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依曲康唑口腔涂剂治疗新生儿鹅口疮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程明 王亚均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34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依曲康唑口腔涂剂治疗新生儿鹅口疮的疗效。方法将192例口腔感染白色念珠菌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用依曲康唑口腔涂剂,在患儿进奶后30min或睡前用棉签搅匀,涂抹口腔黏膜患处;对照组用制霉菌素或酮... 目的探讨自制依曲康唑口腔涂剂治疗新生儿鹅口疮的疗效。方法将192例口腔感染白色念珠菌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用依曲康唑口腔涂剂,在患儿进奶后30min或睡前用棉签搅匀,涂抹口腔黏膜患处;对照组用制霉菌素或酮康唑研碎涂抹患处。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为78.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依曲康唑口腔涂剂配制简单,使用安全,治疗新生儿鹅口疮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曲康唑 新生儿鹅口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康唑片配制液治疗新生儿鹅口疮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晓文 何小琼 万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酮康唑片配制液 治疗 新生儿鹅口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钠联合制霉菌素治疗新生儿鹅口疮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龙琼芳 周丽平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8年第10期2683-2683,共1页
关键词 碳酸氢钠溶液 制霉菌素治疗 新生儿鹅口疮 白色念珠菌感染 制霉菌素溶液 黏膜炎症 新生儿 发病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钠盐水预防新生儿鹅口疮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李书梅 陈璐 +3 位作者 徐桂芝 江莲 康琳 朱秀丽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1期1828-1828,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鹅口疮 碳酸氢钠 临床观察 盐水 预防 住院新生儿 口腔护理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扶康与制霉菌素治疗新生儿鹅口疮疗效比较
5
作者 李力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1年第4期409-410,共2页
目的:探讨大扶康水溶液与制霉菌素在新生儿鹅口疮护理中的效果差别。方法:将239例患儿随机分为大扶康组和制霉菌素组,分别给予大扶康水溶液和制霉菌素涂擦口腔,观察两组口腔粘膜上"乳白色斑点"的消失天数。结果:大扶康组的天... 目的:探讨大扶康水溶液与制霉菌素在新生儿鹅口疮护理中的效果差别。方法:将239例患儿随机分为大扶康组和制霉菌素组,分别给予大扶康水溶液和制霉菌素涂擦口腔,观察两组口腔粘膜上"乳白色斑点"的消失天数。结果:大扶康组的天数明显较制霉菌素组少(P<0.001)。结论:大扶康水溶液可以提高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扶康 制霉菌素 新生儿鹅口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霉唑和鱼肝油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杨万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6期67-67,共1页
目的研究讨论克霉唑联合鱼肝油治疗新生儿鹅口疮的疗效,并且加强护理干预对治疗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到该院前来就诊的26例患有新生儿鹅口疮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3例,采用同种方式,用克霉唑联合... 目的研究讨论克霉唑联合鱼肝油治疗新生儿鹅口疮的疗效,并且加强护理干预对治疗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到该院前来就诊的26例患有新生儿鹅口疮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3例,采用同种方式,用克霉唑联合鱼肝油治疗,护理组加强护理,对照组普通护理,5d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100%比对照组总有效率69.2%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新生儿鹅口疮方面,用克霉唑联合鱼肝油治疗,配合加强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霉唑 鱼肝油 新生儿鹅口疮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双歧对新生儿鹅口疮预防作用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庞志珍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11期876-876,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鹅口疮 预防作用 金双歧 临床观察 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发病情况 白色念珠菌 黏膜炎症 新生儿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心新生儿鹅口疮
8
作者 刘玲 《健康博览》 2013年第5期37-37,共1页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茵引起的。这种病多发生于婴幼儿的口腔黏膜上,特别是常见于新生儿。这是因为新生儿口腔黏膜细嫩,唾液少,口腔干燥,身体抵抗力低,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繁殖。新生儿可由母亲阴道的白色念珠茵感染:婴儿感染多由于奶...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茵引起的。这种病多发生于婴幼儿的口腔黏膜上,特别是常见于新生儿。这是因为新生儿口腔黏膜细嫩,唾液少,口腔干燥,身体抵抗力低,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繁殖。新生儿可由母亲阴道的白色念珠茵感染:婴儿感染多由于奶头或奶嘴,奶瓶及其他用具不洁、消毒不严,把这种细菌带入口腔而发病。有时也会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鹅口疮 白色念珠菌 口腔黏膜 抗生素类药物 婴儿感染 身体抵抗力 口腔干燥 酸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制霉菌素液涂口预防新生儿鹅口疮8863例的体会
