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开流文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胡秀杰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3,共7页
新开流遗址1972年发掘以后,相关的专门研究文章较少,所以有必要在已发表考古材料的基础上,对新开流文化的分布、内涵特征等作一探讨性研究。新开流遗存的典型特征有装饰鱼鳞纹、菱形纹的陶器,成系列的、种类繁多的石器、骨器,葬俗中出... 新开流遗址1972年发掘以后,相关的专门研究文章较少,所以有必要在已发表考古材料的基础上,对新开流文化的分布、内涵特征等作一探讨性研究。新开流遗存的典型特征有装饰鱼鳞纹、菱形纹的陶器,成系列的、种类繁多的石器、骨器,葬俗中出现附葬制,并有将鱼窖作为随葬的习俗。中国境内和境外,将具有新开流遗存典型特征的遗存梳理以后发现,新开流文化的核心分布区在兴凯湖周边和俄罗斯滨海,其文化传播范围较广,向北可以达到黑龙江下游、中游,向南到达吉林,松辽分水岭以北的区域。新开流文化最初出现的时间当不晚于距今7500年前,延续到不早于距今4000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开流文化 压制石器 陶器 附葬制 鱼窖
原文传递
新开流文化在现代陶瓷语意应用性中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佟国波 《艺术教育》 2022年第4期231-234,共4页
新开流文化分布在黑龙江省密山县兴凯湖畔,是北方民族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传承记录,也是人类感知大自然变化过程和实践的表达与诠释。新开流文化承载着古老民族逐渐演变至今的历程,即北方先民肃慎人的生活、生产的轨迹。作者将新开流... 新开流文化分布在黑龙江省密山县兴凯湖畔,是北方民族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传承记录,也是人类感知大自然变化过程和实践的表达与诠释。新开流文化承载着古老民族逐渐演变至今的历程,即北方先民肃慎人的生活、生产的轨迹。作者将新开流文化中出土的陶器造型与陶器纹样运用在现代陶瓷创作中,使现代陶瓷语意的新陶瓷造型美感与纹样的审美表达融合,进一步引导人们了解新开流文化在现代陶瓷语意应用性研究中的视觉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开流文化 陶瓷 语意
原文传递
北方先民的足迹——访新开流文化遗址与兴凯湖博物馆 被引量:1
3
作者 乔柏梁 刘生文 《奋斗》 2020年第4期74-75,共2页
黑龙江地区早在6000年前,就有了北方先民生产生活的足迹。分布于黑龙江省东部兴凯湖一带的“新开流文化”,就是典型的北方先民肃慎人的生活遗存。新开流文化遗址与兴凯湖博物馆为人们详细展示了黑龙江流域的这段历史文明。新开流文化遗... 黑龙江地区早在6000年前,就有了北方先民生产生活的足迹。分布于黑龙江省东部兴凯湖一带的“新开流文化”,就是典型的北方先民肃慎人的生活遗存。新开流文化遗址与兴凯湖博物馆为人们详细展示了黑龙江流域的这段历史文明。新开流文化遗址发现于1972年,当年在大、小兴凯湖之间的湖岗上,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的精美陶器、骨器和牙器,以该遗址为代表的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存,被命名为“新开流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工作者 新开流文化 黑龙江省东部 黑龙江 黑龙江地区 兴凯湖 博物馆 文化遗存
原文传递
略谈黑龙江省新石器文化中的压制石器 被引量:1
4
作者 云瑶 亚斌 《黑河学刊》 1989年第1期115-120,共6页
黑龙江省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开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1930年梁思永先生调查和发掘了齐齐哈尔以南的昂昂溪五福遗址,出土一批包括压制石器在内的文物,因这是一处经过科学发掘且具有鲜明文化特点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命名为昂昂溪文化。由... 黑龙江省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开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1930年梁思永先生调查和发掘了齐齐哈尔以南的昂昂溪五福遗址,出土一批包括压制石器在内的文物,因这是一处经过科学发掘且具有鲜明文化特点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命名为昂昂溪文化。由于这一考古学文化的确立,奠定了黑龙江省近代科学考古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揭开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序幕。但大量的田野调查和发掘工作,都是在解放以后进行的,尤其是近年来开展的文物普查工作和对重点遗址的清理发掘,在我省发现了上百处新石器文化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器文化 考古工作 昂昂溪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 发掘工作 考古学文化 文化类型 新开流文化 刮削器 文物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最新考古学成就看历史上的肃慎、挹娄人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太湘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5期28-32,27,共6页
笔者多年在黑龙江省从事文物考古工作,在黑龙江省发现的原始社会诸考古文化中,什么是肃慎文化?什么是挹娄文化?什么是勿吉——靺鞨文化?这是我们多年在田野工作、室内研究中努力寻找探求的课题。因为探讨、确认古代肃慎、挹娄、勿吉、... 笔者多年在黑龙江省从事文物考古工作,在黑龙江省发现的原始社会诸考古文化中,什么是肃慎文化?什么是挹娄文化?什么是勿吉——靺鞨文化?这是我们多年在田野工作、室内研究中努力寻找探求的课题。因为探讨、确认古代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文化,对于研究满族的起源、东北亚洲的古代历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批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文化 肃慎 白金堡文化 文化面貌 勿吉 西团山文化 文物考古工作 新开流文化 原始社会 夫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肃慎和挹娄的考古文化 被引量:6
