水平(210.78±12.35)m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85.36±14.21)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前后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BO血型不合溶血疾病患儿采取高剂量IVIG一次静脉输注辅助治疗获得的效果确切,因此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 abo血型不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早期监测及早期非换血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西睦 孙晓慧 +1 位作者 丁志远 喻广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1847-1848,共2页
关键词 abo血型 非换治疗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17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芬 于杰飞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78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因黄疸收治的1298例占发病人数的12%,母为0型其子为A或B型的新生儿,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黄疸,少数病例...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78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因黄疸收治的1298例占发病人数的12%,母为0型其子为A或B型的新生儿,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黄疸,少数病例合并贫血,平均住院3~7d。结论孕期和生后早期诊断是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黄疸 ab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外不规则血型抗体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病例临床和抗体分布特征
12
作者 王薇 葛云萍 李争艳 《临床研究》 2025年第3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ABO外不规则血型抗体导致新生儿溶血病(HDN)的病例临床和抗体分布特征。方法选取自济源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母婴血型不合疑似发生ABO外不规则血型抗体阳性新生儿溶血病160例,根据新生儿溶血病诊断标准分为溶血... 目的探讨ABO外不规则血型抗体导致新生儿溶血病(HDN)的病例临床和抗体分布特征。方法选取自济源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母婴血型不合疑似发生ABO外不规则血型抗体阳性新生儿溶血病160例,根据新生儿溶血病诊断标准分为溶血组(80例),非溶血组(8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经皮测胆值、送检日龄、黄疸出现时龄)、血清学指标[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细胞比容(HC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白蛋白比值(B/A)、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水平及溶血组抗体特异性分布情况。结果溶血组的经皮测胆值高于非溶血组,黄疸出现时龄低于非溶血组,送检日龄≤3 d多于非溶血组(P<0.05)。溶血组的Hb、RBC、HCT水平低于非溶血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高于非溶血组(P<0.05);两组的WBC、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组的B/A、TBiL、IBiL水平高于非溶血组(P<0.05);两组的DBiL、ALB、T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组的Rh系统的抗体占比最高,其中抗-D抗体占比最高(47.50%),其次为抗-E抗体(17.50%);MNS系统抗体占比居中(抗-S为3.75%,抗-M为6.25%);Kidd系统抗体分布最低,抗-JKa占比1.25%,抗-JKb占比为2.50%。结论新生儿溶血病黄疸出现早,经皮测胆值较高,血清学中的Hb、RBC、HCT明显降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升高,肝功能指标水平中B/A、TBiL、IBiL水平较高,以Rh系统抗-D抗体占比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外不规则血型抗体 新生儿 临床特征 抗体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13
作者 邓飞 何江 +1 位作者 黄超 陈诚 《安徽医专学报》 2025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探究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100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微柱凝胶法(MCGT)组和试管法(MPT)组,各5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试管法(MPT),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究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100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微柱凝胶法(MCGT)组和试管法(MPT)组,各5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试管法(MPT),观察组采用微柱凝胶法(MCGT)。对比两组患儿血型检出率及MPT、MCGT在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所有参检的母体血型均为O型,ABO血型不溶血病患儿中检出56例A型血,44例B型血,分别占56.00%、44.00%。MCGT组患者交叉配血成功率高于MPT组,其交叉配血不合率低于MP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共行交叉配血200次,ROC曲线显示,MCGT在交叉配血应用中准确度较高,其中放散液MCGT的AUC为0.825,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0.650;其次为血清MCGT的AUC为0.756,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0.512。结论:MCGT技术在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新生儿输血方案的制定,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血型不合 微柱凝胶技术 血型鉴定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患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14
作者 李娲 谭琪琳 +3 位作者 吴旭良 文依敏 廖秀娟 黄灼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构建ABO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ABO-HDN)患病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该院首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46例患儿作为建模组,根据是否确诊ABO-HDN分为发生组(200例)和未发生组(246... 目的构建ABO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ABO-HDN)患病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该院首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46例患儿作为建模组,根据是否确诊ABO-HDN分为发生组(200例)和未发生组(246例)。纳入17个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将独立危险因素纳入R软件,以建立列线图模型来预测ABO-HDN的发生风险。另选取2023年4-9月该院10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验证组。