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投影寻踪技术的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模型——以新庄孜煤矿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钱家忠 杜奎 +2 位作者 赵卫东 周小平 马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75-1179,共5页
投影寻踪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它可以将高维分析问题通过投影方向转化为低维问题分析。应用该法的关键在于寻求最佳投影方向,这可以转化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优化问题,结合Matlab的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优化求解。本文以淮南新庄孜煤矿为例,... 投影寻踪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它可以将高维分析问题通过投影方向转化为低维问题分析。应用该法的关键在于寻求最佳投影方向,这可以转化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优化问题,结合Matlab的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优化求解。本文以淮南新庄孜煤矿为例,建立突水水源判别投影寻踪模型,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灰色聚类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投影寻踪判别模型能够有效地判别突水水源,比模糊综合评判、神经网络模型、灰色聚类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为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投影寻踪模型 新庄孜煤矿 突水水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庄孜煤矿63301工作面突水水源和通道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秀云 窦春远 +2 位作者 钱家忠 马雷 周小平 《皖西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根据新庄孜煤矿63301工作面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工作面突水的特征,并通过灰岩观测孔水位和水压变化的观测、水质常规检测等方法确定了工作面的突水水源和突水通道,揭示了工作面突水水源主要为C3-Ⅲ组含水层、奥灰含水层,其次为C3... 根据新庄孜煤矿63301工作面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工作面突水的特征,并通过灰岩观测孔水位和水压变化的观测、水质常规检测等方法确定了工作面的突水水源和突水通道,揭示了工作面突水水源主要为C3-Ⅲ组含水层、奥灰含水层,其次为C3-Ⅰ组含水层和寒灰含水层,突水通道为工作面底板裂隙。分析结果为灰岩水的防治和A组煤的重新开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水源 突水通道 新庄孜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下套管抽采瓦斯技术在新庄孜煤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新胜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4年第2期10-12,共3页
阐述了快速下套管抽采瓦斯技术原理、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并介绍了快速下套管抽采瓦斯技术在安徽淮南新庄孜矿松软突出煤层顺层抽采瓦斯钻孔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快速下套管 松软煤层 抽采瓦斯 钻孔 新庄孜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庄孜矿保护层开采方案及实施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夏仕柏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3年第b06期29-32,共4页
保护层开采是解决煤与瓦斯突出问题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新庄孜矿根据自身巷道布置的特点以及煤层自然赋存状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开采方案,达到了矿井高产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 新庄孜煤矿 保护层 开采方案 巷道布置 赋存状况 解放层 煤突出 瓦斯突出 工作面设计 瓦斯涌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首台煤矿井下管状带式输送机应用取得圆满成功
5
《安徽科技》 2013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管状带式输送机是原淮南煤矿机械厂首家引进技术,1992年研制出国内第一条管状带式输送机,在淮南矿业集团新庄孜煤矿地面投入使用至今。20年后的今天,凯盛重工有限公司研制的国内首台DG250/100/2×110型煤矿井下管状带式输送机... 管状带式输送机是原淮南煤矿机械厂首家引进技术,1992年研制出国内第一条管状带式输送机,在淮南矿业集团新庄孜煤矿地面投入使用至今。20年后的今天,凯盛重工有限公司研制的国内首台DG250/100/2×110型煤矿井下管状带式输送机。在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矿应用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清洁环保且连续高效的运输作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带式输送机 煤矿井下 国内 应用 淮南矿业集团 新庄孜煤矿 淮南煤矿 运输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充水条件下回采工作面的防治水对策
6
作者 金修如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99-200,共2页
淮南矿业集团新庄孜煤矿58101回采工作面,既有顶板砂岩水、底板岩溶水又有上段老水、钻孔水等多种水充水因素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该工作面在复杂充水条件下如何采取针对性防治水措施,保证回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关键词 充水因素 防治水 新庄孜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形”变坡式与接顶降棚在生产中的应用
7
作者 傅家德 朱胜利 +1 位作者 杨继祥 林光志 《安徽科技》 2007年第3期49-50,共2页
淮南矿业集团新庄孜煤矿63106工作面位于该矿南部六三采区,与谢一矿毗邻,所采煤层为B6煤。煤层厚度为4.8m,倾角为33°(南缓北陡);工作面走向长450m,倾向长135m;煤层结构较为复杂,可分为B6顶、B6底、B6小3个分层,每一分层中又有数... 淮南矿业集团新庄孜煤矿63106工作面位于该矿南部六三采区,与谢一矿毗邻,所采煤层为B6煤。煤层厚度为4.8m,倾角为33°(南缓北陡);工作面走向长450m,倾向长135m;煤层结构较为复杂,可分为B6顶、B6底、B6小3个分层,每一分层中又有数层不稳定的砂质泥岩夹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庄孜煤矿 应用 生产 接顶 变坡 弧形 淮南矿业集团 煤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环保目标管理 不断推进环保工作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孝勤 《能源环境保护》 2004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环保目标管理 环境保护工作 新庄孜煤矿 淮南矿业集团公司 考核奖罚制度 环保监督检查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213工作面悬移支架放顶煤安全高产的成功经验
9
作者 苗恩新 梁昌喜 +1 位作者 杨继祥 徐俊波 《安徽科技》 2006年第7期46-47,52,共3页
关键词 工作面 成功经验 悬移支架 放顶煤 煤层赋存条件 安全 淮南矿业集团 新庄孜煤矿 地质概况 煤层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limiting factors of vegetation in coal waste pile of Xinzhuangzi coal mine in Huainan 被引量:3
10
作者 CHU Zhao-xia WANG Shun-chang WANG Xing-ming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2年第4期413-417,共5页
In China, coal mine spoil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dumped in cone-shaped heaps that have the potential to pollute air, soil and water environments. The coal waste pile occupies lots of arable land and endangers the ec... In China, coal mine spoil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dumped in cone-shaped heaps that have the potential to pollute air, soil and water environments. The coal waste pile occupies lots of arable land and endangers the ecological system in the coal mine distric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s an efficient approach for controlling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of coal waste pile, and is also a topic of current interest in restoration ecology and degradation system ecology.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distribu- tion pattern and limiting factors of vegetation in coal waste pile of Xinzhuangzi Coal Mine in Huain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wo stable plant communities (Synodon dactylon+Erigeron bonariensis.L+Setaria viridis community and Humulus scan- den+Erigeron bonariensis. L community) exist at the bottom of the pile. Synodon dactylon and Erigeron bonariensis. L have much higher values of summed dominance ratio, which denote that these two species can be used for restoration of coal waste piles. The high levels of pH (8.77) and salinity, low levels of total P and total K in coal mine spoil can be the limiting factors for the residence and growth of vege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waste pile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limiting factor regetation restoration Xinzhuangzi Coal M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