6
作者 戚玉箴 孙进已 《学习与探索》 1984年第5期129-136,共8页
古代肃慎和挹娄,其在东北史中地位之重要自不待言。五十年代以前,肃慎,挹娄史的研究,止于文献考证。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开展,肃慎、挹娄的考古文化问题。遂成为东北史研究中一项新的课题。但自那时以来,学界依据对肃慎地理位置的考订而... 古代肃慎和挹娄,其在东北史中地位之重要自不待言。五十年代以前,肃慎,挹娄史的研究,止于文献考证。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开展,肃慎、挹娄的考古文化问题。遂成为东北史研究中一项新的课题。但自那时以来,学界依据对肃慎地理位置的考订而提出了不同的假设。有人认为肃慎在今热河山地,从而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该是包括了肃慎和燕毫在内的文化”,而夏家店上层文化“应该是包括了东胡、山戎,肃慎在内的诸戎狄文化”。有人则认为肃慎在今松花江流域,因此,把吉林西团山文化比定为肃慎文化,指出西团山古代遗存“可能与古肃慎族有关”。或者进而明确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团山文化 肃慎 夏家店上层文化 考古文化 遗址 文化类型 新开流文化 文化遗存 文化问题 夏家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最新考古学成果看满族先世的历史与发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泰湘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36,共7页
以往研究满族先世的历史多利用我国有限的文献资料 ,文献材料稀少而常有分歧 ;甚至有的带有神话成份 ,因而使满族先世的历史显得扑朔迷离 ,考古工作以往做的又少 ,新材料大家又不熟悉 ,因此 ,满族先世的历史在学术界几乎成了一个空白。... 以往研究满族先世的历史多利用我国有限的文献资料 ,文献材料稀少而常有分歧 ;甚至有的带有神话成份 ,因而使满族先世的历史显得扑朔迷离 ,考古工作以往做的又少 ,新材料大家又不熟悉 ,因此 ,满族先世的历史在学术界几乎成了一个空白。本文利用近些年来黑龙江省 (三江平原 )的最新考古学材料 ,利用区系类型学的方法 ,C14测定数据 ,初步勾划出从新石器时代 ( 60 0 0年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开流文化 桥南文化 滚Tu岭--凤林文化 同仁文化 五国部文化 斡朵里部 建州女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乌苏里江流域的“新开流-鲁德纳亚文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宾福 孙明明 《边疆考古研究》 2022年第2期95-122,共28页
乌苏里江位于中国的东北角,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界河,满语为“乌苏里乌拉”,意为“水里的江”“东方日出之江”。该江上游由道比河和乌拉河汇合而成,支流有松阿察河、穆棱河、挠力河等,至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注入黑龙江,整个河道穿行在... 乌苏里江位于中国的东北角,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界河,满语为“乌苏里乌拉”,意为“水里的江”“东方日出之江”。该江上游由道比河和乌拉河汇合而成,支流有松阿察河、穆棱河、挠力河等,至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注入黑龙江,整个河道穿行在中国完达山脉和俄罗斯锡霍特山脉之间,全长约900千米,流域面积约187万平方千米。新开流文化在中国境内分布在乌苏里江的左岸,是中国境内乌苏里江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该文化发现于1972年,因黑龙江省密山市新开流遗址的发掘而得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器文化 哈巴罗夫斯克 新开流文化 乌苏里江 黑龙江省密山 挠力河 穆棱河 文化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原始文化的生活方式
9
作者 王禹浪 王晶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5-107,共3页
东北地区原始文化的生活方式王禹浪王晶在新石器时代,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原始先民,由于各自的地域特点及生活条件的制约,他们所具有的生活方式及其生存观念同样是各具特色的,本文拟就东北地区不同地域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逐一进行论述... 东北地区原始文化的生活方式王禹浪王晶在新石器时代,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原始先民,由于各自的地域特点及生活条件的制约,他们所具有的生活方式及其生存观念同样是各具特色的,本文拟就东北地区不同地域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逐一进行论述。沈阳新乐文化的生活方式(距今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址 后洼文化 小河沿文化 红山文化 新开流文化 东北地区 原始文化 生活方式
全文增补中
中朝邻境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宾福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25-48,共24页
