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7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调查及与心理弹性和感知护士支持的相关性
1
作者 薛云丽 马登慧 +3 位作者 辛苑梦 赵伟 路尧 常俊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调查以及与心理弹性和感知护士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某院NICU的122例新生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父母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PPUS)、中文版心理弹... 目的:调查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调查以及与心理弹性和感知护士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某院NICU的122例新生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父母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PPUS)、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护士对患儿家长支持量表(NPST)分别调查疾病不确定感调查、心理弹性以及感知护士支持情况,分析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弹性、感知护士支持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NICU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22例NICU新生儿家长PPUS评分为94.85±11.36分,其中女性、年龄<25岁、分娩时孕龄<37周的PPUS评分相对更高(t=2.010,2.003,2.070;P<0.05),经相关性分析,NICU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弹性以及感知护士支持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480,-0.466;P<0.05),经多因素分析,性别、CD-RISC、NPST评分均为导致NICU新生儿家长产生疾病不确定感的独立影响因素(β=-0.953,-1.977,-1.635,SE=0.411,0.756,0.709;P<0.05)。结论:NICU新生儿家长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且与心理弹性、感知护士支持之间呈负相关性,临床可通过加强患儿家属心理弹性,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层面减轻疾病不确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新生儿家长 疾病不确定感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使用呼吸机发生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叶东振 张文娟 王鑫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使用呼吸机发生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将其中72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将另外48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设为实验组;调查其住...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使用呼吸机发生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将其中72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将另外48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设为实验组;调查其住院时间、插管次数、胎龄、性别、机械通气时间、出生体重,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住院时间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使用呼吸机发生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而性别、胎龄与其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住院时间(P<0.05)。全部48例观察组患儿中,47例患儿病原菌培养结果为阳性,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具体包括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噻肟、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对妥布霉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环比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住院时间、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出生体重,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临床中应结合病原菌培养结果选择科学和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以提升临床疗效,同时,临床应针对新生儿的实际病情选择更合理的干预方案,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管理,尽可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 相关性肺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支持与爱抚和触摸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睡眠质量与发育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3
作者 王文珮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5年第1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发育支持联合爱抚和触摸对睡眠质量、发育效果、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早产儿,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新生...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发育支持联合爱抚和触摸对睡眠质量、发育效果、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早产儿,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增加发育支持与爱抚和触摸护理措施,1个月后对比睡眠质量指标、发育效果指标、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指标与护理后的发育效果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育支持与爱抚和触摸可以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睡眠质量,促进生长发育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发育支持 爱抚 触摸 睡眠质量 发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参与式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母乳喂养的改善效果
4
作者 彭小容 罗毅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2期346-350,共5页
目的:观察父母参与式干预在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12月于本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92例,根据干预模式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为基础护理,观察组为父母参与式干预。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父母参与式干预在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12月于本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92例,根据干预模式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为基础护理,观察组为父母参与式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情况、母乳喂养适应性、恢复情况、新生儿父母赋权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总母乳喂养率(61.2%)高于对照组(30.2%),母乳喂养总适应率(73.5%)高于对照组(51.2%),新生儿体重高于对照组,夜间睡眠时长、出暖箱时长均长于对照组,且NICU住院时长(11.1±2.5d)短于对照组(13.6±3.9d),医疗信息、护理与治疗、科室设置、医务人员态度及父母参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再住院率(2.0%)均低于对照组(13.9%、16.3%)(均P<0.05)。结论:父母参与式干预对新生儿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效果具有显著改善作用,有利于其预后康复且降低再出院率,对早产儿及父母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父母参与式干预 母乳喂养 住院时长 再住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中的价值
5