9
作者 张家洁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1992年第3期123-124,共2页
鹅口疮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新生儿口腔粘膜柔嫩、温暖、潮湿,富于血管,而唾液呈酸性或中性,不含有成人唾液中所含的硫氰酸钾与硫氰酸钠。加上新生儿口腔内经常含有乳汁,为真菌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而健康人肠道、阴道、皮肤上都寄... 鹅口疮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新生儿口腔粘膜柔嫩、温暖、潮湿,富于血管,而唾液呈酸性或中性,不含有成人唾液中所含的硫氰酸钾与硫氰酸钠。加上新生儿口腔内经常含有乳汁,为真菌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而健康人肠道、阴道、皮肤上都寄生有白色念珠菌。新生儿可出生时经产道感染,也可于生后因奶具消毒不严感染。所以新生儿鹅口疮发病率高,传播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鹅口疮 口腔粘膜 白色念珠菌感染 产道感染 涂口 硫氰酸钠 硫氰酸钾 婴儿室 霉菌性食道炎 混悬液
原文传递
苏打水与制霉菌素联用治疗新生儿鹅口疮疗效观察
10
作者 翟奇 童代惠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1990年第4期177-177,共1页
我科自1983~1988年用苏打水与制霉菌素治疗新生儿鹅口疮125例,经观察,并与同期随机抽样的96例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证明效果较好,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观察组125例,男74例,女51例。日龄≤7天42例,】7天83例。病程≤5天9例,】5天29例... 我科自1983~1988年用苏打水与制霉菌素治疗新生儿鹅口疮125例,经观察,并与同期随机抽样的96例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证明效果较好,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观察组125例,男74例,女51例。日龄≤7天42例,】7天83例。病程≤5天9例,】5天29例。21例作了口腔白膜镜检均发现有白色念珠菌;对照组96例,男61例,女35例。日龄≤7天32例,】7天6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鹅口疮 白膜 白色念珠菌 随机抽样 弱碱性环境 观察组 混悬液 局部体征 酸性环境
原文传递
宝宝嘴里的“小雪片儿”——谈谈新生儿鹅口疮
11
作者 刘欣 《健康世界》 2011年第8期91-91,共1页
鹅口疮就是民间常说的“雪口病”,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由白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白念珠菌是一种真菌,可以在健康人的皮肤、肠道、阴道寄生。新生儿得鹅口疮,大多是由于奶瓶消毒不干;争、妈妈的乳头不洁,或者喂奶的人手... 鹅口疮就是民间常说的“雪口病”,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由白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白念珠菌是一种真菌,可以在健康人的皮肤、肠道、阴道寄生。新生儿得鹅口疮,大多是由于奶瓶消毒不干;争、妈妈的乳头不洁,或者喂奶的人手指污染所致。如果母亲阴道有真菌感染,婴儿出生通过产道时,接触母体的分泌物也会被真菌感染。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加之新生儿吃完就睡,长时间存留在口腔内的奶汁会因变质导致病菌滋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鹅口疮 真菌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 白念珠菌 新生儿疾病 黏膜炎症 乳头不洁 婴儿出生
原文传递
新生儿病区获得鹅口疮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英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0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区获得鹅口疮感染的原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广东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47例新生儿鹅口疮病例,从而提出相应对策。结果6年中新生儿住院3383例,病区内获得鹅口疮感染47例,感染率为1.39...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区获得鹅口疮感染的原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广东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47例新生儿鹅口疮病例,从而提出相应对策。结果6年中新生儿住院3383例,病区内获得鹅口疮感染47例,感染率为1.39%,主要的感染途径是产道感染、乳具污染、婴儿口腔感染或操作中的交叉感染及抗生素使用率的增加,使菌群失调,导致发病。结论新生儿儿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机体防御能力不全,为医院易感人群;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口腔处理不当、洗手不规范及抗生素使用率增加等易引起新生儿鹅口疮感染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可预防新生儿医院获得鹅口疮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鹅口疮 医院感染 原因分析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室新生儿感染鹅口疮58例分析
13
作者 王目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87-187,共1页
对我院1990年1月~1992年12月期间58例新生儿鹅口疮的分析认为:均属护理过程中因奶嘴、奶瓶及护理人员和产妇的手而引起的交叉感染。 1 根据我们统计数字来看,新生儿入室的时间越长,引起感染的机会越大,发病率越高。58例中入室4天发病9... 对我院1990年1月~1992年12月期间58例新生儿鹅口疮的分析认为:均属护理过程中因奶嘴、奶瓶及护理人员和产妇的手而引起的交叉感染。 1 根据我们统计数字来看,新生儿入室的时间越长,引起感染的机会越大,发病率越高。58例中入室4天发病9例(15.5%)、5天发病18例(18.9%)、6天发病14例(24%)、7天发病17例(29.3%)。 2 分娩方式不同鹅口疮的感染率有所不同。58例中剖腹产儿感染37例(63.7%),胎吸及产钳儿感染11例(18.9%),顺娩儿感染10例(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 婴儿室 新生儿鹅口疮 护理人员 统计数字 毒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鹅口疮能治好吗?