结果建模组中,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母亲孕次、产前血清效价、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肌酸激酶水平及新生儿Apgar 1 min评分均为新生儿发生ABO-HD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列线图模型显示,建模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应曲线下面积为0.819(95%CI:0.779~0.859),灵敏度为0.655,特异度为0.878;验证组曲线下面积为0.867(95%CI:0.800~0.933),灵敏度为0.803,特异度为0.773。结论建立的预测模型评分系统能有效预测ABO-HDN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新生儿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外部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31例ABO系统胎儿新生儿溶血病胆红素水平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陈婷婷 胡文静 黄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通过对南京市妇幼保健院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ABO-HDFN患儿胆红素水平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131例确... 目的通过对南京市妇幼保健院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ABO-HDFN患儿胆红素水平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131例确诊为ABO-HDFN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COHb)水平,同时进行溶血三项血清学检测,并收集患儿体重、胎龄、就诊日龄等临床资料,分析患儿胆红素水平、溶血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结果1131例确诊为ABO溶血的患儿中,胎龄39.14(38,40.14)周,体重3240(2890,3540)克。TBIL和IBIL水平在出生体重、是否多胎、胎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和就诊日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和IBIL水平在性别、血型和胎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血清学检测中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irect antiglobulin test,DAT)阳性率19.36%(219/1131),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84.08%(951/1131),放散试验阳性率100%;将三项血清学结果分为“三项阳性”、“两项阳性”和“一项阳性”三组,患儿TBIL、IBIL、Hb和COHb水平在不同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龄≤3 d患儿DAT、游离抗体试验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9.22%(161/551)、90.74%(500/551),日龄4~7 d患儿DAT、游离抗体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11.31%(57/504)、79.96%(403/504),日龄≥8 d患儿DAT、游离抗体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1.32%(1/76)、63.1%(48/76)。随着日龄的增加,患儿直抗、游离的阳性率也随之降低(P<0.001)。结论ABO-HDFN严重程度跟血清学三项试验、Hb和COHb有关;针对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患儿,应及时进行胆红素水平和三项血清学检测,对ABO-HDFN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水平 abo胎儿新生儿 清学检测 就诊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0例ABO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及母亲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回归分析
16
作者 王晓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期297-300,共4页
目的:分析450例ABO系统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及母亲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450例新生儿和母亲血液样本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母子血型不合类型ABO系统HDN发生率,比较不同送检日龄患儿... 目的:分析450例ABO系统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及母亲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450例新生儿和母亲血液样本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母子血型不合类型ABO系统HDN发生率,比较不同送检日龄患儿ABO系统HDN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BO系统HD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血液样本检测结果显示,450例新生儿中,262例(58.22%)被诊断为ABO系统HDN;母亲O型的患儿(O-A、O-B)ABO系统HDN发生率为67.72%,高于母亲非O型的患儿(B-AB、A-AB、A-B、B-A)的5.80%(P<0.05);母子血型组合为O-A患儿ABO系统HDN发生率为72.85%,高于母子血型组合为O-B患儿的60.63%(P<0.05);随送检日龄增加,ABO系统HDN发生率呈降低趋势(P<0.05);发生HDN组及未发生HDN组在母亲年龄、妊娠次数、母亲血型、出生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母亲年龄≥35岁、妊娠次数≥2次、母亲血型为O型、出生体质量≥3kg是ABO系统H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BO系统HDN在母亲血型为O型的新生儿中发生率较高,母亲年龄、妊娠次数、母亲血型、出生体质量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系统新生儿 液标本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与G6PD缺乏症致正常体重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征比较分析
17
作者 樊永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8期47-50,共4页
目的比较正常体重足月新生儿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和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为致病因素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治疗的正常... 目的比较正常体重足月新生儿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和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为致病因素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治疗的正常体重足月新生儿1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将其分为G6PD缺乏症组(96例)和ABO-HDN组(52例),对其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入院日龄、入院前黄疸出时间、生后24 h黄疸发生率、黄疸出现日龄、TBIL浓度峰值、IBIL浓度峰值、贫血发生率、住院治疗时间、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ABO-HDN组比G6PD缺乏症组患儿出生后24 h黄疸率更高、出现黄疸的年龄更小、入院日龄更小、患儿入院前黄疸出现时间更短、贫血发生率更高(P<0.05);G6PD缺乏症组比ABO-HDN组患儿的TBIL浓度峰值、IBIL浓度峰值更高(P<0.05)。两组患儿住院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38,P>0.05)。G6PD缺乏症组有2例患儿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ABO-HDN组未出现,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G6PD缺乏症患儿发生黄疸时间与生理性黄疸时间重合,导致就诊延迟而发生更严重黄疸,甚至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而ABO-HDN患儿黄疸出现时间早,治疗更及时,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足月新生儿 新生儿高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凝胶技术对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诊断及在输血前检验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杨丽珍 张丽 +1 位作者 韦晓星 杨况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2-0075,共4页