一、中国与朝鲜半岛相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国与朝鲜半岛相邻的地区主要包括鸭绿江、图们江流域和辽东半岛的黄海沿岸地区,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该区尚未发现可以早到公元前55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已识别出来的考古学文... 一、中国与朝鲜半岛相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国与朝鲜半岛相邻的地区主要包括鸭绿江、图们江流域和辽东半岛的黄海沿岸地区,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该区尚未发现可以早到公元前55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已识别出来的考古学文化,年代均处在公元前5500~200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器文化 小珠山 文化面貌 考古学文化 西浦项 上层文化 刻划纹 朝鲜半岛 新开流文化 中朝
原文传递
黑龙江音乐史 第一章 公元4世纪前黑龙江地区音乐(下)
11
作者 龚强 《黑龙江史志》 2021年第7期26-29,共4页
第五节黑龙江地区其他古代少数民族音乐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县新开流发现的新石器遗址表明,距今6000年前,兴凯湖滨生活着以渔猎为生,以捕鱼为主的先民……类似新开流文化类型的遗址、遗迹,东到今俄罗斯滨海地区的捷秋赫、布松港,北到黑龙... 第五节黑龙江地区其他古代少数民族音乐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县新开流发现的新石器遗址表明,距今6000年前,兴凯湖滨生活着以渔猎为生,以捕鱼为主的先民……类似新开流文化类型的遗址、遗迹,东到今俄罗斯滨海地区的捷秋赫、布松港,北到黑龙江下游的康当、苏丘岛,西到我国黑龙江省的蚂蚁河流域,南抵穆棱河下游,均发现有肃慎先民的文化遗存。(《黑龙江省志·大事记》)自夏商周开始,黑龙江地区便有以肃慎为主要族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 新开流文化 族系 黑龙江地区 少数民族音乐 石器遗址 黑龙江省密山 穆棱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饶河县渔丰南城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永才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6,共5页
渔丰南城址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西丰镇渔丰屯南400米挠力河右岸的孤立小山上。2013年饶河县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小面积的抢救性清理,获得一批新石器时代遗存。发现的石器较少,主要是纹饰丰富的陶片。陶器纹饰以单头戳印的带有圆柱... 渔丰南城址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西丰镇渔丰屯南400米挠力河右岸的孤立小山上。2013年饶河县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小面积的抢救性清理,获得一批新石器时代遗存。发现的石器较少,主要是纹饰丰富的陶片。陶器纹饰以单头戳印的带有圆柱形凸点的菱形纹最具特色,多为菱形纹与组合篦点纹构成的组合纹饰。反映了与新开流—鲁德纳亚文化和孔东文化密切的关系。根据地层中出土的人骨测定碳-14年龄为距今5995±25年,经树轮校正为公元前4934—公元前476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丰南城址 石器时代 新开流文化 孔东文化
原文传递
从出土文物看我国鸬鹚饲养的历史 被引量:3
13
作者 曲石 《农业考古》 1987年第2期261-264,共4页
鸬鹚属鸟纲,以鱼为生,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在南方多俗称之为水老鸦或鱼老鸦,在北方则习惯称之为鱼鹰。由于鸬鹚善潜水捕鱼,故渔民多训养代为捕鱼。据我国古籍文献所载,至迟在三国以后,鸬鹚即被我国人民普遍训养为捕鱼猎物。诚然如此... 鸬鹚属鸟纲,以鱼为生,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在南方多俗称之为水老鸦或鱼老鸦,在北方则习惯称之为鱼鹰。由于鸬鹚善潜水捕鱼,故渔民多训养代为捕鱼。据我国古籍文献所载,至迟在三国以后,鸬鹚即被我国人民普遍训养为捕鱼猎物。诚然如此,但鸬鹚作为捕鱼猎物使用的历史究竟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可喜的是1972年7月黑龙江省博物馆考古部主持发掘的黑龙江密山新开流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探方 T5中出土了一件完整的骨雕鹰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器时代遗址 捕鱼 文化 新开流文化 河姆渡遗址 鸬鹚 生产工具 省博物馆 黑龙江 骨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原始宗教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定国 《黑龙江民族丛刊》 1986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有关黑龙江古代原始宗教的资料或遗物,实在太少。建国以来,黑龙江省的考古工作者在黑龙江流域(包括嫩江、乌苏里江、牡丹江)发现了几处三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人类活动的场所,并出土了许多与原始宗教有关的遗物。这就为研究黑龙江地区的... 有关黑龙江古代原始宗教的资料或遗物,实在太少。建国以来,黑龙江省的考古工作者在黑龙江流域(包括嫩江、乌苏里江、牡丹江)发现了几处三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人类活动的场所,并出土了许多与原始宗教有关的遗物。这就为研究黑龙江地区的原始宗教提供了可能性。 大家知道,古代原始宗教的形成及特点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有自然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宗教 黑龙江 自然崇拜 乌苏里江 原始社会 人类活动 遗物 黑龙江省 考古 新开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江瑰宝 黑土奇葩——勃利黑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安树友 王玉臣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0年第11期47-48,共2页