14
作者 苗淑新 《父母必读》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8-39,共2页
"大夫,我今天带晓光来看病,希望您能给想个办法彻底治治这个病。孩子出生才45天,但自生后15天嘴里就长了白苔,几个医院都说是新生儿鹅口疮,可治疗一个月了,仍然是好好坏坏。您说,新生儿鹅口疮能治好吗?"晓光母亲恳切地说。我... "大夫,我今天带晓光来看病,希望您能给想个办法彻底治治这个病。孩子出生才45天,但自生后15天嘴里就长了白苔,几个医院都说是新生儿鹅口疮,可治疗一个月了,仍然是好好坏坏。您说,新生儿鹅口疮能治好吗?"晓光母亲恳切地说。我安慰她:"先告诉你,新生儿鹅口疮只要治疗,护理方法正确,当然是能够治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鹅口疮 白苔 发热性疾病 白色念珠菌 大片状 煮沸消毒 班廷 食管炎 能消 旗星
原文传递
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治疗研究进展
15
作者 曾艳秋 《健康之路》 2016年第1期22-22,共1页
本文对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鹅口疮 护理 治疗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浅谈婴幼儿鹅口疮的治疗及预防
16
作者 卢志荣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9期6599-6600,共2页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是婴幼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真菌感染引起的,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炎,是白色念珠菌在口腔增生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它也可由口腔直接蔓延至胃肠道,呼吸道等处,偶有借血行播散而形成念珠菌败血症者.它分为内源...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是婴幼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真菌感染引起的,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炎,是白色念珠菌在口腔增生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它也可由口腔直接蔓延至胃肠道,呼吸道等处,偶有借血行播散而形成念珠菌败血症者.它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两种,内源性是由患儿抵抗力低下时致病,外源性是由接触引起,如新生儿鹅口疮是由产妇阴道念珠菌病的接触感染引起的.念珠菌广泛存在与自然,可以从水果、蔬菜、乳制品、土壤中检出.也可作为共栖菌寄生与健康人的皮肤、口腔、消化道、阴道内.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制病,只有在婴儿因其免疫力发育不完善而抵抗力低下时致病.如继发与长期腹泻、营养不良及某些重症所致体质虚弱,尤其是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或激素等治疗过程中易诱发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鹅口疮 婴幼儿 治疗 白色念珠菌感染 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 抵抗力低下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离子吸附剂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80例临床观察
17
作者 张学娥 李闽霞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850-851,共2页
关键词 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 吸附剂 银离子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临床观察 治疗 白假丝酵母菌 新生儿鹅口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18例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淑芬 付丽 +1 位作者 李淑芬 李香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3097-3098,共2页
关键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妊娠期 新生儿鹅口疮 假丝酵母菌感染 白色假丝酵母菌 中西医结合方法 绒毛膜羊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5例妊娠合并霉菌性外阴阴道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占云 张艳伟 汪新玲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3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霉菌性外阴阴道炎 妊娠期 疗效分析 白色念珠菌感染 阴道分泌物增多 新生儿鹅口疮 治疗方法 米可定泡腾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可定泡腾片治疗妊娠合并外阴 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刘洪华 王翠兰 +2 位作者 李进红 张晓敏 王桂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731-1732,共2页
关键词 米可定泡腾片 阴道念珠菌病 外阴 疗效分析 白色念珠菌感染 新生儿鹅口疮 雌激素水平 机体免疫力 妊娠合并症 真菌性皮炎 产科工作者 阴道炎症 菌群失调 及时治疗 治疗方法 产科门诊 妊娠期 发病率 发生率 增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