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6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IM模拟教学法在新生儿疾病鉴别与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燕 罗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综合情景模拟教学法(improved simulation in medical education,iSIM)在新生儿疾病鉴别与诊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2月—2022年4月接受新生儿学教学的医学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分析改良综合情景模拟教学法(improved simulation in medical education,iSIM)在新生儿疾病鉴别与诊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2月—2022年4月接受新生儿学教学的医学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名。对照组在新生儿疾病鉴别与诊断教学中给予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iSIM模拟教学法。对比2组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评分、临床综合能力以及教学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评分分别为(85.14±6.25)分、(83.66±5.14)分,高于对照组[(77.21±5.98)分、(78.51±6.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诊断依据、鉴别诊断依据、诊疗方案制定、预后指导以及沟通能力医学生占比分别为80.00%、82.50%、85.00%、87.50%、90.00%、87.50%以及85.00%,高于对照组(55.00%、62.50%、50.00%、60.00%、57.50%、65.00%、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灵安全度、主观能动性、临床信息评估能力、学习目标明确性、操作体验性以及总体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iSIM模拟教学法在新生儿疾病鉴别与诊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成绩和临床综合能力,医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IM模拟教学法 新生儿疾病 鉴别与诊断 临床综合能力 教学工作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卫规[2024]12号)
2
作者 《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4年第25期18-23,共6页
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健康局(委):现将《广东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2024年10月23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监督管理,提高筛查质量,促进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健康局(委):现将《广东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2024年10月23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监督管理,提高筛查质量,促进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和《广东省母婴保健管理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母婴保健 管理条例 卫生健康 监督管理 印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对婴幼儿健康重要性的分析
3
作者 周雪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51-0154,共4页
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对婴幼儿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方法 本研究从2020年至2022年期间,对新生妇产下28806个新生儿进行了疾病筛查,筛查率达到了99.18%,显示出我市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视。结果 在两组产妇中,研究组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掌... 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对婴幼儿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方法 本研究从2020年至2022年期间,对新生妇产下28806个新生儿进行了疾病筛查,筛查率达到了99.18%,显示出我市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视。结果 在两组产妇中,研究组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如了解筛查概念及意义,掌握筛查的条件和方法,了解筛查结果的随访等,χ2值均显著大于0.05。这显示出产妇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理解,对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新生儿筛查的四项疾病中,G6PD的发病率为1.08‰,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发病率为0.6‰,而苯丙酮尿病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症均未发现病例。此结果可以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对于制定婴幼儿健康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婴幼儿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前预防和干预新生儿疾病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婴幼儿健康管理 筛查知识 健康管理策略 疾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护理干预在提升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成功率方面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覃献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82-0184,共3页
针对PDCA护理干预在提升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成功率方面产生的影响开展对比研究。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2月于我院娩出的80例新生儿为调查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观察组。研究开始后,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最多2次血片采集。... 针对PDCA护理干预在提升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成功率方面产生的影响开展对比研究。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2月于我院娩出的80例新生儿为调查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观察组。研究开始后,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最多2次血片采集。在这一过程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PDCA护理。护理及血片采集工作完成后,对比2组研究对象采集时间、采集成功率(首次采集成功率以及最终成功率)存在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采集时间少于对照组,首次成功率、最终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模式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可在疾病稍差过程中有效提升血片采集的速度与成功率。因此,该护理模式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护理 新生儿疾病筛查 血片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静脉采血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5
