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隧道掘进过程的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力学响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于霖 李宇杰 +3 位作者 王晓军 张顶立 叶利宾 杨硕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52,共12页
为有效评估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确保既有隧道运营安全,将既有隧道简化为放置在Pasternak地基模型上的Euler-Bernoulli梁,基于两阶段分析法提出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引起既有隧道力学响应的计算方法。通过与现场监测和既有方... 为有效评估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确保既有隧道运营安全,将既有隧道简化为放置在Pasternak地基模型上的Euler-Bernoulli梁,基于两阶段分析法提出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引起既有隧道力学响应的计算方法。通过与现场监测和既有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新建隧道开挖面位于既有隧道中点时,既有隧道差异沉降达到最大值,转角曲线关于既有隧道中心线对称;在新建隧道掘进过程中,既有隧道的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负弯矩分别出现在既有隧道长度的2/5和3/5位置附近,最大负剪力出现在既有隧道中点处;当新建隧道开挖面到达既有隧道长度的1/4和3/4位置时既有隧道产生最大正剪力;随着隧道轴线夹角和相对弯曲刚度增大,既有隧道的内力显著增大;增大隧道竖向净距有利于控制既有隧道的力学响应。本文方法考虑了新建隧道掘进过程和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的不同相对位置,可为类似穿越工程风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隧道 下穿施工 既有隧道 力学响应 隧道掘进过程 相对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隧道上跨既有运营隧道施工要点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玉超 孔令展 +2 位作者 高山 杨晋 李浩然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2期119-121,共3页
随着各城市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交叠隧道越来越多。以往的研究成果多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室内实验等方向展开。广州地铁5号线东延段庙~夏区间工程,新建盾构隧道上跨既有运营13号线,竖向最小间距1.27 m。针对该工况,从出土量控制、... 随着各城市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交叠隧道越来越多。以往的研究成果多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室内实验等方向展开。广州地铁5号线东延段庙~夏区间工程,新建盾构隧道上跨既有运营13号线,竖向最小间距1.27 m。针对该工况,从出土量控制、掘进参数、注浆参数、盾构姿态4个方面提出了施工控制要点。经与第三方自动化监测数据对比,本案例中采取的施工措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隧道 上跨 既有隧道 施工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桥梁安全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小广 《交通与运输》 2024年第3期21-25,共5页
为评判新建隧道施工过程中既有桥梁结构安全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基于地层结构法,建立三维实体仿真模型,解析新建隧道施工过程中,周边围岩及既有桥梁桩基变形规律。研究表明:既有桥梁桩基横向位移和竖向位移随着隧道施工步序开展逐渐增... 为评判新建隧道施工过程中既有桥梁结构安全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基于地层结构法,建立三维实体仿真模型,解析新建隧道施工过程中,周边围岩及既有桥梁桩基变形规律。研究表明:既有桥梁桩基横向位移和竖向位移随着隧道施工步序开展逐渐增加,通道开挖完成为最不利工况,桩基顺桥向位移随着隧道施工步序开展呈上下来回波动规律,施工过程中,尚需加强关注各工序之间结构的变形和受力。隧道施工过程中,周边围岩及既有桥梁桩基最大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均小于控制指标。研究成果可供此类项目安全评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隧道 既有桥梁 安全评估 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隧道施工对邻近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抗 侯庆超 +2 位作者 仁海涛 李俊昊 张鹏 《工程建设》 2024年第5期37-40,46,共5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新建地铁隧道穿越或者邻近既有建筑结构的工况越来越普遍,如何将新建隧道对既有建筑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其结构安全、正常运营,已成为地铁修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以郑州市某新建隧道明挖段和...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新建地铁隧道穿越或者邻近既有建筑结构的工况越来越普遍,如何将新建隧道对既有建筑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其结构安全、正常运营,已成为地铁修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以郑州市某新建隧道明挖段和暗挖段施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规律,并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明挖段基坑开挖完成后,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最大竖向变形和水平变形分别为0.57、1.21 mm;2)暗挖段施工完成后,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最大竖向变形和水平变形分别为0.27、0.39 mm;3)实际监测数据略小于数值计算结果。本文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隧道 既有运营隧道 变形影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李栋浩 《交通世界》 2024年第25期88-91,共4页