黑龙江流域历史文化悠久,经历代学者考证,"黑龙江流域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之一。"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北方寒地黑陶,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其肃慎文化遗址在白山黑水间多有分布,如"新开流文... 黑龙江流域历史文化悠久,经历代学者考证,"黑龙江流域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之一。"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北方寒地黑陶,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其肃慎文化遗址在白山黑水间多有分布,如"新开流文化"、"白金堡文化"、"昂昂溪文化"等,出土的鹿纹、鱼纹黑陶、灰陶罐,已经有非常精美的纹饰,代表了寒地古黑陶的高超艺术水平,也是当时北方肃慎民族渔猎生活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昂昂溪文化 黑龙江 灰陶 新开流文化 松花江 北方寒地 黑陶 历代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考古述要(续)
16
作者 志文 《黑龙江史志》 1996年第2期58-60,共3页
二 族属问题将考古发现的文化遗存与文献记载的古代民族相联系,一直是考古学家热衷研究的课题之一.目前,考古学文化族属问题研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三要素类比法,即将古代民族的活动时间、活动地域和文化特征与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分布地... 二 族属问题将考古发现的文化遗存与文献记载的古代民族相联系,一直是考古学家热衷研究的课题之一.目前,考古学文化族属问题研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三要素类比法,即将古代民族的活动时间、活动地域和文化特征与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分布地域和文化特征进行类比.一是系谱类比法,即将古代民族的系谱与考古学文化的系谱进行类比.三要素类比法为共时比较,系谱类比法为历时比较.因此,系谱类比法要优于三要素类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比法 考古学文化 黑龙江 渔猎生产 石器 古代民族 文化特征 考古遗存 三要素 新开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东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永刚 郑钧夫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89-108,共20页
本文所涉及的"科尔沁沙地东北部地区"主要指,开鲁—扎鲁特旗(鲁北)—科右中旗(白音胡硕)以东,双辽—通榆一线以西,南抵西辽河,北至洮儿河的区域。行政区划分包括吉林省白城市、内蒙古通辽市北部三个旗县及兴安盟之一部分。按... 本文所涉及的"科尔沁沙地东北部地区"主要指,开鲁—扎鲁特旗(鲁北)—科右中旗(白音胡硕)以东,双辽—通榆一线以西,南抵西辽河,北至洮儿河的区域。行政区划分包括吉林省白城市、内蒙古通辽市北部三个旗县及兴安盟之一部分。按目前的考古文化分区的认识,科尔沁沙地东北部地区界于辽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考古研究 考古学文化 陶片 科尔沁沙地 兴隆洼文化 陶质 新开流文化 考古工作 文化类型 斜线纹
原文传递
黑龙江地区早期人类的文化遗存
18
作者 周喜峰 《奋斗》 2018年第2期57-58,共2页
提起黑龙江的远古时代,人们往往都认为这里是人迹罕至的蛮荒地带,其实不然,早在十几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交界镇东北的石灰岩采矿场内,有一处南北走向的洞穴。考古工... 提起黑龙江的远古时代,人们往往都认为这里是人迹罕至的蛮荒地带,其实不然,早在十几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交界镇东北的石灰岩采矿场内,有一处南北走向的洞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梅氏犀、鹿、狍、兔等12种哺乳动物的化石。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黑色泥质板岩制成的石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存 昂昂溪文化 远古人类 新开流文化 考古工作者 文化类型 黑龙江
原文传递
东北平底筒形罐区系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冯恩学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8-42,共15页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研究的重心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东北地区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然而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在我国东北及其邻区实际上存在一个面积相当广大的独立文化区。引人注目的...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研究的重心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东北地区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然而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在我国东北及其邻区实际上存在一个面积相当广大的独立文化区。引人注目的事实是,在我国东北境内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较早的遗存,如兴隆洼文化、小珠山下层文化、新开流文化、左家山文化和后洼下层文化的陶器几乎全是平底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器时代遗址 兴隆洼文化 东北地区 黄河 新开流文化 青铜时代 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 考古学文化 陶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