作者 于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40-0043,共4页
探讨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头皮静脉采血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疾病筛查新生儿,分两组,对照组:予以改良足跟采血法,观察组:予以头皮静脉采血法,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 探讨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头皮静脉采血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疾病筛查新生儿,分两组,对照组:予以改良足跟采血法,观察组:予以头皮静脉采血法,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头皮静脉采血法,采血持续时间,新生儿哭闹时间较短。还有助于提高采血成功率,血液标本合格率以及新生儿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静脉采血法 新生儿疾病筛查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疾病筛查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7
6
作者 朱文斌 王振南 +4 位作者 陈涵强 王旌 赵红 林枫 张红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10期8-9,共2页
目的 :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中的水平。方法 :从组织管理、实验技术、临床诊断和公众教育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强调新生儿疾病筛查进行系统管理的必要性。结果 :新生儿疾病筛查各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 ,检验和诊... 目的 :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中的水平。方法 :从组织管理、实验技术、临床诊断和公众教育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强调新生儿疾病筛查进行系统管理的必要性。结果 :新生儿疾病筛查各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 ,检验和诊断要有科学性和技术性 ,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进行强有力的规范化管理。结论 :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系统、有效的管理 ,才能达到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和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体现其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临床诊断 《母婴保健法》 配合 公众教育 规范化管理 组织管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回顾 被引量:14
7
作者 田国力 许洪平 +2 位作者 朱伟明 管翌华 王燕敏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7-369,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室间质评 促甲状腺素 苯丙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07年辽宁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艳玲 马爱军 +2 位作者 宋辉青 潘喆 冯淑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3410-3411,共2页
目的:分析2002—2007年辽宁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方法:全省14个市住院分娩的新生儿在出生后72h并充分哺乳后,采集新生儿足跟内侧或外侧缘血液,滴在特定滤纸上,统一寄送筛查中心进行检测。结果:2002—2007年,全省共筛查新生儿10... 目的:分析2002—2007年辽宁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方法:全省14个市住院分娩的新生儿在出生后72h并充分哺乳后,采集新生儿足跟内侧或外侧缘血液,滴在特定滤纸上,统一寄送筛查中心进行检测。结果:2002—2007年,全省共筛查新生儿102.5万,平均筛查率为76.0%,检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分别为258例和63例。结论:辽宁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呈逐年上升趋势,CH的检出率为1/973,PKU的检出率为1/16270,与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新生儿疾病筛查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P分析仪筛查新生儿疾病的性能验证和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燕敏 田国力 +3 位作者 周卓 郭静 许洪平 姚静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Genetic Screening Processor,GSP)检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筛查的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 目的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Genetic Screening Processor,GSP)检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筛查的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和17羟基孕酮(17-OH-progesterone,17-OHP),评估GSP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检测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的滤纸干血片标本和GSP配套试剂盒内质控品,计算GSP的正确度、精密度和线性;检测临床明确诊断的标本,TSH 1 012例(阳性60例,阴性952例)和17-OHP 991例(阳性34例,阴性957例),ROC曲线统计确定初始cut-off值,比对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TSH和17OHP的批内不精密度分别为6.69%~12.6%和7.52%~9.29%,批间不精密度分别为6.91%~10.96%和6.86%~12.36%;偏移分别为-14.28%^-0.74%和-0.45%~12.54%;检测结果线性良好;初始cut-off值为23.43 U/m L(TSH)和21.42 ng/m L(17-OHP),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依次为98.11%和99.58%,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好。