作者 杨月 李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086-089,共4页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内行集束化护理对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 以50例NICU患儿为样本,单双号分组,有集束组、一般组,均有25例,集束组行集束化护理,一般组行一般化护理,均于2021年11月-2024年11月入选,观察感染情况并分析各组的血...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内行集束化护理对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 以50例NICU患儿为样本,单双号分组,有集束组、一般组,均有25例,集束组行集束化护理,一般组行一般化护理,均于2021年11月-2024年11月入选,观察感染情况并分析各组的血气状态,记录临床指标,比较家长满意率。结果 感染事件发生率在集束组低于一般组,P<0.05。施护前测定血氧分压以及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均未在集束组、一般组形成差异,P>0.05。施护后测定血氧分压以及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施护前,P<0.05。施护后测定血氧分压以及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集束组均高于一般组,P<0.05。意外脱管率在集束组低于一般组,N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在集束组短于一般组,P<0.05。家长满意率在集束组高于一般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执行后可实现较好感染控制效果,能改善NICU患儿血气状态,缩短NICU治疗时间,减少意外脱管事件,提高家长满意率,可在NICU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感染控制 满意率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亲母母乳喂养的影响评价
6
作者 赵国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40-143,共4页
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行袋鼠式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将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我院96例早产儿(收治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生命体征、护理后生长发育指标、NIPS评分、NBNA评分均优于对照... 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行袋鼠式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将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我院96例早产儿(收治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生命体征、护理后生长发育指标、NIPS评分、NBN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亲母母乳喂养效果与对照组相比,P<0.05;较之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更短,P<0.05;实验组母亲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理运用袋鼠式护理,不仅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亦可减轻痛感并改善神经行为,亲母母乳喂养效果更好,推广可行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亲母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发育评估的预测价值研究
7
作者 皮双双 王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的早期发育评估工具的预测价值,分析其在识别长期发育风险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在湖南省某三甲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09名42周以下的新生儿进行随访,他们分别在...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的早期发育评估工具的预测价值,分析其在识别长期发育风险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在湖南省某三甲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09名42周以下的新生儿进行随访,他们分别在1岁和2岁时接受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第三版评估,3岁及以上时接受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评估。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的随访群体间发育评估的差异,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分析其在识别低发育水平儿童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第三版在儿童1岁和2岁时的得分对同一领域的发育具有中等强度的预测效力,运动技能对认知能力的跨领域预测尤为显著。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评估显示,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第三版对视觉空间指数和加工速度指数的预测效力优于其他领域,但敏感性有待提高。结论早产及有并发症的新生儿的早期发育监测至关重要,但其作为长期发展预测的工具需要谨慎使用,建议结合随访数据进行综合评估以优化长期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发育评估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床式鸟巢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卢新丽 马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67-170,共4页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水床式鸟巢护理的效果。方法 筛选2023年03月至2024年09月6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体质量新生儿作为调研对象,依据随机单盲法分为30例基础组(执行常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鸟巢护理干预程序)和30例研...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水床式鸟巢护理的效果。方法 筛选2023年03月至2024年09月6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体质量新生儿作为调研对象,依据随机单盲法分为30例基础组(执行常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鸟巢护理干预程序)和30例研究组(执行水床式鸟巢护理干预程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护理后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基础组(P均=0.000,t=4.613、7.988、6.401);研究组新生儿护理后摄奶量较基础组明显更多,护理前后体温差明显小于基础组,住院时间明显较基础组短(P均=0.000,t=52.026、26.793、15.592);研究组新生儿护理后机体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基础组(P均=0.000,t=7.019、8.755、8.821);研究组新生儿亲属护理后焦虑抑郁心态改善效果优于基础组(P均=0.000,t=14.289、13.906);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3.33%,基础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P=0.044,x2=4.043)。结论 新生重症监护室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通过实施水床式鸟巢护理干预程序,不仅能够促进新生儿良好生长和发育,提高新生儿进食量与机体营养指标水平,还能够显著降低一系列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极低体质量新生儿 水床式鸟巢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病情控制效果与呼吸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刘昕 陈俐 陈梦 《医疗装备》 2025年第3期89-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病情控制效果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医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作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行双水平无...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病情控制效果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医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作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行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缓解及治疗时间、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呼吸功能[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pO_(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气促症状改善、鼻阻症状与湿啰音消失、机械通气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CRP、WBC、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而SpO_(2)、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控制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新生儿重症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再入院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颖 廖金花 +2 位作者 滕灵晶 吴丽丽 张芳淼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再入院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危重新生儿后期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的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8月—2022年7月NICU收治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条...