对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工况下隧道的变形和土层应力进行分析,明确了在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前后土层的有效应力变化情况,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隆起”的影响范围为既有隧道纵向-20~20 m,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截面各位置的竖向位移影响下... 对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工况下隧道的变形和土层应力进行分析,明确了在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前后土层的有效应力变化情况,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隆起”的影响范围为既有隧道纵向-20~20 m,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截面各位置的竖向位移影响下部大于上部,水平位移影响主要在截面中部,同时明确了既有隧道相对新建隧道而言,在新建隧道顶部有卸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隧道 新建隧道 隧道变形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隧道上跨既有公路隧道控制爆破工艺研究
6
作者 但伟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21期85-87,共3页
介绍了新建隧道上跨既有公路行车隧道控制爆破施工工艺、爆破参数设计、爆破网路设计、振动监测、交通管制措施等。该施工方法可有效控制振动及爆破冲击波对既有行车隧道的影响,有效缓解既有隧道交通压力,效果显著,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关键词 新建隧道 上跨 公路隧道 控制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桥梁下新建隧道安全性能评估
7
作者 曾小广 《北方建筑》 202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随着地铁和其他轨道交通工程的不断发展,新建隧道和既有邻近建筑物相互影响下的结构安全评估成为关注热点。本文基于桥梁外观检测开展既有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开展新建隧道基坑开挖和桩基入侵相互影响下的结构安... 随着地铁和其他轨道交通工程的不断发展,新建隧道和既有邻近建筑物相互影响下的结构安全评估成为关注热点。本文基于桥梁外观检测开展既有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开展新建隧道基坑开挖和桩基入侵相互影响下的结构安全评估。研究表明:既有桥梁桩基水平位移受基坑开挖影响较竖向位移敏感。最大水平变位和竖向变位均发生在桩顶位置。当桩基埋深>15 m后,随着埋深的增加,水平位移减小幅度降低。当埋深>20 m后,桩基竖向位移基本不受开挖影响。桩基入侵后新建隧道仰拱位置承载力安全系数最小,接近2.51。隧道基坑开挖和桩基入侵相互影响后,结构安全性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隧道 既有桥梁 安全评估 基坑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隧道上跨时既有运营隧道安全性评价
8
作者 王艳波 《山西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102-107,共6页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建隧道不可避免地与既有隧道存在交叉,新建隧道以分离立交形式上跨或者下穿既有隧道。以新建隧道上跨既有运营隧道为背景,通过采用荷载-结构法及平面应变模式,分别计算了两种工况下既有隧道初期支护安全系数...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建隧道不可避免地与既有隧道存在交叉,新建隧道以分离立交形式上跨或者下穿既有隧道。以新建隧道上跨既有运营隧道为背景,通过采用荷载-结构法及平面应变模式,分别计算了两种工况下既有隧道初期支护安全系数、二次衬砌安全系数、二次衬砌裂缝宽度,得出结论:计算工况下的既有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安全系数均满足强度设计要求,裂缝宽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隧道 既有隧道 分离立交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隧道近距离上穿对既有地铁隧道纵向变形影响分析 被引量:56
9
作者 梁荣柱 夏唐代 +1 位作者 胡军华 罗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91-399,共9页
新建隧道近距离上穿施工会改变地层既有平衡应力场,引起地层应力释放,导致既有下卧隧道产生纵向隆起变形。提出了在新建隧道卸荷作用下估算既有隧道纵向变形的解析解答,既有隧道简化为搁置于Pasternak地基上的Euler-Bernoulli梁,采用两... 新建隧道近距离上穿施工会改变地层既有平衡应力场,引起地层应力释放,导致既有下卧隧道产生纵向隆起变形。提出了在新建隧道卸荷作用下估算既有隧道纵向变形的解析解答,既有隧道简化为搁置于Pasternak地基上的Euler-Bernoulli梁,采用两阶段分析法分析求解。首先,通过Mindlin弹性力学经典解估算新建隧道开挖卸荷引起在既有隧道位置处的竖向附加分布荷载;其次,建立在竖向附加荷载作用下的隧道纵向变形平衡微分方程,并基于有限差分原理,获得隧道变形数值解答。经与已报道的两个工程实测结果对比发现,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基本可以反映在新建隧道近距离上穿施工过程中既有隧道的纵向变形规律,从而验证其解析解答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隧道 上穿隧道施工 既有隧道 隧道隆起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隧道近接既有建筑物施工的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章慧健 仇文革 孔超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101,115,共6页
地下工程近接施工影响最本质的原因是由于新建工程的施工引起围岩应力状态再次重分布,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力学行为变化。文章引入强度折减法,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新建隧道近接既有建筑物施工的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新建隧... 地下工程近接施工影响最本质的原因是由于新建工程的施工引起围岩应力状态再次重分布,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力学行为变化。文章引入强度折减法,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新建隧道近接既有建筑物施工的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新建隧道与既有建筑距离较远时,仅是隧道本身的单独失稳,不会波及建筑物;当两者距离较近时,夹岩破坏。在此基础上,根据破坏模式的差异提出两者有无近接施工影响的若干判据如下:(1)在隧道埋深不变(0°方向)的情况下,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安全系数趋于定值可作为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建筑物有无影响的判据;在隧道埋深变化(非0°方向)的情况下,安全系数达到峰值即可作为上述判据;(2)基于剪切应变增量显示的滑移带是否贯穿隧道与建筑物加载面之间的夹岩,可作为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建筑物有无影响的形象直观判据。研究成果可为控制此类近接工程的安全风险提供理论基础,也为进一步建立影响分区、制定相关规范指南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隧道 近接既有建筑物 破坏模式 强度折减法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新建隧道施工力学特性模型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新荣 郭子红 +3 位作者 王吉明 裴丽 林志 王芳其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4-59,共6页