结论 GSP作为新生儿疾病筛查领域的首台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满足实验室要求,可作为常规技术应用于CH和CAH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P 新生儿疾病筛查 滤纸干血片 全自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年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质量评价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治国 李小鹏 武平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24-1327,共4页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检测苯丙氨酸和促甲状腺素开展室间质量评价工作 ,了解中国目前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苯丙氨酸和促甲状腺素检测能力。方法 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保证计划 ,建立中国新生儿疾病筛查...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检测苯丙氨酸和促甲状腺素开展室间质量评价工作 ,了解中国目前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苯丙氨酸和促甲状腺素检测能力。方法 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保证计划 ,建立中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苯丙氨酸和促甲状腺素检测的室间质量评价方案。通过每年 3次 ,每次 5个样本向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邮寄质控血片 ,实验室对其检测然后将其结果回报给室间质量评价组织者 ,组织者对所有回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作出实验室检测水平的评价。结果  2 0 0 1年参加室间质评的单位数为 2 9家。促甲状腺素测定方法分别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占 4 8 1% ) ,其平均实验室间变异系数为 12 2 % ;酶联免疫吸附法 (占 2 9 6 % ) ,其平均实验室间变异系数为 33 5 % ;荧光酶免疫法 (占 2 2 2 % ) ,平均实验室间变异系数为 35 9%。苯丙氨酸测定方法分别为细菌抑制法 (占 5 8 6 % ) ,平均实验室间变异系数为 2 3 8% ;荧光法 (占 4 1 4 % ) ,平均实验室间变异系数为15 4 %。结论 开展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苯丙氨酸和促甲状腺素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有助于发现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利于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检测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1年 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 室间质量评价 变异系数 初生儿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干预策略及实施效果概述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吕军 孙晓明 +13 位作者 赵嘉然 李善国 王家军 方秉华 郑敏 顾学范 田国力 沈伟敏 陈昕 葛蕙苓 姚国英 陈天 张文红 陈瀚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4-746,共3页
目的:在探索开展新生儿PKU和CH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研究开展普遍筛查的策略,构建一套适合国情的,在出生后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的方法和干预策略,避免患儿智力障碍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儿童健... 目的:在探索开展新生儿PKU和CH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研究开展普遍筛查的策略,构建一套适合国情的,在出生后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的方法和干预策略,避免患儿智力障碍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儿童健康。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二级资料提取、焦点组访谈、现场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上海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干预策略及实施效果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截至2004年,上海市筛查出CH患儿303例,PKU患儿87例,使200多名患儿得到了及时的治疗,避免了智力障碍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结论:上海市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有必要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筛查干预策略的逐步完善是保证筛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目前,上海市通过筛查网络的干预治疗,确保了PKU和CH患儿体格智力的良好发育,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干预策略 效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新生儿疾病筛查12年结果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樊欣 周晓军 +2 位作者 吕惠敏 熊若嵋 黄仕芬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058-3059,共2页
目的总结重庆市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12年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结果和体会。方法CH筛查先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促甲状腺素(TSH)的浓度。PKU筛查先后采用细菌抑制法和荧光法测定血苯丙... 目的总结重庆市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12年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结果和体会。方法CH筛查先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促甲状腺素(TSH)的浓度。PKU筛查先后采用细菌抑制法和荧光法测定血苯丙氨(PHE)浓度。结果199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共筛查本市25个区县的新生儿427 566例,共检出CH患儿295例,发病率为1/1 449,检出PKU16例,发病率1/26 723。结论(1)本市CH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应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不断健全网络,规范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才能有效提高筛查率和召回复查率,使患儿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提高人口素质,减少残疾儿童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苯丙酮尿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平台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山杉 刘清明 +4 位作者 汪国庆 陈淑霞 朱兰芳 肖鸽飞 周玉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4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构建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在全市架构下统一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和信息管理新模式及其作用。