分析微柱凝胶技术对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ABO-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ABO-HDN)诊断及在输血前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23.01.01~2023.08.31内收治的86例ABO-HDN患儿的诊疗资料,所有患儿均采集5份血样,以微... 分析微柱凝胶技术对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ABO-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ABO-HDN)诊断及在输血前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23.01.01~2023.08.31内收治的86例ABO-HDN患儿的诊疗资料,所有患儿均采集5份血样,以微柱凝胶技术(microcolumn gel technique,MGCT)、凝聚胺递质技术(Polyamine transmitter technology,MPT)进行交叉配血,分析交叉配血结果。结果 (1)据统计,86例患儿及86例母体中,所有母体均为O型血,86例患儿中无O型血,A型血占比38.37%(33/86),B型血占比61.63%(53/86);(2)86例患儿,430次交叉配血中,DAT(-)血清MGCT检出(+)146例,放散液MGCT检出(+)138例,血清MPT、放散液MPT均未检出(+);DAT(+)血清MGCT不合格率为[89.70%(148/165)],DAT(-)血清MGCT不合格率为[55.09%(146/26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χ2=56.303、P<0.05);DAT(-)放散液MGCT不合格率为[52.08%(138/265)],DAT(+)放散液MGCT不合格率为[71.52%(118/16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χ2=15.951、P<0.05);DAT(+)血清MGCT不合格率显著高于DAT(+)血清MPT(χ2=227.804、P<0.05);DAT(+)放散液MGCT不合格率显著高于放散液MPT不合格率(χ2=125.076、P<0.05)。结论 MGCT可有效提升ABO-HDN患儿的诊断准确率,保障患儿的输血安全,并为患儿的输血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倡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不合新生儿 微柱凝胶技术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检测指标与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梅 王琳燕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液检测指标与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德江县人民医院分娩的7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对新生儿静脉血进行红细胞抗体放散实验,通过洗涤、放散、离心,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检测指标与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德江县人民医院分娩的7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对新生儿静脉血进行红细胞抗体放散实验,通过洗涤、放散、离心,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产妇及新生儿的血液检测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中性粒细胞比例(NEU%)、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直接胆红素(DBi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比较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率以及患儿与正常新生儿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结果 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率为8.57%(6/70);患儿的TBil和NEU%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Hb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TBil(μmol/L):265.34±16.35比186.34±13.68;NEU%:(65.34±6.37)%比(53.62±5.69)%;Hb(g/L):133.67±16.62比175.65±20.68;均P<0.05];PLT、DBil、MCV与正常新生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LT(×10^(9)/L):265.62±18.62比265.37±18.67;DBil(μmol/L):19.32±4.32比18.99±3.96;MCV(fL):104.32±6.34比104.37±6.38;均P>0.05]。结论 血液检测中Hb、NEU%、MCV、TBil等指标与新生儿溶血病的患病情况有关,可作为疾病早期预测和诊断的重要依据。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及时治疗和干预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液检测指标 abo血型不合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诊断及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润 何晨光 齐新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技术(MCGT)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诊断以及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ABO-HDN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随机选取同期ABO同型血红细胞制剂血样本5份进行主侧交叉配血试验。采...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技术(MCGT)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诊断以及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ABO-HDN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随机选取同期ABO同型血红细胞制剂血样本5份进行主侧交叉配血试验。采用MCGT与凝聚胺技术(MPT)进行交叉配血。比较两种技术的检测结果。结果交叉配血共进行1000次,MCGT的血清、放散液配血不合为740、575次;MPT的血清、放散液配血不合为40、55次。MCGT血清、放散液交叉配血不合率高于MP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GT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MP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BO-HDN诊断及输血前检验中,MCGT的血液检测不合率较高,且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M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不合 新生儿 微柱凝胶技术 凝聚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