以重庆两江隧道为研究背景,采用公路隧道结构与围岩综合实验系统对交错隧道进行三维物理模型实验,分析新建隧道施工力学特性,并采用数值模拟对模型实验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新建隧道左侧周边位移普遍大于右侧周边位移;左侧周边... 以重庆两江隧道为研究背景,采用公路隧道结构与围岩综合实验系统对交错隧道进行三维物理模型实验,分析新建隧道施工力学特性,并采用数值模拟对模型实验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新建隧道左侧周边位移普遍大于右侧周边位移;左侧周边位移大于独立隧道单侧周边位移;右侧周边位移小于独立隧道单侧周边位移;得出不同近接间距下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随隧道开挖的发展趋势;模型实验获得的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归一化后得出位移随近接间距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获得的周边收敛和拱顶沉降与还原后模型实验结果相接近,表明模型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隧道 模型实验 新建隧道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建隧道动态设计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江敏 王建宇 《现代隧道技术》 EI 2003年第4期35-37,51,共4页
同一般的地面工程结构物不同 ,隧道围岩支护环境条件的数量化表达十分困难 (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 ) ,因此应建立一套与隧道工程特点相适应的设计方法。文章探讨了对新建隧道的动态设计方法 ,同时提出动态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 同一般的地面工程结构物不同 ,隧道围岩支护环境条件的数量化表达十分困难 (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 ) ,因此应建立一套与隧道工程特点相适应的设计方法。文章探讨了对新建隧道的动态设计方法 ,同时提出动态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即 :动态设计方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有关实施办法细则和支持软件的提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隧道 动态设计 方法 围岩支护环境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当层法的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引起的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中 陈云 缪林武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103,135,共6页
对于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引起地层和既有结构的变形,常规的预测方法往往忽略了既有隧道刚度的影响,导致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有较大误差。文章基于当层法将既有隧道近似等效为一种岩土地层,考虑既有隧道刚度的影响,结合Peck公式建立一种... 对于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引起地层和既有结构的变形,常规的预测方法往往忽略了既有隧道刚度的影响,导致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有较大误差。文章基于当层法将既有隧道近似等效为一种岩土地层,考虑既有隧道刚度的影响,结合Peck公式建立一种新的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变形预测理论模型,推导出考虑既有刚度影响下的Peck公式解,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隧道 下穿 既有隧道刚度 PECK公式 当层法 结构变形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隧道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晓梅 石文慧 程瑶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0-83,共4页
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相当一部分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之间设计距离较近,新隧道施工会对既有隧道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妨碍了新建隧道的顺利施工。实践证明,充分考虑新旧隧道的相互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能够确保既有隧道结构的... 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相当一部分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之间设计距离较近,新隧道施工会对既有隧道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妨碍了新建隧道的顺利施工。实践证明,充分考虑新旧隧道的相互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能够确保既有隧道结构的安全和新建隧道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隧道 新建隧道 施工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隧道近距离上跨既有铁路隧道方案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明高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4,共6页
文章通过新建隧道近距离上跨既有铁路隧道具体工程实践,分析了外部控制因素、工程地质及既有隧道支护结构等限制条件,提出了三种不同上跨方案,并综合比较了相关数值分析、工程特点与要求,最后推荐采用更为合理可行的明挖隧道方案。
关键词 新建隧道 近距离施工 既有隧道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隧道上穿引起既有盾构隧道纵向隆起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坤 苏校锋 +4 位作者 张志伟 梁荣柱 李忠超 郭杨 乐腾胜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0-778,共9页