方法自主研发"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本市所有分娩医院提供筛查技术服务和信息共享...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构建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在全市架构下统一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和信息管理新模式及其作用。方法自主研发"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本市所有分娩医院提供筛查技术服务和信息共享管理平台,并对应用该系统前后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随访率、治疗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成功构建该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从采血、传递、检查、报告、查询、跟踪随访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实现了新生儿基础资料和检查文件自动导入,疾病筛查、确诊和治疗等信息共享。启用该系统后对所有新生儿筛查结果实现自助短信告知筛查结果,疑似病例自动短信召回,重点加强对阳性患儿长期的治疗和随访,使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随访率、治疗率明显提高。对筛查相关机构进行质控和评价体系,保持筛查技术的先进性,取得该系统著作权证书号2010SR017295。结论启用该系统后,实现本市新生儿系列筛查全覆盖,最大范围减少失访。该信息平台可以让基层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登记统计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好地为孕产妇和新生儿服务中去。该信息平台可以解决广大家长及时获得新筛结果的迫切需求,更好的为家长服务。该信息平台使本市儿童保健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极大地提高了本市保健的整体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信息化管理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新生儿疾病筛查系统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15
14
作者 田国力 王燕敏 +3 位作者 周卓 郭静 许洪平 姚静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633-636,共4页
目的对全自动新生儿疾病筛查系统(GSP)进行性能评价。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5-A2文件的要求,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苯丙酮尿症(PKU)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目的对全自动新生儿疾病筛查系统(GSP)进行性能评价。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5-A2文件的要求,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苯丙酮尿症(PKU)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4种疾病筛查的对应检测指标——促甲状腺素(TSH)、17-羟基孕酮(17-OHP)、苯丙氨酸(Phe)和G6PD进行检测,评价GSP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等,并与目前临床常规使用的荧光酶免疫分析法(TSH、17-OHP)和荧光法(Phe、G6PD)进行比对。结果 GSP检测TSH、17-OHP、Phe、G6PD批内不精密度和总不精密度均在厂商要求的范围内;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新生儿筛查室间质评样本靶值的偏移为-8.37%~12.96%,均<1/2允许总误差(TEa)。线性回归方程的截距b为0.83~1.69,r^2>0.95,达到厂商声明的线性要求(r^2≥0.90)。GSP与荧光酶免疫分析法和荧光法的一致性非常好(Kappa值分别为0.83、0.73、0.93和0.97,P<0.001),检测结果高度相关(r值分别为0.97、0.94、0.99、0.91,P<0.001)。结论 GSP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均达到了厂家声明的检测性能,可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新生儿疾病筛查系统 促甲状腺素 苯丙氨酸 17-羟基孕酮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28
15
作者 薛云 许侠 刘晓曦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3650-3652,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出生缺陷 三级预防措施 医疗卫生机构 出生人口 先天缺陷儿 新生儿筛查 经济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6
16
作者 朱文斌 王振南 陈涵强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1年第3期149-150,共2页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工作存在一 些问题,导致这项工作管理水平不高,影响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和这项工作的推广。我们应改革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 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工作存在一 些问题,导致这项工作管理水平不高,影响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和这项工作的推广。我们应改革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 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注重社会健康教育和筛查网络建设,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只有树立以儿童健康 为中心的理念,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和儿童保健事业才能加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 筛查 管理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州市2006—2010年度新生儿疾病筛查召回模式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烁丹 吴德永 +2 位作者 宋春雪 吴维 廖燕霞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92-1193,共2页
目的总结梅州地区新生儿筛查工作模式中的召回经验,以提高新生儿筛查服务的有效性。方法对梅州地区2006—2010年度进行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筛查和召回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所有出生的新生儿为对象,在出生后72 h,充分... 目的总结梅州地区新生儿筛查工作模式中的召回经验,以提高新生儿筛查服务的有效性。方法对梅州地区2006—2010年度进行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筛查和召回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所有出生的新生儿为对象,在出生后72 h,充分哺乳8次以后,采集足跟血检测促甲状腺素和苯丙氨酸浓度。筛查结果阳性者及时召回并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复查确诊。召回方式根据检测结果的数值分为紧急召回和普通召回两种模式。结果 2006—2010年梅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共筛查新生儿142 812例,共检出阳性1 138例,召回复查1 103例(96.9%),其中紧急召回率为97.5%(156/160),普通召回率为96.8%(947/978)。共确诊95例,发病率为1∶1 503。结论阳性召回是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取灵活的、人性化的召回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筛查阳性召回率,保证患儿尽早得到确诊和治疗,有效避免体格发育障碍和智力低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阳性 召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5年回顾 被引量:8