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再入院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危重新生儿后期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的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8月—2022年7月NICU收治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条件、排除条件将发生再入院的224例患儿作为再入院组,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未发生再入院224例患儿为非再入院组,收集两组患儿入院诊断、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生后1 min Apgar评分、是否使用呼吸机、出院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血胆红素水平及母亲分娩方式、母亲年龄、孕产次等方面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ICU患儿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果NICU患儿再入院率为1.75%(224/12816);出院1周内再入院150例(66.96%)、出院1~2周再入院患儿43例(19.20%);再入院主要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1例(45.09%)、消化系统疾病35例(15.63%)、呼吸系统疾病34例(15.18%)、围生期感染33例(14.73%);NICU患儿再入院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与出院时CRP水平为NICU患儿再入院影响因素。结论胎龄与出生时CRP水平是影响NICU患儿再入院的主要因素,NICU医护人员应综合考虑患儿出生胎龄及出院时的CRP水平,及时解决家长在照护过程中的困难,提醒家长定期随访,尽可能保证其出院时控制CRP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以期减少NICU患儿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再入院 影响因素 诊断 胎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综合干预联合呵护式抚触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经口摄入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杨涓 邵银进 +2 位作者 邱瑞娟 付小琴 刘琴琴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63-67,71,共6页
目的依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理论架构,将早产儿的经口进食能力分类描述为经口摄入功能,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经口摄入功能障碍的康复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赣州市人民医... 目的依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理论架构,将早产儿的经口进食能力分类描述为经口摄入功能,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经口摄入功能障碍的康复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60例29周≤出生胎龄≤33周,1500 g≤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腔综合干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行口腔综合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呵护式抚触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表现、喂养进程和体重增长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开始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及摄入奶量比高于对照组,开始经口喂养及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PMA)和过渡时间短于对照组,完全经口喂养时的体重及平均体重增长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7.47±6.81)d,短于对照组(37.25±6.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综合干预联合呵护式抚触治疗能加速NICU早产儿经口摄入功能的康复,使NICU早产儿尽早尽快出离NICU、回归家庭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口摄入功能障碍 口腔综合干预 呵护式抚触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调查与防控
12
作者 徐文君 吴岷岷 +2 位作者 杨力 张胜男 尚前 《现代医院管理》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调查一起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发生的肺炎克雷伯菌(KP)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评价控制措施实施效果,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对2020年6-8月在NICU检出KP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控制... 目的调查一起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发生的肺炎克雷伯菌(KP)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评价控制措施实施效果,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对2020年6-8月在NICU检出KP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14例检出KP的患者中,9例医院感染,KP引发的医院感染例次率高于3-5月(P<0.05)。84份环境卫生学标本,2份标本检出KP。采取综合性与针对性控制措施后,复查未检出KP,9-11月医院感染例次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本次事件推测为外源性的KP定植于电热烧水器托盘,经由医务人员手或水杯等物品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通过查找感染源,采取集束化、针对性干预策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干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早产儿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陈瑾 张丽云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231-2234,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早产儿护理中应用环境干预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重症监护早产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早产儿护理中应用环境干预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重症监护早产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环境干预。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生命体征指标水平、体质量及神经行为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每天摄奶量及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命体征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体质量及神经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早产儿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应用环境干预,可提高生命各项体征水平,改善临床指标和睡眠质量,促进体质量增长,进而促进神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 早产儿 环境护理 睡眠质量 睡眠时间 心率 体质量 神经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转变标准护理联合筛孔雾化吸入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张帆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体位转变标准护理联合筛孔雾化吸入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96例为观察对象。将患儿按照入组顺序编号,单号纳入对照组(48例),双号纳入观察组(48... 目的:探讨体位转变标准护理联合筛孔雾化吸入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96例为观察对象。将患儿按照入组顺序编号,单号纳入对照组(48例),双号纳入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体位转变标准护理联合筛孔雾化吸入护理。两组患儿均护理干预1周。