为准确预测新建隧道上穿引起既有盾构隧道的纵向变形,首先,引入可以更加合理地模拟隧道-土体相互作用的Kerr地基模型,将既有隧道简化为Kerr地基上的Euler-Bernoulli梁;其次,基于Mindlin解得到新建隧道开挖引起既有隧道轴线处的附加应力... 为准确预测新建隧道上穿引起既有盾构隧道的纵向变形,首先,引入可以更加合理地模拟隧道-土体相互作用的Kerr地基模型,将既有隧道简化为Kerr地基上的Euler-Bernoulli梁;其次,基于Mindlin解得到新建隧道开挖引起既有隧道轴线处的附加应力;然后,基于有限差分法求得新建隧道上穿引起既有盾构隧道纵向变形解答;最后,通过3个工程案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对部分参数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较Winkler地基和Pasternak地基方法更能准确地预测新建隧道上穿引起既有盾构隧道的纵向变形。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新建隧道直径的增加会同时增大既有隧道的隆起值和影响范围,而净距的增加会略微降低既有隧道的隆起值,但不会缩小既有隧道的影响范围。在实际工程中,当新建隧道以大断面或小净距上穿开挖时,应加强对既有盾构隧道的变形监测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隧道 既有盾构隧道 纵向变形 EULER-BERNOULLI梁 Kerr地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既有隧道合理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颀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29-2234,共6页
为揭示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安全及地表建筑物产生的影响,依托某新建地铁区间隧道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方法构建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既有隧道数值计算模型,探讨新旧隧道垂直净距和新建隧道水平间距对既有隧道结构变形及... 为揭示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安全及地表建筑物产生的影响,依托某新建地铁区间隧道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方法构建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既有隧道数值计算模型,探讨新旧隧道垂直净距和新建隧道水平间距对既有隧道结构变形及地表沉降规律的影响,得出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施工的合理位置。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新旧隧道垂直净距、新建隧道水平间距都可以有效的控制地表及既有隧道沉降值,但综合考虑隧道施工及运营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建议新旧隧道垂直净距应控制在6—10 m之间,新建隧道水平间距应大于2D。否则,需要采用注浆加固隧道周围土体等辅助措施,以确保既有隧道结构的安全及新建隧道的顺利施工。其研究成果对类似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施工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隧道 正交下穿 既有隧道 合理位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隧道施工引起下卧既有隧道结构位移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琳 邱琼 +2 位作者 薛子斌 杨馨茹 于广明 《北方交通》 2022年第9期71-74,共4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线路越来越密集,不可避免地出现交叉隧道形式,新建隧道上穿既有隧道施工会引起既有隧道结构上浮,影响结构安全。依托某工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新建隧道施工引起下卧既有隧道结构的位移变化规...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线路越来越密集,不可避免地出现交叉隧道形式,新建隧道上穿既有隧道施工会引起既有隧道结构上浮,影响结构安全。依托某工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新建隧道施工引起下卧既有隧道结构的位移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新建隧道上穿施工导致的既有隧道结构竖向变形以隆起为主,最大隆起出现在与新建隧道相交位置;纵向变形主要发生在拱顶位置;横断面变形表现为横向压缩、竖向拉伸。此研究成果可为新建隧道上穿既有隧道的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隧道 既有隧道 结构上浮 数值分析 竖向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隧道下穿半填半挖式路基数值力学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百林 《北方交通》 2018年第5期132-135,共4页
基于数值方法对新建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半填半挖式路基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评价新建隧道建设对既有高速公路路基的影响范围及程度,提出保证新建隧道建设、保证既有公路运营安全的措施。
关键词 新建隧道 下穿 半填半挖式路基 数值模拟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新建隧道与既有人防相互影响研究
20
作者 高峰 尹定鹏 +2 位作者 王建文 贾山 吴佳鑫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917-2922,共6页
在城市隧道修建过程当中,新建隧道与既有地下结构物相互影响呈现较大的不确定性。施工过程中既要考虑新建隧道与既有地下结构物的相互影响,又要考虑新建隧道对围岩的影响。以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地下车库及连接通道三期工程为依托,考虑... 在城市隧道修建过程当中,新建隧道与既有地下结构物相互影响呈现较大的不确定性。施工过程中既要考虑新建隧道与既有地下结构物的相互影响,又要考虑新建隧道对围岩的影响。以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地下车库及连接通道三期工程为依托,考虑新建隧道与人防工程相互交叉、平行以及相互利用,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新建隧道与既有人防工程相互影响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建隧道与既有人防合理交叉角度为90°;新建隧道与既有人防水平净距低于合理净距0.6D时,对既有人防进行加固后减弱影响的效果明显;当既有人防工程位于新建隧道上部,新建隧道与既有人防工程之间不同相对高度下,是否先回填人防工程带来的影响趋势明显不同,特别是两者分离时应先不对既有人防工程进行回填。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隧道 既有人防工程 交叉角度 净距 相对高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