18
作者 章印红 朱宝生 +3 位作者 刘培玲 王瑞红 李旗 陈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3014-3016,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5年来参加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的反馈结果。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方法:分别采用荧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DELFIA)对卫生部临检中心分发的各批次质评样本的苯丙氨酸(Phe)和促甲状腺激素... 目的:回顾分析5年来参加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的反馈结果。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方法:分别采用荧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DELFIA)对卫生部临检中心分发的各批次质评样本的苯丙氨酸(Phe)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值进行检测,对反馈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年来共接受卫生部临检中心分发的15批次共计75份质评样本,Phe测定结果偏倚分布范围在-30.0%~33.33%之间,相对偏倚平均值为11.99%;TSH测定结果偏倚分布范围在-61.11%~105.56%之间,相对偏倚平均值为17.09%;75份质评样本中,2份Phe测定结果和9份TSH测定结果失控(偏倚≥30%或≤-30%)。失控率分别为2.7%(2/75)和12.0%(9/75);75份Phe质评样本中。阴性19份,阳性56份。定性判断结果符合率为100%(75/75);75份TSH质评样本中,阴性38份。阳性37份,定性判断结果出现1例假阳性,符合率为98.67%(74/75);每一批次项目评分结果均≥80%,室间质量评价合格。结论:参加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苯丙氨酸和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有助于评估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筛查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检测质量,减小实验误差。保证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室间质量评价 苯丙氨酸 促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分娩与新生儿疾病发生关联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叶小云 周青 +2 位作者 赵海平 卢颖州 何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3570-3573,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分娩与新生儿疾病发生是否存在关联,为预防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和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病历管理系统,选择2004年1月—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 目的探讨剖宫产分娩与新生儿疾病发生是否存在关联,为预防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和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病历管理系统,选择2004年1月—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以患有某种新生儿疾病的新生儿为病例组,不患有该种疾病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剖宫产率是否存在差异。分析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产妇年龄、新生儿性别、剖宫产指征等因素对两者关联的影响。结果 59.3%(2 035/3 432)的产妇分娩方式为剖宫产,54.7%(1 876例)的产妇具有剖宫产指征;40.7%(1 397例)的产妇为阴道分娩。阴道分娩者和剖宫产者年龄、入院待产时间、是否实施抢救、剖宫产指征、住院时间、分娩总费用、分娩护理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新生儿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肺部疾病〔OR=1.48,95%CI(1.03,2.11),P=0.03〕、新生儿窒息〔OR=0.37,95%CI(0.29,0.47),P<0.01〕、低体质量儿〔OR=1.56,95%CI(1.09,2.23),P=0.02〕、早产儿〔OR=2.21,95%CI(1.97,2.61),P<0.01〕和低体质量早产儿〔OR=3.00,95%CI(1.98,4.56),P<0.01〕与剖宫产分娩存在关联,而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OR=1.64,95%CI(0.83,3.24),P=0.16〕和新生儿败血症〔OR=0.69,95%CI(0.91,3.69),P=0.28〕与剖宫产分娩无关。结论剖宫产分娩可能增加新生儿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而与消化系统疾病发生无关。低体质量儿、早产儿和低体质量早产儿更容易选择剖宫产,增加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新生儿疾病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徐小兰 王枫 +1 位作者 杨蓉 黄志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7-599,共3页
目的:总结1997年10月~2004年12月期间江西省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筛查结果及体会。方法:PKU筛查检测指标为血苯丙氨酸(phe),分别用细菌抑制法和荧光法分析;CH筛查检测指标为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 目的:总结1997年10月~2004年12月期间江西省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筛查结果及体会。方法:PKU筛查检测指标为血苯丙氨酸(phe),分别用细菌抑制法和荧光法分析;CH筛查检测指标为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测定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DELFIA)。结果:①1997~2004年共筛查新生儿187288例,全省筛查覆盖率为6.15%,明显低于周边各省;②7年共检出PKU11例,其中恶性PKU(BH4)3例,PKU发病率为0.06‰;共检出CH133例,发病率为0.66‰。结论:①我省PKU发病率与国内报道相近,但CH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强化政府行为,制订出适合当地的新生儿筛查管理办法,健全网络,并加强社会的预防保健宣传,提高新生儿筛查的覆盖率,提高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苯丙酮尿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