对两组患儿护理前、护理后的血气指标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呼吸机撤机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pH值、呼吸频率(R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PaO_(2)、SaO_(2)、pH值均较护理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aCO_(2)、RR均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喘息、气促缓解及撤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采用体位转变标准护理联合筛孔雾化吸入护理可有效促进患儿血气指标改善,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肺炎 体位转变标准护理 筛孔雾化吸入 呼吸道护理 血气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与病原菌谱:一项单中心五年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艳敏 张瑞敏 +3 位作者 平莉莉 翟丽娜 张晓丽 韩军月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病原菌谱及变迁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某院NICU发生医院感染新生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谱情况。结果 共调查7 597例住院新生儿,240例发生医院感染,共26...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病原菌谱及变迁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某院NICU发生医院感染新生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谱情况。结果 共调查7 597例住院新生儿,240例发生医院感染,共263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16%,例次发病率为3.46%。其中血流感染96例(36.50%),呼吸系统感染70例(26.62%),感染部位不明确者57例(21.67%)。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7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8株(45.88%),以葡萄球菌属占比最高;革兰阴性菌78株(45.88%),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真菌14株(8.24%)。2018—2022年革兰阴性菌检出比率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 NICU医院感染以血流感染居多。近几年革兰阴性菌检出率逐年上升,临床应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母婴分离时母乳喂养的影响
16
作者 王璐 李斌 王红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59-0164,共6页
探究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母婴分离时母乳喂养的影响,观察其对产妇心理状态、泌乳量及健康行为、喂养方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NICU需母婴分离产妇(n=50)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 探究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母婴分离时母乳喂养的影响,观察其对产妇心理状态、泌乳量及健康行为、喂养方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NICU需母婴分离产妇(n=50)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25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指标、泌乳情况、母乳喂养自我效能(BSES-SF)及主观幸福感(GWB)、健康行为、母乳喂养率。结果 SAS、SDS评分护理前组间比较P>0.05,护理后均降低,差异显著,P<0.05;在泌乳始动时间方面,观察组更短,乳汁分泌量在不同时段观察组均更高,组间比较P<0.05;两组护理前BSES-SF评分、GW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产妇社会角色转变、母乳喂养与婴儿护理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母乳喂养率为88.00%VS6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ICU母婴分离时给予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产妇负性情绪,增加泌乳量,提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产妇的主观幸福感,改善产妇健康行为,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母婴分离 母乳喂养 泌乳量 IMB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父亲支持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鞠娟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1期138-141,共4页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NICU)新生儿父亲支持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8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住院患儿的父亲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本信息调查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NICU)新生儿父亲支持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8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住院患儿的父亲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本信息调查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家长需求量表(NICU Family Need Inventory,NICU-FNI)对患儿父亲进行调查。结果NICU患儿父亲需求位于中等需求水平,其中需求度最高的是保证需求,需求度最低的是支持需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性别、疾病类型、住院时间、出生体质量、入院日龄和是否下病危通知患儿的父亲支持需求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疾病类型、是否下病危通知、患儿住院时间、患儿出生体质量、入院日龄是NICU患儿父亲需求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U患儿父亲需求水平处于中等,但具体的需求随着患儿疾病类型、是否下病危通知、患儿住院时间、患儿出生体质量、入院日龄的不同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父亲 支持需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时文玲 张丽玉 庞琪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收入NICU的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收入NICU的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护理后1、3个月,两组体重、身长均优于出生时,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智力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第2、3次评定的新生儿神经评估量表得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NICU早产儿实施个体化护理能够促进体格和智能发育,改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睡眠促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慎斐 罗飞翔 徐红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128,F0003,共5页
新生儿监护室中的早产儿由于全身器官尚未成熟,睡眠周期尚未建立,容易受到声音、光线等有害刺激的影响,这些刺激往往会扰乱并中断其睡眠。睡眠的中断对其神经及生长发育有着负面影响。本文对早产儿睡眠周期、评估工具和促进策略进行综述... 新生儿监护室中的早产儿由于全身器官尚未成熟,睡眠周期尚未建立,容易受到声音、光线等有害刺激的影响,这些刺激往往会扰乱并中断其睡眠。睡眠的中断对其神经及生长发育有着负面影响。本文对早产儿睡眠周期、评估工具和促进策略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早产儿睡眠保护的认知,为促进早产儿睡眠发育提供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睡眠 睡眠周期 睡眠评估 睡眠促进 早产儿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抗生素使用推荐意见 被引量:1
20
作者 湖南省新生儿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湖南省医学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学组 +2 位作者 岳少杰 王铭杰 林锦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9-1018,共10页
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多见于长期住院的新生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目前早产儿LOS面临着诊断和治疗不及时以... 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多见于长期住院的新生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目前早产儿LOS面临着诊断和治疗不及时以及抗生素过度治疗的双重问题。为此,湖南省新生儿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湖南省医学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学组组织湖南省新生儿专家根据目前发表的文献和湖南省新生儿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统计的数据,并结合湖南省大部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实际情况,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早产儿LOS的诊断和抗生素治疗提出了15条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败血症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抗生素 推荐意见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